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

B. 噪音其实也是肥胖的诱因之一,这种最新的研究结果真让人觉得不可理喻

C. 在新春庙会的民间工艺秀现场,刺绣、面塑、剪纸、吹糖人等众多民间绝活亮相,令观众目不暇接

D. 自己再也躲不过雪,无论我蜷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不为人知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

 

B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无微不至:无论如何细微,都能周全照应。极言细微之至。 不可理喻:形容某个人蛮横固执,无法跟他讲道理。现代常被人误用为不能理解或是做的事情不可思议,无法轻易理解。望文生义。 目不暇接:是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 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或者形容消息、流言广为传布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僻静    辍学    缥缈    意气用事 B.鲈鱼    萧索    娇弱    急不暇择

C.宛然    象弥    涸辙    心旷神贻 D.踯躅    猗郁    斑驳    开诚布公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耶稣(   婆娑(suō  镂刻(lòu  流觞曲水(shāng

B.肄业(   镣铐(liào  葱茏(1ǒng 敷衍塞责(

C.切磋(cuō  瞭望(liáo  挫折(cuò  鲜为人知(xiǎn

D.蕈菌(xùn  商榷(zhuó 兑现(duì   揠苗助长(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因为采摘白芷而加上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作者以鸟鱼自比,写出对自由生活向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①叶梦得(1077-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作者被迫去任,归居吴兴卞山时。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云雾缥缈的情景。

B. 从“独在”二字来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

C. “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

D. “莫学”一句包含着词人的自嘲,意在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老态,并与前面的“老去”相照应。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历(注),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厉:lài,同“癞”,癞疮。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B.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C.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D.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刑人,即加刑于人。也指受刑之人,古代多以受刑之人充服劳役的奴隶,《鸿门宴》中“刑人如恐不胜”即是此意。刑人还可指代宦官。

B.委质,古代卑幼见尊长,不行宾主接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称为“委质”。呈献礼物,表示忠诚信实,进而引申为臣服、归附。

C.近幸,宠信,宠爱,也指君主宠幸的人。其中的“幸”,有“宠幸、宠爱”之意,如“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封建时代皇帝亲临也叫“幸”。

D.国士,是指国中才华出众或勇力过人的人。战国文献中,以“士”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种类繁多,如贤士、智士、策士、巧士、勇士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豫让知恩图报。为报智伯知遇之恩,豫让想方设法刺杀赵襄子,或伪装成刑人,或改变其容貌,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

B.豫让为人磊落。他宁愿残身苦形也不愿假意投靠再伺机报仇,他认为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

C.豫让心有信仰。他信奉并践行“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他之所以愿为智伯而死,是因为智伯以国士礼遇他。

D.豫让为义牺牲。他第二次行刺被擒后,明知自己不能活命,但仍然拔剑跳起来刺杀赵襄子,最后义无反顾伏剑自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2)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