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的“新消费”,其实主要是为了区别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的“新消费”,其实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传统工业时代的消费。在这个阶段下,消费者获取某一商品不再是单纯为了产品本身,更多是从满足心理需要的角度出发。不仅如此,消费者还越来越重视个性化、深度化的产品和服务,讲究消费行为的唯一性和标新立异。

简单地说,产品不仅要足够的好,还要有足够的温度!

相对于“物美价廉”而言,“高质高价”的商品更加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换言之,单纯试图通过“低价”或者“高性价比”来打动消费者,显得越来越失效。

(摘自《2019年新消费新风向报告,关于新消费趋势的一些思考》,搜狐网,2019年9月5日)

材料二:

中国居民消费变迁

 

1978年~1989年

1990年~1999年

2000年~2009年

2010年至今

社会背景

物资短缺、通货膨胀、凭票消费、计划供应

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政策松绑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

年轻一代登上消费舞台,高度信息技术化

人均GDP(美元)

156~311

317~873

959~4561

5633~8827

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38.3%~83.5%

34.8%~91.7%

35.4%~78.1%

44.9%~66.5%

恩格尔系数

城镇

54.5%~57.5%

42.1%~54.2%

36.5%~39.4%

28.6%~35.7%

农村

54.8%~67.7%

52.6%~58.8%

41.0%~49.1%

31.2%~41.1%

消费观念

崇尚国外产品,以消费衣食等生活必需品为主

大众化家电类崛起,“新三件”代替“旧三件”

品牌化私家车普及,消费者对品质和服务有了更高要求

个性化、品质化小众消费越来越被重视,国货、私人消费品崛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收入越少,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材料三: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性持续增强,升级成为新消费时代的关键词。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扩大,同时投资与净出口增长遭遇瓶颈,宏观经济逐渐进入消费主导的新发展阶段。2018年中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万亿元(+8.2%),保持较高增长率。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带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刺激中国居民更高层次消费需求;同时消费品类与结构持续升级变化,从基础消费转向品质消费,从实物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从大众消费转向个性消费,持续强化消费升级趋势;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中,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增长率分别为13.5%、11.1%、10.9%,居各消费领域中增长率前三。

(摘自《新消费时代到来,洞察电商消费新趋势》,搜狐网,2019年11月4日)

材料四:

2019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如果不出意外,这个数字会在2019年超过美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也是中国社会从传统消费向新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近年来,各大巨头不断入局新消费,建立自己的产业生态阵营,大力布局业务矩阵,使整个新消费行业的热度始终不减,大额融资事件频出,也在刷新着该行业的融资记录,资本市场表现非常活跃,是企业、投资者重点关注的赛道之一,但同时又面临着诸多挑战。

新消费时代,旗帜鲜明的消费主张和异彩纷呈的消费创想,使选择更契合需求,产品更智能生动,体验更尊重感知,品质更聚焦人性,理想生活不断趋向至真至善至美,用户体验+场景化消费将成为必争之地。新消费主义感召下的消费理念、行为、模式快速迭代演化,持续而深远地影响着垂直行业发展、细分赛道竞合、创投圈走向,乃至一个城市的战略发展布局。因此,面对消费升级的新经济浪潮,机遇始终与挑战并存。

(摘自《2019中国新消费产业研究报告》,创业邦研究中心)

1.下列不属于新消费范畴的一项是

A.张家装修新房选择索菲亚康纯板材,因其价格高质量品质好、满意度高。

B.小华喜欢团购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因为团购价格便宜,虽然质量一般。

C.小李下班后爱去星巴克喝杯咖啡,看中了它小资时尚、温馨舒适的氛围。

D.小王、小赵喜欢高原旅游消费,在消费中体验与平地旅游不一样的情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四个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居民产生了与时代相契合的消费观念,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与整体人均GDP的增长呈正比。

B.在各时代社会背景与消费观念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我国城镇四个时代的恩格尔系数全部低于农村相应时代的,表明城镇居民收入高于农村。

C.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高增长率,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中,教育文化娱乐在各消费领域中的增长率最高。

D.2019年,中国社会从传统消费向新消费转型升级有一个重要契机,因为从发展势头看,这一年中国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3.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居民近年逐步出现新消费趋势的原因。

