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
D.文章前三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四段的“生态伦理实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
B.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D.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作文。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
美好生活是什么?是仓廪实、衣食足,是幼有所教、老有所养,还是住有所居、安家立业?时代不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亦不同。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节点前后,既有伟大发展成就的回顾,有对今天美好生活的歌唱,又有对未来幸福的向往。
读完以上材料,你认为什么是人们最向往的幸福生活?为了让人们过上好日子,我们需做出怎样的努力?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想法。注意: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套作。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第二十五届世界客车博览会2019年10月18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幕。来自全球的知名客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云集于此,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向世界展示最新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中国生产的多款新能源客车成为众多媒体聚焦的“明星”,通过斩获多项大奖凸显出“中国智造”的强劲实力和领先水平,中国客车正在快速驶向全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周年庆上,主持人对大家说:“我刚才的话是抛砖引玉,下面我们还是请林董事长为我们做年终报告。”
B.小张向某家长发短信:“您好,请问您的孩子需要英语家教吗?鄙人大学本科,英语六级,自荐为西宾。”
C.这次拳击比赛我只得了亚军,教练对我说:“别不服气,对方对你多有承让,不然你的比分会很惨。”
D.前日贵公司领导曾来我府上了解情况,我也如实地把这次事情的始末告诉了他们,你不会怪我吧?
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晦朔,月末和月初。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阴历每月的最初一天。
B.参乘,亦作“驂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C.人定,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D.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月的乌镇,阳光洒在青瓦白墙间。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以东,全新________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犹如一只春蚕静卧,600余家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黑科技”已经让人们许多的_______走向了现实。
当“黑科技”邂逅文化,为参观者带来了许多惊喜。站上跑步机,握住右拳,开始行走,参观者的身影便进入了画面。选择“生活场景”,便能乘坐竹筏顺水而下。河道两岸农田繁茂,弯腰耕作的农夫也清晰可见,5000年前的生活仿佛_____。随着科技与文化的不断交融,使“黑科技”有了历史的温度与艺术的厚度,悠远高深的历史文化变得伸手触手可及。更加无处不在的关键词是“智能”。一款未来感十足的能够夹得起柔软物体的机械手套引起人们的注意。融觉感知技术就像人的手,而微纳米光纤就像皮肤中的神经,可以感知压力、振动、温度、湿度等物理参数。未来,随着触觉感知技术的不断成熟,( ),在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走出博览中心,科技感依然无处不在,戴上VR眼镜,乌镇西栅景区的风光仿佛就在眼前;步入西栅景区,智能导览机器人随时随地提供服务……在乌镇这片互联网_________里,“黑科技”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起用 愿景 垂手可得 自留田
B.起用 愿望 垂手可得 试验田
C.启用 愿望 触手可及 自留田
D.启用 愿景 触手可及 试验田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与文化的不断交融,“黑科技”有了历史的厚度与艺术的温度,悠远高深的历史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B.随着科技与文化的不断交融,“黑科技”有了历史的温度与艺术的厚度,悠远高深的历史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C.随着科技与文化的不断交融,使“黑科技”有了历史的厚度与艺术的温度,悠远高深的历史文化变得伸手触手可及。
D.随着科技与文化的不断交融。“黑科技”有了历史的温度与艺术的厚度,悠远高深的历史文化变得伸手触手可及。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智能机器人就能拥有一双真的像人类一样的手
B.真的拥有一双像人类一样的手的智能机器人
C.智能机器人就能真的拥有一双像人类一样的手
D.拥有一双真的像人类一样的手的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