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鲁国,曹刿求见鲁国国君并献策,但他的乡人却质疑说:“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令其遭受重重磨难,因为这些磨难会“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史(其二)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②。
冯公③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①金:指汉代金日磾,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代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②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珥,插。③冯公:指汉代冯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篇两句写苍郁的松树长在山间水沟里,初生的小树长在高高的山上。
B.三、四句写山上的小树会渐渐长大,最后拥有阔大的树荫和百尺长的枝条。
C.“世胄蹑高位”一句的意思是贵族世家的子弟能轻易登上高位。
D.七、八句说明身世决定地位的社会现象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
E.最后四句写冯唐虽然具有伟才,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始终未被重用。
2.这首诗通篇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累官铜山令。明昌元年,以廉擢授监察御史。泰和四年四月,召见于泰和殿,行信因言二事:一、依旧移转吏目以除民害。一、徐、邳地下宜麦,税粟许纳麦以便民。上是其言,令尚书省议行之。
崇庆二年,为左谏议大夫。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书再上,不胡沙虎诛,上封事言正刑赏。又言: “自兵兴以来,将帅甚难其人,愿陛下令重臣各举所知,才果可用,即赐召见,褒显奖谕,必有奋命报国者。报。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
昔李牧为赵将,军功爵赏皆得自专,出攻入守不从中覆,遂能北破大敌。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使得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上善其言。时方擢任王守信、贾耐儿者为将,皆鄙俗不材、不晓兵律,行信惧其误国,上疏曰:“《易》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圣人所以垂戒后世者,其严如此。今大兵纵横,人情汹惧,应敌兴理,非贤智莫能。狂子庸流,猥蒙拔擢,参预机务,甚无谓也。”于是,上皆罢之。权元帅右都监内族讹可率兵五千护粮通州,遇兵辄溃,行信上章曰:“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诏报曰:“卿意具悉,讹可等已下狱矣。”
(节选自《金史·张行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B.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C.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D.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察御史始设立于隋代,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
B.尚书省是古代官署名,东汉设置尚书台,南北朝时尚书台始称尚书省,其长官为尚书令。
C.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露,用皂囊封缄,故称封事。
D.文中的《易》指《周易》,为孔子所作,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行信心系百姓,兴利除弊。他建议依例调换官吏以除民害;在适宜种小麦的徐、邳两地,允许百姓交纳小麦充当粮税,以便利民众。这两条建议都得到了皇帝的采纳。
B.张行信敢于直言,富于远见。胡沙虎贿赂权臣,图谋复出,满朝官员无人敢议论,只有张行信再三提醒皇帝不要起用胡沙虎,胡沙虎也因此被诛杀。
C.张行信公忠谋国,重视人才。他建议皇帝发动重臣举荐人才并加以厚待,这样就一定有人舍命报国。他还认为只有给将帅充分的自主权,才能建立军功。
D.张行信不惧权贵,排斥庸才。在他的劝谏下,鄙俗无能、不晓兵律的将领王守信、贾耐儿刚获提拔就被罢免,遇敌即溃的皇族败将完颜讹可也被下狱治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胡沙虎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
(2)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使得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首次发布《中国硬科技领域白皮书》。“硬科技”的理念在2010年由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提出,即“比高科技更加核心、更加高精尖的原创性技术”。
硬科技是以自主研发为主,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形成的高精尖原创技术,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被复制和模仿的难度较大,有明确的应用产品和产业基础,对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电芯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八个领域。
材料二:
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按照约定的协议,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和以实现广域或特定范围内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的发展,使智能烹饪、智能调节灯光、智能空调温控、智能家庭影院和音响等都将成为现实。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碳纤维就是一种新材料。这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的新型纤维材料,质量比金属铝轻,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广泛应用于新型纺织机械、电缆、油田钻探、风电设备、航空航天、核电、军工、医疗器械、汽车复合材料、建筑等领域。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可系统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氢能等。相对于以石化燃料为代表的传统能源,新能源污染少、储量大,这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制造(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今后,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部分的商业逻辑都将被摧毁重建,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都将从头再来,以智能机器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来临。
材料三:
在2017年7月召开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展示了自己将无人驾驶车辆开上五环路的视频,一举成为互联网上讨论的“大红人”。
作为国内智能语音行业的领头羊,百度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DuerOS,为一众智能家居产品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国内智能语音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材料四:
