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行的时光 旧历八月的北方小镇,碧空如洗,阳光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行的时光

旧历八月的北方小镇,碧空如洗,阳光柔软而熨帖——真是一年里最好的时光了。斑驳的光影里,似乎所有的事物都在预谋着退场:道路两旁的树木现出憔悴的神色,高楼间隙里攀爬的丝瓜,只余下肥硕的一只,被大红的丝线缚在架子上。更远的那些地方,大地上关于播种和收获的事情正在依序进行。一年里重要的使命就要完成了。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心安理得的从容。

可是再好的时光里也会有人变老,我的外婆,她也一年一年老去了。自理生活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早先几年,外婆就被姨妈接到城里去住了,在一个叫作蜂山的地方。我下车走过去,要爬两段长长的坡道,大概有十分钟的路程。

听说我要回来,外婆早早地下楼,在路口处晒着太阳等我。年近九十岁的她的确是苍老了,梳在耳后的头发从花白变成雪白,牙齿也几近掉光了,像是一件古旧的物件蜷曲在光影里。可是如果她就这样安静地坐着,你又觉得她老得没有那么明显——对于变老的心理预期会消解这种冲突,况且,你也在慢慢变老。

我不时地打量外婆,其实,她已有一些年老迟钝的征兆了,她有时会分不清楚自家的几个孩子。她怔怔地看着我的外甥——那个百无聊赖的孩子,先是任性地到处扬沙,之后不知从哪里翻出来一把手斧,胡乱地砍来砍去。我察觉到了她脸上现出的一种迷茫的神情——她心里已有些疑惑了。

时间在阳光和影子的胶着中缓缓而过,夕阳西下,黄昏的样子,使人想起“景翳翳以将入”“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我扶她回家,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上,零星地散落着几片枯黄的叶子,不知名的昆虫一动不动地仰躺着,使人感到自然的死亡并没有那么狰狞可怖。

外婆对我说起她的母亲,慨叹母亲临死的时候也没能喝上一口稀粥,这让她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想落泪。是啊,这些年里,看她吃饭时的样子神色凝重,大概内心的纠结大过美食的享受吧。她又说起她前些年的病症,感叹如今医疗手段的先进,让她又安安稳稳过了几年安宁的时光。

我陪她慢慢地挪步,如同小时候她扶我学步的样子。傍晚的街道上,少有行人,世界有一种难得的安静。木质手杖杵地的声响在暮色里传出很远,像是大地上的某种震颤,又仿佛世间只有我们两个在走。

在要拐弯的时候,外婆忽然说:“咱们再往前走一段吧。”她指着前面不远的地方,“咱们走到那里,再走回来。”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水泥路面的尽头是一处台阶,步级而上就是一处公园的入口了,树木林立,在暮色的映照下显得幽深。

说实话,外婆这个提议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年纪轻轻就落下一身毛病的她,几乎从不出门。也因此,虽然自父亲故去后我就同她一起生活,但真正同行一段路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那是我记忆里外婆唯一一次到山上劳作的情形。因为我闹着要喝水,于是早早地往家里走,走到一处悬崖旁,不知怎的,像是风开的一个并不高明的玩笑,一下子就把我的斗笠吹到了悬崖边。吹到悬崖底下倒还好,偏偏在半空里被细小的灌木钩住,使我们一筹莫展。这件事情我至今记忆深刻。我总觉得这件事情远没有这样简单,一定是风在含蓄地向我吐露某个秘密——一个关于人生的无法光明正大宣告的秘密。

三十年来,我所能记起的与她同行的时光就只有这么多了。

暮色欺近,我同外婆相互搀扶着上楼。我建议背她上去,她却依旧不肯。姨父用细长的钢管钉在墙上,做了牢靠的扶手,这让她有十分的信心不会跌跤。是啊,总有一些路要靠自己来走,竹杖芒鞋的路。

现如今,我们总是采用各种手段,企图使时间变得有序。可我总是隐隐觉得,时间和世界从来不曾粘连为一体,时间并没有均匀地洒向世界,世界也总会在明暗交替的光晕里前进或倒退。

直到过了而立之年,我才觉得自己终于长大了,我与外婆的角色,似乎也在这样的时光流转里相互对换,我变成一个大人,而她慢慢退缩成一个需要时刻关照的孩子。然而,即便年近不惑,我也还是时常感到人生中的一些缝隙,不知何时皲裂开来,那是任何成长都于事无补的裂隙。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裂隙让我感到惧怕。即便只是黄昏里短短的一段路,我也害怕走着走着,会丢掉搀携的那个人。从此再没有人指引我折回的旧路,我只能独自一个人走进浩大而幽深的森林——那时,我将永远丢掉一个叫作“孩子”的身份。

