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1月5日到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1月5日到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四叶草”展馆内,展商云集,展品琳琅满目,参观者摩肩接踵。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时说:“我衷心希望,参会参展的各国朋友都能广结良缘、满载而归!”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充分说明,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

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激发进口潜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动适应。这表明,中国正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不断扩大进口空间。

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激发进口潜力,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搭乘高速行驶的“中国号”列车:南苏丹参展商带来了非洲原产芝麻,俄罗斯搭上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快车……诸多国外展商的故事,充分印证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开放合作是建设美好世界的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首届进博会的举办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各国应该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共享发展“大蛋糕”,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在开放中与世界共享发展“大蛋糕”》),新华社11月10日电)

材料二:

外媒称,面临美国的贸易制裁,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正在打造一个新形象——进口国。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17日报道,中国领导人已经承诺要让中国经济实现再平衡,并为经济全球化制定正确路线。

报道称,即将在上海举办的历时一周的盛会很火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租用了展位。这些企业包括谷歌公司、波音公司、通用汽车公司、霍尼韦尔国际公司、高通公司等。将有16万国内买家和很多中国官员出席展会。

报道指出,企业对该博览会的兴趣反映了中国对从先进工业生产系统到食品与服务等消费品的巨大购买力。中国国内外的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胃口可能很快会震动世界,就像此前它巨大的制造业产出震动了世界一样。

报道称,中国每年要主办像广交会那样的大约4000个贸易展,但此次展会将改变全球对中国的看法。

(摘编自《“中国胃口”或很快震动世界》,参考消息网2018.10.19)

材料三:

有8个风格各异的非洲国家馆将亮相上海,来自40多个非洲国家近200家全业的产品将亮相进博会,多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和政府代表也将出席此次盛会。

本次进博会为非洲产品亮相中国和国际市场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此次的非洲展品以食品和农产品为主,像埃塞的咖啡、加纳的可可豆、肯尼亚的红茶、塞内加尔的花生等;另外还有埃及的地毯、坦桑尼亚的坦桑蓝,突尼斯的茶具,卢旺达木雕等手工艺品。

户旺达总理思吉伦特表示说;进博会给非洲和全世界提供了一个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机遇,还给我们向中国学习工业化、产业化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经验提供了机会。

肯尼亚出口促进委员会主席比沃特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畅通了全世界向中国出口的渠道,包括非洲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将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一位非洲商人说,在非洲,你会发现身边到处都是中国制造,希望在此后再来中国时,能在北京买到一束肯尼亚鲜花,在广州喝上一口加了赞比亚蜂蜜的南非路易波士茶。

(摘编自《非洲国家和企业踊跃参加首届进博会》,央视网2018.11.5)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扩大进口,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B.外国媒体认为,中国曾经是个制造业大国,其进口能力令世界吃惊,而此次进博会将证明,中国各方面的消费能力同样令世界吃惊。

C.有的外国政要认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使全世界向中国出口商品的渠道变得畅通,也能让国际社会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D.一些非洲国家的领导人认为,中国进博会给全世界提供了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的机会,还让非洲国家学习中国各方面的经验提供了机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固然有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也是在向世界表明,中国愿意扩大开放,愿意同各国人民合作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B.在美国大搞经济制裁的情况下,我国扩大进口,欢迎包括众多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企业来中国展销产品,目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中国本着开放包容、真诚合作的原则举办进博会,因而参会的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高科技产品,也有农产品、手工艺品。

D.材料三中,引用一位非洲商人的话说明,中国商品已经遍布非洲市场,但在北京和广州却看不到非洲的鲜花、蜂蜜和波士茶,所以中非贸易不对等。

3.这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和写作倾向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

 

