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通过DNA信息的比对,警方能够有机会破解一些多年悬案。如20世纪70年代制造了12起谋杀案的美国“金州杀手”在2016年落网,这要归功于一家基因检测公司的开放数据库,①________,匹配到了“金州杀手”一位远亲的DNA样本,最终在四十年后将其绳之于法。②__________,这让很多人颇有微词,因为基因信息的隐私遭到侵犯导致的纠纷不胜枚举。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③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良渚文化与殷墟文化、河姆渡文化一样,承载着悠久的文明,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永恒魅力,是见证城市变迁的“历史年轮”,是彰显城市个性的“遗传密码”,是树立城市自信的“金色名片”,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一样,杭州的独特魅力首先来自于世代匠心营造,来自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来自于江南韵味的传承。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甚至把文化遗产视为发展的“包袱”和负担,一拆了之,造成“千城一面”和文化“同质化”,让人迷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找不到回家的路”。每一座城市在新时代都要有强烈的責任担当,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凤相得益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有的抹杀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的城市,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现代化
B.有的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现代化的城市,抹杀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C.有的城市抹杀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现代化
D.有的城市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现代化,抹杀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遗传密码”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人写文章讲究“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有内容,"有序”就是有条理。
B.外国的地摊书,到了国内摇身- -变成了“传世经典" ,这种现象发人深思。
C.当今世界需要多元文化交流这样的“润滑剂”来加快政治经济发展的列车。
D.适当改变出行方式,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新时代,每一座城市 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风相辅相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B.在新时代,每一座城市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风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C.在新时代,每一座城市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风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D.每一座城市在新时代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风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掩映。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桑叶落下暗示女子年长色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中以“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对暮色中春花飘零的感叹;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他在花间徘徊、心绪难宁的情形。
(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表达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与短暂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①
陈子昂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②,归邀麟阁③名。
(注)①本诗写于公元696年,契丹孙万荣、李尽忠发动叛乱,梁王武三思赴边讨伐。崔融时任著作佐郎,随军出征。②卢龙塞:即当时北平郡的边境要塞。曹操北征乌桓时,田畴献策自卢龙口进军,曹操从之,果获大胜,论功行赏时,田畴拒不接受,说:“岂可卖卢龙塞以易赏哉!”③麟阁:即麒麟阁,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名功臣像在此阁中,以表彰他们的功绩。这里借指对功勋的表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一方面歌颂王师是非好战的仁义之师,另一方面也劝诫友人慎用兵力。
B.尾联运用卢龙塞和麒麟阁的典故,委婉规劝友人要积极为国效力,建功立业。
C.全诗用典丰富,感情真挚感人,表达了对友人真切深厚的感情。
D.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写景议论不事雕琢,词句铿锵,撼人心魄。
2.诗歌首联和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请结合全诗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人也。少甚贫,而性特俊拔。既入太学,有文誉。宝祜中,丁大全以成里婢婿事权幸卢允升、董宋臣,因得宠于理宗,在台横甚。宜中与黄镛等六人上书攻之。大全怒,削其籍,拘管他州。司业率十二斋生,冠带送之桥门之外,大全益怒,令自后有上书者,前廊生看详以牒报检院。由是,士论翕然称之,号为“六君子”。宜中谪建昌军。
大全既窜,丞相吴潜奏还之。贾似道入相,复为之请,有诏六人皆免省试令赴。景定三年,廷试,而宜中中第二人。德祐元年二月,宜中上疏乞正似道误国之罪。似道行时,以所亲信韩震总禁兵,人有言震欲以兵劫迁者,宜中召震计事。伏壮士袖铁椎击杀之,以示不党于似道。
时宜中与留梦炎分列左右丞相,都督军马而不出督。御史王熗奏言:“盖大敌在境,非陛下自将则大臣开督。今丞相不出督,不知国家尚堪几败邪?”宜中愧,始与梦炎。上疏乞行边。而熗子乃嗾京学生伏阙上书,数宜中过失数十事。书上,宜中竟去,遣使召之,不至。其后罢熗,命临安府捕逮京学生。召之亦不至。太皇太后自为书遗其母,使勉谕之。宜中始乞以祠官入侍。
十月壬寅始造朝寻为右丞相然事已去矣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陆秀夫奉二王入温州,遣人召宜中。宜中至温州。益王立,复以为左丞相。宜中欲奉王走占城,乃先如占城谕意,度事不可为,遂不反。二王累使召之,终不至。至元十九年,大军伐占城,宜中走暹,后没于逞。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七》,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十月/壬寅始造朝/寻为右丞相/然事已去矣/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
B.十月壬寅/始造朝/寻为右丞相/然事已去矣/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
C.十月壬寅/始造朝寻/为右丞相/然事已去矣/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
D.十月壬寅/始造朝/寻为右丞相/然事已去矣/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戚里,原指帝王外威聚居的地方,文中借指帝王外戚,表示陈宜中显赫的身份。
B.司业,古代学官名,主管世子学业教育,隋以前国子监设司业,掌管儒学训导。
C.省试,科举中的礼部试,在京城举行,由尚书省的礼部主持,明清时称“会试”。
