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我在C位”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 不少于700字: (2) ...

请以“我在C位”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 不少于700字: (2) 不出现校名、人名等与考生个人相关的信息。

 

例文: 我在C位 还有两周就是新年了。可我有些闷闷不乐,连同桌都看出了我写在脸上的不高兴。 能高兴吗?本来说好我在校联欢会上C位出演节目的,但是昨天排练的时候,黄老师瞅了瞅我,又瞧了瞧张曼,她忽然皱了皱眉头说:“你俩,换一下位置。”于是我就由C位换到了一边,张曼脸上的得意,明晃晃的,在我看来,那么刺眼。我有点沮丧,也有点懊恼,是我的形象不如张曼,还是音质不如张曼?我觉得我哪里都比张曼强! 然而,同桌对我说:“你是比张曼漂亮,也她歌声优美,可是——你没有张曼用心。” “用心?”我疑惑地望着同桌,不得其解。 同桌笑了,她说:“你看啊,你们合唱《春天在哪里》,你唱歌的时候是昂着脖子唱的,脸上是傲骄的表情,高高在上一副公主的样子;而张曼长相虽然不如你,但是唱起歌来,眼睛里能看到春天!” 眼睛里怎么看到春天?我更加迷惑了。 同桌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能感觉出春天的花朵春天的绿草吗?它们沁人心脾,你能嗅出它们的芬芳吗?你的心是春天的小鸟那样欢快么?唱歌,不单单需要好嗓子,更需要真感情!” 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我以为自己漂亮,于是常常昂着脖子,好像一只不可一世的天鹅,可是天鹅做久了,对周围的一切真的不那么用心了!我真的要改变自己,做一个用心的人! 上学的路上,我看天空的飞鸟;回家的途中,我看路边的树木;早上,我看行云;晚上,我看晚霞,我有时默默停下脚步,看着身边的行人。合唱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想象着花朵、绿草、小鸟、嬉戏的孩童,歌曲像一幅流动的画面,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我脸上微笑着,像春风一样,我原来这么喜欢这首歌! 黄老师怔怔地看着我,又看看张曼,她依旧皱了皱眉,说:“你俩,换一下!” 我又回到了C位!我不知道张曼什么表情,我只知道自己并没有因为回到C位而沾沾自喜。因为,我明白,一切用心生活的人,生活都会给他一个C位! 【解析】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要求写一篇命题作文。命题作文让审题难度有所降低,但对思维的开放度增大,立意角度也更多元,引导学生思考辨析热点问题,体现了高考作文考查“思维发展与提高”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向,对于引导作文复习有很好的导向。本题要求以“我在C位”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考生可以依据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经历,构思一篇文章,在文中抒发自己对C位的理解。“我在C位”,“我”是如何达到这个位置的?在C位之后,“我”又该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这些都需要考生对C位有一个正确的解读。 1.要想占C位,得问己价值; 2.抢占C位,人生更出彩; 3.欲占C位,必承其重; 4.C位之争,可以休矣; 5.不居C位,也能发挥价值; 6.自含凌云志,何顾身所置; 7.有为自有C位; 8.C位不必争,自在人心中; 9.C位不必争,关键在自己; 10.用奋斗赢得C位。 素材: 1.“感动中国人物”王继才夫妇,三十年坚守祖国版图上的一个偏远小岛,远离社会生活的“C位”,却在荒岛上种下千百棵果树。多少风浪中的日夜,他们站成灯塔,为国守岛,用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书写灿烂岁月,这璀璨丝毫不输聚光灯下“C位”的耀眼光环。人生、社会、国家的舞台上不仅仅有“C位”,也有属于每一个劳动者、奉献者、追梦者的位置,即使不处“C位”,尽善值守,燃烧生命,便也是一种至高的价值。 2.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需要的不是那一个众星捧月的位置,而是在追逐“C位”过程中的汗与泪、光与热,是一个勇敢追梦的自己。优秀农民工代表胡小燕走出乡村时仍是一个普通的女工,可她在每天八小时辛苦工作后,还自己跑到工厂学习技术,不断进步的她最终走上人民代表大会的议席,她曾是万千工人中的平凡一员,没有身处“C位”,她努力奔跑,在逐梦的过程中她遇见了更好的自己,绽放光芒。 3. C位不是盼来的,C位是你在人们心中的分量,这是通过你的努力无形中形成的,正如李清照笔下的桂花,“何需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卖弄风情。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其正的C位,并不一定要身居高位,炙手可热权倾国。而是追求自己心中的大道,是自然的流露,正如苏轼即使屡遭排挤,仍敢道“小蝇在食,吐之为快”。正如嵇康、谢安石居于深山仍能成为天下士子心中的榜样,引领魏晋风流。若想登上C位,需遵循本心,你若盛开,自有蜂鸟、游人、清风相随。 4.春晚小品《占位置》不仅幽默风趣,更发人深思。在我看来,曾经的位置与你将来的高度并无联系。奥巴马曾经住在混乱的黑人区,念着最差的学校,却凭不懈努力一步步登上权力的中心;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前受世人嘲笑,但他凭自己的兴趣与毅力,点亮了这盏举世瞩目的“人造太阳”,照亮了黑暗的永夜。古今中外,大器晚成者不在少数。面对他们,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将曾经的位置与如今的成就挂上等号?C位不是简单的地理位置,将班级座位当作“C位”,实在是本末倒置。 结构层次: 《我在C位》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文章以“C位”为线索,写自己在C位、失去C位、C位失而复得的经历过程。文章重点记叙了自己失去C位的原因,并在找到原因后,自己怎样用心生活的经历。文章如行云流水一般,清新自然,故事性强,写出了考生对“C位”的解读,尤其是文章结尾那句“一切用心生活的人,生活都会给他一个C位”,画龙点睛一般给文章增添了活力,并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遇上甘蔗

