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以来,弓箭就是东西方通用的远程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以来,弓箭就是东西方通用的远程武器,在古代的大小战争中都有它的身影,直到现在射箭仍然是一项比较热门的运动,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种古老的武器。

弓箭在我国起源很早,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周朝时射箭已经成为了“君子六艺”之一,也就是统治阶级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技能之一,而制作弓箭的方法也是由当时统治阶级的专人来掌握。

中国古代的弓是典型的复合弓,主要由干、角、筋、胶、丝、漆六个部分组成。干包括多种木材,用以制作弓的主体部分,干的好坏是影响弓箭性能的主要原因;角,顾名思义是指动物的角,制成薄片贴附于弓的内侧,用于增强弓的弹力;筋指动物的肌腱,贴附于弓的外侧,同样也是用来增强弓的弹力;胶,是指动物胶,通过将动物的毛皮、组织等水煮加工制成,用于保护弓的受力处;漆就是一般的树漆,用来防止弓被湿气腐蚀。

这种弓箭的制作方法在之后的千年时间都未曾有大幅度的变化,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制弓世家在坚持这种古法制弓。

比起弓来,箭的种类反而更多,样式也各有不同。

箭镞是箭的前端,是制造杀伤的主要手段,其样式主要有三种:匕首式、三棱式、圆锥式。匕首式类似匕首的锋部,两侧分开,外边缘开刃,两刃向前聚成锋并向后形成倒刺;三棱式呈长条形,有三道锋刃;三是圆锥式,上尖下圆,形似圆锥。这三种形式的箭都存在过一段时间,然而后世以三棱式使用的最为广泛。箭镞的材质也几经变化,由于早期社会金属冶炼技术不够发达,汉朝之前的箭镞多用青铜制成,直到汉朝铁产量提升,铁制箭镞逐渐成为了军队的标准配置。

箭杆分地区而使用的材质有所不同,北方多用轻质木材,南方则多用竹制的,箭后附着的箭羽也有很多讲究,箭羽能直接影响箭的杀伤力和准确性,箭羽太多,飞行速度慢,射程减小,杀伤力变弱;太少,稳定性差,难以命中目标。因此必须掌握好其中的比例,另外,箭羽的材质也能影响其性能。

弓箭在我国战争史上存在两千多年,直到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时,弓箭才完全被火枪所替代,在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等新组建的团练武装中已经完全舍弃了弓箭,转而使用更加先进的武器替代。

然而今天的弓箭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反而焕发了第二春,使用合金材料和滑轮的复合弓使得现代弓箭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在某些特殊战场中,依然还存在弓箭的身影。

(摘编自《弓与箭:“君子六艺“之一,古代统治阶级必须掌握的技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弓箭与人相伴而生,它是东西方通用的远程武器,在古代的大小战争中都有它的身影。

B.先秦时期弓箭就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因而周朝时射箭已经成为“君子六艺”之一。

C.中国古代的弓是典型的复合弓,它由多个部分构成,其中干的好坏影响弓箭性能。

D.箭镞样式主要有匕首式、三棱式、圆锥式,由于三棱式杀伤力最强,因此使用最广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弓主要由干、角、筋、胶、丝、漆六个部分组成,作者对除丝之外的五部分进行了介绍。

B.作者在介绍箭的时候主要分为箭镞和箭杆两部分介绍,箭镞从样式和材质两方面介绍。

C.文章最后两段主要讲弓箭在我国战争史上的发展概况,从而突出其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D.全文的结构思路清晰,先引出弓箭,再从弓和箭两部分介绍,最后再介绍其发展历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射箭是一项比较热门的运动,而在周朝则是统治阶级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技能之一。

B.冶炼技术对箭镞材质有限制,如汉朝之前的箭镞只能用青铜制成,到了汉朝铁制箭镞运用广泛。

C.在箭杆的材质上,北方和南方选材不同,箭羽的多少和材质对箭的性能也有重要的影响。

D.弓箭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在某些特殊战争中仍能看到它的影子。

 

1.C 2.C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项,“弓箭与人相伴而生”错误,并不是有人类就有弓箭,原文是说“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以来”。 B项,“先秦时期弓箭就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因而……”错误,强加因果。 D项,“三棱式杀伤力最强”下午,无中生有。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从而突出其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错误,主要讲的是弓箭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概况。 故选C。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B项,“只能用青铜制成”错误,说法绝对。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校园卡消费信息,将那些在食堂用餐频率高、每餐花销远低于平均的学生认定为贫困生,将补助金“偷偷”发放到其饭卡中。

请选择当事人中的一个角色或局外人中的一种身份,写篇文章,表达你的思想情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确定立意;贴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日前,国学英才系统化教育高层研讨会暨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长城班”启动仪式在京举行。院长蔡恒奇介绍,国学院将搭建平台,每年从全国遴选25名优秀学子组成国学“长城班”,以熟悉经典、能解经和力行为标准,实施国学英才系统化培养。国学教育的根本在于知行合一,让经典活起来,让经典走进生活。与会学者建议,“长城班”的课程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通过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鼠疫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另一方面,②_____________,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们还可以利用细菌发电。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不过,③_____________。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细菌发电才有了重大突破,英国化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以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产生电能。据计算,这种细菌电池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有电池的效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鼓励不是不切实际的_________,而是从精神上(   )。一言以蔽之,鼓励是一种精神上的援助。鼓励的力量,在受鼓励者处于困境时最易显现,一番鼓励使某个人从挫折中振奋,坚定地走向既定目标,并最终取得成功,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_________。越王勾践兵败之后,被吴军围困于会稽山,他望着身边仅存的五千余名__________,不禁灰心绝望。大臣文种闻言,对他说:“商汤王曾被拘留于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于羑里,齐桓公曾经逃奔吕国,最后他们都能成王称霸,陛下何必如此灰心!”文种一番话使勾践振作起来,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最终灭了吴国。倘若当时文种等人都跟着他_________,勾践说不定会拔剑自刎,而越国恐怕也要随之灭亡。鼓励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而鼓励者的付出却是微小的,或许只是寥寥数语,或许只是几行文字。人在处于困境之时,对于一丁点精神上或是物质上的援助,记忆都是无比深刻的。鼓励既然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请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怂恿  不胜枚举  散兵游勇  长嘘短叹

B.怂恿  数不胜数  残兵败将  唉声叹气

C.教唆  不胜枚举  残兵败将  长嘘短叹

D.教唆  数不胜数  散兵游勇  唉声叹气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给进取者以自信,给犹豫者以果敢,给彷徨者以决心,给灰心者以希望

B.将自信给予进取者,将果敢给予犹豫者,将决心给予彷徨者,将希望给予灰心者

C.将希望给予进取者,将决心给予犹豫者,将果敢给予彷徨者,将自信给予灰心者

D.给进取者以希望,给犹豫者以决心,给彷徨者以果敢,给灰心者以自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鼓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请我们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B.既然鼓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因此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请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C.鼓励既然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请我们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D.鼓励因为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请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醉翁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的表现形式。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行人攀至高山之顶后,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只得坐下来长吁短叹;“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攀越蜀道之难使听到的人脸色改变。

(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宋荣子对世人指责他的态度;“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宋荣子对待人世间的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