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星月菩提 周海亮 第二次与他见面,他送她一串星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星月菩提

周海亮

第二次与他见面,他送她一串星月菩提。是他亲自打磨的,用了两年时间。两年时间打磨出一串菩提,却在第二次见面就送给了她,爱情来得突然并且果断。

他说,佛教徒需要历练,爱情也是。他不信佛,可是他信缘份,信爱情,信地久天长。

星月菩提从此成为她的随身之物。戴上脖子,或缠上手腕,她显出一种与别的女孩不同的秀美与安静。时间久了,菩提珠开始变色、包浆和挂瓷,碰撞之时,清脆有声。她迷恋那种声音。

相恋一年后,他回老家过春节。之前因一点小事,两个人闹了别扭,临行前,她没有去送他。她很快后悔了。后悔了,却使着性子,既没有给他打电话,也没有给他发短信。整个春节她过得惴惴不安,心里总感觉有什么堵着,有时候,正盘着菩提,虎口会突然蹦跳起来,越来越快,不得控制。然后,她突然接到他的短信。他在短信里说:我不能再回去了。分手吧!

她被这句话击倒,病床上躺了整整半个月。半个月以后,她感觉到事情的蹊跷。她给他发短信,问:为什么?他答:我去了远方。她问:哪里?他不答。再问:哪里?仍不答。他的态度又让她病了一场,这次,整整一个月。

一个月以后,她鼓足勇气拨他的电话,他却不接。几分钟以后,再拨,仍不接。两小时以后,还拨,还不接。第二天,继续拨,继续不接。之后的半年,她不停地拨他的电话,然那边的他,从未接起。只是,她给他发短信,他偶尔会回。只有一句话:对不起,我不再回去了。

她哭。夜里,冲着墙,手指轻轻摩挲着那串星月菩提。菩提珠颜色更深,更统一,每一颗珠子全都明亮似玉。他曾告诉她,星月菩提需要日久天长才能有玉般的感觉,而她,不过用了两年时间。

两年时间,她似乎走完一生。

她还年轻,可是她竟有了老人的模样和心境。她的人生开始加速,不见他的日子里,度日如年。有两个菩提珠开始开片,裂纹完美,温润逼人——那是别人需要一辈子甚至几辈子才能做到的事情。

有人劝她去找他。他们说,就算找不到他,也能找到他的老家。去他的老家问问,总该给个说法。她笑笑,不语。

也有人劝她忘记。他们说,她那么漂亮,那么聪明,又弹得一手好琴,不值得为一个负心人去等待。她笑笑,仍不语。

她开始读佛经。她读:菩提心是菩萨净土。她读: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她读: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她读: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她读: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她想忘掉他,她想变得刀枪不入,然她知道,这不可能。

她终日以泪洗面。但她拒绝去找他。

又一年过去,某天,她突然寻一庵闾,削发为尼。除了那串星月菩提,她什么也没有带。

她终日诵经,手持星月菩提,二目沉静并且窅远。她断了他的音讯,断了她的尘缘,可是夜里,有时候,很多时候,当她轻轻摩挲那串星月菩提,当玉石般的菩提珠发生清脆的声响,她的心会痛,然后,越来越痛,越来越痛……

日久天长,菩提珠会变成玉,变成石。她的心呢?她希望她的心,也能变成玉,变成石。

如此,她便不会痛苦。

她不知道,三年以前,在遥远的大山里,他被一块滚落山坡的巨石砸中,不幸身亡。临死前,他对姐姐说,别告诉她。

别告诉她。他不知道他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他即将死去,世间没有给他留下过多的思考时间。

姐姐也不知道,她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她开着他的手机,却不敢接她的电话,只是偶尔,她会回她的短信。好几次,她想将弟弟去世的消息告诉她,她一次次写好短信,又一次次删掉。她不敢,不忍。她想她终会来。她来,她就将一切告诉她。