江群

残夜未尽,天上冷月如钩。

不知为何,月亮今晚这般不高兴,冷峻目光透过一扇小窗,照在三张无眠的脸上。

三人相坐无言,似乎无话可谈,抑或懒得开口。有一个,目光痴痴地望着某处,如定住般。他的脸色一直不变。忽然,一丝毫无征兆的微笑涌上嘴角,那丝微笑细得如静水涟漪,使得他脸上显出宿醉未醒般的慵态。

“有什么好笑的?”有一个人目光冷冷,满是不屑。

“我想起了一件事,很好玩的。”那人有气无力地顿一顿,接着说:“那时, 我还小,没人管,每天跟着父亲到地里去。父亲干活就将我扔在地头,他要卖力挣工分,干活时连看都顾不上看我一眼。我四处乱走,只要不把自已淹死在水沟里,干什么都行。一天,我发现了个好地方,生产队的甘蔗园。仰头望去,那一根根粗壮的甘蔗在风中沙拉拉地快乐唱歌,片片翠绿的甘蔗叶左右摆摇,仿佛都在向我招手。我使劲吞着汩汩而来的口水,噎得嗓子眼难受死了。我朝地里出工的人望去,他们正灰头土脸地勾头卖力,根本没人注意我。一眨眼,我像只老鼠似地从刺丛篱笆的缺口爬了进去,小心翼翼地钻进密密的甘蔗深处。可怎样才能吃到甘蔗却是一桩令人苦恼的问题。要知道,这些甘蔗是生产队的宝贝,过年分到每家每户的两三斤黄泥般的红砂糖,全靠这片甘蔗。队里谁都不舍得,也不敢偷吃一根。如果谁胆大妄为,不仅要扣工分,过年时连一两蔗糖也不分。父亲曾经多次警告我,对这些甘蔗要敬而远之。

