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评论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如果说吴冠中表现的小桥流水的江南风貌是一幅幅清新秀雅的人文风景的话,那么他创作的反映祖国高山大川风貌的作品就是一幅幅雄浑壮美的自然风景了。
① 壮阔的风景常常离不开人类的居住和活动, ② 为了表现其撼人的气势,人居常常退为微小的点缀,仿佛只为村托其雄浑壮美而存在。画面里,表现山体、水域的线条和色块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画面, ③ 有人居活动, ④ 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溜深色小墨点。
不过,吴冠中表现的高山大川 ⑤ 有着雄伟的姿态, ⑥ 线条的流畅柔和、墨色的浅淡透明以及整体布局的简洁概括而显得秀润舒缓。即使是沟壑纵深、风沙遍野、粗砺干涸的黄土高原,在其笔下似乎也被抚平了棱角与皱槢,变得优雅了许多。
吴冠中的水墨山水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了。尽管使用的是水墨画的材料,但讲究画面里运用笔墨线条,基于构图与布局引入了现代的形式观念,这与传统山水画有很大的区别。但他在创作中又追求诗情画意,重视画面意境和气韵生动,这又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所珍视的。
1.依次填入上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尽管 | 然而 | 即便 | 也 | 虽 | 却因为 |
B | 虽然 | 但是 | 即使 | 还 | 尽管 | 只是 |
C | 既然 | 可是 | 如果 | 那么 | 之所以 | 是因为 |
D | 即使 | 那么 | 不但 | 而且 | 虽然 | 但是 |
A.A B.B C.C D.D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使用的是水墨画的材料,但基于构图与布局引入了现代的形式观念,讲究画面里运用笔墨线条,这与传统山水画有很大的区别。
B.尽管在构图与布局上将现代的形式观念引入,但使用的是水墨画的材料,画面里讲究运用笔墨线条,这与传统山水画有很大的区别。
C.尽管构图与布局引入了现代的形式观念,但使用的是水墨画的材料,画面里讲究笔墨线条的运用,这与传统山水画有很大的区别。
D.尽管使用的是水墨画的材料,画面里讲究笔墨线条的运用,但构图与布局引入了现代的形式观念这与传统山水画有很大的区别。
3.请仿照选文第一段的句式,从下面两组名著中任选一组对其相关思想内容作简要点评,要求内容贴切,语言通顺,不超过75个字。
第一组:《论语》《孟子》。
第二组:《三国演义》《红楼梦)。
(一)阅读下面访谈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新京报:上世纪60年代您为什么想到要研究杂交水稻?
袁隆平:当时粮食非常短缺,闹饥荒饿死人。当时我是学农业的,亲眼看过路边、桥底下,有人没饭吃。提高粮食产量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新京报:如今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袁隆平;我有两个目标, ① ,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
新京报:杂交稻除了产量往上涨,还有其他方面的优势吗?
袁隆平:上个世纪要解决温饱问题,让人们先吃饱,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所以我们也有战略调整,不但要高产, ② 。
新京报: ③ ?
袁隆平:让杂交稻走出国门,推广开,如果全球有一半稻田种了杂交稻,按每公顷增产两吨来计算,就可以每年增产稻谷1亿6000万吨,可以多养活五亿人,为世界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都能起很大的作用。
新京报:您觉得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需要哪些精神品质?
袁隆平:大家都有梦想,但是有一条,理想要高雅一点。
1.在上面访谈选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下面句子中用来评价袁隆平的人生追求,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C.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D.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指出“氓”婚后行为没准则、感情不专一。
(2)在《劝学》中,荀子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驽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目的地进行对比,来说明坚持不懈对学习的重要性。
(3)在《师说》中韩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点明选择老师的标准。
(4)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大自然中无人禁止、取之不尽、可以尽情享用的宝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高都护骢马行① 杜甫
安西都护胡青骢②,声价欻然来向东③。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④,交河几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⑤道?