 

1.B 2.A 3.①中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扩大,进入新消费升级的新时代。②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刺激了更高层次消费需求;消费品类与结构持续升级变化等因素带动了新消费。③各大巨头不断入局新消费,提高了新消费行业的热度。④新消费理念、行为、模式快速的迭代演化,促进了新消费的发展。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不属于新消费范畴的一项”。 B项,认真研读材料一,弄清“新消费”的特征:更“多是从满足心理需要的角度出发。不仅如此,消费者还越来越重视个性化、深度化的产品和服务,讲究消费行为的唯一性和标新立异”以及“高质高价”。A、C、D三项分别符合高质高价、个性化温暖、标新立异等方面的特征,而B项只符合以前价格便宜的旧式消费特征。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A项,“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与整体人均GDP的增长呈正比”的说法不正确。从“中国居民消费变迁”图看出:人均GDP是随时代变化增长了,但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一直增长。比如1990年~1999年,人均消费是GDP317~873;贡献率是34.8%~91.7%;但2000年~2009年,人均消费是GDP959~4561,但是贡献率却是35.4%~78.1%,并没有相应成正比的增长。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居民近年逐步出现新消费趋势的原因。从材料三“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性持续增强,升级成为新消费时代的关键词”,也就是第一个原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从材料中“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带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刺激中国居民更高层次消费需求;同时消费品类与结构持续升级变化,从基础消费转向品质消费,从实物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从大众消费转向个性消费,持续强化消费升级趋势”可知: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增长,大众的消费结构和类型在升级;还有材料四,最后一段“新消费主义感召下的消费理念、行为、模式快速迭代演化,持续而深远地影响着垂直行业发展、细分赛道竞合、创投圈走向,乃至一个城市的战略发展布局。因此,面对消费升级的新经济浪潮,机遇始终与挑战并存”从中可以概括出新消费趋势出现的又一个原因:消费观念和模式的变化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中国新史诗

王 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变革,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面对这种史诗般的变化,文艺工作者需要继续继承与弘扬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凝心聚力创造时代新史诗。

现实主义写作不是拘泥于个别生活现象、人的生物本性和零度评价态度的书写,而是要做到如恩格斯所言“除了细节的真实以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并非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就必然是现实主义的。当下一些文艺作品中人物活动的小环境不乏“现实”元素,但情节安排、人物关系设置、矛盾冲突等却局限于几乎忽略清晰时代性的男女情爱和家庭矛盾的“杯水风波”,不能使受众从中领略人物生活于其间的时代“大环境”气息,更遑论这种大环境与人物活动小环境的高度融合与统一。

而现实主义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其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构筑,深刻把握社会发展本质而不是皮相、描绘出人物所具有的栩栩如生的“及物”时代性特征而不是抽象人性。从根本上说,现实主义的本质是将创作的对象和接受的对象指向“人”。但这里的“人”绝非抽象之人,而是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的“人”。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其至高境界是创造史诗般的作品。史诗是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它与宏大历史叙事、民族叙事或国家叙事紧密相连,可以被视为一种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文学风格和文学精神。

处于伟大复兴征程之中的当下中国色彩斑斓、精彩纷呈,具有“史诗”气象的现实,有着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值得为之倾情书写。应该说,从书写的对象到书写的情境与基础,中国文艺已经具备了“新史诗”创作的基本条件,书写“新史诗”的雄心和责任也正在传递给每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

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书写就是为明天留存与镌刻历史。而以现实主义方法和精神去把握当下的生活、去创造新时代的民族叙事和国家叙事,就理当成为一个基本遵循。在这当中,恪守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新史诗”创作的基本内核,即尽可能地去还原历史原态和价值,去呈现将要变成历史的现实,而不是逞一时之快,以泛娱乐化的渔利书写去虚化、戏说、想象、曲解和解构历史原态。在当下,以“不虚美不隐恶不矫饰”的现实主义精神观照描绘现实与历史,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它直接关系到“史诗般”的现实能否得到准确的书写,“新史诗”能否真正获得时间的检验。