我爬了进来,望着香甜的甘蔗却吃不到,那怎么行!首先不能用力去掰,那样甘蔗会发出清脆的“咔啪”声,这声音是那么诱人,那么容易触动又累又饿的人的神经,毫无疑问,外面干活的人会冲进来将我捉住,而受到惩罚的父亲则会对我拳打脚踢。我急得眼泪都出来了,趴躺在潮湿的泥土上,伸出舌头贪婪地舔着青青甘蔗,舔着舔着, 忍不住在立着的甘蔗上咬了一口,一股鲜甜的蔗汁冲入喉中,幸福得我晕晕乎乎的。这时,一种福至心灵的想法突袭而来。我露出锋利的小齿,轻轻地撕出一片甘蔗皮,在口中咀嚼着,吮完汁水,又去撕下一片。吃完皮,我转着图去咬肉,直到剩下中间一点点,甘蔗这时轻轻地倒下了,旁边密密的甘蔗将它扶住,使它发出的细碎声响,掩失在风声中。然后我像捧着坚果的松鼠,一小口连着一小口,多么幸福呵!我又是多么聪明呵!没有任何人知道,一切悄无声息。等我满头满脸泥土钻出甘蔗园,那些汗流颊背的人甚至怜悯地看着我,他们这些木头,却不知道我一肚子都是糖水。那年, 我究竟吃了生产队多少根甘蔗,没人能说得清。但从来没有人发觉,我也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沉默,冰冻般沉默。讲述者忽然深深地哀叹了一口气。另外两个人中年轻一点的手上握着支笔,对年长者说:“这些也要记到笔录里吗? ”

年长者若有所思,轻声说:“记下来吧。” 停了停,又说:“人生旅途中,有多少甘蔗园啊!

预审室外,依然一弯冷月如钩。

1.文中“三人”各是什么身份?

2.首尾两段都写到了“冷月如钩”,有何作用?

3.赏析画线句段。

4.结合文章主旨,阐析加点句的意蕴。

 

查看答案

阅读《我与地坛》节选,完成各小题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将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1.“窸窸窣窣”连续使用,有何表达作用?

2.依据以上文段,简析“我”与“地坛”两者间命运的同与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各小题

日出行

·张绅

东方曈曈日初出,田家少妇当窗织。

屋顶树稀窗有光,小姑催起不暇妆。

长梭轧轧秋丝密,一日上机催一匹。

丁宁小郎慎勿啼,织成令汝穿完衣。

①日出行,乐府旧题。②完衣:没有补丁的衣服。

1.尾句令人联想起北宋张俞《蚕妇》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 两句。

2.结合全诗,简析诗中的织女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小题

米元章有洁疾,盥手以银为斗,置长柄,奴仆执以泻水于手,呼为水斗。已而两手相拍而干,不用巾拭。有客元章者,去必濯其坐榻。巾帽亦时时洗涤。又朝靴偶为他人所持,必甚恶之;因屡洗,遂损不可穿。

周仁熟与米芾交契。一日,芾言:“得一砚, 非世间物,殆天地秘藏,待我识之。”答曰:“公虽名博识, 所得之物,真赝各半,特善夸耳。”芾方发笥检取,周亦随起,索巾涤手者再,若欲敬观状。芾喜出砚,周称赏不已,且云:“诚为尤物, 未知发墨何如?”命取水。未至,亟以唾点磨墨。芾变色曰:“一何先恭后倨? 砚污矣,不可用!”周遂取归。

芾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年!”周殿撰谓芾善夸,诚不谬也。周非欲砚,特以米好洁,聊资嬉笑耳。周后复以砚归米,米不取。

[注]米芾,字元章,北宋书画家。周仁熟,官至宋代集贤殿修撰,谓“殿撰”,

1.解释加点的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 照耀皇宋万年!”周殿撰谓芾善夸,诚不谬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各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          众多人

B.圣人也亦远矣  不及

C.士大夫之        类

D.君子不齿          不屑一提

2.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盈虛者如彼,卒莫消长也.

A.耻学于师

B.择师教之

C.授之书习其句读者

D.则群聚笑之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断句应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作者从三个方面对不从师现象进行正反对比,论述从师而学的必要性。

C.“小学而大遗” 一句中的“小学”指的是句读之学,“大” 指的是道。

D.作者两次提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得出“君子”智力低下的结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