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题。 一碗羊肉汤 ( 金光) 就在县里准备树立脱贫致富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题。

一碗羊肉汤

( 金光)

就在县里准备树立脱贫致富的典型时, 长岭乡建起了一个大牧场。 刘乡长说, 这个大牧场完全采用孟加拉式的养殖办法, 从新疆、 内蒙古和西藏各地购进优质绵羊 2000 只。 虽然乡里在农发行贷了 100 万元的款, 但望着潮水般的羊群, 大家心里很踏实: 这钱不出两年就可赚回来。

县委张书记亲自到牧场察看, 拍着刘乡长的肩膀说:“不错不错, 因地制宜, 这才是真正的脱贫项目。 ”回到县城, 张书记当即打电话召集开会, 谈了到长岭乡察看天然牧场的感受, 他要求从县委班子开始, 轮流到长岭乡牧场去参观。

县委办的同志不敢怠慢, 连夜排出参观者的顺序: 从 6 月 8 日起, 当天是常委班子成员, 9 日是县政府领导,10日扶贫办, 11 日县委办, 12 日县委组织部……一直排到了第二年的 3 月 19 日, 把县直各单位、 各乡镇、 村组都排上了, 要求所有参观单位要认真学习长岭乡的经验, 学习他们敢想敢干的工作思路, 结合实际提出自己乡、村的脱贫办法, 力争在两年之内摘掉全国贫困县的帽子。

接到县委办的通知, 刘乡长说, 这次县里对长岭乡牧场如此重视, 要把长岭乡树为脱贫致富的典型, 我们一定不辜负上级的期望, 一要把牧场建设得更好, 二要搞好接待工作, 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乡政府办的同志冷不丁地提出一个问题: 一天要接待二十多个人, 生活咋安排? 这一下难住了刘乡长, 牧场远在离乡政府二十多公里的荒山上, 参观的人在乡里吃饭不合适, 到山上又没有好东西招待, 怎么办? 刘乡长忽然闪出一个念头。 他说: “我说个办法, 人家领导来参观牧场, 这牧场就是养羊, 咱们这里啥都缺就是不缺羊, 明天领导们来, 我们在山上垒两口大铁锅, 拣两只大肥羊宰杀, 在山上熬两锅羊肉汤, 经济又实惠。 ”大伙一听, 不禁拍手叫绝。 在山上垒两口大铁锅,拣两只大肥羊宰杀,在山上熬两锅羊肉汤,经济又实惠。”大伙一听,不禁拍手叫绝第二天县委的小车一字型排开,足有二十多辆停在了离长岭牧场五六里的山下路旁,领导们一路风尘来到牧场,大家看到荒岭上建成如此规模的牧场,无不称赞。中午12点,每人一大碗鲜羊肉汤配上两个脆香的烧饼,更让领导们赞不绝口。县委张书记端着羊肉汤喝了一口说:“香,这比吃几百几千块的宴席有滋味多了,你们勤俭节约的精神更值得发扬。”张书记号召,今后无论谁来牧场参观,都只准喝羊肉汤,不准吃酒宴。

第一批来了,第二批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都对长岭乡牧场特别是那碗羊肉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市扶贫办的领导得知长岭牧场的事,决定到牧场看看这下可慌了刘乡长,他打电话与县委张书记商量了好长时间,询问接待的事宜,张书记最后在电话中毫不犹豫地指示:仍然用羊肉汤招待。

市领导来了,他们转圈看了看牧场后表示满意,就是不见大羊群,便问羊呢?刘乡长心慌慌的,说正在联系贷款购买。现在资金是个大问题,希望市里能给扶持点。中午他们端起羊肉汤时一位老领导提了个问题:这羊肉是从山下买的,还是在山上杀的?刘乡长忙回话:“这是咱牧场的羊,现宰现熬,鲜得很,鲜得很这位领导盯着碗里羊肉和漂在汤里厚厚的一层油,皱起眉头问:“一天能宰几只?”刘乡长忙竖起两根手指:“两只,两只,”领导没有再说话,放下羊肉汤就走了。

