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阅读经典是要有获得,________。所谓“得利”,就是在经典中获得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所谓“得道”,____________,获得人生的升华。一般而言,________,一个人要想从阅读经典中得利,只要有一定阅读基础便可,而要想得道,就需要排除利的干扰。

 

①即“得利”和“得道”。 ②就是用经典滋养我们的心灵。 ③“得利”容易“得道”难。 【解析】 试题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本题后文分别说的是“得力”和“得道”所以前面的空填写就有了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中不时有这样的情景:(    ),轻易就被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伪科学反科学信息打败,令青少年乃至成人犯迷糊。比如一些古装剧中的滴血验亲,现代医学就已证明其没有科学依据,而这些情景往往令观众真伪莫辨,甚至引发一些青少年盲目相信与模仿。还有的科普文章、科幻文学作品,一点科技的影子都没有,或_______、似是而非,或武断空想、歪曲事实,或把一些尚有争议的讨论当作结论来展示。实际上,科学元素并非影视文娱表达的“天敌”,两者是能够结合好的。有的科幻电影就以其严谨的科学分析和“硬科幻”为卖点,获得了观众的认识。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阶段我们无法________所有人都能用科学的思维分析、处理问题。我们能做的事情之一,是适应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多层次的特点,进一步调整科普方式,摒弃________灌输知识的做法,学会从公众关心的角度出发,以平等的方式对话,用人们能够理解、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科学信息供给,防止伪科学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偷梁换柱    苛责    盛气凌人    乘虚而入

B.移花接木    苛求    居高临下    乘虚而入

C.偷梁换柱    苛责    居高临下    趁火打劫

D.移花接木    苛求    盛气凌人    趁火打劫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其严谨的科学分析,把“硬科幻”作为卖点,获得了观众的认同。

B.通过其严谨的科学分析,把“硬科幻”作为卖点,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C.以其严谨的科学分析,以“硬科幻”为卖点,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D.通过其严谨的科学分析,以“硬科幻”为卖点,获得了观众的认同。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经教育工作者反复强调、科普人士多方传播才被公众知悉的科学常识

B.一个经教育工作者多方传播、科普人士反复强调才被公众知悉的科学常识

C.一个被公众知悉的科学常识经科普人士多方传播、教育工作者反复强调

D.一个被公众知悉的科学常识经科普人士反复强调、教育工作者多方传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蜀汉处在危急存亡的时刻,从反面劝诫后主刘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堵塞臣子们忠言劝谏的道路。

(2)《琵琶行并序》中表现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绘刚登上泰山后所看到的雪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释:①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D.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2.岑参是盛唐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革传(节选)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余庆,三至廷试,不遂,因弃去。革颖悟,读书一再诵,辄记不忘。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真定主簿。察廉,迁韩城令。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迁河北东路转运都勾判官、太原推官。丁母忧,起复,迁大兴县令、监察御史。丁父忧,起复,签南京按察事。

泰和六年,伐宋,尚书省奏:“军兴,随路官,差占者别注,阙者选补,老不任职者替罢,及司、县各存留强干正官一员。”革与签陕西高霖、签山东孟子元俱被诏,体访三路官员能否籍存留正官,行省、行部、元帅府差占员数及事故阙员,老不任职。赴阙奏事,改刑部员外郎,调观州刺史兼提举漕运。知府徒单南平贵幸用事,势倾中外,遣所亲以进取诱革,革拒之。

兴定元年,胥鼎自平阳移镇陕西,革以知平阳府事,权参知政事,代鼎为河东行省。是时兴兵伐宋,革上书曰: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不纳。太原兵后阙食,革移粟七万石以济之。二年,宣差粘割梭失至河东,于是晚禾未熟,牒行省耕毁清野。革奏:“今岁雨泽及时,秋成可待,如令耕毁,民将不堪。”诏从革奏。

十月,平阳被围,城中兵不满六千,屡出战,旬日间伤者过半。征兵吉、隰、霍三州,不时至。裨将李怀德缒城出降,兵自城东南入。左右请革上马突围出。革叹曰:“吾不能保此城,何面目见天子!汝辈可去矣。”乃自杀。赠尚书右丞

赞曰:《传》曰:“君子之言,其利博哉。”徒单镒拱挹一语而宣宗立,厥功懋矣。徒单镒亦外官,惟孙即康诡随,乃骤至宰相。古所谓斗筲之人,即康之谓矣。贞祐执政李革,可谓君子,其进退之际,有古人为相之风焉。

(节选自《金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B.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C.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D.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省”,东汉有尚书台,魏晋之后称尚书省,唐时主要负责执行诏令,为中央政府最高政令执行机关。

B.“权参知政事”中“权”即代理、暂代。“署、行、守、摄、假、迁”都有代理官职之意。

C.“赠尚书右丞”中“赠”指古代朝廷给官员已故曾祖父母、祖父母、妻室的荣典。

D.“赞曰”中“赞”是古人作品中作者或注家用来对作品人物或事件进行评论、阐发观点的文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革聪明机敏,正直廉洁。他才华出众,过目不忘,拒绝权贵亲信的功名引诱,被朝廷赏识。

B.李革恪尽职守,奉公敬业。两次伐宋他均积极支持,认真递选官员,转运粮食,以济金朝军队。

C.李革体恤民情,保护农耕。他考虑民意,上奏反对朝廷毁耕清野,意见最终为朝廷所采纳。

D.李革竭忠尽智,忠君爱国。平阳被围,他奋勇抵抗,城破之时,他放弃突围,自杀以殉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

