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行云薛谭乃谢枣反终身不敢言归

(节选自《列子·汤问》)

(1)为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2)下列对成语“响遏行云”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秦青的歌声太悲壮了。

B.秦青的歌声由于声音很大,天空中的云都被止住了,不能流动了。

C.形容秦青的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1)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2)C (3)学习是无止境的,不能浅尝辄止。 【解析】 【小题1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划线句子中,“秦青”是“秦国的一个叫青的人”,是名词;“郊衢”是地方,也是名词;此外还有“林木”“行云”“薛谭”这些都是名词,不可割裂。然后找出句子中的动词和名词之间的关系。“饯”是“饯行”的意思,饯行地点在郊衢,所以应该是“饯于郊衢”,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是对称性词语。此外,“乃谢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的主语是“薛谭”,所以,这句断句应该为“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小题2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响遇行云”的解释是:遏,阻止的意思;行云,飘动的云彩。它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A项,秦青的歌声悲壮,是错误的说法。文中没有悲壮的感情,属于无中生有。 B项,只是单纯说出秦青歌声的大,而没有说出他的嘹亮动听,过于片面。 C项,表现出秦青歌唱技艺的高超,是恰当的。 故选C。 【小题3详解】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中心意思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作答本题时,我们先要读懂短文的内容,从文中了解到,薛谭开始很骄傲,自以为自己的音乐已经学的很好了,想离开师门。但是听了秦青弹琴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音乐水平比起秦青来还差得远,于是改正自己的骄傲,要求回到秦青的门下。这篇古文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要虚心好学,追求多学多问。不要浅尝辄止的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 译文:薛谭在秦国的名叫青的人那里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青的技艺,(他)自己觉得已经学完了,就辞别(青)要回家,秦国的青也不留他,在郊外的大路旁为他饯行,打着节拍唱起悲伤的(送行)歌,歌声使林木振动,歌声使行走的云停下。薛谭于是表示知道自己错了向青谢罪并请求留下,(此后他)终身不敢提回家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述了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请用这三境界诠释庖丁解牛的历程。

 

查看答案

作者把庖丁解牛的场面描写得生动可感,试分析其运用的手法。

 

查看答案

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进行说理?试举例分析。

 

查看答案

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之间有什么联系?

 

查看答案

本文通过行为和语言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试对庖丁的形象特点加以分析,并思考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