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何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画像”强调描写人物的面貌、姿态、风度和气质,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将近一个学期,一定有某一个人物深深触动了你。
请以“____________,我为你画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表达你对这个人物的鲜明深刻的印象(横线上填写某个红楼人物的名字)。要求有情节,有细节。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中国味儿”可能是一段记忆,可能是种感觉,可能是一种特色,也可能是一种文化选择一个有“中国味儿”的场景,进行描写。要求:描写生动具体,主题鲜明。
②家著名影视公司计划重拍《红楼梦》,你被定为女(男)一号导演严令禁止你观看任何与作品相关的影视作品和文学评论,要求你只能自行阅读原著,体会其精髓。请阐述你对导演这一要求的看法。要求:观点清晰,理由充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先生们
①多年以后,我还能清晰地记得陈继会先生当时看向我的那个又深又长的眼神。那是2000年的深秋,在郑州大学的南北大道上,一边是苍苍如盖的雪松,一边是整饬干净的草坪,我刚把硕士论文的初稿递到陈先生手里,就脱口而出:“我想考博!”陈先生盯着我看了良久,然后爽利地答道:“好啊,我支持!”有一年到深圳去看望陈先生,我忍不住问起那个有意味的眼神,他说:“那不是怀疑,是惊喜!”陈先生是乡土文学研究的专家,我最初报的选题却离“乡土”十万八千里,他反复读了读题目,笑着说:“你宏大的学术构想值得肯定,不过,这个题目够你写一本大书的,现在做有点浪费了,先放一放。”待我后来再回头看那个题目,才知道当初自己是多么幼稚多么不懂得天高地厚。生性敏感如我,假如在问师之初就遭逢狂风暴雨般的批评,或许早就退却了。是谦和儒雅的陈先生,在我学术的起步期,以风和日丽的方式,开导我这个初出茅庐、不谙治学之道的后生,以耐心厚道的言行引领我读书、作文,把我引向学问之途。
②待我到山东大学读博,导师是孔范今先生。刚上了几次课,我就被他博古通今、纵横捭阖的讲授震住了。而他一再强调的“读原典”的“原典”,很多我也未曾认真读过。我内心开始长草。为了节省时间,我有时就在宿舍备些干粮,闷在屋里几天不下楼。孔先生听说后,每每在校园里碰到我同屋,都一再嘱托人家下楼时要叫上我。
③博士论文选题时,我选定从晚清民初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角度来写“苏曼殊文学论”。我惴惴不安地把提纲呈给孔先生。他看完,喝一口酽茶,掐灭手中的烟蒂,又慢慢点上一支,然后用右手轻轻地敲击着桌角,操着一口曲阜普通话说:“你喜欢苏曼殊的诗文,关注那个风云突变的时代文人的文化求索,又有了相对扎实的理论准备,能写好。”先生顿了顿,接着说:“读书就像撒网,要撒得开,也要能收得住。现在你不要急于发文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孔先生引领弟子治学既厚爱又严苛,能够得到他的肯定,我自信了许多;而其“重积淀、厚基础”的严谨学风也培养了我们这些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对史料的重视。
④在我心中,孔先生一直都是不言自威的,但毕业后我越来越发现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一面。2011年,我们在郑州大学相聚,孔先生在宾馆里给在场的三个弟子谈了一天学问,并指导我们“如今,该读哪些书”,还一再告诫我“不要长年熬夜”。至今想起来那一幕都无比温暖。2015年我去看望孔先生。老先生让茶递烟,嘘寒问暖,那样的开心。次日,孔先生请我到一家酒楼重聚。我到时,老先生已先到了,他欣然拉着我翻看菜单,说这个好吃那个好吃,我说,哪能点那么多!他说:“我说了算,都要!”然后嘿嘿一笑:“上次施战军回来就没好好吃顿饭!”那一刻,我看见先生的目光瞬间暗淡下来,夹着香烟的手有些颤抖——他又想念远方的弟子了……
⑤我在南京大学的博士后生涯是从参加丁帆先生的一个项目开始的。我主笔的“新世纪乡土生态小说研究”部分,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丁先生一向推崇思想自由、学术独立,鼓励师生间平等对话、畅所欲言。研究推进的每一步,一个概念、一个观点或一处表达,我都与丁先生交换意见。遇到双方各持一端时,丁先生会呵呵一笑:“那,咱们再想想吧!”至今,丁先生修改的书稿还摆在我案头,那上边有红笔、黑笔还有铅笔写下的批语,既有击节叫好的褒扬,也有犀利明快的批评,条条直言不讳。丁先生为师的格局和风度,激发了我学术探索的极大热望,也作用到我的执教理念。
⑥丁先生是有多重“身份”的人,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分身有术、游刃有余。会议上,火车上,刚刚还听到他振聋发聩的发言,转眼他已打开笔记本沉入写作,其不竭的学术激情和旺盛的生命活力,许多年轻人也难以望其项背。其实,多年来丁先生患有严重的失眠和耳闷,甚至一度面瘫,但似乎疾病也奈何不了他。他将内在的悲凉与悲悯化作启蒙理性的坚守和文化批判的哲思,其勇猛精进,像是传奇。
