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晦朔,月末和月初。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阴历每月的最初一天。
B.参乘,亦作“驂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C.人定,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D.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月的乌镇,阳光洒在青瓦白墙间。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以东,全新________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犹如一只春蚕静卧,600余家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黑科技”已经让人们许多的_______走向了现实。
当“黑科技”邂逅文化,为参观者带来了许多惊喜。站上跑步机,握住右拳,开始行走,参观者的身影便进入了画面。选择“生活场景”,便能乘坐竹筏顺水而下。河道两岸农田繁茂,弯腰耕作的农夫也清晰可见,5000年前的生活仿佛_____。随着科技与文化的不断交融,使“黑科技”有了历史的温度与艺术的厚度,悠远高深的历史文化变得伸手触手可及。更加无处不在的关键词是“智能”。一款未来感十足的能够夹得起柔软物体的机械手套引起人们的注意。融觉感知技术就像人的手,而微纳米光纤就像皮肤中的神经,可以感知压力、振动、温度、湿度等物理参数。未来,随着触觉感知技术的不断成熟,( ),在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走出博览中心,科技感依然无处不在,戴上VR眼镜,乌镇西栅景区的风光仿佛就在眼前;步入西栅景区,智能导览机器人随时随地提供服务……在乌镇这片互联网_________里,“黑科技”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起用 愿景 垂手可得 自留田
B.起用 愿望 垂手可得 试验田
C.启用 愿望 触手可及 自留田
D.启用 愿景 触手可及 试验田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与文化的不断交融,“黑科技”有了历史的厚度与艺术的温度,悠远高深的历史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B.随着科技与文化的不断交融,“黑科技”有了历史的温度与艺术的厚度,悠远高深的历史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C.随着科技与文化的不断交融,使“黑科技”有了历史的厚度与艺术的温度,悠远高深的历史文化变得伸手触手可及。
D.随着科技与文化的不断交融。“黑科技”有了历史的温度与艺术的厚度,悠远高深的历史文化变得伸手触手可及。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智能机器人就能拥有一双真的像人类一样的手
B.真的拥有一双像人类一样的手的智能机器人
C.智能机器人就能真的拥有一双像人类一样的手
D.拥有一双真的像人类一样的手的智能机器人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里,女主人公想与“氓”白头到老结果心生怨恨,以“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愁苦也该有个尽头。
(2)屈原在《离骚》里揭示当时社会中人把取悦权贵或他人奉为信条,违背做人准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与“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紫阁山北村(节选)
白居易
晨游紫阁峰,幕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①,身属神策军②。
“主人慎勿语,中尉③正承恩!”
(注)①采造家: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派出的人员。采造,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②神策军:中唐时期皇帝的禁卫军之一。③中尉:神策军的最高长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点明宿紫阁山北村的缘由,三、四句写“村老”十分热情,“开一尊”招待客人。
B.暴卒突然闯入家门,看中了院子里的“奇树”,主人也就不再珍惜,并且还亲自拿斧头砍断树根。
C.“口称”两句,鲜明地表现了“暴卒”来头之大,也活画出他们一副傲慢无礼、盛气凌人的神态。
D.诗歌讲述了作者借宿山村的所见所闻,揭露了中唐时期神策军欺压百姓、为所欲为的丑恶行径。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拉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衣、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我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入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第一》)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盍往归焉 归:投奔
B.及饿且死 且:将要
C.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独:独自
D.而卒蚤夭 蚤:早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C.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D.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夷、叔齐不慕高位,拥有谦让之心。孤竹君想立叔齐为君,在他死后,叔齐让位给长兄伯夷,而伯夷却认为叔齐当国君才符合父亲的遗愿,于是就都逃跑了。
