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要求作文。 春节的庙会、元宵的花灯、清明的细雨、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明月、重阳...

根据要求作文。

春节的庙会、元宵的花灯、清明的细雨、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明月、重阳的菊花……这些传统节日的特定文化符号,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请按下面括号中的要求在“________(人或地点)的_________(节日)”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并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例文: 秦淮河的元宵节 “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过年”。对于喜欢热闹的我也不例外,今天一大早我便和家人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夫子庙观花灯。 一开始以为今天人不会多,来到夫子庙才发现这里已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我们投入人流,步子一下子变得缓慢起来,只能一点一点往前挪,远远看到卖花灯的,就想往前冲,无奈人太多,根本挤不进去,我只好老老实实地跟在别人后面向前走。 秦淮灯会是享有盛名的,今天我们赶上也是大饱眼福了。 远远望去,兔子灯、荷花灯、青蛙灯、南瓜灯……大大小小,各种颜色。两边树上星星点点挂满了荷花灯,绿色荷叶在上,粉色荷花在下,一朵朵,一串串倒垂着,煞是好看,远远地看见一座高大门楼、匾额上所写的“十里秦淮”、“秦淮胜境”的大字便亮闪闪地映入你的眼帘,九龙桥上,红彤彤的灯笼将灯影投射到河水中,映红了水面,映红了看灯人的脸颊。游玩赏灯的游人络绎不绝,游人如织。我决定避开拥挤的人群,乘坐画舫游览。一来可游览十里秦淮风光,二来可在水中赏灯。 乘上画舫首先映入眼帘是巨幅双龙戏珠花灯,龙身采用传统的金色和红色的灯光,与现代时尚的霓虹蓝光交相辉映,水面波光粼粼,美轮美奂。我们搜寻着两岸的风光,一边听着讲解员介绍秦淮河的历史故事,遐想着600年前这里繁华的景象,一边观赏着水面上的花灯,时而是大片的莲花,时而是金猪送福,途经的桥面上也被石舫造型的花灯妆点的雄伟壮观,绚丽多彩。我行进在花灯下,仿佛置身在花灯的海洋里。 秦淮花灯历史悠久,东晋、南朝时期,城区沿秦淮河两岸的达官贵人逢年过节张灯结彩,“煌煌闲夜灯,修修树间亮”,亮灯、赏灯的活动逐渐影响到民间,形成一种风俗。唐代时得到迅速发展,明代则达到鼎盛。明太祖朱元璋喜好元宵节灯节活动,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水灯,还发动贵戚功臣和官神商民乘坐灯船观赏,灯船往来,宛若火龙,呈现出天下太平的繁荣景象。此后,南京便有了“秦淮灯火甲天下”的美誉,秦淮河上挂花灯的画舫也蜚声天下,成为秦淮灯会的标志之一。 两岸秦淮人家楼台枕水,飞檐白墙,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层层叠叠,房屋四周也都悬挂着一串串的红灯笼,把夜空点缀的格外温暖和喜庆。岸上的人,看水上的风景。船上的人,赏岸上的风光。而这造型各异,流光溢彩的秦淮花灯更是让我流连忘返。 【解析】 命题方式:命题作文 审题要点: 命题作文的命题方式有的是全命题,有的是半命题,还有的是材料+题目。本次作文从命题方式看,采用半命题方式。题干要求在“___(人或地点)的___(节日)”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并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思想内容要健康,内容要充实,感情要真挚,还要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具体过程: 本次命题作文的标题是“___(人或地点)的___(节日)”,这是一个材料+题目的半命题作文。题目补充完整是一个偏正短语,第一空填写的是中心语,也是本次作文的写作重点。题干要求写作的对象是“节日”,比如可以选择材料中所给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也可以写其它传统节日,如:七夕节、腊八节,寒食节等,还可以写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对选择的“传统节日”要非常了解,了解它的时间、来源、习俗、文化内涵现状以及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或影响。第二空要求填写的是“人或地点”,这是对中心语“节日”的限制成分,选择的“人”可以是自己或身边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人物。选择的“地点”要是这个地方的传统习俗比较有特色的,这样比较容易写。 【立意】 1、对待传统节日,不应只看到其表面的一些习俗,更应了解其中包含的团圆、亲情、文化、伦理等内涵。 2、过节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亲情等美好情感的升华。 3、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特定的符号。如:端午的粽子和龙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劳动人民对忠诚与善良的追求;中秋节的明月和月饼,让我们看到了“家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七夕节的神话,让我们看到了纯朴的劳动人民对真爱、自由和幸福的追求;清明的细雨、重阳的菊花……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意象,无不唤起人们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3、熟悉传统节日的习俗,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坚守传统文化的传承,坚定中国的文化自信。 【素材】 1、郁达夫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同样的,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也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了自己传统文化却不知发扬的民族是悲哀的。 2、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炎黄子孙的宝贵遗产,那些记载着历史的文字、那些彰显着气度的礼节、那些散发着真理的教义,每一样都值得中国骄傲。 3、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早晨取龙须水,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上山采青,这一天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插艾于门,僻邪保平安。本地有名俗谚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赛龙舟,自对屈原的怀念。沿江水乡在端午节前后组织龙舟竞赛。 4、元宵节的元字,表示开始的意思,一年之始为元月。在汉朝是精读平日实行宵禁,唯有在正月十五那天,为使人们普天同庆欢庆元宵节而解除宵禁。久被压仰的人们在这个夜晚尽情欢乐。隋唐时代元宵节被大力提倡。曾有皇帝微服民间观赏元宵灯市。盛唐之时,元宵节的广祝活动空前盛大。唐明皇下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张灯结彩三日,庆祝国泰民安。喧闹的户外游戏、盛大的歌舞游乐、光彩夺目的火树银花,体现了中国百姓“正月十五闹元宵”特有的狂欢精神。 5、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因此又名九月九,重阳九。因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他又被命名为茱萸节、菊花节、甚至“野餐节”。由于重阳节为秋季,节后草木开始调零。所以也有称重阳节也有活动为“辞青”于三月春游“踏青”的说法相对应,带着亲戚朋友去登高望远;饱览红叶,游园赏菊再好不过了。重阳节又名老人节,所以每当这个节日,就有很多老年人出来活动、游玩。重阳节正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走进大自然的机会。 6、节日的形成来自于千百年来的习俗,这个习俗伴随中华民族的生活和发展,伴随着祖国不断走向繁荣强大。随着时代的发展,我明显的感觉到,现在的节日与我们的祖辈们乃至父辈们的节日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变革,极大的震撼和影响了我国传承几十年的节日风俗。 【结构】 文章可以先介绍某地方的这个节日在当地的情况,然后交代这个节日的来源,可以引用一些跟节日有关的诗词来增加文章的文化色彩,接着介绍该节日的风俗习惯以及与之有关的风土人情,最后写该节日的意义和影响。文章的开头结尾可用描写、记叙性语句表达,结尾可以采用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此外,注意记叙的六要素要全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天坛墙根儿小记

