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形容词的活用类型,并总结活用的规律,并从所学的文言文中再举一个例...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形容词的活用类型,并总结活用的规律,并从所学的文言文中再举一个例子,完成下面表格。

①人君当神器之   ②则思虚心以纳下   ③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④同俗自媚于众为   ⑤则思身以黜恶   ⑥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活用拓展

例句

规律

拓展例句

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④

 

居域中之;以兴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②⑤

 

春风又绿江南岸;知止以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③⑥

 

登泰山而天下;父其然也《伤仲永》

 

 

 

 

 

(1)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通常用来作谓语或定语、状语。但在文言文中却常常拿来表示具备某一性质或状态的事物,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本题所有句子内容全部来自课本,根据“语法分析法”和“语境分析法”来判断活用类型,然后总结活用的规律并举例子。 本题: ①人君当神器之重,译为: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 ②则思虚心以纳下,译为:就想到虚心接纳下属的意见。虚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心虚。 ③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译为:喜爱狩猎,就想到用三面不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不要赶尽杀绝),以此为度。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④同俗自媚于众为善,译为: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善,形容词用作名词,上策。 ⑤则思正身以黜恶,译为: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 ⑥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译为:担心粗心大意就尽量在项目开始时仔细,而对整个项目进行都保持小心,直到项目结束。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忧。 由以上分析,得出①④两句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现代汉语中,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用来作谓语或定语、状语。但在文言文中却拿来表示具备某一性质或状态的事物,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了,由此,形容词活用为了名词,例如“居域中之大”一句,译为“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大,原本是形容词,这里解释为“最高的地位”,是名词,所以此处此类活用,形容词用作了名词;“以兴利除弊”译为“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利和弊,原本都是形容词,这里解释为“有利的事业”和“弊病”,是名词,所以此处此类活用,形容词用作了名词。②⑤两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译为“春风使江南岸边的树变绿了”。绿,原本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变绿”的意思,是特殊用法当中的使动用法;“知止以安人”译为“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安,原本是形容词,这里解释为“使……安定”,是特殊用法当中的使动用法。③⑥两句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登泰山而小天下”译为“登上泰山再往下看就认为天下很小了”。小,原本是形容词,这里解释为“认为小,以……为小”,形容词活用为了意动用法;“父利其然也”译为“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原本是形容词,这里解释为“认为……有利”,形容词活用为了意动用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2)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查看答案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苟且:______②恤:_____③汹汹然:_______④度:______⑤度义而后动:_______⑥是:______⑦可悔:_______⑧膏泽斯民:______⑨不事事:______⑩知:_____

 

查看答案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2)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查看答案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蒙教:_______②强聒:_______③重念:________④视遇:______⑤反覆:_____⑥卤莽:______⑦征:_______⑧以谓:________⑨人主:________⑩举:_______辟邪说,难壬人:____

 

查看答案

阅读课文3、4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义而后动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2)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怨谤”的来历做了一针见血的分析揭示其精神面貌和思想实质。

B.本文对当时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了不满。

C.本文引用了上古时期盘庚迁都而致怨的事例,说明社会改革古已有之。

D.本文作者批驳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但又注意分寸既表明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2.第三段中作者重点批驳了对方的什么观点这样批驳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