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
材料一
第三届全球可持续科技创新大会日前在布鲁塞尔落下帷幕。本届大会首次设立中国馆,以视频、海报等多种形式介绍中国在生物航空燃料、生物柴油、氢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的最 新科研和应用成果。与会人员普遍认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处于 世界领先水平,为推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全球可持续科技创新大会由比利时法兰德斯技术研究院牵头创办。比利时研完院负责 人德克•弗朗萨尔说,许多科技创新成果已为特定领域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但这种解决方案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全球可持续科技创新大会则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 制定者、企业家和科技人才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让科技创新成果在实现联合国可 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届大会的一大亮点是中国的深度参与,”全球可持续科技创新大会组委会政策部主任菲尔勒•方德沃得表示,“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为其他国家作出了很好表率。在能源和科技创新领域,中国也是世界领先。全球可持续科技创新大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不可或缺。”
中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赶超西方,主要在于中国政府重视可持续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海洋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还处于产业培育期,需要战略性先期投入。中国政府从长远出发,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着想,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摘编自人民日报《全球可持续科技创新大会:中国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于2016年正式启动,该议程呼吁各国采取行动,为实现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作为该议程的签署国,中国于2017年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初步总结了中国在国家层面的做法和经验。
在科技领域,中国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形成社会共识。近年来,中国一直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徐南平认为,中国下大力气推动创新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也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为什么科技在中国现在这么重要?实际上是基于国家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考虑,国家对创新是很支持,这也是中国发展一个很重要内容。
(摘编自人民日报《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资源消耗呈加速趋势,在不久的将来.大部分矿物资源将会消耗殆尽,加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戏。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制约,在现有技术装备条件下,人类经济増长已经接近上限。如果不能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全球经济难以走出低速増长的窘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不断进步和创新。由于缺乏重大创新成果,自2004 年起,全球经济增长活力显著下降。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今后如果生产率不显著提升,全球经济増长率将大约下降40%。为了提高生产率,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必须做好两点:一方面新兴工业国要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保持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持续增长;另一方而,发达国家要更加重视弥补企业和行业之间的生产率差距,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陈庆修《以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虽然很名科技创新的成果己经为特定领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但遗憾的是这种解决方案没有得到应用。
B.全球可持续科技创新大会组委会政策部主任菲尔勒•方徳沃得认为,此次大会成功举办,中国的作用必不可少。
C.中国为实现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并率先发布有关报告,初步总结了国家的做法和经验。
D.人类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经济增长已接近最大限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
A.本届大会首次设立中国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几项最新科硏和应用成果也被以视频、海报等多种形式加以介绍。
B.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限,工业文明的推进,让资源消耗的速度加快,大部分矿物资源在不久的将来会消耗殆尽。
C.由于缺乏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经济的发展不容乐观,研究表明,如果生产率不显著提升,全球经济增长率还会下降。
D.目前全球的新兴工业国正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保持生产率持续増长;发达国家已重视弥补企业和行业间的生产率差距.
3.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在可持续科技创新方面迅速发展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从20世纪初至今,我国乡土社会已发生巨大变化,但是,乡土社会也存在一些沿袭已久的问题,如城乡差距日益增大,某些乡风民俗守旧落后,少数农民的现代化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20世纪以来,它们一直或隐或显地存在。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将其思考融入艺术创作中,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包含了几代作家对重要文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如小说的创作目的、正确处理文学与现实关系的方法、作家基本的价值立场等。在这些问题中,作家的价值立场尤为重要。在现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乡土文学作家有基本一致的价值立场。从鲁迅及其影响下的青年作家群,到废名、沈从文等一批作家,都相信民主与科学,努力追求国家现代化,积极谋求大众福祉。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具有厚重的现实关怀和强烈的现代性诉求。
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乡土文学具有很强的魅力,这与其在形式、技巧、语言方面的革新有关,同时,也与其创作目的紧密相联。鲁迅在概括现代乡土文学的创作目的时说,文学“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为人生”“改良人生”是鲁迅1933年回顾自己的创作目的(也是起因)时追述的。在为其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所作《自序》中,鲁迅称他创作这些作品的目的是“改变(国人的)精神”。
乡土文学“为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契合了时代需求,也体现出作家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此后,这一创作目的被一代代乡土文学作家所坚持,成为乡土文学的灵魂。
