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在国内互联网行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迅速兴起。那么何谓知识付费?知识付费是互联网媒体、内容出版和教育融合之后形成的新物种。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知识领城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人数约3亿,约占到中国网民总数的一半。

知识付费呈现爆发式增长,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青年群体的知识渴求、技能渴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而日趋提高,这是他们愿意为知识付费的内在心理动因。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被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所包围,知识付费成为从海量信息中突国的利器。只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少许资金就能获得自己需要的答案,其效率是依靠搜索引擎寻找大路货式内容的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此外,正版化内容消费习惯的养成也是知识付费能够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盗版音乐、盗版影视等在政府的严厉打击下日益萎缩,为正版内容买单成为网络用户消费的主流,使知识付费顺理成章。

知识付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网络用户的学习习惯和模式。与传统的培训或阅读相比,知识付费的针对性、及时性和互动性都是前者难以企及的。传统的培训需要大段时间和面对面的交流,其门槛要比知识付费高得多。因此,当用户需要利用碎片化时间有针对性地补充某方面知识或技能时,知识付费的优势就显而易见。

目前,国内知识服务产品已成“群雄逐鹿”态势。但在专家看来,就现有市面上的产品形态来讲,无论是综艺式的说话课程、快速解惑的付费问答,抑或是读书精华,内容均呈现众化、成层化、覆盖面广的特点,无法满足用户深度学习、获得知识沉淀的需求。

(取村于张贺、路彤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白2016年起,知识付费使开始迟猛发展,一些与知识付费有关的法律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注意。

《2016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提到,用户对于“内容”和“知识”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观正在发生转变,从不愿付费变成愿意对高质量、服务更好的产品付费。不过,在消费者更愿意通过付费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时,如何定价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有的消费者可能花了几千元向某个知名人物提问题,结果对方回答“不清楚”,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如果提问者觉得回答名不副实,这实际上表明提问者和回答者之间的合同没有得到履行,提问者也就是消费者可以维权。

“人们为什么肯为知识去掏钱,就是因为想花钱得到免费得不到的东西,因此会有很多期待。但有些知识付费噱头很大,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费用畸高。这是知识付费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副主任郑宁说。郑宁建议,可以像淘宝一样,设置用户评价机制,如果知识付费产品评价过低,会影响到未来的销售。

知识产权如何保护?

在知识付费产品中,知识产权保护是回避不了的问题。“知识付费要防止别人侵权,比如有人听完课之后把讲课内容拿出去赚钱。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人提供的知识付费内容来自于别人,这也构成了侵权。知识付费平台最好在上线之前就和内容提供者签订协议,确保相关内容不侵犯知识产权。否则,平台就可能因为没有尽到审查义务而承担连带责任。权利人要增强版权保护意识,采取诸如投诉、举报、诉讼等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知识付费平台也要健全版权保护机制。”郑宁说。

“知识付费要防范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不能涉黄涉暴。知识付费平台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人工手段审查,以便及时处理平台上存在的不良内容。知识付费未来的发展需要平台更多参与,无论是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对内容进行把关,都需要知识什费平台做更多的工作。”郑宁说,“同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帮助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

(取材于杜晓、丁元元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作为断生事物,知识付费在早期经历大浪淘沙、去粗取精,实属正下。六用沈院出稳定、优质的内容及一整套生产、传播、消费、经营机制,知识产品的创新透出才有盼头。

对于知识付费市场的发展趋势,(2017 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指出,首先,知识付费平台运营模式将从平面化向垂直化纵深。知识付费是一个完整体系,提升用户付费率只是平台运营的最初目的,留住用户并构建用户互动社区,打造完整的用户运营链条才是重点。随着用户对知识付费平台的内容和体验要求不断上升,平台在完成内容生态布局之后,将重点构建服务用户学习全过程的服务链条,为用户提供深度的知识吸收场景,全面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复购率。其次,传统内容与付费模式结合,垂直细分内容逐渐显现。例如喜马拉雅FM2017年在儿童、情感生活、人文三个领城的专辑数增长明显。第三,冲动性付费将变为理性付费,用户更愿意为专业买单。例如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每天听见吴晓波”等,这些精品课程人气指数和付费率很高。

