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山东一位70多岁的阿婆顶着酷暑帮儿子找工作,儿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山东一位70多岁的阿婆顶着酷暑帮儿子找工作,儿子窝在家里当蛀虫,吃饭、睡觉、打游戏。阿婆的老伴已去世多年,儿子干过一段时间的保安,后来不干了,在家啃老二十多年了……

作家武志红: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有太多的中国式巨婴,把啃老当作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拒绝长大。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我国城市里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要求:结合材料,恰当立意,结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摆脱依赖,走向自立 独立,代表着在与孤独相伴时能够坚强的伫立。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是要受教育,一是要有独立性。这不仅指要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不依赖别人,还包括要锻炼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坚强的意志个性。自立人生少年始,我们要摆脱依赖,做人生智者。 摆脱依赖,才能真正走向自立。正如徐志摩说过,他在少年时疯狂地喜欢“带我走”三个字,成年后再也不会让任何人带他走,他学会了自己走。当我们慢慢懂事之后,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要摆脱依赖,学会自立,从小事做起一点点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最终我们会在家人的帮助下走向自立。 自立可以成就人生。曾经有一位老者拿着几条鱼和一副鱼竿想要送给两个人,其中一个人选择了鱼竿,另一个则选择了鱼,结果可想而知,选择鱼竿的人每天都钓得几条鱼,生活逐渐好了起来。而选择了鱼的人过了几日便又像以往一样穷苦不堪。其实这两个人的选择不正是自立与依赖吗?自立者根据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而依赖者却只能听天由命了。得鱼不如得渔,只有得到真正的让我们自立的方法,才能造就成功的人生。 自立可以给人生带来不一样的精彩。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曾出身于富商家庭,成年后毅然决定放弃家中优越的条件,自己打工拼搏。而在这期间,他的经历为他日后成为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假使莎士比亚未曾放弃对家的依赖,恐怕也只会成为富商中的一个,平凡终生。而正是因为他摆脱依赖,走向自立,才使他有机会改变人生既定的方向,成就别样的精彩。 可惜的是现今有许多做父母的不懂这一道理,许多孩子亦甘之如饴地享受着依赖。据报载,某一位暴富起来的家长,将5万元人民币划入他那还在读初一的独生子的账上,造就了一个小“款爷”。于是,这孩子上学路上雇同学代背书包,作业也雇成绩好的同学代做。结果在学校占了两个第一:存款第一,学习成绩倒数第一。古代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这真正的“计深远”,应是培养其独立的真本领。林则徐也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确实值得世人深思。金钱买不来独立,更买不来能力。所以作为父母应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作为子女更应有意识地摆脱依赖,做天地间独立的存在,做有能力、有担当的强者,因为生活终究还要靠自己来过。 一句谚语说得好:“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路要靠自己走,才会越走越宽。而且我们人生的价值也取决于自己。让我们摆脱依赖,学会自立,成就精彩的人生。 【解析】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必须结合材料准确理解题意,按要求作文。而且学生要清楚审读材料不仅仅是看材料,而应该对材料有分析理解的思维过程。本题材料部分分三个层次,可采用求同存异法审读。第一层列举实例:70多岁的阿婆顶着酷暑帮儿子找工作,儿子在家啃老二十多年。第二层引作家武志红的话,将第一层所举事件定性:有太多的中国式巨婴,把啃老当作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拒绝长大。第三层援引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数据,进一步指出上述现象的发展程度。综合三层内容:父母心甘情愿的被“啃”,子女理所当然地“啃”,占比数字令人汗颜。所以命题指向“啃老”现象。“啃”就是依赖,“啃老”是一种家庭教育畸形的产物,我们应持否定态度,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让被教育对象自然长大,自立、自强。从材料三的数据可以看出现象的严重性,所以本次作文很有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根据涉及对象,写作时可从“啃老”者、家长的不同角度选材立意,分析原因,阐释弊端,明确做法,指出意义。本文适合写成议论文。 参考立意: 1、保温瓶式教育塑造了巨婴 2、学会放手是父母应有的修为 3、学会独立,做人生“硬汉” 4、学会独立,让自己成长 5、克服依赖,走向自立 可用素材: 1、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献,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主义。“巨婴”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外面一切无感,缺乏正常社会道德感和基本伦理意识,更没有感情的滋润与释放,冷血而无趣,漠然而可怕。 巨婴不仅生活上死板机械,心理上也张狂无比或者脆弱无比,一旦在社会碰壁,心理问题就会逐步累积,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形成“自我破碎”。既可能伤害个体命运也可能给社会层面造成隐患,毕竟不健全的人格,也藏着畸形的价值观。 