①天坛是一座老园林,论辈分,颐和园都无法和它相比。如今,天坛在二环以里,交通方便,游人如织。我小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50年代,天坛尚处城外,比较荒僻,四周大多一片农田、菜地或破旧的贫民住所。直到体育馆以及幸福大街的居民区先后建成,一路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开到这里,到天坛才方便了些。天坛后来开了一扇东门,周围渐渐热闹起来,荒郊野外的感觉,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打破而成了历史的记忆。

②记得小时候,天坛的外墙有一个豁口,我们一帮孩子常踩着碎砖乱瓦,从这个豁口翻进去。也怪,记不大清进天坛里面玩的事情了,只记得在天坛墙根儿黄昏捉蛐蛐,雨前逮蜻蜓的疯玩情景。那时候,家住打磨厂,过了金鱼池,就到了天坛墙根儿底下了,很近便。

③清代陈宗蕃的《燕都丛考》说:“天坛明永乐十八年建,缭以垣墙,周九里十三步,今仍之。”后来,这一道九里十三步的外墙,被后建起来的单位和民居蚕食了不少。不过,天坛东门这一带的外墙还完整。这一段墙根儿,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是各种个体小摊贩的天下,紧贴墙根儿,一溜儿逶迤,色彩纷呈。还有一处专卖花卉的小市场,好不热闹,颇似旧书中记载的清末民初时金鱼池一带平民百姓为生计结棚列肆的旧景再现,历史真有着惊人的相似。