⑦“拼命三郎”是孔先生和丁先生常对我的戏称。我有一个偏执的想法:人文学科的研究者,年轻时就要不知疲倦。但近年来我却突如其来地陷入迷茫:所有的尘埃终将会被风雨拍在泥中,所有的事儿也都不再是事儿。我放任了自己一年:睡懒觉,听音乐,看闲书,游游逛逛。但我心里空落落的,混沌中“不知道风在向哪一个方向吹”……
⑧今年5月底的一天,在我工作的校园,偶遇我校著名学者陈飞先生,我本科时的古代文学老师。他问询了我的健康状况后,缓缓地说:“我正想找你谈谈呢。你呢,休整了一年,做了许多你多年来都舍不得浪费时间去做的事,这其实很难得。但我们这类人,仨俩月不读不写可以,时间久了就丢魂落魄。这和进取和名利都无关,就是活不舒服……”他又说:“所谓‘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管不了的,包括生老病死,随它去吧。但我们是自己的凯撒,是可以管一管的。找准自己的‘事’,专注去做,就好,就是生命的享受和活着的价值。”一位大先生,对着“奔五”的老学生,道出了他的期待,还有忧虑。能听到如此开诚布公的教勉,我很感恩。回想起来,从本科到现在,好像每次走到“十字路口”,陈先生都会适时地“冒出来”,哪怕五六年未通音讯,但是一见面,他总能“一语道破天机”,给我以当头棒喝!
⑨这些名满士林的先生们扮演着各有风采的师长角色,叠印在我岁月的底板上,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为学为师之道。
⑩特以此文向先生们致敬。
(取材于黄轶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风和日丽的方式 风和日丽:形容平和、亲切。
B. 我就被他博古通今、纵横捭阖的讲授震住了 纵横捭阖:思路开阔、贯通诸多领域。
C. 我内心开始长草 长草:无法安心做事。
D. 叠印在我岁月的底板上 叠印:交错重叠留下深刻印记。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继会先生听说我要考博时,看向我的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饱含着一位师长得知弟子有更高学术追求时的惊喜,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B. “喝一口酽茶,掐灭手中的烟蒂,又慢慢点上一支,然后用右手轻轻地敲击着桌角”,一系列动作表现出孔范今先生给学生建议时的慎重。
C. 多年来丁帆先生患有严重的失眠、耳闷等疾病,但生命的磨难并没有削弱他的学术激情和生命活力,他在学术之路上反而更加勇猛精进。
D. 孔先生和丁先生戏称我为“拼命三郎”,既包含对我不知疲倦地博览群书、执着求学的认可、赞许,又包含对我的想法过于偏执的批评。
3.本文描写了陈继会、孔范今和丁帆三位先生对我说话时的“笑”,请简要分析这些“笑”的含义。
4.作者回忆了自己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阶段的四位老师,为什么把本科时的老师陈飞先生放在最后写?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作者说先生们“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为学为师之道”。先生们在“为学”和“为师”之道上,给了我哪些启发?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2)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国殇》)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醉翁亭记》中,山间朝暮之景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晦明变化。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众弟子各言其志,孔子对曾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的追求最为赞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林黛玉
如未皇
无赖诗魔昏晓侵(1),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ロ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2),千古高风说到今。
(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注释:
(1)无赖:纠缠不舍。诗魔:指诗人不可抑制的创作冲动。(2)平章:品评,赞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作者从早到晚一直沉浸在创作冲动里,着魔一般或绕着篱笆或倚着石头独自沉吟。
B.颔联两句,写作者在霜晨里写下菊花诗,笔端像蕴藏优美诗句流泻无穷;月夜吟咏菊花诗,口齿似浸润了菊花香气,沁透心胸。
C.颈联两句,写满纸都是作者借菊花来抒发自己的高洁和哀怨,可是无人能通过这些片言只语理解自己的情怀。