可是她终没有来。她守着庵闾,诵经,种田,熬尽一生。

她不知道这些。她想知道,又不敢知道。她的心里,一万种可能,唯没有他已负心。她相信他,却不敢去找他。她怕在世间,找不到他。

她宁愿守着自己,盘着化为玉石的菩提,每一天,胆战心惊中等待。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小说艺术特色和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通过主人公凄婉的故事,隐含了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助与无奈,借以歌颂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守,寄托了作者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

B.相恋一年后,“他”回老家过春节前两人之间的那段别扭,播下了两人爱情悲剧的种子,为两人最终阴阳相隔、无法修成正果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C.“病床上躺了整整半个月”“这次,整整一个月”,不同的时长,表现了“她”受到打击的程度在加深,表现了“她”由震惊到绝望的心理变化。

D.小说不厌其烦地引用“她读”佛经的内容,含蓄地表现了她由伤心无助到醒悟的心路历程,最终决定彻底断绝尘缘,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不二。

2.作品在构思上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3.“他不知道他做对了,还是做错了”,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C 2..①立足生命的偶然性构思全篇:通过因意外事故而无法圆满的爱情故事表现生命的悲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②一线贯穿:以“星月菩提”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③悬念迭生:“他”为什么提出“分手”?为什么不接电话?为什么只有一句话“我不能再回去了”“她”为什么既不去找“他”,又不肯忘掉“他”这些始终都激发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3.示例一:“他”做错了。①“他”让“她”用一生守候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毁掉了“她”重新选择生活的幸福。②“他”让“她”和“姐姐”为了心中的矛盾而生活在痛苦之中。③“他”给了“她”幸福的承诺,却用这种无法兑现的承诺折磨得“她”身心俱疲。④长痛不如短痛。告诉“她”真相,带给“她”的只是一时的悲伤;不告诉“她”真相,却让“她”痛苦一生。示例二:“他”做对了。①哀莫大于心死。“他”留给“她”的是虽然渺茫却永远存在的希望,而不是绝望。②时间往往可以消尽悲哀。“他”不告诉“她”真相,是出于善良的愿望,“他”希望“她”心中的情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去,不至于因消息突然而无法接受。③“她怕在世间,找不到他”,足以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她”是一个无法正视现实的人。④不让“她”伤心,是对最心爱的人的保护,无可指责。示例三:无所谓对与错。①事发突然,生命没有留给“他”思考的时间。②等待与否,取决于“她”自己的选择,与“他”是否告知真相没有必然的关系。③真实消息的传递,方式很多,不是非得“他”告诉不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本题, C项,“由震惊到绝望”表述错误。由第六段内容可知,“她”并未对“他”绝望,如果绝望的话,“她”不会一次次地给“他”拨打电话,一次次打电话说明“她”还心存希望。 故选C。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构思的外延比较广泛,作答时可以从立意与选材、结构与思路、表达与效果角度考虑等。从立意与选材的角度看,文本选择因意外事故而无法圆满的爱情故事题材来表现生命的悲哀,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深沉而伤感;从结构与思路的角度看,文章以“星月菩提”的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星月菩提”的不断变化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文中“她”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作者不停地设置悬念,“我不能再回去了。分手吧!”“对不起,我不再回去了。”以及“她”为什么既不去找“他”,却又不肯忘掉“他”,这些都牵引着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答时再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考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小说中的探究题往往就文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答题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不要信马由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较大的题目,无论从什么角度答题,都有空间,但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而且要结合文章内容陈述理由。文中“他不知道他做对了,还是做错了”,题干要求结合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认为“他”做错了,可以从“他”的做法让“她”用一生去等待、去守候,让她一直处于无尽的期盼中却没有结果的角度阐述理由。如果学生认为“他”做对了,可以从他的做法,给“她”自由选择的机会,等待与否,取决于“她”自己的选择,与“他”是否告知真相没有必然的关系,另外,不让“她”知道“他”发生意外的消息,可以让她减少得知真相的痛苦等角度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刘洋说:“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进程几乎与国际同步,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建设数字敦煌的构想。”近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文件,重视文物保护的同时,也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技术层面未说,通过大数据及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可以实现对文物完整的数字化存档并永久保存,这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