B.伯夷、叔齐注重品行,喜欢德高之人。当听说西伯昌敬养老人之后,伯夷便和叔齐说应当前去投奔西伯昌,只是到达的时候西伯昌已经死亡,他们未能如愿。
C.伯夷、叔齐反对武力,最终饥饿而死,他们反对周武王使用武力推翻商纣王的做法,认为这是“以暴易暴”的错误举动,最终因为无家可归,二人都饿死首阳山。
D.伯夷、叔齐聚积仁德,结局却很不幸,伯夷、叔齐二人不贪权势,反对征伐弑君,坚守节义,却最终饿死于首阳山,不禁让人怀疑所谓的上天惩恶扬善之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2)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绿色星星
肖克寒
系紧鞋带,挎上背包,拎上自泡的降脂茶,蹬响摩托,准备上山。
年过半百的老彭,习惯性地扶扶眼镜,仰头望了望大山之上的白云、夕阳。“老伙计”黄狗,围着老彭转悠着,似乎知道又将有两天的别离。
这是九月一个周末。老彭清理完手头的工作,按照约定,该和另外一位志愿者“虎哥”去护鸟站值班了。
老彭要去的山群叫作“茶盘印”,是湘中偏西雪峰山的一支余脉。这里三县交界,耸立多座高峰。全球几条鸟类迁徙大道中的一条正好从这里经过。每年到季节,路经此地的鸟类达九十多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达十多种。
摩托车在盘山道的“肘弯”上爬行攀援,路边闪过山茶树和野茼蒿、马兰的影子,枫叶青中转红、翻越过吴家冲、大湾等几个村后,木山铺半山腰里的“哨卡”——那栋灰白色的农舍映入老彭眼帘。
农舍门前挂着绿底的和金底的两块牌子,醒目地标示着省、市志愿者护鸟站字样。老彭下头盔,将车支在堆满劈柴的棚架下,然后掏起山泉水洗了把脸,疲惫顿消,长长地喊声“虎哥——”,屋里传来瓮声瓮气的应答。“虎哥”是位山民,腿有点儿毛病。昔日捕猎飞禽走兽,被火药所伤后幡然醒悟,加入了护鸟队伍。护鸟站租住的两间房子面积不大,却预备了四张上下铺铁床。鸟儿迁徙时节,一般是两人或四人在此值守,最多的时候是八人。老彭心中有数呢:大学生“眼镜”喜欢睡靠窗的上铺,做生意的“长腿”喜欢占领门口的下铺,教书的“夫子”喜欢与老彭对铺……
从站点往远方眺望,一片呈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展开在邃远的天幕下,青山苍莽,梯田叠金,铺着青石板的茶马古道隐约其间。这里正是鸟儿迁徙的大道。护鸟站驻扎在峡谷“豁口”边,可以便利地观察几个山头。
说起来,老彭自己也没有想到会与茶盘印山群结缘,他生长在大山那边的山脚下,听着潺潺溪声长大,听着牛的哞叫和地头沟边的鹭鸣长大,听着院子里“白胡子”们讲的爱护动物的故事长大。成年后,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了环保、助学等好几个公益组织,而且小有名气。
与茶盘印山群结缘,完全因为那里的“鸟”。
一天,老彭看到开酒店的好友弄来一麻袋鹭鸟,得意洋洋地炫耀是从“千年鸟道”茶盘印收购来的。他朝着老彭诡秘地笑笑说:“大好人呃,捉鸟才是条发财的路子呢!”详细了解后老彭才知道,有人在鸟儿迁徙的夜晚用聚光灯或火把引诱鸟儿,然后挥起竹竿将其击昏塞进麻袋……
老彭的心像是受到一拳猛击!
2013年,鸟儿迁徙季节,省市护鸟协会与老彭联络上了。老彭决心独阁“千年鸟道”。
周末,老彭骑着那辆破旧的摩托出发了。奔波近四十里山路后,来到“千年鸟道”。老彭个头较矮,身形肥胖,又有膝关节炎,上山就觉得吃力。但他没有退缩,用弯刀削了根竹棍拄着,揪着古藤,爬一段就歇歇。夜色渐浓,老彭睁大了警惕的眼睛。终于,听到一阵鸟声浩荡而来,回荡在静寂的夜空。就在这时,山洼里,山坡上,一盏一盏灯突然冒了出来。老彭急得跺脚大叫,但是,喊声很快淹没在一片鸟儿的凄鸣声……
一两年里,老彭连续十五次进山,基本摸清了这里候鸟迁徙和捕猎者的习性。譬如,迁徙的鸟类中长脖子的居多,鹭类迁徙较早,大雁和天鹅类相对较迟但吸引力更大;晴夜鸟飞得高,诱捕者不易得手;阴雨天,有雾,鸟儿翅膀沉重,贴地较近,危机重重;刮风时,鸟儿敌不过反方向风力,爬上“豁口”又被挡回。只能悬在空中盘旋;有水的地方,网猎尤多……
捕鸟者恨老彭,认为靠山吃山,乃古来山俗,老彭是在“管闲事”“断财路”。老彭的额头上,至今能看到一小块因冲突而留下的疤痕。他平静而谈谐地说,疤痕无所谓,只愿它化作一颗为鸟儿照路的星星……
老彭将摸到的第一手资料反馈给相关部门,得到高度重视。政府很快在山上设立了一个护鸟站。他决心发动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护鸟队伍,利用休息时间四处奔走,身影出现在各地志愿者网群,出现在林业单位,出现在各类护鸟培训班。终于,“千年鸟道”上成立了第一个市级志愿者护鸟站点,省级志愿者护鸟站也随即揭牌,报名志愿者现已增至百余人。守护者们在老彭的带领下庄严宣誓。经费缺乏,也没什么报酬,志愿者采取宣传、巡逻、举报等方式护鸟。有时他们带着干粮,打着手电,踏着夜露巡山,一直坚持到十二点以后,直到鸟儿们扑扑地飞往远山。
老彭并不在意有多少赞誉。因为他的守护只是为了一个绿水青山梦,因为他明白脚下的山路有多长。除了心爱的本职工作,老彭最喜欢仰起头来,凝望大山之上布满繁星的天空……
夜幕再一次降临。此刻,老彭和“虎哥”收拾好行装,毅然走进宽阔的夜色里。背影,与山峰融为一体。
老彭,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郑重地告诉我,自己打算开一个志愿者护鸟会众号,并想好了名字:“绿色星星”。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6日08版)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段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描写了老彭的行为,语言简练,句子紧凑,使一个干练、能干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老彭从小在山中长大,从小和各种动物有天然的亲近感,老人爱护动物的故事熏陶了他的心灵,这些都与他后来热心于护鸟公益事业有密切的联系。
C.“老彭的心像是受到一拳猛击!”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老彭在听到鸟儿被捕的惨状之后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
D.文章在最后一段才交代了老彭的教师身份,“普通”一词更凸显出老彭身上难能可贵的精神,同时又借老彭之语扣住文章标题,引人深思。
2.请认真阅读本文,分析老彭身上蕴含着哪些令人感动的精神。
3.请结合文意,分析“绿色星星”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