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1)善意提示牌不善!
警方在火车站挂出提示牌的行为不妥。虽然警方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把所有人都当作为非作歹的“假想敌”的做法,不仅让人看了很不舒服,也把初来乍到的游客推到了无助的境地。面对火车站治安秩序不好的状况,及时打击违法行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才是警方的职责所在。
(示例2)应该倡导善行。
警方悬挂提示牌,这一行为不妥。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搭理陌生人的问话,热情地为他人提供帮助,这类向善的行为彰显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悬挂这样的提示牌反其道而行之,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示例3)警示明明,隐喻深深。
警方悬挂提示牌这一行为隐喻了当今社会出现的信任危机和人情冷漠的现象。作为政府部门,本应倡导善行,但警方却挂出如此“雷人”的提示牌,无疑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在这个信任匮乏、陷阱林立的社会,也许唯有躲避才是免祸之道。这一提示背后的社会隐喻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的。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写评论,首先亮明观点,然后针对材料,进行说理评析。考生需要充分放开思路,进行合理的创造,评析时条理要清晰。
作答本题,关键是提炼观点,即从新闻报道中看到了什么,应当肯定什么,应当否定什么,都要在答题的过程中首先明确表示出来,如“善意提示牌不善”“警示牌背后藏冷漠”等。提出观点后,围绕观点展开阐述,可以对“蓝色提示牌”上的内容进行褒或贬。如对其进行褒扬:警方在火车站挂出防骗提示牌,这一提醒很必要,如今社会纷纭复杂,诈骗、抢劫等事不时充斥耳边,在这人流汇聚之地挂上提示牌,为民众打个“预防针”,以免受骗上当。也可以否定与批评:警方在火车站挂出提示牌的行为不妥,警方初衷虽好,但把所有人都当作“假想敌”,让人看了不舒服,也把出来乍到不熟悉道路的客人推到了无助的境地。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