刘乡长等着市扶贫办的答复,但眼看牧场的优质绵羊宰完了,还不见上面的精神。于是他沉不住气了,去找县委张书记。张书记正在低着头看一份《内参》,一行醒目的标题在张书记和刘乡长眼前晃着:《参观者一年吃掉一个牧场》。张书记沮丧地说:“刚才市里来了电话……牧场暂时关闭。”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小说描写了长岭乡建牧场,由脱贫致富典型,发展为接待参观者,牧场羊快被吃完的过程,故事情节曲折新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

B.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特别是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准确巧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C.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市扶贫办领导对刘乡长他们的做法不满,就是通过老领导表情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D.这篇小说运用典雅凝练,风趣幽默的语言反映了农村脱贫致富深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艺术感染力强,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E.第三自然段描写县委办工作人员安排各级领导参观的日程表,突出了长岭乡接待任务的密集繁重,也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2)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内参》的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刘乡长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从牧场关闭原因的角度,谈谈你对小说主旨的理解。

 

(1)C,E (2)①照应前面情节:正因为市扶贫办的考察,发现长岭乡依然贫困的原因,才会有《内参》文章的出现。②推动情节发展到高潮:《内参》的文章为关闭牧场提供了依据,情节逻辑合理。③给读者留有思考的空间,表现结尾的突转:参观者吃掉一个牧场,令人深思。 (3)①因地制宜,真抓实干:为了长岭乡脱贫致富,在荒岭上建立牧场。②头脑灵活,积极争取:面对频繁的参观者,他用羊肉汤来接待;向县委书记询问接待事宜,希望市扶贫办扶持牧场。③没有原则,缺乏远见:为了不辜负领导期望,为了让参观者满意,无休止地宰羊接待,使得牧场的羊大幅减少,也没有彻底摆脱迎来送往的官场作风。 (4)①长岭乡自身的原因:建立起了牧场,但是结构单一,表达了没有可持续发展资源的乡村依然贫穷的主旨。②县委张书记的原因:张书记考察后指示各级领导参观,增加了牧场的负担,并对羊肉汤赞不绝口,助长了招待风气,表明上级政府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使贫困的百姓更贫困的主旨。③刘乡长的原因:为了不辜负领导期望,为了让参观者满意,没有原则,无休止地宰羊接待,使得羊大幅减少。④各级参观者的原因:一批批的领导参观牧场,都对长岭乡牧场特别是那碗羊肉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揭示频繁的请吃拖垮了牧场的现象。⑤政策和资金扶持不足的原因:长岭乡牧场要发展,真正脱贫致富,还要靠优惠的政策和贷款扶持。 【解析】 (1)本题考核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看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要求选出“最恰当的”“ 两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选项,“脱贫致富典型”不准,只是脱贫项目,尚未脱贫致富。“结尾出人意料”不全对,结尾也在情理之中。 B选项,没有环境描写。 D选项,“运用典雅凝练,风趣幽默的语言”不对,本篇小说语言朴实无华。 故选CE。 (2)本题考核学生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方法是,注意答出情节的内容,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结构上和前文的伏笔照应,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内容上塑造人物,凸显主旨,注意这些突破口即可答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内参》的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内参》正处于文章的结尾处,正因为市扶贫办的考察,发现长岭乡依然贫困的原因,可见照应前文的“市扶贫办的考察”情节;《内参》的文章为关闭牧场提供了依据,由此可以看出,推动情节发展到高潮;文章结尾“参观者吃掉一个牧场”,给读者留有思考的空间,引起人们的思考。 (3)本题考核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就在县里准备树立脱贫致富的典型时, 长岭乡建起了一个大牧场”。县委张书记亲自到牧场察看, 拍着刘乡长的肩膀说:“不错不错, 因地制宜, 这才是真正的脱贫项目。”这体现了刘乡长“因地制宜,真抓实干”的形象特点;“中午12点,每人一大碗鲜羊肉汤配上两个脆香的烧饼,更让领导们赞不绝口。”面对频繁的参观者,他用羊肉汤来接待;市领导来了,刘乡长提出“现在资金是个大问题,希望市里能给扶持点”, 体现了刘乡长“头脑灵活,积极争取利益”的形象特点;当乡上人员提出“人们到山上又没有好东西招待”,刘乡长说: “我说个办法, 人家领导来参观牧场, 这牧场就是羊,咱们这里啥都缺就是不缺羊, 明天领导们来, 我们在山上垒两口大铁锅, 拣两只大肥羊宰杀, 在山上熬两锅羊肉汤, 经济又实惠。 ”这体现了刘乡长“没有原则,缺乏远见”的形象特点。 (4)本题考核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方法是,首先明确作者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纳即可。赏析归纳主题、中心思想类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委婉含蓄达意的文本,作者并没有明确中心,那么主旨大意就得读者和作者的情感水乳交融达成情感共鸣后,再进行整理概括。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类,因为情感态度在文本中基本上都有明示或者暗写。 本题是从“牧场关闭原因的角度,谈谈你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即先分析牧场倒闭的原因,然后从原因中归纳作品的主题。注意从县长、乡长和普通的百姓中寻找原因,还要注意大的环境,农场的历史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等。答题时注意给出观点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分析牧场倒闭的原因,一是长岭乡自身的原因,“刘乡长说, 这个大牧场完全采用孟加拉式的养殖办法, 从新疆、 内蒙古和西藏各地购进优质绵羊 2000 只。乡里在农发行贷了 100 万元的款”,从而得出“没有可持续发展资源的乡村依然贫穷”的主题; 二“回到县城, 张书记当即打电话召集开会, 谈了到长岭乡察看天然牧场的感受, 他要求从县委班子开始, 轮流到长岭乡牧场去参观。县委办的同志不敢怠慢, 连夜排出参观者的顺序”,是张书记考察后指示各级领导参观,增加了牧场的负担,县委张书记端着羊肉汤喝了一口说:“香,这比吃几百几千块的宴席有滋味多了,你们勤俭节约的精神更值得发扬。”并对羊肉汤赞不绝口,从而得出“上级政府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使贫困的百姓更贫困”的主题;三“第一批来了,第二批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都对长岭乡牧场特别是那碗羊肉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刘乡长为了不辜负领导期望,为了让参观者满意,没无休止地宰羊接待,这是刘乡长的原因。从而得出“官员要有原则和底线”主题;四“第二天县委的小车一字型排开,足有二十多辆停在了离长岭牧场五六里的山下路旁”,“第一批来了,第二批来了”,是一批批的领导参观牧场,这是各级参观者的原因,从而得出“频繁的请吃拖垮了牧场”的主题;五是“刘乡长等着市扶贫办的答复,但眼看牧场的优质绵羊宰完了,还不见上面的精神”,“刚才市里来了电话……牧场暂时关闭”,是政策和资金扶持不足的原因,从而得出“长岭乡牧场要发展,真正脱贫致富,还要靠优惠的政策和贷款扶持”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传统文化事业下的人和自然

