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不同种类的萤火虫有不同的发光模式,光的颜色、持续时间、间隔、闪烁次数、飞行高度等各不相同。同一属的萤火虫的形态往往长得很相似,________。独特的发光密码使同种雌雄能相互识别,避免出现有害的杂交,进化生物学将这种现象称为“生殖隔离”机制。

大多数种类的萤火虫成虫以花蜜或花粉为生,甚至什么都不吃,但是绿光萤火虫雌虫却通过打信息战以捕捉其他萤火虫为乐,这是为什么呢?除了增加营养,________?原来,萤火虫的卵、幼虫和成虫的体内含有类似于蟾蜍毒素的毒素,鸟类、蜘蛛等天敌很害怕这种毒素,所以发光其实也是一种警告:我有毒,别吃我!而绿光萤火虫却偏偏不会自己生产这种毒素,其雌虫在捕食了黄光萤火虫雄虫后,黄光萤火虫雄虫体内的毒素就转移到了绿光萤火虫雌虫身上,再传给绿光萤火虫的卵和幼虫。所以,绿光萤火虫雌虫设计捕食黄光萤火虫雄虫,_______

 

①区分它们的重要特征是其发光模式(或“但其发光模式各不相同”) ②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③是为了巧取武器武装自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具体为语境补写题。首先,要阅读全段,了解文段内容,把握话题中心;其次,标出句子,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接着,注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和含义;再次,结合语段的表达方式,看到底是议论性的文字还是说明性的文字,还是记叙描写类的。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文字组合、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是不同的。最后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本题是一段科普性的说明文字,介绍了“萤火虫的发光模式”这种生物现象。第一处横线前面“有不同种类的萤火虫有不同的发光模式,光的颜色、持续时间、间隔、闪烁次数、飞行高度等各不相同”;紧接着作者说到“同一属的萤火虫的形态往往长得很相似”,那么它们如何实现后文所说的 “生殖隔离”呢?显然还是靠“各不相同的发光模式”。第二处横线前面举例说明萤火虫中的异类——绿光萤火虫雌虫,它们不以花蜜或花粉为生,反而过打信息战以捕捉其他萤火虫为乐。这不有得引起读者探寻它的原因。第二处横线前先抛出了一个原因,“增加营养”,所以横线处可填:别的原因是什么?第三处横线前面详细讲述了绿光萤火虫雌虫捕捉其他萤火虫的原因,那就是增加体内的毒素。第三处横线是总结其目的,所以此处可填:为了增加体内的毒素(或“武装自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庸的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体现出作者的          。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          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         

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贏得一代又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          ,反对滥杀无辜。再有,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焕然一新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的主人公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       )。 金庸笔下的侠客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真知灼见  乃至  相得益彰  睚眦必报

B.远见卓识  以至  相辅相成  锱铢必较

C.真知灼见  以至  相辅相成  锱铢必较

D.远见卓识  乃至  相得益彰  睚眦必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理想不囿于威福、子女、玉帛的封建价值观念,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

B.人生理想不囿于威福、子女、玉帛的封建价值观念,因而彰显了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

C.人生理想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的封建价值观念,因而彰显了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

D.人生理想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的封建价值观念,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B.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C.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D.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次北固山下》诗中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表达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人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择师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弋阳馆

张  祜

一叶飘然下弋阳,残霞昏日树苍苍。

吴溪漫淬干将剑,却是猿声断客肠。

[注]①张祜(约792年-约853年),字承吉,清河(今邢台清河)人。初寓姑苏, 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②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论纪要》中记载:“葛溪水经县(弋阳县)西二里,昔欧冶子居其侧,以此水淬剑,溪旁有葛(元)冢,故名”。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借叙述行程点题,“飘然”既指诗人乘一叶扁舟顺江而下,也暗示是黄叶飘落的秋季。

B.次句“残霞昏日树苍苍”三个意象构成的意境,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完全相同。

