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笔墨的超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涸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③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痰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以“歇”,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迭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⑦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⑧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虽然,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⑦段中,苏轼能将他的操守落实到作品中,符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黄庭坚认为他是出类拔萃的。
B.第②段从笔墨、造型、墨与水的调和、宣纸等方面,阐明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C.第⑤段阐述笔墨的特殊性灵在于能够显现文人的精神,体现人们的审美追求。
D.第③段中,宗白华认为书法之所以能取代音乐,是因为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介绍笔墨的特点为前提,重点论证中国文人对笔墨的超越,是按照内在逻辑逐层推进的。
B.第④段独句成段,承接上文,表达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表明下文将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文章后半部分论证了中国人用笔墨艺术外化精神世界,内化道德人格,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D.文章采用了引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古今名人的精辟见解,以突出笔墨艺术独特的表现力与艺术魅力。
3.从全文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笔墨的“超越”的具体内容的一项是
A.笔墨游戏的价值取向在挥毫泼墨之中让庄禅哲学融入其内,以陶冶情操、释放个性。
B.在中国书画的传统中,笔墨已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而不仅限于物质的追求。
C.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作为书画主要工具的毛笔、墨,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笔墨的训练本身不是目的,调笔用墨不仅是技术性的活动,而且是道德人格的修炼。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是轻视我们自己。 ——(法国)蒙田
你越是放弃自我,相应地你也越变得伟大而又真实。 ——(德国)费尔巴哈
如果真的要写慕志铭,我会选择一直支持我每天充满斗志的一句话: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李嘉诚
“我”,是每个人在面对具体问题乃至考虑整个人生时常常顾及的。对自我的强化和淡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有我”和“无我”的拷问。
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不超过300字。
学校即将举办戏剧节,演出《雷雨》《哈姆莱特》《堂吉诃德》等剧目。请你为其中一部演出节目撰写一段角色介绍文字。要求写清剧目与角色名称,突出角色的形象特点。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①_________,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②_________。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③________。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哈姆莱特》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戏剧。400年来,它一直震撼着各国读者的心灵。一代又一代的学者研究它,甚至为它耗尽毕生的精力;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作家崇拜它,将它视为艺术创作的典范和依据,仅有关评论、研究它的文章和专著的目录索引目前就有20000条之多。它的剧本仅在1979~1985年,就出版了92个版次。如果该剧将在你校上演,请你为这次演出写一段宣传语。(不超过10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上除了星光、月光,还有提着小灯盏的萤火虫之光,飞来枝叶间,热情地为我们照明。斜刺里还有几只黑蝴蝶、白蝴蝶,展开薄翼,飞过蔷薇,飞过竹篱,飞过短墙,在树叶上抖动着触须引诱着我们……纺织娘即《诗经》里说的“莎鸡”,它除了发出“轧织——轧织”的叫声以外,还会振翅飞翔。它通体绿色,触角细长,又有一对非常有力的腿,仿佛镰刀一般。它从这个枝头飞向那个枝头的姿态很轻盈,很美。有时,当它立足未稳,我们生擒“莎鸡”于枝间,然后养于络麻杆做的笼子里,用自己的头发喂它进食,听它夜里“轧织——轧织”的鸣声而入睡。半夜醒来, ① ,它也困了,入睡了。只有田野里,水荡中的青蛙却在远处打着边鼓。黑夜中蛙声里稻子正在使劲地拔节、长高、分蘖、抽穗,稻花飘香了。还有蟋蟀,“暖则在郊,寒则附人”,十月里就钻到床下来鸣叫了。可是, ② ,好像寂寞的怨妇的叹息。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拟人、排比、比喻、引用
B.比拟、比喻、排比、夸张
C.比喻、借代、排比、引用
D.比拟、借代、排比、夸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它飞动的姿态轻盈而美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