目前,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0.65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65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4%。在产业集群方面,一批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不断成长,北京、天津、深圳、宁波等地区初步形成了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整合;全国已建设了48个新材料领域相关基地,形成了一批发展载体。
我国智慧能源进程和能源互联网的推进工作进展迅速,2013年11月“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2015年2月“全国智慧能源公共服务云平台”启用。智慧能源产业正一步步朝着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迈进。同时,智慧能源的相关产业链也逐渐形成,未来,“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将持续渗透,智慧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在一项有关新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的采访中,30%的受访者表示,新技术使他们无法及时更新自己的技能,许多人即使在执行日常任务时也会觉得自己是个新手。接近50%的受访者认为,科技将使学习变得更快捷。55%的人认为技术变革将加速在工作中所需技能的改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硬科技”与高科技的主要区别,是“硬科技”具有自主研发、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形成等特点。
B.“物联网”需部署信息传感设备,借助网络设施实现智能化管理、信息交换,是物与物、物与人相连的互联网。
C.“新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它以新技术为基础,可以系统地开发利用,相较传统能源污染少、储量大。
D.“智能制造”这种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系统,能够在制造过程中进行智能活动,如分析和判断、构思和决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硬科技集中于新材料、新能源、新科技领域,所以被复制和模仿的难度很大。
B.物联网借助系列信息传感设备,使烹饪、灯光调节、空调温控等的智能化成为可能。
C.作为新材料,碳纤维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特性,也具有钢铁和纺织纤维的所有特征。
D.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呼唤人们发展新能源,如美国近年来大力开发页岩气和页岩油。
E.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促着许多传统产业更新换代,也要求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工作技能。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并就新时代怎样“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暮 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地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如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低沉、粗粝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的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宴会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的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描写细腻传神,“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表现了母亲爽朗的性格和对儿子的爱。
B.女主人公“她”是城市里富有的暮年女性形象,与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农民工形成对比,打工母子的生活冲击了她的心灵。
C.小说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第4段写“老头”面部如木刻,咳痰“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
D.小说寓曲折离奇的情节于朴素平实、简约凝练的文字中,字里行间散发着生活的味道,传递出宝贵的精神,富有艺术魅力。
2.小说中年轻人喊“妈”的情节布局巧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3.“暮鼓”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深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是很清楚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维持。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乡土社会呢?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产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于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则满足了这个前提。
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认识和观点,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所以“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
B.礼和法律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但礼靠传统来维持,法律靠国家权力来推行。
C.乡土社会中人们安土重迁,不分秦汉,代代如是,所以前人方案都是值得保守的。
D.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会得到处罚;而礼是靠社会舆论所维持的。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论证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从“人治”和“法治”的普遍性认知中引出观点,并由此指向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的议论。
B.文章第2段在阐释礼的基础上,比较“礼”和“法”的异同,并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说明“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
C.文章第3段中,作者认为乡土社会人们安土重迁,因而“保守”传统,并引用孔子的话强化这一观点。
D.文章第5段通过对比分析“法律”“道德”“礼”之间的不同,进而推论礼治不是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法治的社会还是人治的社会,一个社会的秩序都要靠人来执行,要靠某种力量来维持。
B.即使生活在现代国家已经形成的今天,我们的衣食住行仍然需要遵守祖宗的成法——传统。
C.乡土社会可以说是“无法”的社会,但不能说是“无法无天”的社会,因为“礼”规范而有秩序。
D.礼治曾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随着时代变迁,礼治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