此外,知识付费将更广泛地覆盖长尾用户。当前部分知识付费平台依托专家学者、大V、大咖、网红迅速形成了市场影响力,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在于扶持更多的扎根在各个行业但不太起眼的行家里手,让拥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加快能量释放。

电子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副主任袁玺对知识付费有白己独特的理解,“从严格意义上讲,互联网企业所做的是‘内容付费’,远谈不上‘知识付费’。所谓知识,一定是成体系的、被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传统出版行业的优势就在于对知识的选择和加工,这一过程体现了编辑和作者共同的智力劳动,传统的纸质围书能够成体系地、完整地针对某一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是目前知识付费这一模式所欠缺的。”据了解,在知识付费方面,针对个人用户,电子社与喜马拉雅等付费音频平台合作,将畅销图书转换为有声书进行销售,目前已上线34种有声图书。或许,知识付费为报刊、出版社、广电等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能否抓住这一契机,关键在于意识、思维、行动和投入与否。转型的本质是深化改革。

(取材于牛禄青、尚钺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知识付费”兴起原因的一项是

A.用户对知识的渴求日趋边切。 B.知识付费内容能针对性指导。

C.正版化内容消费习惯的养成。 D.网络用户学习模式发生改变。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是“知识就是财富"的一种具体表现。

B.知识付费的兴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用付费获取知识,能减少海量信息造成的选择困难。

D.知识付费成消费主流,网络正版内容取代盗版侵权。

3.根据材料二,在文中横线处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二,下列不能减少知识付费平台法律风险的一项是

A.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获得用户认可。

B.设置用户评价机制,撒销不合格付费产品。

C.与内容提供者签订共同承担责任的协议。

D.健全版权保护机制,并对内容进行审查。

5.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知识付费”发展趋势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运营模式将从重直化向平面化发展,形成一个完 整的体系。

B.与传统内容结合,垂直细分内容逐渐呈现,针对性会更强。

C.扶持普通人,使之快速成长为行家里手,并形成一-定影响力。

D.传统出版行业与网络平台加深合作,传统媒体成功完成转型。

6.下列对三则材料中出现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维逐鹿:意思是“知识服务产品竞争很激烈”。

B.畸高:意思是“略高",其中“畸”读作“”。

C.大浪淘沙:意思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经受考验、筛选"。

D.迭出: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其中“迭”读作“dié”。

7.你是否愿意订购网络“知识课程”进行学习?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出你的三条理由。

 