(选编自房蒙《同行的时光》)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运用景物描写为下文叙写外婆作铺垫,揭示了自然界的生命依照时序生长与退场,让人感到心安理得。

B.文章中“鸟倦飞而知还”意蕴丰富,既指文中“我”陪外婆步行回家,又指人应理性看待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

C.据原文,风向我倾吐的“秘密”可以理解为:人生无法预测,偶有意外,人在这种意外面前常常感到无能为力。

D.文章用平凡小事刻画人物,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一位热爱生活、疼爱外孙、心怀感恩和固执倔强的外婆形象。

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以“同行的时光”为题有何作用。

3.请赏析文章末尾划线句子的妙处。

 

1.D 2.①突出“同行的时光”的含义。它既指三十年来“我”与外婆同行相伴、搀携回家的时光,又指“我”与外婆都在慢慢变老的时光。②突出选材的中心。全文围绕“同行的时光”选择“我”与“外婆”同行的典型事件,通过这些事件来表达我对生命的感悟。③饱含作者的感情。“同行的时光”饱含了作者对与外婆同行的依念和对失去外婆而不能与外婆同行的惧怕。 3.①从表达效果看,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将人世比作“浩大而幽深的森林”,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流露出来的失去外婆独自行走的伤感,情感真挚而意蕴深刻。②从结构上看,结尾照应了前文“是啊,总有一些路要靠自己来走,竹杖芒鞋的路”,既使结构更严谨,又强调在人世间,每个人都必定要独自面对困难。③从主题上看,深化了文章主旨。人难免会失去同行的人,但独自前行会让人勇于担当,最终将走向成熟。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D项,“固执倔强的外婆形象”错误,文章中的外婆年级颇大,热爱生活、疼爱外孙、心怀感恩,但是没有“固执倔强”。 故选D。 2.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可是再好的时光里也会有人变老,我的外婆,她也一年一年老去了”“直到过了而立之年,我才觉得自己终于长大了,我与外婆的角色,似乎也在这样的时光流转里相互对换,我变成一个大人,而她慢慢退缩成一个需要时刻关照的孩子”,“同行的时光”既指三十年来“我”与外婆同行相伴、搀携回家的时光,又指“我”与外婆都在慢慢变老的时光;“我陪她慢慢地挪步,如同小时候她扶我学步的样子。傍晚的街道上,少有行人,世界有一种难得的安静。木质手杖杵地的声响在暮色里传出很远,像是大地上的某种震颤,又仿佛世间只有我们两个在走”,可知突出选材的中心;“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裂隙让我感到惧怕。即便只是黄昏里短短的一段路,我也害怕走着走着,会丢掉搀携的那个人。从此再没有人指引我折回的旧路,我只能独自一个人走进浩大而幽深的森林——那时,我将永远丢掉一个叫作‘孩子’的身份”,可知饱含作者的感情。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从此再没有人指引我折回的旧路,我只能独自一个人走进浩大而幽深的森林——那时,我将永远丢掉一个叫作‘孩子’的身份”,手法上,“我只能独自一个人走进浩大而幽深的森林”用比喻的手法,将人世比作“浩大而幽深的森林”;从结构上看,结尾照应了前文,“是啊,总有一些路要靠自己来走,竹杖芒鞋的路”;从主题上看,深化了文章主旨,人生就像作者感悟,“时间和世界从来不曾粘连为一体,时间并没有均匀地洒向世界,世界也总会在明暗交替的光晕里前进或倒退”,总要自己行走在人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卢永根生命中的“70年”

被芳草和绿荫围绕点缀着的华南农业大学昭阳湖畔,伫立着老校长、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的雕像,上面铭刻着的“坚持实事求是,提倡独立思考;不赶浪头,不随风倒;有三分事实,作三分结论”,是这位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布衣院士”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卢永根这样定位自己的三重角色:先党员,再校长,后教授。

在卢永根眼中,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他时刻谨记、从未忘却的初心和责任。1949年8月9日,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入党宣誓那一天,监誓人一再提醒他:“加入共产党,个人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属于党、属于人民,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你是否要参加,请认真考虑!”年仅18岁的他毫不犹豫,庄严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2017年,87岁的卢永根生病住院后,主动向华农农学院党委申请成立了“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3天,“病房临时党支部”开展了“学习讨论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当时卢永根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仍然坚持全程参与了学习和讨论。

