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11月上旬,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在西安开幕。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
按照计划,今年底,北斗系统将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2019年至2020年,我国还将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目前,北斗系统已被国际民航、国际海事、3GPP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接纳与认可,将为全球免费提供搜索救援服务。作为中国“智”造的靓丽名片,“北斗星座”将更加闪亮。
目前,北斗系统已覆盖沙特、缅甸等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蒙古国,用上“北斗卫星放牧系统”后,牧民冬季放牧时用手机就能详知整群牲畜的位置、数量和生存状态;在老挝,北斗服务于精细农业、病虫灾害监管;在巴基斯坦,北斗为地籍管理、环境监测、交通监控等多种信息化管理提供保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新时代北斗发展蓝图是构建国家综合PNT体系,就是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建成天地一体、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国家综合PNT体系,显著提升国家时空信息服务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需求,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摘编自王天益等《北斗三号:中国“智”造,惠及全球》,《解放军报2018年11月23日)
材料二
就目前而言,我们手机上的GPS导航与定位,美国哪一天想关闭,分分钟就可以轻松关闭。这种关系国家安危的重大科学技术,我们怎能受制于人?北斗导航系统的性能,丝毫不亚于美国GPS。具体来说,一是复杂的星座系统:北斗是唯一一个使用了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轨轨道的卫星导航系统。GPS、格洛纳斯、伽利略都是仅使用中轨轨道,北斗使用了更加高轨的静止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轨道运转周期为24小时,其信号会长期覆盖指定区城,且卫星之间形成的数据通信链路也能校正误差、进一步提高精度。二是短报文系统:北斗的接收机可以和卫星进行交流,发布140个字的短报文,就像现在人们平时用的“短信”,既能够定位,又能显示发布者的位置。打个比方,假如有一天你漂流到了孤岛上,如果你拥有GPS,你就只能知道自己的位置,却无法通知别人,只能在荒岛求生。但如果你拥有北斗导航系统,你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还能把位置发送给几百公里外的人,迅速得救,离开荒岛。
除了这些,北斗三号身上还有很多创新闪光点:建立星间链路,解决全球布站、卫星境外监测的难题;开发适于直接入轨、一箭多星发射的“全桁架式卫星平台”;卫星设计寿命由8年提升至10-12年……
(摘编自顾锦果《北斗三号组网完成,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强的力量!),手机网易网2018年11月21日)
材料三
日本广播协会(HNK)网站11月19日报道,中国19日成功发射将用于被称为“中国版GPS”系统的卫星,并向部分外国媒体公开了发射情形。可以认为,中国此举旨在展示其太空领城技术之高超,19日发射的卫星的位置信息误差最小控制在2.5米,该卫星被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是中国为对抗美国的GPS而独立开发的系统,被称为“中国版GPS”。
报道还称,中国正大力推进太空开发,除下月进行世界上首次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活动外,还计划到2022年独立建成空间站。中国卫星导航系就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卫星发射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斗系统已经在亚太地区提供服务,今后我们将建成新的系统,让用户在全世界任何地区都可以接受服务。”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胡炜表示,中国的火箭在信誉和成本方面都具有优势,中国正朝着“太空强国”的方向努力,太空开发前景充满希望。
(摘编自《外媒评第18、19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参考消息网2018年11月2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北斗系统目前已被多个国际组织接纳与认可,计划2018年年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
B. 现在北斗系统已覆盖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为这些国家提供关系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数据和信息,让当地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
C. 构建国家综合PNT体系是新时代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则是其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作用不可替代。
D. 北斗系统有短报文功能,所以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时可利用该功能迅速让施救者发现自己而获救,而使用GPS则无法让施救者发现自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开发北斗导航系统一方面满足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表现出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促进了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
B. 跟当今世界上其他导航系统相比,中国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卫星使用了多种运行轨道,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导航的精度。
C. 北斗三号具有建立星间链路、开发“全桁架式卫星平台”等创新点,再加上拥有复杂的星座系统和短报文系统,其性能不比美国GPS逊色。
D. 从日本广播协会网站的报道可知,中国正在展示太空领域的高超技术,并大力推进太空开发以打造“中国版GPS”来对抗美国。
3.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水诗考略
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⑤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⑥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般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其中有诗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
1.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河之异”的国情对文人的影响,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越来越重。
B.流连山水,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受迫害的文人们缓解失落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C.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的出现。
D.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B.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
C.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练。
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人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既生动再现了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
C.诗人用画笔一样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于是产生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D.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与隐者的情趣相表里,达到了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月10日、11日,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3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共论“中国与世界:70年的历程”这一主题。
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施舟人:在我学汉学的时候,当时的研究者屈指可数。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美国亚洲协会名誉会长卜励德:你不可能对中国的发展视而不见,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了解她。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巨大经济体,你无法加以遏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随着中国深入推进中非合作、“一带一路”等,世界各国将有更多机会分享“中国红利”。
哈佛大学荣休教授杜维明: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和而不同的智慧。即便有冲突,但是仍有对话的可能。总体上看,中国与世界命运相依。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真诚相处、守望相助、命运相依。走进新时代,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推动人类和平发展事业。
请就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新华社吉隆坡10月4日电(记者郁玮 林昊)马来西亚电信运营商明讯公司与中国华为公司3日签署了为期3年的5G商用合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出席了签字仪式。
马哈蒂尔说,很高兴看到明讯与华为的合作,这将支持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先进技术对马来西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4.0来临之际,5G是改变众多产业的关键驱动力,将使马来西亚保持全球竞争力。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随着震惊世界的亚马逊的大火,人类或许应该扪心自问:_______?毫不夸张的说,森林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生命线,没有它们,地球生命失去了非同寻常的基本功能。_______,所有生物物种都会在当地和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灭绝。栖息地丧失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植物、动物、真菌以及更多物种来说,所有现存森林的破坏都将是“灾难性的”。如果没有树木,原来的森林地区将变得更加干燥,更容易发生极端干旱。一旦下雨,洪水将是灾难性的。除了调节水循环,_______。它们提供了保持土壤温度的阴凉,而且作为景观中颜色最深的东西,它们吸收热量而不是反射热量。在蒸腾过程中,它们还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将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随着所有这些“冷却设施”的消失,原先树木生长的大部分地方将立即变得更加温暖。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大地________,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________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张开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曾经温饱不足的人们,即将迈入全面小康;( )。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肩负起义无反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________的人间奇迹。1949~2019,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了亿万人民的奋斗与豪情。亿万人胼手胝足的勤劳奋斗,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无数人奋勇向前的铿锵步履,汇成新中国70年发展壮大的雄浑乐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沧海桑田 风餐露宿 千古流芳 凸显
B.沧海桑田 筚路蓝缕 彪炳史册 彰显
C.翻云覆雨 筚路蓝缕 千古流芳 彰显
D.翻云覆雨 风餐露宿 彪炳史册 凸显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曾经中国一穷二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的民族方向曾经积贫积弱,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中国曾经一穷二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D.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义无反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B.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义无反顾的历史使命。
C.一经中国共产党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D.中国共产党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