(2)徒单镒为外官,惟孙即康诡随,乃骤至宰相。古所谓斗筲之人,即康之谓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过铁匠铺  葛水平

①去往铁匠铺的路上,我还是一个撅着厚嘴唇的女孩。

②时光虽然让我的生命中走失了很多东西,很多东西也让我懂得有过的好被我撞见了。

③我的手心再都没有因为遇见一些事物而热过,除了铁匠铺。有些时候,我甚至怀疑其中某些细节的真实,比如黄泥小路上的晨光,弥漫在空气里冷霜的味道,还有那磕磕绊绊相继走过的脚印。

④秋罢,农家院墙上有一排铁钩,上面挂着闲置下来的犁耙锄锹,一年的生计做完了,该挂锄了。庄稼人脸上像牲口卸下挽具似的浮着一层浅浅的轻松,农具挂起来时,地便收割干净了。阔亮的地面上有鸟起落,一阵风刮过来,干黄的叶片刷刷往下掉。入冬了,落叶、草屑连同所有轻飘的东西都被风刮得原地打转。早晨和傍晚,落叶铺满了院子,还有街道。远处重峦叠嶂的山体恰似劈面而立的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屏,霜打过的红叶还挂在一些干枝梢上,怕冷的人已经裹上了冬装,袖住了手。跑往山野的风停在农具上歇息,风把农具上的泥尘抖落下来,迷了过路人的眼,想起那金粉飘洒的阳春三月,农人看着挂起来的农具说,该进铁匠铺了。

⑤村庄里的铁匠铺开始热闹了,用了一年的农具需要“轧”钢蘸火。用麻绳串起来的农具挂在铁匠铺的墙角,大锤小锤的击打声此起彼伏。取农具的人不走了,送农具的人也不走了,或蹲或坐,劣质香烟弥漫着铁匠铺。轧好钢的锄头扔进水盆里,一咕嘟热气浪起来。龇着牙的农人开始说秋天的事,秋天的丰收总是按年成来计算,雨多了涝,雨少了旱,不管啥年成,入冬就要歇息了。

⑥冬天是一个说闲话的日子,冬天的闲话把历史都要揪出来晒两轮儿。

⑦从小生活在村镇的那一代人,回忆起从前的日子来那是有很多说道的。每一个节气到来都要先敬神,最主要的就是天、地神。没有辽阔的土地,人们便会失去生存的根基。拜祭地神与拜祭天神是对应的,天地合称为“皇天后土”。敬神是护佑来年风调雨顺,铁匠铺则是生活背后的力量。

⑧有人讲土地庙的土地神,最小的神直接管着人的口粮。说是山前山后各有土地庙,山前热闹山后冷清。山后土地神来山前土地庙里抱怨,正好山前土地神要出门会友,便委托山后土地神代理几天,以便得些香火供品。山前土地神前脚刚走便来一人祭祀,请土地神刮一阵顺风,明天他要行船。接着又来一人,请土地神明日千万不要刮风,他的梨树正在花季。没等土地神决定又来一老头祭神求雨,他要种田。后又来一老太她要晒姜。山后土地神实在是没有工作经验,急请山前土地神回来定夺。山前土地告诉他:刮风顺河走,躲过梨树沟;黑夜把雨降,白天晒干姜。他们说现在的官员都是一方土地神,可惜少有山前土地神的工作经验,大多感情判断,跟着政策来强行定夺。是不是更应该了解当下,不做无用之事,不放过有用之人呢?四散坐着的人就毫无意思地哈哈笑。

⑨在他们的谈话中,村庄里的事物都不是固定的,具有弹性,有拖泥带水式的长句。村庄已经不能叫村庄了,门外越来越看不见年轻人的脸了,连走过无意中吹了一声口哨都觉得是一种生气。围绕着铁匠铺的地上丢满了烟蒂,因为抢秋,黄土刺进了他们的脸皮,搓着脸上和脖子下的黄泥,弹出一个个泥蛋蛋。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许就是现在这样的,一脸淡漠的自由。

⑩旧时的颜色就是由手艺人描绘的。我一直不相信有天堂,天堂在我的意念中该是叮当作响的铁匠铺。现在农业器具都是机械制造了,铁匠铺除了为一些工地打打铁钎子、铁镐头,别的活儿基本都没了。我在一家农家乐吃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我一直在想,镰刀、铁叉、锄头,如果都上了饭桌子呢?哈呀,显然就没有了吃饭的乐趣。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脱粒时再也不是老牛拉着石轱辘在转,而是用上了脱粒机。前不久在新闻上看到,为了禁止燃烧农作物秸秆还用上了打包机。看来用不了多少年,一些农具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伸展到生活细微处的那些铁匠铺,有一天就会成为多余的风景落幕。没有了铁匠铺的生活还会继续。铁匠铺没有了铁匠,所以就只能画在了纸上。

⑪我怀念铁匠铺里男人们的气质、表情、谈吐和铁锤的敲击声,还有,是农具赋予了他们做人的尊严、自由和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2月24日第12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神的故事作为冬日闲话的代表,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讽刺了信奉教条的地方官员。

B.第④段划线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庄稼人在—年辛勤劳作之后的轻松。

C.文章④-⑨段写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农家院墙上的犁耙锄锹及铁匠铺的人们与闲话……

D.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对铁匠铺的怀念以及铁匠铺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

2.你怎么理解文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这一样现象?请简要回答。

3.根据全文概括“铁匠铺”在文中的含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