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
在《边城》《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要求:写出赞美对象的姓名和特点,不超过150字。
《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青少年“文化消费”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文化元素”有:国学古籍、网游VR(虚拟现实技术)、笔墨纸砚、微信QQ、汉服唐装、书法、中国风歌曲、破洞牛仔裤、打赏刷礼物、卷裤腿露脚踝。
请从中选择三四个“文化元素”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文化,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文化消费观。要求选好“文化元素”,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记录走过的足迹,写下历史的华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大地 ,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根据资料统计显示,70年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70年 ,70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闯出 的改革之路,张开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今天,曾经温饱不足的人们,即将迈入全面小康;曾经 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宣示的:“历史充分证明,( )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资料统计,70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城乡面貌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B.根据资料统计显示,70年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资料统计显示,70年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D.根据资料统计显示,70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中国人民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B.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C.不仅中国共产党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中国人民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D.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是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是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沧海桑田 风雨同舟 推波助澜 一贫如洗
B.翻天覆地 风雨兼程 推波助澜 一穷二白
C.翻天覆地 风雨同舟 波澜壮阔 一贫如洗
D.沧海桑田 风雨兼程 波澜壮阔 一穷二白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两句的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2)在《离骚》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深夜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诗人身处邯郸驿馆时恰逢冬至,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暗含“思家”。
B.第二句描写诗人孤灯下形影相吊的情状,“影伴身”不直言孤单,却更显独处的寂寞。
C.第三句写诗人对家中人深夜久坐的想象,“想得”从对方着笔,转入虚写,耐人寻味。
D.末句主要写家人责怪远游之人不思还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2) 诗歌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