前一阵子,有媒体报道,现在的孩子说不得碰不得,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受不了一点委屈,也让很多家长发出了孩子“玻璃心”的感慨。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温室里的花朵”,也是“巨婴”的呈现。 2、只知呵护,不懂引导和教育,更没有相应的锻炼,所谓的陪伴也流于表面,没有高质量的追求。这说到底就是保温瓶式教育,毕竟,“惯子等于杀子”,过度溺爱也是悲剧的开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恰恰是科学合理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必须敲响的警钟。当然,不仅是家长,在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尽早把我们的孩子从“保温瓶”里拿出去,科学适当地冲冲凉水,锻炼一番。在“宽严相济”和“规范引导”的正确教育路径中,守住孩子心理健康的底线,一切以形成健全人格和正确三观为奋斗目标。否则,一旦等到“巨婴”成形,怕是悔之晚矣。 3、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冰山。但我们不能指望一双怜悯的手送来廉价的帮助,而要学会在磨难中磨炼出飞翔的翅膀,成就自己的事业。在华人首富李嘉诚看来,一个并不完全懂事的孩子就应该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现在放松了对他们的早期教育,他们成了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再进行教育就迟了。我所做的这一切其实只是想让他们学会独立面对生活和社会的一切。”正是因为践行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如今接班人李泽钜掀起“旋风”,大举并购欧美企业,事业遍及全球50 国;李泽楷也因事业有成而荣获“世界杰出华人勋章”。所以说,只有学会独立,我们才能在高空振翅高飞,抵达梦想的天堂。 4、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时,我脑海里闪现着一个个平凡而美丽的孝心少年:捐髓救母的少年邵帅;一边上学一边骑车送机票以维持家用的“奔跑女孩”路玉婷;推着二百斤的铁板车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的十一岁女孩黄凤。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他们独自用柔弱的肩膀坚强地撑起整个家,用朴素的行动书写着一个大写的“人”字,让人生散发精神的芬芳。生命的旅程注定孤独,让我们—起学会独立,让自己真正的成长,成就自己,完善自己,在生活中创造奇迹,成就自己的梦想。 5、在昆虫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被人们称为“帝王蛾”。为破茧而出,帝王蛾的幼虫要艰难地爬出那个比自己身体小得多的牢笼。有些仁慈的人怀着悲悯恻隐之心,将那些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将茧子的洞口扩张。出乎意料的是,所有得到救助而见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因为它们无论如何振翅都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功能、成为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 原来,在帝王蛾的幼虫穿越茧洞的时刻,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流进蛾翼的组织细胞中,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扩大,幼蛾的翼翅失去了充血的机会,翅膀也就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参考结构: 摆脱依赖,走向自立 第一部分,开篇点题,提出观点。从分析独立的含义,年轻人最重要的两件事谈起,自然引出观点:自立人生少年始,我们要摆脱依赖,做人生智者。 第二部分,紧扣观点,分层论述。第一层,从关系入手,论述摆脱依赖,才能真正走向自立。第二层,举例论述自立对人生的重大意义:自立可以成就人生;自立可以给人生带来不一样的精彩。第三层,联系现实,反面举例,明确做法。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发出号召。先引用谚语回扣中心,再强调自立的作用,最后发出号召:让我们摆脱依赖,学会自立,成就精彩的人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文字节选自《三国演义》,其中三人发誓“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其实三人不是在同天死的。结合原著情节,简述其中二人死时的具体原由,不超过90个字。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我!”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醉。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收藏家在无数旧物中披沙拣金,替后人挑出真正的宝贝,原来的主人此时面临着又一次考验。有人活着的时候名噪一时,____________,却能在死后名满天下。学界和藏界是千百年来延续中国文化的两条血脉。有的学家不藏,______,但是真正有成就的收藏家一定是学和藏互为表里的。如果说历史的大浪在淘沙,那么收藏家们就是蹲在河边一飘一飘舀水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在山里放牛简直是一种享受。庄稼收完了,地里光秃秃的,山洼、山脊的荒草都长得茂盛,把牛往山上一赶,就可以躺在沟门上睡觉;或是想在下山的路口上坐下看书,就把牛往沟里一轰。平时牛不爱叫,只有奶着犊子的生牛才爱叫。太阳一偏西,奶着犊儿的生牛就急着要回村了,你要是不让它回,它就“哞——哞——”地叫个不停,急得团团转,无心再吃草,有一回,我在山洼洼里,睡着了,醒来太阳已经挨近了山顶。我和破老汉吆起牛回村,忽然发现少了一头,山里常有被雨水冲成的暗洞,牛踩上就会掉下去摔坏。破老汉先也一惊,但马上看明白了,说:“没麻搭,它想儿了,回去了。”(    )。离村老远,就听见饲养场上一声声牛叫了,儿一声,娘一声,似乎一天不见,母子间有说不完的贴心话……和牛在一起,也可谓其乐无穷了。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少了的是一头奶犊儿的生牛,我才发现。