(注)①高都护;唐朝名将高仙芝。②胡青骢:西域的骏马。③欻:忽然。④:踣:踏⑤横门:长安通往西域的城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前两句写马随着主人到京城,名声身价骤增,接下来两句补叙马曾立过大战功。
B.最后两句,写骢马向往西域战场,既照应上文,又代马言志,结束全篇,寄寓情感。
C.本诗用词精当,如只用“踣铁“几蹴“四字,就写出了马的才力超群和桀鹫不驯。
D.诗人将马的来历、形貌、品性、志向等结合起来叙写,体现出本诗构思的与众不同。
2.本诗中的“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与曹操《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延弟白泽,年十一,道母忧,居丧以孝闻。世祖闻而嘉之。长而好学博通,敏于当世。高宗初,除中散,迁殿中曹给事中,甚见宠任。后蠕蠕犯塞,显祖引见群臣议之。白泽曰:“陛下钦明则天,比踪前圣,而蠢尔荒愚,轻犯王略。今若銮與亲动贼必望麾崩散宁容仰挫神兵坐而纵敌万乘之尊婴城自守进失可乘之机退非无前之义惟陛下留神”显祖从之,遂大破虏众。白泽本字钟葵,显祖赐名白泽,纳其女为嫔。显祖诏诸监临之官,所监治受羊一口、酒一斛者,罪至大辟,与者以从坐论。白泽上表谏曰:“伏见诏书,禁尚书以下受礼者刑身,纠之者代职。今之都曹,古之公卿也,皆翊扶万几,赞徽百揆,风化藉此而平,治道由兹而穆。羊酒之罚,若行不已,臣恐奸人窥望,忠臣懈节。如臣愚量,请依律令旧法,稽同前典,班禄酬廉,首去乱群,常刑无赦。苟能如此,则升平之轨,期月可望,刑措之风,三年必致矣。"显祖纳之。太和初,怀州民伊祁苟初三十余人谋反,将杀刺史。文明太后欲尽诛一城之民。白泽谏曰:“臣闻上天爱物之生,明王重民之命,故杀一人而取天下,仁者不为。且《周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今群凶肆虐,轘裂诛尽。合城无辜,奈何极辟?不诬十室,而况一州,或有忠焉,或有仁者,若淫刑滥及,杀忠与仁,斯乃西伯所以叹息于九侯,孔子所以回轮于河上。伏惟圣德昭明殷鉴,水镜前礼,止迅烈之怒,抑雷霆之威,则溥天知幸矣。昔厉防民口,卒灭宗姬;文听舆颂,终摧强楚。愿不以人废言,留神省察。”太后从之。太和五年卒,谥曰简。
(节选自《魏书·张白泽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若銮舆亲动/贼必望麾崩散宁容/仰挫神兵/坐而纵敌/万乘之尊/婴城自守/进失可乘之机/退非无前之义/惟陛下留神
B.今若銮舆亲动/贼必望麾崩散/宁容仰挫神兵/坐而纵敌/万乘之尊/婴城自守/进失可乘之机/退非无前之义/惟陛下留神
C.今若銮舆亲动/贼必望麾崩/散宁容仰挫神兵/坐而纵敌/万乘之尊/婴城自守进/失可乘之机/退非无前之义/惟陛下留神
D.今若銮舆亲动贼/必望麾崩散/宁容仰挫神兵/坐而纵敌/万乘之尊/婴城自守/进失可乘之机/退非无前之义/惟陛下留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嫔,古代对妇人的美称,也可代指宫廷女官、帝王侍妾。嫔的地位次于皇后、妃子。
B.百揆,官名,大多指丞相、相国等总揽朝政的官员,也代指百官及天下各种政务。
C.轘帜裂,即车裂,古代的一种刑罚,即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车上硬撕裂为五块。
D.殷鉴,说的是周的子孙应以殷商的灭亡为鉴戒,后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往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泽好学博通,事亲至孝。白泽博采众书、好学聪慧,且孝行深受皇帝赞许,因能厉行节俭行孝,死后受封谥号“简”。
B.白泽积极应变,退敌有功。敌兵犯境,显祖召见群臣商讨对策,他分析敌情,提出退敌主张,显祖采纳,于是击败敌军。
C.白泽敢于进谏,维护法度。显祖“羊酒之罚”,有失法度,他上奏规劝,认为应按律令旧法,仿效从前典章,显祖接受。
D.白泽体恤百姓,处事有方。“怀州一案”,太后要株连全城,他引《周书》话语、举前人得失的事例来劝阻,太后听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宗初,除中散,迁殿中曹给事中,甚见宠任。
(2)羊酒之罚,若行不已,臣恐奸人窥望,忠臣懈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山村老兵
张丽
幺爷是我父亲的弟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玉美,玉是辈份,美是名字。父亲兄弟三个,按照乡下规矩,成年后要取大号(大名)。祖父在而立之年饿死,守寡的祖母便去请教乡绅玉鄂。老先生是状师,耿直清明。思忖祖父良善,祖母贤惠,其子女自然才德兼修,福泽乡邻,便引用成仁之美”命名。幺爷最小,小名文平,遗传父母的优点一表人才。长得英俊挺拔,眉清目秀,外号“美人”。1972年,因为家庭成份好,又相貌堂堂,被接兵的看中,于是,19岁的幺爷穿上了军装。
当兵,现在来讲不足为奇,但在那个年代,在我三县交界、三不管的老家,是无限荣光的大事。幺爷当兵,不仅有前途,家里还能免缴公粮。一向被苦水浸泡,被苦难碾压的祖母,整天像蜜蜂一样忙忙碌碌,猛然间看到阳光和鲜花,尝到了辛苦酿造的蜜,怎不笑眯了眼。在乡亲们羡慕的眼神里,在亲戚朋友的接连道贺中,幺爷雄心万丈,去山里挖了两株翠柏栽在门前,并暗暗发誓,要做一个品质高贵、意志刚强的解放军战士。
自那以后,我父亲常常收到来自福建的信笺。在信里,幺爷喜讯不断,当了炮兵,当了班长,当了排长,又当了连长。有人夸,玉美真是了不得,咱们山沟出了军官,当连长呢!有人好奇,连长是个么官,管几多人?有人窃笑,这都不知道,你没看电影里,连长手一挥,战士像蚂蚁往前冲?一群人恍然大悟。见了祖母敬三分,见了两株翠柏也要赞几句:看呐,长得多清秀,家运好,就是不一样!