楼宇烈

当前的生态问题源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自视无所不能,能够征服自然。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自我膨胀,肆意向自然攫取,不尊重天地万物,非但没有取得真正的独立,反而是被物质、财富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我。

从“人和天地浑然一体”的观念,变成“人与天地相对立”,于是天地就被作为外在的研究开发、对象。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在中国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我们曾引进了很多西方哲学理论和思想学说,例如欧洲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自然并不是存在于人类之外、与人类实践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了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很多人却将其误读为:人类的根本任务是征服、改造自然。

上世纪初,中国的学术界就开始从中国哲学里寻找改造自然的资料。但是,在中国哲学里面没有“改造自然”的提法,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历史上国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学者们找到的天人关系资料大都是讲“天人合一”的,当时把“天人合一”“畏天命”“奉天”理解为天是绝对不可侵犯的,人在天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去适应天。但后来,有人把荀子“明天人之分”的主张理解为人不能做天的奴隶,提升到“人定胜天”的高度,为征服、改造自然找到了了理论根据。但这显然不符合荀子的原意——天、地、人各有其道,能够分清天与人的职责的人是圣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思想值得借鉴。道家认为,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很伟大,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很渺小。人确实有伟大的一面,但人不能主宰万物,天无为,人也要学着无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个世纪,西方一些思想家提出要重建人文主义,人既不能成为神的奴隶,也不能异化为物的奴隶。人类破坏自然,源于人的贪婪,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破坏了生态环境之后再去治理,所需成本比破坏它的收益要更多,也无法再完全恢复原貌。因此,开发自然资源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而且考虑环境问题时,需要抑制人的欲望。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淡薄,推崇以消费来推动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有人文精神。倡导不耗尽资源,让现代人可以发展,让子孙后代也可以持续发展。生态平衡是建立在生态伦理的基础上,生态伦理的核心是要相互尊重,要建立起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的观念,不去随意破坏、改造自然。另外,食品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我们不能光吃人造的东西,还要多吃自然的东西。这里讲的“自然”是老子讲的“道法自然”,我们要把自然人文的精神和现代科技更好的结合,不是用现代科技去淹没自然人文。  