C.第三句写诗人徘徊于葛溪水畔,看似旁逸斜出,实则以人文典故呼应上句的自然景象。

D.全诗暗含漂、望、思、听的动作转换,使诗人形象越来越可感、诗人情感渐趋极致浓烈。

2.请从“客肠”入手,结合全诗, 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阳固,字敬安,阳兴从弟,北平无终人。性俶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遂博览篇籍,有文才。太和中,从大将军宋王刘昶征义阳。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栗无敢言者。固启谏,并面陈事宜。昶大怒,欲斩之,使监当攻道。固在军勇决,志意闲雅,了无惧色。昶甚奇之。军还,言之高祖。年三十余,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又咸阳王禧等并有衅故,宗室大臣,相见疏薄;而王畿民庶,劳弊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赋》,因以讽谏。世宗末,中尉王显起宅既成,集僚属飨宴。酒酣问固日:“此宅何如?”固对曰:“晏婴湫隘,流称于今;丰屋生灾,著于《周易》。此盖同传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显默然。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

肃宗即位,大军征硖石,为仆射李平行台七兵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又命固节度水军,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军罢,太傅、清河王怿举固,除步兵校尉,汝南王悦郎中令。时悦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谏,并面陈往代诸王贤愚之分。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丁母忧,号慕毁病,杖而能起。练之后,犹酒肉不进。时固年逾五十,而丧过于哀,乡党亲族咸叹服焉。神龟末,清河王怿领太尉,辟固从事中郎。属怿被害,元义乘政,朝野震悚。怿诸子及门生吏僚莫不虑祸,隐避不出,素为怿所厚者弥不自安。固以尝被辟命,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四年九月卒,时年五十七。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当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节选自《魏书·列传第六十·阳固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

B.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

C.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

D.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弟”,古人以同曾祖父而不同父亲又年幼记的同辈男性为“从弟”,也就是今天的“堂弟”。

B.“三军”,春秋时,大国的军队分为中军、上军、下军,也有称中军、左军、右军,后泛指军队。

C.“高祖”,古代开国帝王的谥号,如唐高祖李渊,后面的君王一般用“宗”。

D.“领”,兼任官职。文言文中常用“摄”“行”“署”“权”等指代理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固性情洒脱,清明廉洁。阳固少年时任侠尚武,不事生产,26岁时才改变志趣,喜好读书;他居官清廉,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终没之日,四壁徒空,无以供丧,亲朋故交为其棺敛。

B.阳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刘昶为人严暴,以苛急治军,三军畏惧,阳固却敢于给他提建议;王显酒酣时问阳固他的新宅如何,阳固却说丰屋易生灾变,只有有德者才能在此善终。

C.阳固敢于直谏,有勇有谋。世宗醉心佛法,外戚专权,人民劳苦,阳固作《南北二都赋》来讽喻朝廷;朝廷大军征讨硖石,阳固因勇敢受上司赏识,出奇招夺取了敌人的外城。

D.阳固品行高洁,至孝至义。母亲去世,阳固号啕痛哭,哀毁骨立,丧期过了仍不吃肉喝酒;清河王被杀,他的儿子们与门生故吏无不虑祸保身,阳固却独自到元怿的灵堂尽哀恸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 .

(2)固上疏切谏,并面陈往代诸王贤愚之分,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块砖等于多少钱

一块砖等于多少钱呢,王小多算来算去,到底没有算出来。

王小多想,还是自己喝的墨水少。

王小多是一个小工,每天像一只蚂蚁一样跑上跑下地伺候着两位匠人。匠人说,砖,王小多就搬砖;匠人说,灰,王小多就运灰。王小多是匠人的兵,匠人让王小多干啥,王小多就干啥,砖和灰是王小多的兵,王小多让砖和灰在哪,砖和灰就在哪,这,是王小多认为的。