1.B 2.D 3.①材料一:中国方面是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谈进博会的意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②材料二:发达国家是站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视角上来看待进博会,认为进博会将改变中国的形象;③材料三: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站在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进博会,认为进博会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机会。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本题题干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项,“其进口能力令世界吃惊,而此次进博会将证明,中国各方面的消费能力同样令世界吃惊”错误,材料二说的是“外媒称,面临美国的贸易制裁,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正在打造一个新形象——进口国……企业对该博览会的兴趣反映了中国对从先进工业生产系统到食品与服务等消费品的巨大购买力。中国国内外的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胃口可能很快会震动世界,就像此前它巨大的制造业产出震动了世界一样”,由此可知,选项“其进口能力”一说错误,原来的应是“出口能力”。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引用一位非洲商人的话说明,中国商品已经遍布非洲市场,但在北京和广州却看不到非洲的鲜花、蜂蜜和波士茶,所以中非贸易不对等”错误,选项因果关系不当,材料三最后一段说的是“一位非洲商人说,在非洲,你会发现身边到处都是中国制造,希望在此后再来中国时,能在北京买到一束肯尼亚鲜花,在广州喝上一口加了赞比亚蜂蜜的南非路易波士茶”,非洲商人说的是“北京”和“广州”,不能得出“中非贸易不对等”这一结论。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和写作倾向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然后浏览三则材料,找到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对象是什么,再结合每则材料的出处来概括分别是讲这一对象的什么。 首先浏览三则材料,找到三则材料共同反映的对象,浏览材料可以发现,这三则材料都与“进博会”有关。 然后分析每则材料,第一则材料出自《在开放中与世界共享发展“大蛋糕”》,标题没有主语,结合材料可以知道,主语应为“中国”,而与世界共享发展“大蛋糕”是借助进博会达成的,这也是进博会的意义,材料一、二、三段都是说明这一内容,第四段“充分印证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开放合作是建设美好世界的必由之路”之处经济全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则材料出自《“中国胃口”或很快震动世界》,结合材料中“外媒称”“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17日报道”“报道称”“报道指出”“报道称”可以知道,材料二是发达国家对进博会的看法,而“中国胃口”则是通过进博会看到的中国情况,认为进博会会改变中国的形象;第三则材料出自《非洲国家和企业踊跃参加首届进博会》,结合“有8个风格各异的非洲国家馆将亮相上海,来自40多个非洲国家近200家全业的产品将亮相进博会”“本次进博会为非洲产品亮相中国和国际市场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户旺达总理思吉伦特表示说;进博会给非洲和全世界提供了一个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肯尼亚出口促进委员会主席比沃特”“一位非洲商人说”可知,这则材料介绍的是发展中国家认为进博会给他们带来很多机会,他们主要是站在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进博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

②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宣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

③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王国维指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正如《红楼梦》写出悲剧本身已经具有美学革命的意味,王国维指出了《红楼梦》的悲剧品质,中国诗学的眼界由此被打开。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与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调教出来的国民醉心于权谋和暴力的审美品味截然不同,而是关注人世间的苦难,并从宇宙的视野加以审视。

佛学的东渐,禅宗的兴起,在中国士大夫阶层引发了心灵的解放,终致中国诗学界异端突起。相对于李白急功近利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苏东坡信笔挥就的乃是心平气和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严羽的《沧浪诗话》顺流而至,借禅宗之名,挑战《文心雕龙》的道统诗学,连同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但比起王国维、陈寅恪的美学思想,严羽在《沧浪诗话》里的诗学追求,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文化的独到贡献,不在于学问的博大精深,而在于识见和思想的不拘流俗。中国数千年文化之所以江河日下,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审美上的疲乏。而王国维和陈寅恪的过人之处,则在于对这种审美疲乏的洞察。

(摘编自李劼《王国维、陈寅恪的文艺复兴意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心雕龙》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了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在《原道》中便确立了。

B.唐代的韩愈、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及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中道统原则的延伸。

C.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的始终缺失,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

D.《隋唐演义》《封神演义》等演义小说的出现是中国的文学传统滑入俗世纷争的重要表现,这类小说和《红楼梦》的审美趣味不同。

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全文多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手法,着重强调了中国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缺乏独立性和非功利、非伦理的审美观。

B.文章首段阐明美学在中华文化史上缺乏独立性,作者通过南朝刘勰、唐朝白居易、宋朝周敦颐等例子举例论证了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结论。

C.第二段由前文的美学背景引入《红楼梦》引发审美革命的观点,运用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评价来论证红楼梦的悲剧品质引发美学革命的观点。

D.第四段从士大夫的心灵的释放的角度,说明了佛学东渐和禅宗兴起对于中国诗学界异端突起的重要作用,使中国文化在审美疲乏中得到复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

B.在经世致用文学观的影响下,中国后世的演义小说既缺乏《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处于审美疲乏的状态。

C.国民受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代小说的影响,民族也因此滋生很多难以治愈的病态心理,说明这些作品对国民心态和审美有影响。

D.王国维和陈寅恪以不拘流俗的敏锐眼光,洞察了中国文化中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的弊端,这表明他们对中国文化具有批判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果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对于这一段话,你有什么触动?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1)请以报刊评论员的身份,写一篇评论文章;(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材料: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屈原        岳飞        白居易     沈括     杨靖宇     袁隆平

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抵御外侮         感怀时事

 

查看答案

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处写一句结论性的话。要求:用语简练,不超过20个字。

有一种诗人是痛苦的夜莺,喉咙里没有血丝便不会歌唱;有一种诗人是英勇的号手,用力时连肺腔里都拖带着血丝;有一种诗人是动情的歌者,即使唱的是欢乐之歌,心脏里也澎湃着血液。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星分翼轸”“龙光射牛斗之墟”中的“翼”“轸”“牛”“斗”都属于二十八星宿。

B.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陈情表》中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功”指的是穿五个月大功服和三个月小功服的亲族。

C.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干支纪年就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来纪年。“乙巳岁十一月”中的“乙巳”采用的就是干支纪年法。

D.古人纪月日,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如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中的“三秋”即季秋,秋天第三个月,指九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