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哈佛大学校长就职典礼演讲(节选) 德鲁·福斯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哈佛大学校长就职典礼演讲(节选)

德鲁·福斯特

现在是哈佛以及像哈佛这类大学去思考的时候了:在这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大学的确是要承担责任的。但我们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需要首先搞清楚,我们为了什么去承担责任。人们要求我们报告毕业率、研究生院的入学统计数字、标准考试的分数,人们要看研究经费有多少、教师出版和发表论著的数量是多少。但这些硬性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大学所取得的成就,更不要提大学所渴望达到的目标了。虽然了解上述指标很重要,但我们的目的要比这些宏大得多。

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者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大学要对永恒做出承诺,而这些投资会产生我们无法预测且常常是无法衡量的收益。大学是那些活生生的传统的管理员。对于那些努力去证明这些传统不过是工具性的、不过是对某些当代需求有定用处而已的说法和做法,我们会感觉很不舒服。恰恰相反,我们追寻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它们自身”,因为正是它们,千百年来界定了我们何以为人类,而不是因为它们可以提升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力。

我们追寻它们,因为它们使我们的洞察力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而这,则是我们在难以避免短视的当下所无法发现的。我们同样追寻它们,也因为正如我们需要食物和房屋来生存样,正如我们需要工作和寻求教育来改善我们的运气一样,我们作为人类同样需要寻找意义。我们努力去理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原因何在。对许多人来说,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但对意义的找寻,是没有尽头的探索,它在不断地阐释、不断地干扰和重新阐释现状,从不会满足于已有的发现。事实上,这就是所有学问的真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概莫能外,因此,它也就成了“大学是干什么的”之核心所在了。

就其本质而言,大学培育的是一种变化的文化,甚至是无法控制的文化,这是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教育、研究、教学常常都是有关变化的:当人们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的疑问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时,它改变了世界;当我们的知识运用到政策之中时,它改变了社会。

(有删改)

1.“虽然了解上述指标很重要,但我们的目的要比这些宏大得多。”福斯特所谓的“宏大目的”主要是指什么?

2.简要分析第3、4段的论述层次。

3.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是培育一种变化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哪些基本作用?

4.《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也谈到了对大学的一些看法。中外两位校长的很多观点,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福斯特:“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结合他们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1.对永恒做出承诺,追寻传统,寻找我们人类自身的意义;对未来承担责任,培育变化的文化。 2.本文作者把问题放在历史中去看,从而提出观点,继而进行分析;本文第3、4段作者带领听众客观地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大学的责任,并坚定地指出其历史使命。第3段开头提出观点: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者仅仅是对现在负责。接着从学问入手一所大学关乎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并点出追寻传统的目的所在。第4段分析追寻的原因,最末一句“因此……‘大学是于什么的’之核心所在了”呼应第3段开头的“精神所在”,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3.改变个人,改变世界,改变社会。 4.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福斯特说:“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他们对大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学校时应该关注的是知识的学习,而不应该片面地注重分数的高低,应该用真心做学问,怀揣着对知识的敬畏与崇尚,用青年式的热情与好奇心追求真理。这也为教育者指明了一个方向:要远离繁杂的利益纷争,体验学术的奥妙与激情。倘若教育者们拥有这样的理念与追求,何愁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何愁发现不了真理的光芒?何愁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 本题: 题目中引用的话在文中属于过渡性句子,答案可自下文概括。梳理下文的层次,是答题的关键。从关键语句“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者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中总结出第一个目的;从“我们同样追寻它们……正如我们需要工作和寻求教育来改善我们的运气一样,我们作为人类同样需要寻找意义”中总结出第二个目的;从“大学是要对永恒做出承诺,而这些投资会产生我们无法预测且常常是无法衡量的收益”总结出第三个目的。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的能力。所谓文章的结构就是围绕主题安排材料的布局,答题时一般从叙述的顺序、人称视角的变化、文章的线索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等角度分析,先明确特征,然后分析好处。 本题: 对论述层次的分析,一般由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入手。本文第3段首先提出问题(即观点)“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接着分析追寻传统的目的或者意义,第4段紧承上文,分析追寻传统的原因。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中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整合。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区应在最后一段,观察内容,“文化的作用”主要从三方面来论述:改变个人、改变世界、改变社会,学生只要分层概括即可。 本题: 本文最后一段阐述了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抓住本段第二句话“当人们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的疑问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时,它改变了世界;当我们的知识运用到政策之中时,它改变了社会”,即可得出完整的答案,即改变个人,改变世界,改变社会。 4.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题目中的“异曲同工”这个词。说明他们强调的中心是一样的。然后分析他们的观点从而得出他们都强调了大学对我们的重要性。学生只要结合文本,分条来进行概括即可。 本题: 要求谈个人的见解。首先应分析蔡元培和福斯特二人观点的共性,那就是都谈到了大学是研究“学问”的,一说“高深学问”,一说“根本问题”。结合这点,谈自己对大学的认识,谈自己对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学问的认识或教育者应该怎么做就可以了。注意观点明确,有简要的阐述。如我认为:大学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大学的学问是影响终身的学问。因为:①通过大学的学习,可以对历史和未来负责,可以提升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力。②大学使我们的洞察力增加了深度和广度,在无尽的探索中,不断地干扰和重新阐述现状,使我们不会满足已有的发现。③大学使人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我们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有疑问时,它改变了世界;当我们把知识运用到政策中,它改变了社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查看答案

下面是谢冕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迎新会上的演讲《富有的是精神》中的一段文字请结合自己对文意的理解在横线上写出本段的结论句。

北大这所学校出过许多学者,也出过许多革命者。这些学者中的出色的人物,往往是人的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创的。如李大钊,他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到中国来,他呼唤并参与了中国青春的创造;又如鲁迅——北大校徽的设计者,他在这里的身份只是讲师,但却是中国文化的伟人。不论是李大钊,还是鲁迅,他们都是伟大的爱国者。所以,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邀请校友来校参加学校100周年校庆活动的信函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岁月如歌,沧海桑田。2020年4月28日,学校将迎来100周年寿辰。这是全校校友耿耿于怀的盛典。在此,我要代表学校三千余名师生,热忱邀请您重返母校,欢聚一堂,重温您们意气风发的求学时光,同览母校勃勃发展的新姿新貌,畅叙手足情谊,分享成功喜悦,共话美好前景。我们相信,母校100周年校庆必将因您的参与而更加精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________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______。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________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_________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B.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C.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D.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B.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C.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D.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查看答案

马克思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面的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天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