D.廷试,古代科举制度,会试通过后,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又称“殿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宜中性情耿直,抵忤权贵。当时丁大全因得到理宗宠信,非常骄横,陈宜中等人上书皇帝,批评攻击丁大全,因此被削职,并被拘押到其他州府。
B.陈宜中公私分明,揭发罪臣。贾似道曾请求让陈宜中还朝并免省试直接赴任,但陈宜中依然请求惩治贾似道误国之罪。
C.陈宜中知错就改,而受非议。他统率军队却不外出督战,受到御史王熗指责,感到惭愧,请求赴边督战,但王煸儿子依然指责他。
D.陈宜中善于计谋,行为果敢。他以商量事情为由召贾似道心腹韩震,暗中安排壮士在衣袖中藏铁锤将其击杀,以表明自己没有与贾似道结为同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大敌在境,非陛下自将则大臣开督。今丞相不出督,不知国家尚堪几败邪?
(2)宜中欲奉王走占城,乃先如占城谕意,度事不可为,遂不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嘱咐
孙犁
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己的村庄,他的家就在白洋淀边上。与日寇殊死搏斗了八年的水生,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家近了,就要进家了!他想起许多事。父亲确实的年岁忘记了,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有痰喘的病。还有自己女人,正在青春,一别八年,分离时她肚子里正有一个小孩子。房子烧了吗?他走的很慢,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过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
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地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热情地叫了一声:“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子去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心里一阵痛,站了一会没动。
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天天闹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
那孩子从睡梦里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这个“八路”。水生抱了孩子一会,说:“还睡去吧。”
女人安排着孩子睡下,盖上被子。孩子却圆睁着两眼,再也睡不着。
女人说:“你想过家吗?”
水生说:“想过。”
“在什么时候?”
“闲着的时候。”
“什么时候闲着?……”
“打过仗以后,行军歇下来,开荒休息的时候。”
“你这几年不容易呀?”
“嗯,自然你们也不容易。”水生说。
“嗯?我容易,”她有些气愤地说着,把饭端上来,放在炕上:“爹是顶不容易的一个人,他不能看见你回来……”她坐在一边看着水生吃饭,看不见他吃饭的样子八年了。水生想起父亲,胡乱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女人呆望着孩子的脸。她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好像不是她生出,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梁地,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走得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好像她并没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懂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复去的题目:“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多好啊!”
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她好像是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经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你能猜一猜我们想你的那段苦情吗?”
“猜不出来。”水生笑了笑。
“我们想你,我们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候,日本人就在咱村边。可是在黑夜,一觉醒了,我就想:你如果能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是能够吗!”
从窗户上那块小小的玻璃上结起来的冰花,知道夜已经深了。水生说:“明早就要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
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又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好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
鸡叫三遍,女人就先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得暖暖的,背上冰床,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
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撑起了竿。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逗着孩子说:“看你爹没出息,当了八年八路军,还得叫我撑冰床子送他!”
她轻轻地跳上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竿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前进了,像离开了强驽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前面打起团团的旋花。
太阳从冰面上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了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这里来,照在冰床上。女人说:
“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得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八年,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国民党反动派又要和日本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
“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不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在被大雾笼罩,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
女人忍住眼泪,笑着说:“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一九四六年河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过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表现出水生对家深沉的思念、对即将到来的重逢的渴望,也有对家人的担心。
B.孩子“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梁地,……丢鞋甩袜抱养大的”,从一个侧面控诉了日寇的侵略罪行,表现了人民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对抗战做出的贡献。
C.小说以“嘱咐”为题,是因为这是情感的高潮、愿望的凝聚,作者写八年分别、短暂相逢和再次离别的情景,其立意正在于烘托出妻子最后的“嘱咐”。
D.小说没有描写前线的刀光剑影,也没有刻画根据地人民反“扫荡”斗争的英勇悲壮,而是通过极普通的生活和平淡写实的笔调,抒写出夫妻间的家国情怀。
2.小说中的女人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中多用对话,这种叙事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