B.我才发现,少了的是一头奶犊儿的生牛。

C.是一头奶犊儿的生牛少了,我才发现。

D.我才发现,是一头奶犊儿的生牛少了。

2.对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哞——哞——”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这些课程名称——“公正”“幸福”“生长”——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

B.有些国家开始担心了,因为近年来中国军队——尤其是火箭军——实力增长迅猛,其实没有必要。

C.揭示漫画寓意,挖掘隐含信息——主体、事件、对不对、为什么,才能进一步提炼画面的主题。

D.爆竹声中一岁除,“嗖——嗖——”,一枚枚礼花“砰——砰——”的爆出一团团耀眼的光芒。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把牛往上山一赶,就可以躺在沟门上睡觉:或把牛往沟里一轰,就在下山的路口坐下看书。

B.把牛往沟里一轰,可以躺在沟门上睡觉;或是把牛赶上山,在下山的路口上坐下看书。

C.把牛往沟里一轰,在下山的路口上坐下看书;或是把牛赶上山,可以躺在沟门上睡觉。

D.把牛往沟里一轰,或是把牛赶上山,就可以躺在沟门上睡觉,或在下山的路口上坐下看书。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感叹人们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流传了,一个人想要没有疑惑也很困难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给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感叹人生多艰、世事多难、头发多白,潦倒兼病把酒戒,借酒销愁也不能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陈琳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释)①陈琳:“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所器重,其墓在今江苏省邳州市,②霸才:即诗人自己。③石麟:石麒麟,陵墓前的石雕的神兽。④铜雀:即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既寓含诗人对陈琳的仰慕尊崇之情,也暗示诗人与陈琳的际遇一致,用充满仰慕、感慨的笔调领起全篇。

B.颔联的“应”字写出了一个杰出的人的寂寞处境和“举世无相识”的沉重悲慨,饱含世无知音的伤感与郁闷。

C.铜雀台是重用陈琳的曹操修建来彰显其平定四海功劳的建筑,“铜雀荒凉”象征着一个重才重贤时代的消逝。

D.全诗为凭吊陈琳墓有感而作,文采斐然,寄托遥深,表面上是凭吊陈琳,实则自伤身世,抒写霸才无主之感。

2.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说:“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结合本诗的某一联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