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抗日战争时期,青年流行“到延安去”“到抗日的前线去”“到敌人的后方去”。
②20世纪五十年代,青年流行“到边疆去”。
③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年流行“到农村去”“到军营去”。
④20世纪八十年代,青年流行“到大学去”“到夜校去”。
⑤20世纪九十年代,青年流行“到特区去”“到国外去”。
⑥到了21世纪初,青年流行“到北上广去”。
……
每个时代的热血青年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出现个人相关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某学校设计的“未来课堂”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括“未来课堂”的三个基本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
道路是由一地通往另一地的路径。中国人很早就会修路,秦始皇统一中国,修驰道四通八达,他老人家自己也坐了安车,经常在路上走。安车的样子,从兵马俑的出土坑里可以看到,没有减震设备,所以,①___,否则,上千里路走下来,皇帝的屁股也颠散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我国道路的规模和水平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②____:城市道路分经、纬、环、野四种,郊外道路分为路、道、涂、、径五个等级。可見,③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生态禀赋良好,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的全面推进,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是浙江“千万工程”名副其实的样板村。余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治理污染,先后关停了矿山、水泥厂和一大批竹筷企业,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在如今的余村,远山、竹林、溪水、民居,共同构成美不胜收的画面。村口有一方水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此取经的人络绎不绝,看到浙江乡村的变化,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脚踏实地,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让乡村提颜值、增内涵。
浙江“千万工程”从一处美延伸为处处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让“浙江美”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B.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C.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D.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精品示范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这么一直坚持奋发读书,也想借此唤起弟妹们热爱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B.“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
C.我偷偷睁眼看了看女医生,见她皱着眉头,脸色很紧张地说:“现在还不能判断,叫她冷静一会儿再说。大家都去学习去,——提壶开水来。”
D.“真的?……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简直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B.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C.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D.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体闲旅游产业链。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及路途的艰辛。
(2)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夸张地写北地荒寒,使人不胜苦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焦山
吴潜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吴潜满腹诗书,却官小权微,难受重用,该词为他任镇江知府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人从“铁瓮”起笔,点出镇江城古来形胜的特点,并交代词人所在。次句聚焦“金焦”,写出金山、焦山东西相对的壮观之势。
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最后一句“好景画难描”与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的作用相同。
C.“孤云”“孤帆”衬出江天、江水的浩渺;“来去”“上下”纵横交错,可知词人在游目骋怀,频频俯仰,可以想见其跳荡的神思。
D.“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一句,词人从历史的角度,由近到远,写镇江古城的攻守征战,突显镇江古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本词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