(综合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网”、《中国文化报》等)

材料二

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副主任夏生平表示,多年前,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危险,采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保护方式,都无法阻止莫高窟的衰落,而数字技术的运用,为莫高窟的保存和資源共享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如今去敦煌莫高窟的游客,只要愿意,可以不再象以前那样一一排队挤着进那一个个的小洞窟,就着微弱的光线看着那一幅幅可能有残缺的壁画,而是可以在3D虚拟环境中观赏敦煌壁画和彩塑,感受到洞窟中无法观看的细节,想看多细就看多细。早在2015年,广东省文化厅就在国内首次开发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地图”手机APP应用软件,该软件录入了广东省级以上非遺的地理位置、传承人、传承基地等信息,为用户了解与保护广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便利。

以河南省某高校为例,目前校藏古籍文献2000多册,但受到自然条件、保存条件和书籍的物理特性的影响,大量古籍文受损严重,所以,古籍数字化的工作迫在眉睫。古籍数字化成本非常高,如一册300页古籍数字化成本要60万到90万,所以学校每年都要投入几百万到几千万的资金用于古籍教字化工作。古籍虽然可以被数字化,从而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被存储,并被快速检索,但是古籍数字化存档也容易遭到病毒侵害,存在被人为误删或者掉电等故障的风险。

(综合自“中国文明网”、“搜狐网”等)

材料三

由国家统一规划,通过政府牵头和社会参与,在国家层面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综合数据源,把碎片化的信息聚合在一起,实现数字化、可視化建模,进行立体重构和生动再现。建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项支持资金,将该专项資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増长。要培养一批既懂文化艺术又懂数字技术,既具备理论知识又不乏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オ,支持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建设。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验室平台,鼓励积极申报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以项目立项的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一种公共性、开放性、互动性的国际对话与交流机制,通过定期的技术交流与对话,加深中外技术互补,促进双方在技术领域持续、深入、全面的合作与发展。

(摘编自王晓芬《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优势与路径》)

1.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了建设数字敦煌的构想,这表明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进程是不落后于国际的。

B.中国文化产的数字化已经可以实现对文物完整的数字化存档并永久保存,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重要技术手段。

C.数字技术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技术下,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对敦煌、古书籍的保护。

D.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国际文化进产的数字化发展,只有注重借鉴国际经验,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才会越来越快。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保护文化产的迫切需要,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认识基本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B.虽说古籍数字化成本很高,但是相对于这些古籍所承裁的文化价值及数字化后可安全储存来说,这些投入还是很值得的。

C.多年前,敦煌莫高窟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危险,但运用数字技术,既保护了敦煌文化,又给游客带来了异样的观赏体验。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大数据及相关技术不仅适用于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适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表情包正在毁掉我们的表达能力,甚至毁掉我们的语言吗?这个设问已不新鲜,最近又频现于网络。“斗图”和连串的表情让许多人感到压力,许多网友“哭诉”,在虚拟环境中,表情包泛滥和误用给自己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尴尬,一家英国公司甚至已经开始招募表情包翻译员。这不禁让许多人思考,表情包的使用是否损害了我们的语言能力乃至我们的语言。

②但另一方面的事实也不能忽视。2016年,有媒体组织的“24小时无表情包生活挑战赛”有5307人参加,超过30%的人失败——无法忍受一天不用表情符号,另有三分之一的挑战者虽然成功,但表示倍感煎熬,“尴尬”是他们提及最多的感受。

③表情包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让三分之二的语言社团成员感到难以离弃的东西是否接近,甚至已经成为语言的一部分呢?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201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收藏完全用表情包转写的《白鲸记》。同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辩论间隙表示,“如果全世界还有一样东西我们还能统一意见,那就是表情包了”。