如果从更为远阔的境界上讲,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当代中国文艺的“新史诗”,重点关注的自然是具有当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中国现实,但也需要关注全球人类一般形态的现实生活,并给予体验、审视和反思。这样,或许就会使这种书写既具中国视野与中国情感的专注性,又有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性和广泛性,在最大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宣示中国文艺“新史诗”的民族风格和世界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主义写作要做到细节和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两个方面的真实。

B.现实主义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把握了社会发展本质、人物具有时代性特征。

C.当下的中国具有史诗气象的现实,为我们提供了值得为之倾情书写的写作源泉。

D.创造当代中国文艺的“新史诗”,必须同时关注中国现实和全球人类的现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简要论述的基础上,紧扣标题,提出以现实主义精神创造中国新史诗的论点。

B.文章在论述现实主义写作内涵的同时也论述了当前现实主义写作正反两方面的现状。

C.文章论述现实主义的本质后顺势引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的相关论述。

D.文章末段以假设论证的方式指出现实主义的写作需要关注中国和世界两方面的现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一些以家庭矛盾的“杯水风波”为题材的作品虽不乏“现实”元素,但不能表现时代“大环境”气息,称不上是现实主义的。

B.电影《十八洞村》将创作对象指向回乡务农的退伍老兵及扶贫工作队员,诠释了精准脱贫的国家战略,符合文中现实主义的观点。

C.从现实主义本质上来理解,其创作对象和接受对象都应该是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的“人”,这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

D.“新史诗”创作的基本内核是指要恪守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创造新时代的民族叙事和国家叙事。

 

查看答案

古典名著《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请你结合《红楼梦》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判词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节选)

曹雪芹

这里凤姐合王善保家的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

一时众人来了。探春故问何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

平儿丰儿等忙着替待书等关的关,收的收。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

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道:“可细细的搜明白了?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不曾?”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

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他自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今见探春如此,他只当是探春认真单恼凤姐,与他们无干。他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凤姐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疯疯癫癫的。”一语未了,只听“啪”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巴掌。

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么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说着,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又说:“省得叫奴才来翻我身上。”

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妈妈吃两口酒就疯疯癫癫起来。前儿把太太也冲撞了。快出去,不要提起了。”又劝探春休得生气。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赔礼,该怎么,我就领。”

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意思,在窗外只说:“罢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这个老命还要他做什么!”探春喝命丫鬟道:“你们听他说的这话,还等我和他对嘴去不成。”待书等听说,便出去说道:“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你舍不得去。”凤姐笑道:“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们做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就还算笨的,背地里就只不会调唆主子。”平儿忙也陪笑解劝,一面又拉了待书进来。周瑞家的等人劝了一番。凤姐直待服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

(有删改)

1.下列对节选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中“惑奸谗”三个字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情感倾向。通过节选文字的印证,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此次抄检行动是持否定态度的。

B.贾探春对抄检反应激烈,持坚决对抗的态度,认为这是家庭矛盾的结果,终将为家庭招来祸害。

C.探春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看到了大厦将倾的现实时激发出的悲愤,痛惜之情,比贾府上下所有的主子来得更强烈,更真挚。实可谓一片赤诚!

D.节选文字中人物语言特点鲜明,不模糊,不雷同,能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探春对王善保家的义正词严的训斥,就表现了她在贾府的地位很高,不容侵犯。

2.文中画线的句子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段内心活动为人物采取行动提供了哪几条理由?反映了该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3.作者是怎样写探春打王善保家的那一巴掌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探春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红楼梦》中的服饰有一些是汉族历代传承的服饰,但也有很多是清代人的穿着。黛玉初至荣国府时,见到王熙凤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袭人要回家探亲时也是在“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外,再套上“青缎灰鼠褂”。徐珂《清稗类钞服饰》中说:“褂,外衣也,礼服之加于袍外者。”赵振民《中国衣冠中之满服成分》索性认定:“中国古无‘褂’字盖满制也。”应该说褂子是清代人对肥大上衣的习惯称谓。贾宝玉是作者着墨最多、寄托最深的人物之一。他的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红色上。初见黛玉时,服饰以红为主色;群芳夜宴时,枕着红香花枕;祭晴雯时,穿着血点般大红裤子:看破红尘出家时,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