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便利,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数据化让人越来越失去主动性,人在征服物质世界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些人成了机器、信息的奴隶。“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人类要思考一下,有没有必要向自然、社会攫取那么多的财富呢?  

(选自《大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自我膨胀,肆意向自然攫取,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完全能够征服自然,正是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当前的生态问题。

B. 中国人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最初认为“人和天地浑然一体”,到后来的“人与天地相对立”。  

C. 西方哲学理论和思想学说研究的自然,是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自然,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且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

D.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却被很多人误解为人类的根本任务是征服、改造自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历史上“天人合一”“畏天命”“奉天”的主张,曾被理解为天是绝对不可侵犯的,学者们没有从中发现“改造自然”的说法。

B. 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其原意不是为了强调“人定胜天”,而是说天、地、人各有其道,能够分清天与人的职责的人是圣人。

C. 道家认为,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很渺小,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很伟大,甚至能主宰万物。而应该效法天地自然,这种思想值得借鉴。

D. 西方一些思想家提出要重建人文主义,是因为人类向自然的索取破坏了生存环境,而恢复原貌所需成本比当前获得的收益要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要借鉴传统文化的天人思想,尊重天地万物,抑制欲望,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寻求建立生态的平衡。

B. 食品安全问题应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把自然人文的精神和现代科技更好地结合起来,而不是用现代科技去淹没自然人文精神。

C. 数据化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越来越失去主动性,丧失自我,所以不要过度依赖数据,更不能做机器、信息的奴隶。

D. 文章结尾引用《史记》中的句子,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引人深思,意在呼吁人们“知足”“知止”不能向自然、社会攫取财富。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积累

古人云:“大厦之构,非一木之枝;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又云:“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

酒越陈越香,学问亦是如此。一学就懂,只说明觉悟高;一学就会,也只说明其聪慧通达。倘若不适当积累其所懂所会乃至所不懂所不会,恐怕此等学识,也如那一缕青烟,随风而散罢了。

纵观古今,文坛之名学名士,哪一个不是依其积累素要,再加酝酿成良文,而靠其闻名于世?古人的名垂青史,流芳百世靠积累;如今的亦是如此,这难道还不说明积累的重要性?

书法史上的“二王”,也就是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他们凭借着精湛的书法技艺,颇负盛名,他们的成果无一不是一点点的积累与磨练而成。王献之书法练得烦了,请求父亲讲一道练字秘诀。王羲之指着装满水的七口大缸言道:“水尽功自成!”献之用完水,方知积累与磨练唯成功之道也。

蒲松龄为积累素材,摆下茶摊,行人若能提供给他鬼神故事,就可免费喝茶休息。这一举动助其收集了大量有关神鬼之说的素材,于是才有了今天所见的以揭示黑暗的社会生活为要的《聊斋志异》。

“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这是怀着对科学无限热爱与忠诚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员贾兰坡先生的至理名言,也为他光辉的一生缀上点点星火。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发掘震惊了世界,在战争的背景下,贾兰坡记录了周口店发掘资料,不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弃一空。但正如他所说的,他依然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与真诚再次谱写了一个科学家的忠诚与敬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一次长途的跋涉;求知要靠积累,而积累要在专与勤。它不是一时、一地抑或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对我们恒心与毅力的最大考验。

人生之路颇多坎坷,求知生涯也苦味良多。做一个有学问有求知欲的人,首要任务应属积累,积累经验、渠道、“水分”、材料、等等,这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1.三言两语话主题(思维发展)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2.内外联系深领悟(语言建构)阅读本文,你还能联想到哪些典型事例?试简要举几个例子。

 

查看答案

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请你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展示人物内心的变化,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促织》和《变形记》都写了人变成虫,试将二者进行比较。

 

查看答案

为什么小说的情节很荒诞,但读起来却能让人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