1.D 2.D 3. 知识付费如何定价 付费内容如何监管 4.C 5.B 6.B 7.答案示例一: 我愿意订购。理由如下:网络知识付费课程的针对性、互动性、及时性、便利性,能让我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少许资金学到我需要的知识:我认为与知识付费相关的法律机制会越来越健全,出现问题后,我的权益能得到保障:知识平台内容细分,我的选择会越来越多。 答案示例二: 我不愿意订购。理由如下:内容只是大众化、浅层化,无法满足我深度学习的需求;有的课程名不副实,甚至有可能会陷入纠纷:知识付费不能完整地、成体系地对知识进行深度讲解。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本题, D项,“网络用户学习模式发生改变”错误,“知识付费兴起原因”在第二段,“知识付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网络用户的学习习惯和模式”是第三段内容,论述的是知识付费的作用。 故选D。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 D项,“知识付费成消费主流,网络正版内容取代盗版侵权”错误,原文“知识付费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迅速兴起”“知识付费呈现爆发式增长”为“盗版音乐、盗版影视等在政府的严厉打击下日益萎缩,为正版内容买单成为网络用户消费的主流,使知识付费顺理成章”,没有表明“知识付费成消费主流”,只是说“盗版音乐、盗版影视等在政府的严厉打击下日益萎缩”。 故选D。 3.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并重点阅读与题干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字词,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为材料拟出合适的标题。 由“不过,在消费者更愿意通过付费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时,如何定价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可知,第①部分重在论述“知识付费如何定价”;由“知识付费要防范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不能涉黄涉暴。知识付费平台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人工手段审查,以便及时处理平台上存在的不良内容”“同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帮助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可知,第②部分重在论述“付费内容如何监管”。 4.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本题, A项,“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获得用户认可”来源于材料二第①部分第一段“不过,在消费者更愿意通过付费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时,如何定价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有的消费者可能花了几千元向某个知名人物提问题,结果对方回答‘不清楚’”。 B项,“设置用户评价机制,撒销不合格付费产品”来源于材料二第①部分第二段“郑宁建议,可以像淘宝一样,设置用户评价机制,如果知识付费产品评价过低,会影响到未来的销售”。 C项,“与内容提供者签订共同承担责任的协议”错误,由“知识付费平台最好在上线之前就和内容提供者签订协议,确保相关内容不侵犯知识产权”可知,签订协议是为了“确保相关内容不侵犯知识产权”,不是为了“减少知识付费平台法律风险”。 D项,“健全版权保护机制,并对内容进行审查”来源于“知识产权如何保护”中的“权利人要增强版权保护意识,采取诸如投诉、举报、诉讼等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知识付费平台也要健全版权保护机制”。 故选C。 5.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 A项,“从重直化向平面化发展”错误,由第2段“(2017 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指出,首先,知识付费平台运营模式将从平面化向垂直化纵深”可知,是从平面化向垂直化纵深。 C项,“扶持普通人,使之快速成长为行家里手”错误,由第3段“当前部分知识付费平台依托专家学者、大V、大咖、网红迅速形成了市场影响力,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在于扶持更多的扎根在各个行业但不太起眼的行家里手,让拥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加快能量释放”可知,扶持的是“更多的扎根在各个行业但不太起眼的行家里手,让拥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 D项,“传统出版行业与网络平台加深合作,传统媒体成功完成转”错误,选项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传统出版行业的优势就在于对知识的选择和加工,这一过程体现了编辑和作者共同的智力劳动,传统的纸质围书能够成体系地、完整地针对某一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是目前知识付费这一模式所欠缺的”。 故选B。 6.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词义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形近字、同音字等,词语的意思,则需要放句子里通读,根据语境判断词义。 本题B项,“畸高”,非常高,畸,应注音为“jī”。 故选B。 7.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然后根据筛选出的信息发表见解,注意言之成理。 本题愿意与否皆可。 如果愿意订购,理由如下:“只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少许资金就能获得自己需要的答案,其效率是依靠搜索引擎寻找大路货式内容的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与传统的培训或阅读相比,知识付费的针对性、及时性和互动性都是前者难以企及的”“设置用户评价机制,如果知识付费产品评价过低,会影响到未来的销售”等。 不愿意订购,理由如下:“在专家看来,就现有市面上的产品形态来讲,无论是综艺式的说话课程、快速解惑的付费问答,抑或是读书精华,内容均呈现众化、成层化、覆盖面广的特点,无法满足用户深度学习、获得知识沉淀的需求”“有的消费者可能花了几千元向某个知名人物提问题,结果对方回答‘不清楚’……提问者觉得回答名不副实提问者……消费者可以维权”“知识付费要防范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雕楼画栋,水墨丹青,这些蕴含了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元素如何幻化成服装,成为现代人竞相拥抱的时尚符号?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神秘而幻化万方的吉祥图案可以变得时髦时尚吗?央视日前开播的一档名为《时尚大师》的节目里,一位年轻设计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位年轻而时尚的新生代设计师在自己设计的卫衣、T恤和手包里,不仅运用了龙生九子中的螭吻和椒图这两个神兽元素,还加入了我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等模块。整个设计呈现的结果是简洁、舒服、时尚,恰到好处。尤其是受到在门上衔环的椒图神兽的启发,她将手包的提手设计成一个环状并让椒图“咬”住,创意满分,韵味十足,以至现场的专业观察团成员纷纷直接询问手包的价格,以强烈的购买冲动来表达对作品的喜爱。