④天坛墙根儿内外,据说曾经生长有益母草,颇为引人眼目。清代《宸垣识略》中说:“天坛井泉甘冽,居人取汲焉。又生龙须菜,又益母草,羽士炼膏以售,妇科甚效。”清代《析津日记》里也说:“天坛生龙须邸菜,清明后都人以鬻于市,其茎食之甚脆。”

⑤这都是前朝旧景,天坛井泉和益母草早就没有了。不过,我小时候,天坛有很多马齿苋。马齿苋没有益母草那样高贵,只是老北京普通百姓吃常的一种野菜,想来,因其普通,生命力才更为旺盛,春来春去,一直延续生长,比益母草存活的年头更长一些。

⑥马齿苋老北京人俗称之为长命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益母草须清明前后食之,马齿苋得到夏至这一天吃才有效。因为夏至过后,是北京头人称之为的“恶五月”,天一热,虫害多了起来,疾病也容易多起来。吃马齿苋,可以消病祛灾,保佑长命。这一传统来自民俗与民间,延续了很久。我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年这时候都要到天坛墙根儿挖这种马齿苋。别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闹饥荒的年月,粮食不够吃,母亲常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挖,回家洗洗剁碎了包菜团子吃。

⑦如今,漫说天坛墙根儿找不到一根马齿苋,就是到天坛里面,也找不到了。如今的天坛里面,原来空出的那些黄土地,早都种上了花草,春天是二月兰,夏天是玉簪,秋天种些太阳菊、串红,姹紫嫣红,引人驻足。

⑧很长一段时间,天坛墙根儿被后建的房屋侵占和蚕食,其中最突出的是天坛医院和口腔医院。如今,为了北京中轴线申遗,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或腾退或迁移,还原了当年天坛轩豁的盛景,中间被外面楼房所阻断的地方被打通,天坛的墙根儿终于可以连接起来,几近陈宗蕃先生考察的那样,有着九里十三步的长度了。

⑨人们往往只记着祈年殿清末时曾被大火烧毁的经历,其实,在历史的变迁之中,天坛墙根儿的命运一样跌宕周折,而且,缠裹的周期更长。如果说天坛是一本大书,祈年殿是天坛最为醒目的内容,那么墙根儿则是这本书的封面,或是封面上必不可少的腰封

⑩如今,天坛的墙根儿内修了一条平坦的甬道,成了北京人晨练的好去处。每天清早,都会有好多人,手腕上戴着计步器,在这里跑步或走步。即使雨雪天,也有不懈者在坚持。当初,建天坛的时候,古人是为了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哪里会想到如今可以蔓延出运动健身的新功能。

⑪如今的天坛墙根儿外面,被整修得整整齐齐,曾经琳琅满目的个体户小摊,统统没有了踪影,一切像被吸水纸吸得干干净净。34路、35路、60路、106路好多路公交车,来往奔驰在天坛墙根儿下。每次经过天坛墙根儿或进天坛里面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想起这一切,特别是马齿苋。才觉得时间并非是如水一样一去不返,因有过它们的存在,便有了物证一般,让流逝的时间不仅是可以追怀的,也是可以触摸的。

⑫关于天坛墙根儿,还得说一件事。我有一个同窗好友,叫王仁兴。他刻苦好学,却因家庭困难,无法上高中继续读书,早早参加了工作。这让我很替他惋惜。我到过他家。从他家出来后,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我理解了他的选择,更理解了他的心情。

⑬1968年,我去北大荒,两年后,回家探亲,有一天,在壹条龙饭庄的后面,看见他坐在那里剥葱。后来,他靠着刻苦自学,最终从一名店小二成为一位研究中国食品史的学者。最近,他把自己刚刚出版的厚厚的大书《国菜精华》快递给我,顺便告我,他搬到了金鱼池。我心里有些吃惊,也有些不解——房子面积缩小了不少不说,质量也远不如原来的。

⑭他告诉我:“我一直有个夙愿,就是有一天能把家搬到天坛墙根儿来。现在想逛天坛过了马路就是,近便不说,一到晚上,夜深人静,把窗子打开,就能听见天坛里风吹来松柏滔滔的声音,你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吗?”