D.尾联两句,写自从菊花得到了陶渊明的品评赞赏以后,陶渊明的高风亮节就一直被人们从古传颂到今。
2.一般咏物诗皆以物为主,而本诗不落俗套以人为主,以菊花为宾。下列描写菊花的诗句,与本诗的写法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C.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韦庄《庭前菊》
D.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3.本诗与下这首诗都写到了“陶令”,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结合两首诗,作简要分析。
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1)。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2),升君白玉堂(3)。
注释:(1)罗含:东晋人,有德行,年老辞官还家时,阶庭忽然兰菊丛生。(2)泛:指以菊花浸酒。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3)升:摆进。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而是求学的人(过于)沉湎(于)其他方面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
足下所为文用意甚高卓然有不顾世俗之心直欲自到于古人。今世之人用心如足下者有几?是则乡曲之中能为足下之师者谓谁?交游之间能发足下之议论者谓谁?学不师则守不一,议论不博则无所发明而究其深。足下之言高趣远,甚善,然所守未一而议论未精,此其病也。窃惟足下之交游能为足下称才誉美者不少,今皆舍之,远而见及,乃知足下是欲求其不至。此古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隐。
夫世无师矣,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意得则心定,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施于世者果敢。三代、两汉之学,不过此也。足下患世未有合者,而不弃其愚,将某以为合,故敢道此。未知足下之意合否?
(欧阳修《答祖择之书》)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之学者往往溺之 溺:沉溺
B.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品 皇皇:匆匆忙忙的样子
C.交游之间能发足下之议论者谓谁 游:游览
D.此其病也 病:缺陷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者有所溺焉尔 方勉焉以模言语
B.盖文之为言 圣人之义虽不可及
C.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 文不难而自至也
D.是则乡曲之中能为足下之师者谓谁 是以言之不敢隐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义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
因为文章语言难以精细工巧而喜悦,容易(使作者)喜悦而自我满足。
B.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
像扬雄、范仲淹,(他们)勉强模仿圣人的语言形式,这就是道理不够却要勉强写作的文人。
C.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如果道理充分,(文章)就会驰骋于广大的天地,沉游在幽深的渊泉,没有到达不了的。
D.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施于世者果敢
心胸充实写成文章就能光彩绚烂,这样世人看后才会果断勇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2)夫世无师矣,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文章都阐述了文与道的关系,欧阳修认为二者之间,道应为先。
B.欧阳修注重实践以求道,反对弃百事不关心,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C.欧阳修在书信中批评了当世学者过于追求文辞的现象。
D.欧阳修认为祖择之的文章言高趣远,议论精深,因此大加赞赏。
6.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以下试题。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①先生:与“弟子”相对,指长辈。②馔:吃喝。
请概括这两则内容中“孝”的内涵。春节来临,你认为践行“孝道”最重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