长久以来,提起时尚,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新潮、前卫,以至于好像只有前卫到有些异类或者让人看不懂才能称之为时尚。然而这种关于时尚的定义显然有失偏颇。中国服装设计师张庆辉对时尚有一番阐述,在他看来,时尚的意义在于打破界域。无论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还是对多元文化的包客,都传递出创新勇气和文化自信。时尚应该代表着文化自信和自我态度的表达。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当我们厘清了时尚的概念,再回头讨论时尚和传统文化能否结合这个话题时,答案就显而易见了。那些看起来表面并不相关的内容,完全可以和谐共存。一方面,几千年来熠熠生辉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可以跳出严肃、古老等人们固有的印象,依托时尚的载体、借助开放的视野和灵动的设计活在当代;另一方面,时尚若脱离了文化的支撑,必然不能成为经典。相反,时尚产业如果能充分表达文化意象,就可以得到文化源远流长的滋养。可以说,时尚根植于文化,而我国独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及其独特的韵味则可以为时尚产业提供更多新鲜元素,给业内人士带来更多灵感,让时尚充满更多可能。尤其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特统文化、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进行自信重塑的阶段,我国的时尚产业发展可谓时机大好。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用时尚的方式打开传統文化脉络,要让传统文化注入时尚产业,需要业内人士抱以虔诚的文化敬畏态度,系统地梳理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绚丽多彩的苗绣、历史悠久的夏布等散落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时尚元素;“高冷”如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也可以为时尚产业提供设计灵感。2018年9月9日一则名为《故宫口红,真的来了》的文章在朋友圈迅速发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据报道,这六款口红膏体的颜色均来自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红色国宝器物。雍容华贵、高端大气的故宫口红一时成为时尚界的新宠。这几款具有中国风神韵的限定版口红发扬传承了东方美学,传递出了真正的东方时尚。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在坚守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的时尚活力;也通过人们对东方时尚审美的追求传递出了千百年永恒不变的魅力。

当然,传统文化与时尚产业的融合不能“为了融而融”。融合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何以时尚的方式活在当代、活在日常是业内人士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时尚和传统的融合,需要业内人士找到恰当的契合点,以一种舒服自在的形式设计表达,还要顺应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毕竟,只有走进了生活,让人们觉得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摆在家中也可以是一件很酷很潮很时髦的事,文化和时尚的融合才算恰如其分,才能深入人心,用时尚的方式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才算成功。

(选自《用时尚语言表达传统文化也新潮》《人民日报》2018年10月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久以来对于时尚的定义有认识上的偏颇,原因在于时尚的意义的界域没有打破。

B. 在设计作品时将传统与时尚融合,有创意,有韵味,作品就有可能深受喜爱。

C. 我国独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和独特的韵味为我国时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D. 要让传统文化在时尚产业中发挥作用,需要业内人士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以一位设计师的作品深受喜爱的事实,说明传统的吉祥图案也可以变得时尚。

B. 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论述时尚和传统文化不仅不相悖,而且还可以和谐共存。

C. 文章运用摆事实、讲道理、作对比等多种论证方式论证时尚和传统可以相互结合。

D. 文章行文思路清晰,主要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长久以来,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时尚就是新潮、前卫,传统就等同于严肃、古老。

B. 只要我国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为时尚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契机。

C. 文化依托时尚的载体活在当代,时尚依赖文化的支撑成为经典,二者相辅相成。

D. 要使文化与时尚融合,只能通过业内人士去深入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活在日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④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阅读示范

1.一、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弄清文章的整体倾向。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承担探究目标,组内合作讨论明确答案。

(1)全文共5段。

(2)文章的论证思路是“_____”结构。

①段提出中心论点:文艺要扎根人民。

②段分析问题:文艺创作者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③段举例论证:人民的主体地位。

④段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的意义。

⑤段是结论: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抓住关键部位,重要语句和标志性词语,准确、迅速地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3)选文没有标题,但是有出处,出处给出的文章标题,就是本文的____

(4)本文的中心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各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各段中画横线的文字。

(6)论证方法是_________和因果论证,引用名言。

真题演练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对点演练提升

 

查看答案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感情表达得深邃,丰富,思想并不晦涩。假如你刚刚被选为你们班的班长,请你写一个简短的演说,要求:语言简洁,感情真挚,能清晰传达自己的观点,有效激发同学们积极向上的情绪,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本课两篇文章虽然都是演讲词,但由于场合不同,与《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相比,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表达感情上显得非常深沉、凝重,试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第8段交代了哪几种对待马克思的态度?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怎样的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