⑮他没有说那是什么感觉。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溜儿逶迤                            逶迤:蜿蜒曲折

B.还原了当年天坛轩豁的盛景            轩豁:高大壮丽

C.蔓延出运动健身的新功能                蔓延:生发

D.我一直有个夙愿                        夙愿:一向怀有的愿望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同窗好友王仁兴这个人物着墨颇多,主要是为了表现他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

B.第⑨段说:“墙根儿则是这本书的封面,或是封面上必不可少的腰封。”这个比喻说明墙根儿是历史变迁的缩影。

C.多有引用是本文的一个特色,既增添了内容的历史底蕴和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D.作者用自然朴实的语言,有层次地向读者讲述了儿时的记忆和天坛墙根儿的变迁,行文举重若轻。

3.马齿苋在文中有多处描述,对此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通过与“益母草”的对比,突出了马齿苋虽普通,但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B.马齿苋也称长命菜,因为它可以消病祛灾,更可为饥荒岁月的人们提供食物。

C.马齿苋勾起了作者对过去天坛岁月的回忆,表达作者了对天坛的浓郁的感情。

D.如今的天坛没有了马齿苋,如同没有了物证,便无法追怀和触摸逝去的时间。

4.作者从哪几个角度写出了天坛墙根儿的变迁,请结合全文具体说明。

5.第⑨段说:“历史的变迁之中,天坛墙根儿的命运一样跌宕周折”,请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在你的生活周围是否也有类似因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事或物,并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查看答案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论述了“差序格局”“礼治与法治”问题,请从这两个角度任选其一,结合书中的内容,评价下面的事例。不少于150字。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小陈举报父亲之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任选其中的三个小题。

陶渊明“弱龄寄事外”,写出自己年少时就不会逢迎世俗、钻营取巧,这种本性在《归园田居》中是这样表达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在做彭泽令时,挂印去职,留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这种洁身自好、蔑视权贵的风骨,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写道:(2)“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和《劝学》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师说》提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3)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劝学》论证学习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就像“木受绳则直,(4)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陶渊明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注释:①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40岁的陶渊明为生活所迫,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赴京口上任,行经曲阿(今江苏丹阳)途中,作此诗。②冥会:暗合。③宛辔:放松缰绳。④通衢,喻仕途。⑤眇眇:渺小。⑥聊且,姑且。⑦班生庐,指隐者居住的地方。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或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年少钟爱琴书,寄心事外;虽衣食贫乏却怡然自得;表现了清高自守的品格,为后面写自己暂时出仕终将归隐的志趣做了铺垫。

B.“时来苟冥会”四句写诗人把此次出仕看作命运的巧合和人生旅途中的小憩,于是命人准备行装,暂时告别田园,这体现了他顺应自然的天性。

C.后四句叙写诗人今后立身行事的打算:坚守本性,不被现实约束,顺随自然,终将返回田园。这种儒家的处事原则,既有理智,又流露真情。

D.陶诗的语言于平易中见精彩。如“目倦川途异”,一个“异”字便突显了江南山水之胜;对此美景,著一“倦”字,反映了对出仕的厌倦。

2.从“眇眇孤舟逝”到“临水愧游鱼”,描述旅途所见所感。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条概括这几句诗抒发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

韩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③圣人无常师。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习之,不拘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不齿                    看不起

B.孔子郯子、苌弘、师襄        老师

C.郯子之                    同类的人

D.六艺经传皆习之            全面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士大夫                蚓无爪牙

B.吾从师之                非能水也,绝江河

C.于其身也,耻师焉        位卑足羞

D.不拘时,学于余        此非德之困周郎者乎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现在的很多人,他们离圣人也远去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难道都出于这个原因吗?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句读不了解,疑惑就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或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接着阐述老师的职责,继而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再提出择师的标准。

B.第②段运用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突出其严重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学者必有师的论点。

C.第④段交代写作《师说》目的是赞许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时”指“时间”,“古道”指“从师”传统。

D.本文以散句为主,运用多种不同句式,又兼以慨叹、质疑、讽刺等语气,语言错落有致,情感充沛,又富有气势。

5.韩愈引用“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来证明要从师求学的观点。《论语》中也有许多讲学习的名言。请从下面三则中选择其一,说说你的理解。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②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