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上任之初,面对人才断层的困局,华农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了广阔天地,在全国率先打开人才培养新格局。“将国外所学经验跟中国农业的现实结合起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要实实在在做事,做一些能够为农业解决实际问题的事。”30多年来,这些话成了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学术和人生的引航灯。

2017年3月,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将毕生积蓄880万余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

作为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与作物遗传学研究结缘要回溯到1952年。“丁颖院士对我成材和毕生从事水稻研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卢永根从不讳言恩师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关键作用。后来,他继承了丁颖院士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逐步扩充到一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这些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即便年过古稀,卢永根还是经常跋山涉水,前往广东高州、佛冈等地进行普通野生稻资源的搜集。“到一些实在很难爬的山路段,我们就只能扶着卢老师缓缓通过。他教导我‘三分结果就下三分结论’,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他的学生、华农农学院教授刘向东回忆。

卢永根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特别是他和助手张桂权提出的水稻“特异亲和基因”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亦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能像一束小火花一样,点燃你们心扉中的爱国主义火焰,并迸发出热情,去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这是我所热切期待的。”35年前,卢永根在名为《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的报告中,表达了自己心中所盼。如今斯人已去,但如他所愿,他所撒下的“种子”,正让祖国大地麦浪翻滚、稻花飘香。

(选编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丁颖院士生前收集了7000多份野生稻种,他对卢永根的人生选择起了决定性作用。

B.“布衣院士”卢永根一生都在追求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他奉行“三分结果就下三分结论”。

C.卢永根任大学校长期间,在全国率先打开了人才培养新格局,彻底解决了人才断层的问题。

D.卢永根年逾古稀还与学生一起亲自前往广东高州、佛冈等地进行普通野生稻资源的搜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无论是身体健壮的青年时期,还是身体虚弱的老年时期,卢永根自始至终都坚守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责任。

B.卢永根积极收集水稻种质资源,这些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C.卢永根鼓励归国年轻人要将国外所学经验跟中国农业的现实结合起来,做能够为农业解决实际问题的事。

D.卢永根在理论上有创新,他和助手提出的有关水稻方面的新学术观点和应用设想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3.《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卢永根的颁奖词写道:“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里的“根”包括哪些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庸先生逝世后,有一副送别他的对联的横联为“一览众生”。“一览众生”化用了“一览众山”,是说金庸先生登高望远和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一座难以比肩的高峰。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

武侠小说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侠文化的文学读本,金庸先生的贡献在于将侠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墨、道、佛以及国民文化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价值观念多样的侠义精神和文化形态各异的侠客人物。陈家洛修身齐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展现的是儒家风采;郭靖兼爱非攻,踏实践行,有着墨者的风范;杨过顺其自然,至情至性,就是一位道家之侠;令狐冲潇洒快意,却又不失原则,是一位江湖浪子;至于韦小宝,其形象的阐释有着更多国民文化的思考。金庸先生在创作之初也许并没有想到要如此有序地彰显中国传统文化。

武侠小说源于《史记》,其中的《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分别记载了为主人卖命的侠客和崇尚自我精神的侠客,这也是后来武侠小说中最常见的两种侠客类型。在这之后,中国武侠小说历经三变。《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高峰,将侠客与朝廷捆绑一起,侠客只能跟在一些官员后面平叛捕盗,这种现象在公案武侠小说中表现得特别明显。1923年,向恺然创作了《江湖奇侠传》,构建了武侠小说的江湖世界。从此,武侠小说有了少林、武当、峨眉、青城等各种流派,侠客们有了自己的活动空间。江湖世界看起来与人间俗世远了,侠客们的个性和风采却能够在那个充满魅力的神秘世界中得到展现,武侠小说好看了。金庸小说是中国武侠小说发展中的第三变。金庸先生创建了武侠小说的文化空间,打造了“文化武侠”的范本。作为类型小说的武侠小说内涵丰厚了起来,韵味深远了起来,其格局与格调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无论是精英小说还是通俗小说,构造文化空间必然会给作品带来丰富的内涵。然而,像金庸先生这样如此广泛地涉猎多重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多见。更为重要的是,武侠小说彰显的是侠文化。侠文化与中国不同形态的传统文化既有相融之处,也有很多原则上的分歧。金庸先生却能将它们交融在一起,从而展现出不同的文化之侠,且如此鲜活生动,显现出金庸先生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特的思考,还有高超的文学修养。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是对侠客的社会担当精神的高度评价。这样的使命意识并不是金庸小说独有的,却在他的小说中得到最充分地彰显。《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之所以率军攻打撒马尔罕,是因为成吉思汗允诺,可以答应他一个要求。他原准备提出解除与华筝的婚约而与黄蓉结婚,可是看到蒙古兵屠杀百姓,话到嘴边却提出了蒙古兵停止屠城的要求。他做出了抉择,留住了老百姓的命,放弃了个人利益。金庸小说中侠客的社会担当精神不是理念的直接演绎,而是体现在行为的抉择中。有抉择就有牺牲,牺牲的是家仇、幸福,甚至是生命。抉择总是很艰难,有犹豫,有痛苦。同样,抉择后的行为很真实,彰显出的家国理念,显得特别光彩,特别崇高。理念的表达来自人物内心的召唤,行为的确立来自理性的最终抉择,金庸小说高尚不虚情,大气不做作,原因就在于此。

