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两段学生习作,你认为哪一段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原文)他选择成为一名消防员,他喜欢身穿消防员的制服。虽然是一份充满危险的工作,但是他可能因此名声大噪。他妈妈支持他,但是他的爸爸坚决反对。
(修改稿)他憧憬着成为一名消防员。这是一个令人兴奋、充满危险但又有机会成为英雄王子的职业。蓝色哔叽布料的制服,裤腿边整齐得如同刀口一般的折痕,漆皮的帽檐。穿上这一身后,他觉得自己看上去非常亮眼,他的母亲说:“真帅气!”可父亲眼中却满是愤怒和失望,瞪了他一眼后,猛地转身走了开去。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孔孟的儒家学说,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中国古代经典;“传”指传记,是关于古代圣贤生平和思想的记录。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光耀千古的诗文名篇。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辛”,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入的句子衔接正确的一组是
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 。 。 。 。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
②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
③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
④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⑤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
A.①②④③⑤ B.①⑤②④③ C.⑤①③②④ D.①③⑤②④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需要以精练的文字准确概括逝者毕生的道德与功业,以此怀念逝者,慰勉生者。以下四则挽联与所悼念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B.言行唯经典常谈,师表真堪垂后世
文章则雅俗共赏,才名自合冠群伦(朱自清)
C.沅芷湘兰,一代风骚传说部
滇云浦雨,平生交谊仰文华(老舍)
D.斯人已逝,地坛只剩旧辙
英灵宛在,文苑永存哲音(史铁生)
叙述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角度,叙述角度可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下列关于有关作品叙述角度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边城》中,我们通过作者“无所不知”的叙述,全面了解了翠翠生活的环境和故事,这种叙述角度是“全知视角”。
B.《金岳霖先生》一文中,作者只写自己看到听到的金岳霖先生,只写人物的所作所为而不写人物的所思所想,突出了事件的亲历性。
C.《祝福》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又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两种视角交替使用,使表达更丰富深刻。
D.《林黛玉进贾府》采用的是“全知视角”,我们跟随着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的脚步借助她的眼睛,看到贾府的环境和人物。
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A.笑靥/梦魇 饿殍/浮夸 按捺不住/深文周纳
B.拓印/朱拓 拮据/占据 喟叹不已/渭流涨腻
C.熨帖/字帖 隽永/隽秀 温情脉脉/时代脉搏
D.敕造/讽刺 恣意/姿容 便宜行事/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