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以下文字的内容,概括出“黄河文化”的特点。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华夏始祖“...

根据以下文字的内容,概括出“黄河文化”的特点。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华夏始祖“三皇五帝”活动在黄河流域,夏商周建都于黄河流域,我国最早的城市、文字、青铜器、礼法制度都出现在黄河流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

黄河流经青藏高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下游平原,沿途留下了河湟文化、河套文化、秦陇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宛如一串璀璨珍珠。

黄河流域是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形成了具有开放、包容气质的中华文明。这使得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根基和标识。

黄河像母亲一般始终哺育着中华儿女,有“德水”之称。但当人们不尊重自然规律,无节制伐林垦荒,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时,沿线百姓曾饱受水患之苦。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煕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在同黄河水旱灾害做斗争的进程中,凝结出深厚的黄河治理文化,形成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一是文明摇篮。二是多元一体。三是兼容并包。四是不屈不挠。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压缩语段题。这种题型和普通的压缩语段有所不同,但方法大同小异。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最终,压缩到短语而不是句。答题者所提取的词语必须包含整个语段的主旨,避免出现过宽或过窄的错误。而这些涵盖主要信息的关键词有无或是否齐全,将成为评分的重要依据。本则语段共四个段落,每个段落讲述了黄河文化的一个特点,概括时可抓住每一段的中心句来分析。如“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宛如一串璀璨珍珠”“黄河流域是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形成了具有开放、包容气质的中华文明”“凝结出深厚的黄河治理文化,形成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再根据字数要求,抓住关键词语保留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贝多芬的音乐里,我们感受到古代希腊______的底蕴。与此同时,时代也赋予他灵感,驱使他向前。他感受到责任的重负,他挺立起来。孤独使他沉思,帮助他在那一片荒凉的寂静中______灵感的宣示。他忘记自己只是一颗悬浮在空中的小小的尘埃。(    )他是强大的,他是现世的普罗米修斯。他以自身的苦难,带给我们以启示。他以他的音乐,伸展出他的手,______搀扶我们从泥潭中爬起来,站立起来,再次迈出我们的步伐,走向他。

曾经,我们为自己的命运和卑微而感到惋惜。这难道不正是我们与贝多芬的差异?他的音乐______着我们冷静沉着,勇敢地面对世事的不公。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在经历了命运的磨难之后,抬起眼睛,朝着天空,歌颂生命。这时的我们,将能够放下心灵的羁绊,窥见那闪烁着光明的隧道尽头,甚至了解我们生存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悠远  聆听  企图  激励

B.悠远  倾听  妄图  激励

C.幽远  聆听  企图  鼓励

D.幽远  倾听  妄图  鼓励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反,他令其他一切人,包括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卑微。

B.相反,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其他一切人,都因他而都感到卑微。

C.不过,他令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其他一切人,都感到卑微。

D.不过,其他一切人,包括我们每一个人,都因他而都感到卑微。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时的我们,将能够放下心灵的羁绊,了解我们生存于这个世界的意义,甚至窥见那闪烁着光明的隧道尽头。

B.这时的我们,将能够放下心灵的负担,窥见那闪烁着光明的隧道尽头,甚至了解我们生存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C.这时的我们,将能够放下心灵的负担,了解我们生存于这个世界的意义,甚至窥见那隧道尽头的闪烁的光明。

D.这时的我们,将能够放下心灵的羁绊,窥见那隧道尽头闪烁的光明,甚至了解我们生存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____________”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从侧面烘托了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急流和瀑布在山间发出的巨大声响。

(3)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已的途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

B.诗歌第三句用夸张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

C.诗歌第五句化用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说经常读书,就像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

D.诗歌第六句写作者在这东风催开百花,柳枝逐时而绿的明媚春光中勤奋读书,乐在其中。

2.诗歌的尾联有什么含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有什么样的情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B.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C.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D.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性格粗野,刚直好胜。他曾经欺凌孔子,后来却被孔子的伟大人格感化,并拜孔子为师。

B.子路自尊自信,不慕虚荣。孔子认为子路即使穿着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也不感到羞愧。

C.子路精于政事,能力出众。孔子赞扬子路有仁德,可以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政。

D.子路遵守礼仪,至死不渝。卫国政乱中,子路临死之前仍不忘整理帽缨,从容死去。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4.孔子之前曾预言“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后闻听卫国政变,断言“嗟乎,由死矣!”子路果真死掉。你认为孔子的判断有哪些依据?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失落的书香

安元奎

翻过大山,一条青碧的小河便梦幻般浮现于脚下。它深藏浅露,首尾都隐没在大山腹部,只低调地现出一湾碧水,温润如玉带。河岸散布着三五处坝子,参差几百户人家,良田美池,竹树丰茂,感觉就是一个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山和水以缠绕姿势相依在一起,有点悱恻缠绵,有点含情脉脉的缱绻。山色似画,有《富春山居图》的韵味;水流如歌,近于《诗经》中的某些意境。这本是大自然无心插柳的结果,却暗合人类的审美规范。人类的美学,或许本来就是对大自然的模仿。