出事的那一天,是王小多的生日,王小多在干活的时候就暗暗拿定了主意,中午在食堂里要一份猪肉粉条,为自己庆贺一下。快下班的时候,上面砌墙的匠人说,砖。下面的王小多就捡起一块一块的砖,撂给匠人。也许,是逆射的阳光刺疼了王小多的眼睛,也许,是王小多的胳膊有些酸了,反正,上面的匠人没有接稳,那块砖像一只被猎人射杀的鸟,在空中打了个旋,回落了下来,被王小多的脑袋接住了。也许,那是一块已经多余的砖,也许,那是王小多撂出的最后一块砖,不管怎样,事情还是发生了。

虽然王小多捂住了脑袋,两条红色的毛毛虫还是像下坡的小车一样顺着耳朵流了下来。王小多下了工地,穿过食堂,向工地外面的诊所走去,穿过食堂的时候,王小多嗅到了猪肉粉条的味道,在这个过程中王小多还放慢了脚步,张了一下嘴巴。

包扎伤口时,医生收了王小多十块钱,王小多觉得,医生长了一双能穿透衣服的眼睛,因为,王小多的口袋里,正好装了十块钱,王小多把钱交给医生的时候是极不情愿的,他觉得掏钱的滋味比砖砸住了脑袋的滋味还要难受。

下午,王小多觉得头部隐隐作痛,他向工长请了假,休息了。整个下午,王小多心里都是乱糟糟的,睡在板床上,他觉得腰疼,坐在房前的空地上,他感到浑身都像针扎一样,后来,他干脆溜了出去,到城市的大街上晃荡,可是,他的两条腿又像脱了档的机器一样不听使唤。

第二天,王小多早早地向工地走去,他不愿意再耽误一个工了。到了工地,王小多冒了一个想法,他认为,自己包扎的十块钱应该由匠人来付,如果当时匠人接住了砖,自己的脑袋根本不会砸伤。王小多还想,如果匠人付了十块钱的话,既找回了自己的面子,又挽回了一些损失。所以,王小多对匠人解释说,你要付给我十块钱。匠人瞪了瞪眼,对王小多说,你应该付给我十块钱才对。匠人的理由是,王小多撂砖的时候,,擦伤了匠人的手指,匠人补充说,如果你不付钱,就别想跟着我干!

王小多胃里像堵了一块泥疙瘩,一阵子恶心,头部也隐隐作痛起来,王小多知道,匠人说的话,既有威胁的一面,又没有夸张的成分。按住隐隐作痛的头部,王小多苦笑着对匠人说,下个月发了工资,一定给您十块钱。

晚上,王小多怎么都睡不着,他分析着,这个事情不对头,里里外外自己太吃亏了,而且,是一个哑巴亏。后半夜,王小多起了床,他走到工地上的水池边,洗了一把脸。一阵风吹来,王小多打了一个哆嗦,一个哆嗦,让王小多哆嗦出了一个新的念头:自己的伤,是在工地上发生的,应该算工伤吧,工伤,就应该由公家买账。

第三天,王小多找到工长,指着自己的头部说,我的伤是工伤,应该补助二十块钱的医疗费。工长没有回答王小多,而是反问道:当时,你戴安全帽了吗?王小多回答:没有。工头说,这就对了,没戴安全帽是违章的,你应该知道吧,按上头的规定,罚款二百元,这样吧,不让你掏现金了,从下个月工资里扣除。王小多小声说,不罚不行吗。工长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就这样,王小多哆哆嗦嗦地在罚款单上签了字。

包扎伤口十块,付给匠人十块,耽误了一个工,大概二十块吧,罚款二百块,还有,这里里外外呢。

一块砖到底多少钱呢,王小多真的没有算出来。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用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等方法来塑造主人公“王小多”的形象特征。

B.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王小多”物质生活的艰苦和对美食的本能渴望。

C.小说多次提到“一块砖等于多少钱",使小说的结构更紧凑,主题更鲜明突出。

D.环境描写是小说要素之一 ,文中细腻的环境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

2.“王小多”作为一个典型的底层农民工形象,他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条概括。

3.“一块砖等于多少钱”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解决这个实质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和建议?请立足文本简要作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