谁想到,幺爷突然退伍返乡。别人当排长都能转业,由地方安置,幺爷却是个“白身子”退伍,没有享受任何待遇,回来当了农民。
在村里,他是稀缺的共产党员,难得的退伍军人,尽管乡里任命他为民兵连长,但他神圣的地位在乡亲们心里还是大打折扣。想想啊,别人当三年兵,他当了多年,即便是志愿兵也该转正,有个工作。可他,连个户口都没转,还不如个好把式的农民呢!加上他性格温和,在打架斗殴上当和事佬,有人揶揄他,叫他”美人连长”。说是“绣花枕头一包草”,是“空有一身蛮力,见不得炮火”。
这一切源于那场与八里岔的斗殴。八里岔是小湾,我们是大湾,打了平手自然有人不服气。晚饭后齐聚稻场,人人脸色和天空一样阴沉。幺爷是民兵连长,当个指挥理所当然。但是,他瞅着一个个跃跃欲试,准备随时拼命的同伴,发话说:不打了,乡里乡亲的,伤了谁都不好。大伙愣了。有人冷笑,不打,那还算男人?怂包才不打!幺爷对为首的大苕说,你弟兄四个,当然不怕狠。可是,你姐不是嫁到八里岔了吗,万一,伤了你姐夫,你姐怎么办?臭货,你是独子,你的命可不是你一个人的。金州,你父亲就是和他们打架伤残的,你还……幺爷以情感化,以理说教,仍然有人叫嚣,一码是一码,打了再说。幺爷语重心长地劝,还是相互退一步,能和解就和解,打架有么好?只听有人叫,怕打架,缺了水,粮食丢产,谁负责?幺爷拍胸承诺,我负责!你们看看天,我保证这天把之内有雨。
当晚,大雨瓢泼,灌满了农田,浇灭大家的激愤,也把对幺爷仅存的一点敬意冲刷干净。大家私下议论,怪不得退伍的,原来是个孬种,肯定是当逃兵受惩罚回来的。幺爷可不管别人什么态度,总是乐可可的。
后来,幺爷娶妻生子,分田单干“捏犁尾巴”几十年,成了地道的老农。那年轻时泡桐般挺拔的身躯佝偻了,像成熟的稻穗,虔诚地俯向大地。他与世无争,一生平平。提起他,有人调侃说,老状师看走眼了,本来叫文平,改那好的名字,枉费了一个“美”名。前年,我得知国家对年满60岁的退伍军人有优抚补助,便通知幺爷去办理。看到他退伍证上的职务写着“连长”,还有两次三等功记录,好生惊诧。可是,幺爷很平静,微笑说,我退伍那年,只有两个留队指标,那个战士是贵州的,一个孤儿,要是退伍回去,连个落脚的地都没有。我就向领导申请,回去孝敬寡母……
怪不得有一年一个老军官千里迢迢来看幺爷,一口一个一个“老连长”叫得好亲热。咳,我的幺爷呀,你可真——我把“傻”字生生咽下,暗暗嘀咕,你还真是成仁之美的“美人”呀!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幺爷”大名“玉美”由来的叙述,是具有深意的,这不仅表明他的长相正如其名,还寄寓着“幺爷”的内在精神品质。
B.小说写“幺爷”在家门前亲手栽植翠柏,在心里发誓,可以看出他有理想抱负,但最后他却与世无争,一生平凡,前后构成反差。
C.小说第四自然段在情节设置上看似突兀,实则制造悬念,引发阅读兴趣,又使情节发展具有波澜,这恰恰是小说构思的巧妙之处。
D.小说第六、七段运用补叙方式,交代上文乡亲们对“幺爷”误解的原由,突出“幺爷”胸有大局敢担当的特点,避免了平铺直叙。
2.小说是如何运用间接描写来塑造幺爷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3.小说倒数第二段才交代幺爷退伍的真实原因,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