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孟子讲述“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的用意。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孟子讲述“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的用意。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以战设喻,既说明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其民”“移其粟”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相比,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这里暗示梁惠王施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想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作答本题时,既需要理解“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的意思,又要看到这个故事和梁惠王的治国之间的联系。这里暗示梁惠王施小恩小惠并不是真正的仁政,这个和别国治理国家没有本质的区别。 “五十步笑百步”说的是战场上逃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却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其实,都是逃跑只有前后之分说法,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孟子以战设喻,既说明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其民”“移其粟”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相比,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这里暗示梁惠王施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想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并翻译。

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是故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也。

 

查看答案

善用修辞是孟子文章的一大特色,试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接受“保民而王”的思想的?

 

查看答案

孟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并且《论语》和《孟子》中的一些篇章中都对此事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查看答案

本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在谈话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