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首先,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其次,“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最后,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仁爱原则是动态原则,最早的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穷达以时”“与时偕行”。宋儒也以“生生”释“仁”,把最早儒家的仁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使仁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

由此可见,儒家教化传统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体现了传统时期的“中国智慧”。它成为“大一统”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施政方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的“家国同构”早已超越了其原始意义,从社会结构升华为精神结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时代已变,儒家教化论内秉的优秀文化部分也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断性发展。“家国天下”意识,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容心,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

(摘编自《“家国天下”传统的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具备了“家国天下”的道德自觉,人们就会有积极入世的精神和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B.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就能使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和谐呼应。

C.《中庸》的“修齐治平”,已经深入到当代人的内心世界,转化成一种爱国爱家的担当精神。

D.“生生”之德就是指有仁爱之心,在相互的斗争中也做到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展开说理,论证层次清楚,逻辑性较强。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社会现状的分析,也有对儒家思想的阐述。

C.文章主要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支撑个人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D.文章末段照应开篇,总结全文,进一步强调“家国天下”传统的重要作用、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不会因制度化儒家的解体而丧失价值。

B.家与国不可分割,二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只有做到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才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

C.尽管时代已经改变,但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D.只要大力弘扬“家国天下”意识,就能实现“大一统”,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1.C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照原文和选项,重点是注意选项的表述和原文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本题, A项,“具备家国天下意识”和“有积极入世的精神和责任担当、价值共识”原文是必要条件关系,用“才”联结。这里用“就”联结,表达的是充分条件关系。 B项,条件不充分,要“使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和谐呼应”并不仅仅是“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还“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 D项,偷换概念,“相互的斗争中”错,应是“竞争”,原文“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 故选C。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C项,“文章主要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分析错误,文中有引用论证,如“《中庸》的‘修齐治平’”“‘生生’之德”,但无对比论证。 故选C。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本题, D项,“只要……就”说法绝对;另外,大力弘扬“家国天下”意识,也不能直接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原文“它成为‘大一统’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施政方针”“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曹操

冯梦龙

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何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兵胁太后。曹操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以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卓未至而进见杀。

袁尚、袁熙奔辽东,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操破乌丸,或说操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操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

(节选自《智囊》,有删改)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晚,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发布。这张照片虽然拍得还有些模糊,却是人类科学探索迈出的一大步,一时间转发者不乏其人。有网友发现,在图片公司“视觉中国”的网站上,这样的黑洞照片被标注版权为“视觉中国”所有,并注明“此图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致电或咨询客户代表”。而发布者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官网显示,只要清晰地标注图片来源,全世界都可以使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段评论,要求观点鲜明,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康乡长的忙

侯发山

南湾村地处偏僻,山里也没什么矿藏资源,村里也没一家企业,是石庙乡有名的穷村。别的地方早几年都奔上了小康,这个村的温饱问题却还解决不了。几十年来,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一如过去的山清水秀,没什么变化……新上任的康乡长到任后,听说了南湾村的情况,就抽个双休日下乡了。

南湾村村主任老贵喜出望外,以为康乡长是来给他们送扶贫款救济物资的,谁知康乡长一分钱也没给他捎,一壶油也没给他带,而是让他领着去山上、河边瞎逛。老贵不知道康乡长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遂心一横,只管吊着脸说村里的小学校舍破破烂烂该补了,说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该修了,说他老贵在村委多年的工资没得过……

康乡长也不搭话,任由老贵哭穷。这时,他看到小河边几只嬉水的鸭子,就两眼放光,说老贵,村里养鸭的不少吧?

……

小说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注]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春威:初春的寒威,俗称“倒春寒”。

诗中的“雁”对表现人物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请为下面一幅漫画拟一个题目,并写出它的寓意。

题目:             

寓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