坚守现代价值立场和“为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现代乡土作家在处理文学与现实关系时,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作为乡土文学传统的奠基者,鲁迅提倡“睁了眼看”,反对闭着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
鲁迅一直认为,只有直面现实,揭示现实的缺憾和不足,才能“引起疗救的注意”,因而他辛辣地讽刺那些逃避现实的人。《狂人日记》《药》《明天》《故乡》《祝福》《长明灯》等小说,也无不以现实主义精神描绘乡土社会落后的文化和窘迫的生活,并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关系。“揭出病苦”并非鲁迅创作乡土小说的最终目的,探究阿Q、七斤们应有的、幸福的、合理的新生活,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鲁迅乡土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蕴含了作者对国家、对人民最深沉最炽热的爱,也体现了中国现代作家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
虽然中国社会历经种种变化,但乡土文学热却经久不衰。在一个世纪里,乡土文学一直是最热门的题材领域之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加入其中。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乡土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为广大农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中国当代乡土文学作家需继承现代乡土文学传统,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为人生”的创作目的和现实主义精神,创作出真实反映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发展变迁和新时代农民精神面貌的优秀作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世纪初至今,我国乡土社会的一些沿袭已久的问题一直明显地存在着。
B.作家的价值立场在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的诸多文学问题中是尤为重要的。
C.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乡土文学具有很强的魅力,这是由其创作目的决定的。
D.鲁迅小说无不描绘乡土社会落后的文化和窘迫的生活,并深挖两者之间的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我国乡土社会虽已发生巨变但问题犹存的社会现实引出论题,然后充分分析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优秀传统,最后指出其在当代的意义。
B.文章阐释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优秀传统时,主要是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作家秉承“为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和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两方面论述的。
C.文章以《风波》《狂人日记》《药》《明天》《故乡》《祝福》《长明灯》等小说创作为论据,证明鲁迅等中国现代乡土作家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D.文章末段直接指出了中国当代乡土文学作家在继承现代乡土文学传统方面的不足,并鼓励中国当代乡土文学作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对乡土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将其思考融入 艺术创作中,这种做法对中国当代乡土文学作家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B.乡土文学“为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为一代代乡土文学作家所坚持,成为乡 土文学的灵魂;此创作目的是坚守现代价值立场和现实主义精神的前提。
C.鲁迅创作乡土小说不只是“揭出病苦”,其真正意图是探究笔下人物应有的新生活, 小说的这种现实主义精神正是鲁迅对国家、对人民深挚的爱的一种表现。
D.乡土文学在一个世纪里一直是最热门的题材领域之一,这与中国乡土社会在变迁中存在着沿袭已久的问题和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优秀传统有着紧密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充满着美好的想象,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传说家喻户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等诗句脸炙人口。
这几十年,现代科学探索告诉人们,月亮表面原来是一片坑坑洼洼的不毛之地,没有水,没有空气,毫无生机。2019年,随着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人们对月亮的认识越来越透彻。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请根据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为古代的“士”下定义,不超过55个字。
古代的“士”是处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之间的“特殊人士”。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不以财富论成败,进可拜相封侯,退则游于山野,尊崇“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由于他们居于承上启下的社会地位,又无权以谋私,加之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故往往能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有时甚至有“一言九鼎”、“一言兴邦”的社会能量。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旬,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据我们对景德镇元青花瓷各窑址出土的瓷片观察分析,____________,所烧制瓷片的品质和用途也不同。高质量胎泥颜色洁自,质地细腻,多用于烧制出口的大件。中质量胎泥含有少许铁、锰等杂质,颜色和质地稍差,极少有斑点,多用于生产中、小件产品。低质量胎泥含铁、锰较多,是淘洗胎泥的渣料,颜色灰黄,粗而干涩,__________,多用于烧制民用粗器。由此可见,___________,胎泥质量越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码技术和数码艺术给受众提供了广泛参与的最大可能,也让艺术突破了作者和读者、台上和台下的 ,使艺术真正意义上走向受众,受众可以在缪斯女神面前充当一回创作者。如某些剧作中的人物命运安排,情节增删、着色等,受众都可以参与到创作中去。一部作品的最后完成,可能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一定的物质作为 的,可是,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种艺术能像数码艺术那样与技术结合得如此 。它摆脱了传统物质媒介的束缚,超越了现实实在物的各种限制,使艺术作品不是象牙塔中的摆设,而是在艺术质量、艺术形式上有可能走向真正的最广大的民众。因而,我们迎来了艺术审美的 的时代,也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创造了美的意境和美的氛围。我们进入了一个“数码复制的时代”。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樊篱 平台 游刃有余 世俗化
B.桎梏 载体 轻而易举 世俗化
C.桎梏 平台 游刃有余 大众化
D.樊篱 载体 轻而易举 大众化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可能让这部作品永远处在改编变化之中,也就失去了一个结尾。
B.也可能让这部作品永远没有一个结尾,永远处在改编变化之中。
C.这部作品就永远处在改编变化之中,永远没有一个结尾。
D.这部作品也就可能永远缺少一个结尾,永远处在改编变化之中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使艺术作品不再停留于象牙塔中,而在艺术质量、艺术形式上有可能真正地走向最广大的民众。
B.艺术作品不再停留于象牙塔中,而在艺术质量、艺术形式上有可能真正地走向最广大的民众。
C.使艺术作品不再是象牙塔中的摆设,而在艺术质量、艺术形式上有可能走向真正的最广大的民众。
D.艺术作品不是象牙塔中的摆设,而是在艺术质量、艺术形式上真正地有可能走向最广大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