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思国之安者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不念居安思危 D.则思知止以安人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积其德义 勇者竭其力
B.而天下之理得矣 以授之于有司
C.骊山北构而西折 谁得而族灭也
D.秦以攻取之外 举以予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水道。
B.而议事每不合 每:每次。
C.直走咸阳 走:通达。
D.率赂秦耶 率:全都,一概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描写两条大河流经阿房宫,以此表现阿房宫占地广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这一哲理。
(3)《六国论》中表明六国国君的祖辈父辈开国之艰难,说他们“_________,斩荆棘”才有了目前的一点地盘,可子孙后代弃之如草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廷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明年,同修起居注,辞之累日。阁门吏赍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拜之,则避于厕;吏置敕于案而去,又追还之;上章至八九,乃受。遂知制诏,纠察在京刑狱,自是不复辞官矣。神宗在颍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躬愚无以副卿此意可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七年春,天下久早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攜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
B.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
C.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
D.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及第者之称,殿试是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也就是中央政府(朝廷)的考试。
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汉以后,几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这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
C.敕,也写作“勅”或“勅”,告诫的意思,“敕”作为一种文书,在古代常用于帝王训斥或贬鹦臣僚。
D.翰林学士,官名,始设于南北朝,唐玄宗时,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掌制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爱好读书,文采出众。从小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才,王安石文思敏捷,文章精妙,深受曾巩和欧阳修的推崇。
B.王安石不求腾达,不恋官场。朝廷多次想提拔他,给他美差,但王安石多次拒绝,还曾经为了逃避任职,躲藏到厕所里。
C.王安石广受赞誉,声名远插。不俗的文才、品行和见识,为王安石引来广泛的赞誉,很多土人,甚至皇帝都很想结识他。
D.王安石曾受器重,终被冷落。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委以参知政事之职,但是由于王安石招致了天下大旱,最终遭到贬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
(2)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善于说理,分为政论和史论,前者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后者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B.六国:指崤山以东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当时天下呈战国七雄的格局,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因此经常合称六国。
C.苏洵:北宋文学家,有《嘉祐集》传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字明允,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古代男子普遍在十八岁成年时行冠礼并且取字。
D.嬴:是一个古老的姓,出自上古八姓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姓,文中以“嬴”借指秦国。同时“蠃”也可以特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帝国的创立者秦始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既紧扣题目,明确论题,又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B.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时,作者主要用到了事例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对韩,魏,楚三国贿赂秦国的弊端进行了具体论述。
C.针对燕赵两国的国君,作者有褒有贬,一方面赞扬他们能坚守正义,不贿赂秦国,珍视自己的土地;一方面又对燕太子使用行刺之计,赵国听信谗言错杀良将进行了批评。
D.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讽谏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面对北方的威胁,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齐国,燕国,赵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