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孩子们问老师:“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
老师答:“‘朝’是早晨,指一个人的少年;‘夕’是傍晚,指一个人的老年。少年时盛开的花到老年再捡拾。”
孩子甲急切地说:“花很美,我等不到老年了,我现在就想检拾。”
孩子乙困惑地问:“我的少年怎么没有看到花呢?”
孩子丙有些忧伤:“假如少年的花还没到老年就凋谢了呢?”
……
老师沉默了……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班(统称“高三20班”)同学写-篇 演讲稿,立足你“少年时代”的经历,体现你对少年时代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语段,把文中画横线的散句改成整句,可以改换和增加词语,改换标点。
烟雨檬漾,情也潆濠,飞花如梦,人也如梦。一觉睡去,睡在花里了;一觉醒来,又醒在花里了。心,都是桃红、粉色、洁白的了,早已辩不出,自已究竟是花,还是人了。空气里弥漫的,全是那粉色的诱感,一壶酒,喝到薄醉;一壶茶,品到微甜。原来空无一物,就是万紫千红开遍。柳丝就是发丝啊;啊,飞花就是离人;烟雨犹如离人的泪,离人的眉眼啊就是山水。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通过DNA信息的比对,警方能够有机会破解一些多年悬案。如20世纪70年代制造了12起谋杀案的美国“金州杀手”在2016年落网,这要归功于一家基因检测公司的开放数据库,①________,匹配到了“金州杀手”一位远亲的DNA样本,最终在四十年后将其绳之于法。②__________,这让很多人颇有微词,因为基因信息的隐私遭到侵犯导致的纠纷不胜枚举。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③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良渚文化与殷墟文化、河姆渡文化一样,承载着悠久的文明,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永恒魅力,是见证城市变迁的“历史年轮”,是彰显城市个性的“遗传密码”,是树立城市自信的“金色名片”,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一样,杭州的独特魅力首先来自于世代匠心营造,来自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来自于江南韵味的传承。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甚至把文化遗产视为发展的“包袱”和负担,一拆了之,造成“千城一面”和文化“同质化”,让人迷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找不到回家的路”。每一座城市在新时代都要有强烈的責任担当,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凤相得益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有的抹杀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的城市,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现代化
B.有的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现代化的城市,抹杀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C.有的城市抹杀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现代化
D.有的城市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现代化,抹杀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遗传密码”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人写文章讲究“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有内容,"有序”就是有条理。
B.外国的地摊书,到了国内摇身- -变成了“传世经典" ,这种现象发人深思。
C.当今世界需要多元文化交流这样的“润滑剂”来加快政治经济发展的列车。
D.适当改变出行方式,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新时代,每一座城市 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风相辅相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B.在新时代,每一座城市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风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C.在新时代,每一座城市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风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D.每一座城市在新时代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风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掩映。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桑叶落下暗示女子年长色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中以“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对暮色中春花飘零的感叹;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他在花间徘徊、心绪难宁的情形。
(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表达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与短暂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①
陈子昂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②,归邀麟阁③名。
(注)①本诗写于公元696年,契丹孙万荣、李尽忠发动叛乱,梁王武三思赴边讨伐。崔融时任著作佐郎,随军出征。②卢龙塞:即当时北平郡的边境要塞。曹操北征乌桓时,田畴献策自卢龙口进军,曹操从之,果获大胜,论功行赏时,田畴拒不接受,说:“岂可卖卢龙塞以易赏哉!”③麟阁:即麒麟阁,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名功臣像在此阁中,以表彰他们的功绩。这里借指对功勋的表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一方面歌颂王师是非好战的仁义之师,另一方面也劝诫友人慎用兵力。
B.尾联运用卢龙塞和麒麟阁的典故,委婉规劝友人要积极为国效力,建功立业。
C.全诗用典丰富,感情真挚感人,表达了对友人真切深厚的感情。
D.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写景议论不事雕琢,词句铿锵,撼人心魄。
2.诗歌首联和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请结合全诗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