河名白泥河。仲秋时节的河洲之上,蒹葭苍苍。站在河畔渡口眺望,对岸最近处是一个三面环水的狭长半岛。弯弯的河水潺潺而来,绕过半岛又悠悠而去。那最远处的群峰,是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如同天造地设的金字塔,被灰蓝的秋雾染为薄薄的远景,状如飞鸟的巨大羽尾,整个山势形成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刹那间我若有所悟,疑似浅浅触到了地名蕴含的深意:鸾塘。

鸾塘是个古寨。南宋时,贵州的第一所书院就诞生在这里。清道光年间编撰的《思南府续志》说:“鸾塘胜院在沿河司,宋绍兴间建,今已废。”寥寥数语,再无多言。鸾塘胜院或称鸾塘书院,据此可知其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废止于清道光以前。绍兴是宋高宗赵构在位时使用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年号,宋孝宗即位第二年废止,时间为1131年至1162年,道光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曼宁在位时的年号,时间为1821年至1850年。从南宋至清道光年间,相距700年左右,时间久远,加上资料缺失,府志记述得简略可以理解。但鸾塘书院,一个业已陌生的名词,就这样被永远载入史册。那时贵州尚未建省,鸾塘所在的古思州属于田氏土司的势力范围,乌江两岸还是一片化外之地。是哪位先贤率先来此拓荒启蒙,在偏远之地开贵州书院教育之先河?我的心中,满怀景仰。

据说那时的鸾塘人烟稠密,繁华如街市。寨外围墙深锁,寨内亭台楼阁。遥想书院当年,竹树中传出丝竹之音,山水间荡漾着琅琅书声。峨冠博带的先生,垂髫稚音的童子,唐风宋韵,其乐也陶陶。

鸾塘如今的定居者是黎氏家族。他们认为鸾塘书院遗址就在此处,创办书院的应是他们的祖先。黎氏族谱中记载的先祖是北宋著名经学家黎锌。参照四川广安黎家坝中黎氏祠堂石碑的记载,黎氏是书香巨族,明末天下大乱,黎锌后裔遭难,有的留守四川,更多的远逃贵州等地。如此看来,鸾塘黎氏对其祖先的记载,当属可信。但从其家族字輩看,在鸾塘定居不过七八辈人,时间只有200年左右。鸾塘书院始建于南宋,创办者显然另有其人。

鸾塘对岸有个寨子名官坝,定居的是朱氏家族。两寨隔河相对,却老死不相往来,结怨颇深。古时甚至有这样默守的规矩:两寨人在河里打鱼,只能用网,不准放钓,因为不能越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书院遗址之争。朱姓家族认为鸾塘书院的遗址应在官坝而不是对岸的鸾塘,并将其写进族谱。于是,我们从鸾塘来到官坝。

迎侯我们的有两三人,都是官坝的朱氏村民,其中一位是退休老师。朱老师说,这里叫学堂堡,就是原来的鸾塘书院。从开阔的地势和相沿已久的地名看,这里肯定曾经存在过一个书院。同行的另一位村民捧上他们新修的族谱。其中引用了前些年编撰的《沿河县志》的两处文字:“鸾塘胜院,院址在官坝,前临河畔,即朱可熹、孝廉读书处,今房楹倒塌,旧址犹存。”“朱可熹,进士,清康熙癸酉(1693)科中式十名;朱可颐,岁贡。”

族谱的引据似乎言之凿凿。因为是皇族血统,又有高于本土居民的文化素养,朱氏家族完全具备创办书院的条件和可能。后来朱老师还带我们察看了其祖父从学堂堡搬到寨中的几个石雕磉礅。种种迹象表明,学堂堡的确创办过书院。

但问题是,官坝学堂堡的书院就是鸾塘书院吗?

历史在这里变成了谜语。明明就在曾经的现场,距离谜底的揭开一步之遥,真相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尽管未能如愿找到遗址,但鸾塘的隐秘让人难以忘怀。这里文脉悠悠,相承千载,一如绕在大山深处的白泥河,宁静、悠远。山水间似乎依然散发着书香,素绕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古老气息,甚至有点神秘。

伫立在山环水绕的沙洲上,爽风撩人。四围的山水,似乎还有书院读书声的回响。好想让时光停下来,甚至回溯到曾经的岁月,听一回书院的钟声,或者学子的吟唱。

(选自2018年第9期《散文》,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描写了白泥河美丽的自然风光,为下文写鸾塘书院遗址具有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蓄势,并起映衬作用。

B.文章第三段运用了粗笔勾勒的白描式手法,通过“眺望”“最远处”等呈现立体式远景,描述了鸾塘的优美环境。

C.在写鸾塘的历史时,先引用古籍,后运用说明性文字对引用内容进行详细阐释,意在表达鸾塘的历史悠久。

D.文章结尾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书香失落的警醒,唤起人们对浓郁书香的喜爱与向往,深化了文章主旨。

2.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鸾塘书院遗址之争各自的理由以及作者的态度。

3.文章意在追寻“失落的书香”,为什么却用大量笔墨来描绘鸾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