(选编自汤哲生《金庸小说:文化是底子人性是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非常认同用“一览众生”来评价金庸先生和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

B.金庸小说中的一系列文学形象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十分有序的演绎。

C.江湖世界为侠客们提供了活动空间,这使武侠小说内涵丰厚,韵味深远。

D.侠客的社会担当精神不是金庸小说独有的,却在他小说中最充分地彰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运用引证法,主要论述了金庸先生在塑造能彰显文化的侠客方面的贡献。

B.第三段列举具体事例,从中国武侠小说发展史的角度论述了金庸小说的地位。

C.第四段在第三段的基础上,论述了金庸先生在文化和文学上造诣很深这一观点。

D.选文认为金庸先生和金庸小说具有“一览众生”的地位,其论证结构是总分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记载了常见的两种侠客类型,它是中国武侠小说长廊里不可或缺的作品之一。

B.江湖世界与人间俗世远了,因此侠客们的个性和风采能够在那个神秘世界中得到展现。

C.武侠小说应追求直接演绎理念,用人物的抉择行为来体现理念,高尚不虚情,大气不做作。

D.金庸小说备受推崇的原因是它的贡献高于前人并对中国文学的创作有很好的启发。

 

查看答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风浪中团结战斗,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励,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请以“友谊”为话题写一个作文片段,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哈佛大学校长就职典礼演讲(节选)

德鲁·福斯特

现在是哈佛以及像哈佛这类大学去思考的时候了:在这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大学的确是要承担责任的。但我们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需要首先搞清楚,我们为了什么去承担责任。人们要求我们报告毕业率、研究生院的入学统计数字、标准考试的分数,人们要看研究经费有多少、教师出版和发表论著的数量是多少。但这些硬性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大学所取得的成就,更不要提大学所渴望达到的目标了。虽然了解上述指标很重要,但我们的目的要比这些宏大得多。

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者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大学要对永恒做出承诺,而这些投资会产生我们无法预测且常常是无法衡量的收益。大学是那些活生生的传统的管理员。对于那些努力去证明这些传统不过是工具性的、不过是对某些当代需求有定用处而已的说法和做法,我们会感觉很不舒服。恰恰相反,我们追寻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它们自身”,因为正是它们,千百年来界定了我们何以为人类,而不是因为它们可以提升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力。

我们追寻它们,因为它们使我们的洞察力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而这,则是我们在难以避免短视的当下所无法发现的。我们同样追寻它们,也因为正如我们需要食物和房屋来生存样,正如我们需要工作和寻求教育来改善我们的运气一样,我们作为人类同样需要寻找意义。我们努力去理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原因何在。对许多人来说,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但对意义的找寻,是没有尽头的探索,它在不断地阐释、不断地干扰和重新阐释现状,从不会满足于已有的发现。事实上,这就是所有学问的真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概莫能外,因此,它也就成了“大学是干什么的”之核心所在了。

就其本质而言,大学培育的是一种变化的文化,甚至是无法控制的文化,这是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教育、研究、教学常常都是有关变化的:当人们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的疑问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时,它改变了世界;当我们的知识运用到政策之中时,它改变了社会。

(有删改)

1.“虽然了解上述指标很重要,但我们的目的要比这些宏大得多。”福斯特所谓的“宏大目的”主要是指什么?

2.简要分析第3、4段的论述层次。

3.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是培育一种变化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哪些基本作用?

4.《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也谈到了对大学的一些看法。中外两位校长的很多观点,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福斯特:“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结合他们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