④表情包是虚拟语言生活自组织的产物。作为语言的一种可视化形式,其本质和文字相差不多。作为自然语言的拐棍,表情包在以文本交流为主的虚拟空间中提高了用户沟通的效率和质量。试想,我们多少次用表情符号表达文字无法传递的实时心情?又有多少句末的“呢”“耶”被相应的表情符号取代?一个缺少铺陈的祈使句丢过来,究竟是命令还是建议,恐怕得看后面是不是跟着个笑脸。

⑤表情包引起的焦虑本质上是表达方式对应语言生活圈层错位导致的。表情包出现在严肃、正式的交际场合,显得不合时宜,出现在讲求效率的对话中则浪费时间和空间。滥用的表情包就像滥用的成语一样,不能起到调节情绪、提高效率的作用,反而带给人们不少烦恼。表情包带来的交际便利是工具性的,而引发的焦虑是文化性的,但这两者摩擦引起烦恼,与毁掉语言、降低表达能力着实不在一个层面。

⑥其实,“正在毁灭语言”的东西已经不少了,从寻呼机、手机到互联网,再到流行语、字母词,还有时不时跑出来的英语乃至各种外语。著名语言学家刘海涛曾表示,语言本质上是人驱的自组织系统,即语言是活的,是语言社团自发形成和认同的,而不完全是规定的。语言和语言社团的动态性使各种进入其中的异质符号可以有机融入语言生活之中,而这个过程充满了符号形式之间、使用者之间的竞争。正如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外来词、字母词,假以时日,很多表情符号会保留和稳定下来,成为和它们一样不再引人注目的语言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对表情包放松警惕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针对斗图现象以及表情包的滥用与误用提出担心,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会损害我们的语言能力。

B.在作者看来,让三分之二的语言社团成员难以离弃的表情包已经确定成为人们语言使用的一部分。

C.表情包,作为自然语言的拐棍,能够在任何以文本交流为主的空间里提高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D.在作者看来,寻呼机、手机以及互联网等都是毁灭语言的东西,人们在使用时应该慎重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文采用纵向式论证,先指出人们怀疑表情包危害的现象,再分析表情包的实质,最后指出应有的态度。

B.第②段运用举例论证,2016年有关媒体所做的活动及结果表明,有不少人对表情符号有较强的依赖性。

C.第③段又列举了两个美国的具体例子,从正面进一步强调,表情包不仅可以表情达意,还能促使政见统一。

D.最后一段引用语言学家刘海涛的话证明语言是活的,其言外之意,表情符号也会成为一种语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可视化的语言形式,表情包是虚拟语言生活自组织的产物。

B.作为工具性的表情包给交际带来便利,但滥用误用也会带来不少麻烦。

C.表情包一旦被稳固下来,就会成为一种外来词或字母词而不再引人注目。

D.从表情包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没必要过于担心其对语言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酿酱油从种黄豆开始,煮粥从种稻子开始……山风轻抚,泉水叮咚,短视频里,李子柒在悉心劳作。除了做美食,她还会养蚕缫丝、染衣服、做竹沙发、做笔墨纸砚……视频让李子柒在海外火速走红,境外粉丝高达735万。

有人极尽赞美,说李子柒是中国继成龙之后最成功的文化输出,一个李子柒能顶一百间孔子学院。也有人质疑,视频展示的是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不能真实反映一个立体的中国,会加深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讲述中国故事,人们习惯的讲述者是主流媒体,熟悉的话语是高铁、5G、支付宝,李子柒展现了另一种方式,给外国人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体验。

读了材料,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也许你有了一定的感受和思考。请你写作成文,标题自拟,字数800以上。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两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请简要概括两幅漫画共同的寓意。(10字以内)

(2)请分别简要分析两幅漫画构思的创意。

第一幅:(60字以内)                              

第二幅:(40字以内)                              

 

查看答案

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当前的时代是一个正在被科技进步所震荡的全新时代,全人类的文化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一即一切”,也就是说,从我们生活中的任意一点,①_______在无边无际的互联网中,老年人在不断接受新生事物的冲击,②__________而年轻一代却如鱼得水,活跃异常。因此,在今天的人类文化中,③_________而不再是他们的祖辈和父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