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给下面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018年4月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

请给下面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018年4月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现场,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战胜北大文学硕士彭敏,获得总冠军。爆冷门的比赛结果,让雷海为成为“网红”。

彭敏是上一届《中国诗词大会》的亚军,也是《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双料冠军,实力超强,最后却没夺冠军。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雷海为说,他7岁开始读诗,喜欢文字的韵律感,至今仍随身携带一本《唐诗三百首》。从20岁离家起,尽管物质生活并不如意,但是在他看来,“诗与远方”是一种永恒追求,读古诗词,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诗词大会外卖哥击败北大才子夺冠 【解析】试题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所给消息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是总述,为导语部分,关键句子是“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战胜北大文学硕士彭敏,获得总冠军”,第二段是承接第一段,对彭敏和雷海为的情况进行简单介绍。本题要求给这则消息拟标题,考生抓住导语中的关键句来概括就可以了。注意,一般新闻标题的格式为“什么人怎么样了”,或“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另外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又围绕着志愿填报忙碌起来。面对那么多学校和专业,该如何选择,很多考生和家长开始犯难。在这种情况下,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辅导市场__________________—“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志愿填报服务__________________,要价数千到数万。天价志愿咨询的最大卖点,就是大数据。据调查发现,很多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于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事实上,全国还没有哪家单位或企业建立起真正的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库”。所谓数据,真实的情况是,高校网站、媒体每年都会公布一些录取信息,还有一些其他公开渠道的数据,商业机构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整合,冒充来自特殊渠道的大数据。

众所周知,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一区域内的高校招生计划、当地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等都有可能让分数线出现变化。拿往年的“大数据”来套用今年的分数线,无异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于商家倾力推销的“专家”,也未必靠谱。

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是整顿市场乱象。从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不是傻子太多、骗子太猖狂,(    )。有关部门应及时出手,不能任由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野蛮生长。此外,也应尽力拓展渠道,为考生提供正规、科学的志愿填报辅导服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炙手可热 五花八门 刻舟求剑 当务之急

B.应运而生 五花八门 刻舟求剑 迫在眉睫

C.应运而生 琳琅满目 固步自封 迫在眉睫

D.炙手可热 琳琅满目 固步自封 当务之急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调查发现,很多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

B.据调查,很多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于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

C.据调查发现,很多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所否认。

D.据调查发现,很多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相关部门予以否认。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且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不作为状态

B.而是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不作为状态

C.而是考生和家长确实从这块灰色地带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

D.而是监管部门对这块灰色地带监督管理不到位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运用神话故事,采取俯仰视角,夸张地描写蜀山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凄凉难以排遺的句子是:________

(3)《劝学》中直接阐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杜鹃花

真山民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四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②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第二句点题,由杜鹃鸟过渡到杜鹃花,失国的诗人和杜鹃鸟同病相怜,都空念故国却无力回天,只好把对往事的思念和满腔遗恨寄予眼前的“芳丛”。

C.颈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思念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

D.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此恨化为满山杜鹃,长挂望眼,永无绝期。

2.本诗写了杜鹃鸟,它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其言揽权、听言尤切。诏嘉其忠恳。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擢用。帝嘉之,下所司议。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竞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遂进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赐敕驰传归,诏其子编修于陛侍行。后二年,拱被逐,仓皇出国门,叹曰:“南充,哲人也。”以勤归十年,年七十。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又六年卒。赠太保,文端。

(选自《明史·陈以勤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B.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C.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D.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洗马,古代官职名,即太子洗马。汉时亦作“先马”,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唐代沿称,掌管东宫经史子集四库图书的刊缉贮藏。

B.户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地官,亦称民部,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改称户部。

C.谥,古人死后,为褒扬其生前事迹、品德政绩等而给予的封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D.太子太师,古代官职名,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多为虚衔无实职,主要用来追赠死去的重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以勤为人庄重,不畏权势。严世蕃向高拱、陈以勤询问裕王如何评说皇帝时,高拱用戏谑的语言应付严世蕃,而陈以勤以严肃的态度反问严世蕃。

B.陈以勤热心王储,但不得重用。虽然陈以勤对裕王十分忠心,但是明世宗对于陈氏父子的情谊一向十分淡薄,因此,裕王一年内也都不能召见陈以勤一次。

C.陈以勤忠勇坚贞,不矜不伐。虽然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保护裕王的功劳,裕王也曾书写“忠贞”二字相赠,但他却深藏晦匿,不曾夸耀。

D.陈以勤聪明睿智,洞察局势。高拱和赵贞吉相互倾轧,张居正又从中构陷,陈以勤自知调停不好三人关系,以致于不会被三人所容,于是辞官归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

(2)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竞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传承农耕文化起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有文化的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在不少年轻人或小孩子那里,可能却相当陌生。事实上,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补充历法,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中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传承保护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一步。

(光明网·时评频道)

材料二:

让二十四节气回归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它对当代生活究竟价值何在?人们对此却有不同的声音。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城,通过观察天象、气溫、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而制定。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南,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然而,也有不少人从生活中发现,中国幅员辽阔。如果在远离中原的岭南地区,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可能会出现“冬行夏令”的尴尬。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虽然确实存在,但它总结了太阳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变化规律,这对于农耕生产依旧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了解,各地的人们也会根据身边自然的具体变化,生产出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二十四节气表述,由此诞生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丰富的本地化知识。

另一方面,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虽然历史上会出现一些极端气候,但直到现在,全国农业生产仍然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才林解释道。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认为,尽管气侯条件不断变迁,二十四节气对于城市人来说也不再具备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但它既唤起我们的回忆,并且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节奏在循环变化。”他表示,二十四节气能够提醒人类尊重自然和亲近自然。

(摘編自《南方日报》)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气候、天气的预测与利用的水平越来越高,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确实有所减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是二十四节气在延续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很小,现在的农田作物耕种基本上没有脱离原来的节气规律。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二十四节气仍旧是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指导广大农民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显然已不仅仅限于农事耕作,它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比如很多地方的百姓会按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来准备自己的生活物资,清明吃青团、立秋吃西瓜的风俗也依旧流行。尤其是到了冬至时节,到底是应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南北方的网友几乎每年都要为此“论战"一次,彼此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好不热闹。而正是在这样的“论战”中,传统文化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继承、传播和弘扬,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网友对这种“论战"的参与热情,也正是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深远影响力的证明。

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兵团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反映了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

B.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但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如果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不一定适应当地气候特征。

C.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和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专家对二四节气指导农事的作用认识不一,有的认为二十四节气已不再具有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D.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指导功能有所削弱;但它已全面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现代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2.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的二十四节气歌在中国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年轻人和小孩可能不知道。

B.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C.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活动的补充历法,它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

D.材料一、材料三有多处引用了歌诀、民谚和民俗事例,其作用是反映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联。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作为农耕文化符号的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中有何价值和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