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月10日、11日,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月10日、11日,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3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共论“中国与世界:70年的历程”这一主题。

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施舟人:在我学汉学的时候,当时的研究者屈指可数。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美国亚洲协会名誉会长卜励德:你不可能对中国的发展视而不见,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了解她。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巨大经济体,你无法加以遏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随着中国深入推进中非合作、“一带一路”等,世界各国将有更多机会分享“中国红利”。

哈佛大学荣休教授杜维明: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和而不同的智慧。即便有冲突,但是仍有对话的可能。总体上看,中国与世界命运相依。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真诚相处、守望相助、命运相依。走进新时代,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推动人类和平发展事业。

请就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例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传承和弘扬“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蕴含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品格。 天下为公的品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不是局部的人,而是人类全体,旨在实现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它既尊重和观照个人、国家的利益,又超越单个个人和国家的界限,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追求实现人类的整体利益。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建设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比如,在政治领域,要恪守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平共处的原则,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彼此分歧和争端;在安全领域,各国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共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在经济领域,坚持互谅互让、诚实守信,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等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针对的是全球问题和挑战,体现了为全人类谋福祉的追求。 务实进取的品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在实践中迈出坚实步伐。习近平主席指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它针对各国共同面临的生存、发展与安全难题,提出正确处理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习近平主席指出,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彰显了务实进取的品格。达到这样的理想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积极主动实践、付出长期不懈努力。 开放包容的品格。中国主张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认为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各国共同掌握世界命运、共同书写国际规则、共同治理全球事务、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不主张建立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倡导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真正实现共赢、多赢。 世界各国只有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中共同发展,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解析】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 这是一则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作文题目。材料以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各位代表的议论为依托,表达了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与认识。透过这些言论,不难看出,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世界的繁荣带来了动力。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共和国成立70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分析时,可以围绕中国话的发展对世界的作用这一角度,突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立意】 ①中国发展为世界做出贡献。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中国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将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道路上,中国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 ③中国在自信中继续前行。回首波澜壮阔的70年,中国人民为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不会骄傲自满、止步不前。未来之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结构】 题目切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段点题,“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间采取并列式,“天下为公的品格”“务实进取的品格”“开放包容的品格”,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针对的是全球问题和挑战,体现了为全人类谋福祉的追求”“达到这样的理想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积极主动实践、付出长期不懈努力”“真正实现共赢、多赢”。最后一段简洁收尾,这是一种美好愿望,“世界各国只有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中共同发展,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素材】 1.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式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当今时代,多极化趋势日益深化,单一的文化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法匹配精彩纷呈的世界,唯有文化共存オ是出路。不同文化类型应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并在一种友好氛围中逐步消除误解、摒弃成见。“韩流”也好,日流也罢,“西流”亦可。如果兼容并蓄、运用得当,就一定能够不断提升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创新能力,一定能够助力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2. 鉴真大师东渡,马可波罗来华,玄奘西天取经,郑和西洋送宝,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是历史的经验,也是世界的大势。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那时的神州大地,是儒家和道教的天下,可是佛教并没有因此就被排挤出去,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文化起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自隋唐开始,佛教经由中国义理的逐步改造,使中国化了的佛教教义,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佛、道、儒在碰撞中交融,三教合一,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 3. 中华文明能够一面继承传统,一面推陈出新。它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壮大。北魏时孝文帝改革,鲜卑族在华夏文明前选择了交汇融合。蒙古人放弃了中原牧马,却也沿袭了汉人“勤农桑,务耕织”的制度优势。八旗子弟踏破天门豪情万丈,在入主中原后“兴科举,礼孔孟”,俨然已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与光大者。中华文化总是能以其兼容并包的顽强生命力走过历史的风雨,如大江大河滔滔不绝,渐行渐远渐无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新华社吉隆坡10月4日电(记者郁玮  林昊)马来西亚电信运营商明讯公司与中国华为公司3日签署了为期3年的5G商用合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出席了签字仪式。

马哈蒂尔说,很高兴看到明讯与华为的合作,这将支持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先进技术对马来西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4.0来临之际,5G是改变众多产业的关键驱动力,将使马来西亚保持全球竞争力。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随着震惊世界的亚马逊的大火,人类或许应该扪心自问:_______?毫不夸张的说,森林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生命线,没有它们,地球生命失去了非同寻常的基本功能。_______,所有生物物种都会在当地和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灭绝。栖息地丧失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植物、动物、真菌以及更多物种来说,所有现存森林的破坏都将是“灾难性的”。如果没有树木,原来的森林地区将变得更加干燥,更容易发生极端干旱。一旦下雨,洪水将是灾难性的。除了调节水循环,_______。它们提供了保持土壤温度的阴凉,而且作为景观中颜色最深的东西,它们吸收热量而不是反射热量。在蒸腾过程中,它们还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将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随着所有这些“冷却设施”的消失,原先树木生长的大部分地方将立即变得更加温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大地________,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________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张开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曾经温饱不足的人们,即将迈入全面小康;(        )。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肩负起义无反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________的人间奇迹。1949~2019,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了亿万人民的奋斗与豪情。亿万人胼手胝足的勤劳奋斗,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无数人奋勇向前的铿锵步履,汇成新中国70年发展壮大的雄浑乐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沧海桑田     风餐露宿     千古流芳     凸显

B.沧海桑田     筚路蓝缕     彪炳史册     彰显

C.翻云覆雨     筚路蓝缕     千古流芳     彰显

D.翻云覆雨     风餐露宿     彪炳史册     凸显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曾经中国一穷二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的民族方向曾经积贫积弱,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中国曾经一穷二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D.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义无反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B.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义无反顾的历史使命。

C.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D.中国共产党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__________”;而到千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有气势地写出当年刘裕北伐时的豪迈与功业,与下文刘义隆地仓皇败北形成鲜明对比。

(3)苏轼《赤壁赋》中末尾两句,写宿醉之状,言不知天之将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②忽漫:忽而,偶然。③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忿”。④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童年伙伴的亲切和重逢的喜悦及朋友间失去联系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

B.颔联写出了当故交叙Ⅲ之日,即离筵饯别之时,使相见的欢愉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

C.尾联中的“酒”是饯别之酒,“酒边”的“剑南春色”,也是诗人“别筵”的眼前风光。

D.这首诗迂曲顿挫,先情后景,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情景表达的套路完全相同。

2.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