这是因为红色是最能体现宝玉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的颜色。红色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具有令人产生激动、热烈的本性和感情的力量,与他热情奔放的性格暗合。红色也体现了他尊重女性的心理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常是女性的代名词,古代男子常称其女性好友为“红颜知己”。宝玉非常推崇、爱慕和关心女性,红色岂不正是他怡悦红颜的绝妙注解?红色还是他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他虽被视为掌上明珠,却处处受羁绊,恨不能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红色常使人联想到火焰和鲜血的颜色,是充满刺激性和令人振奋的色彩。它能使人产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这正是宝玉性格的写照。

服饰不但能突现人的外貌和性格,在阶级社会里,更能显示人的地位。贾雨村还是寄住在葫芦庙内的一个穷儒时,曹雪芹只用“敝巾旧服”四个字就画出了这个落魄文人的潦倒。邢岫烟虽为小姐,无奈家道艰难,只能着“家常旧衣”,连冬天也穿得“很单薄”。对那些美貌而富贵的人曹雪芹则不惜浓墨重彩。只看看宝玉的佩戴物就知道了。他的帽子是嵌玉紫金冠;颈上挂着饰有“金螭缨络”的项圈;那通灵宝玉,先是用“五彩金丝”系着,后又由莺儿织了一个“梅花络”套上;又有“寄名锁”——在神僧面前“寄名”为“弟子”,再铸一把锁,以示神命锁住;还有道士所画能祛邪的“护身符”。而地位高至皇妃的元春,曹雪芹又不细写她的服饰了。元春省亲时,我们只看到皇家仪仗队里有人捧着她的“冠袍带履”,回到家后,也只知道她一次次“更衣”。到底穿戴如何,没有具体写。这是不写之写之妙。

曹雪芹笔下的服饰是在不违背清廷禁律的前提下,按照封建审美标准,遵循美的规律创造的。《红楼梦》的服饰集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美之大成,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摘编自《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红色最符合宝玉个性心理,所以,曹雪芹笔下的宝玉始终全身穿戴红衣红饰。

B. 《红楼梦》中所涉服饰虽存在汉族元素,审美价值颇高,但却未触犯清廷禁律。

C. 从宝玉身上的各种安全饰物中,我们可看出贾宝玉在贾府中备受呵护、地位至高。

D. 服饰描写是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也是促进封建审美规律形成的重要元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雨村、贾宝玉的服饰比对描写,说明“突显地位”是曹雪芹服饰描写的重要原则。

B. 作者由表及里,从宝玉的穿着服饰中,探究出了人物性格的深层内蕴,见解深刻。

C. 文中援引徐珂、赵振民两人著作中的言论,说明了“褂子”是清人独有的服饰类型。

D. 文章以“服饰文化”为主线,串联起了《红楼梦》人物形象、审美艺术等诸多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读《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从服饰入手是解读方法中最为便捷、高效的。

B. 曹雪芹笔下的服饰受封建社会思想影响,深入品赏时,我们需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C. 《红楼梦》中人物服饰描写手法多样,各具特色,体现出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技艺。

D. 《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因而,该书是研究清人服饰情况的重要文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杏帘在望

林黛玉(曹雪芹)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注)①这是《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林黛玉替贾宝玉为大观园中一处景点“杏帘在望”所作的诗,元妃认为是宝玉所作四首中最好的。②“杏帘”句:从明代唐寅《题杏林春燕》一诗中“红杏梢头挂酒旗”化用而来。帘,酒店作标志的旗帜。招,说帘飘如招手。③荇:荇菜,水生,嫩叶可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出句用典,传达出春风中红杏梢头酒旗飘扬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对句自然引出山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式的农庄生活一片向往之情。

B. 一畦畦韭菜于春风中长得翠绿欲滴,一片片稻田飘溢着阵阵花香,好像在预告丰收的年成。颈联描绘了这片理想的乐土远远望去幸福而安谧的景象。

C. 尾联借景抒情,以“颂圣”结束全诗,流露出对没有饥荒的太平盛世的颂美之情,这也体现了应制诗粉饰现实的一面。

D. 全诗点面结合,笔法细腻,动静相间,色味协调,充满了一种怡然自得的农庄生活气象。

2.颔联在写景上运用了哪种手法?描绘出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