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行》(其一),被世人奉为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行》(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绝句,粗通唐诗者皆可背诵。以博学才高著称的杨慎著有《升庵诗话》一书,认为“此诗可入神品”,神品是诗歌品鉴的最高等级,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赞誉,由此开启明代诗家对此诗的热烈关注,“前七子”之首李攀龙编选《古今诗删》录之,并标举为唐人七绝的第一。

王世贞《艺苑卮言》论曰:“李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诗人感叹征人离乡万里不得回还之苦,并通过古今对比侧面婉讽将军无能,自然是明白可解的。所谓“不可解”,正在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杨慎《升庵诗话》云:“‘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杨慎虽知此句“用意深”,却无法说清其中的奥妙,将秦时明月、汉时关分别从字面意思加以解释,穿凿附会,难以服人,李攀龙击节赞赏的便是“秦时明月”四字,但未能说清缘由,反对者因此不服。

晚明竟陵派领袖钟惺评选《唐诗归》,强烈质疑李攀龙关于七绝第一的评议,“诗但求其佳,不必问某首第一也。昔人问《三百篇》何句最佳?及《十九首》何句最佳?盖亦兴到之言,其称某句佳者,各就其意志所感,非以尽全诗也。李于鳞乃于此为唐七绝压卷,固矣哉!无论其品第当否何如?”另一方面,又强调“龙标七言绝,妙在全不说出。读未毕,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见矣,然终亦说不出。”所谓“说不出”“可思可见”,即指意旨丰富、含蓄蕴藉,与王世贞所言“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可谓异曲同工。

直到万历时期唐汝询评解《唐诗解》,首次揭示“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妙处在于秦与汉,明月与边关交互为文,并非无解、不可解之语。解云:“以月属秦,以关属汉者,非月始于秦,关起于汉也。意谓月之临关,秦汉一辙,征人之出,俱无还期,故交互其文,而为可解不可解之语,读者以意逆志,自当了然,非唐诗终无解也。“七绝含蓄浑成、风旨深永的诗体特点,亦籍此诗彰显出来。

明人关于“秦时明月”的争议深刻影响清人的唐诗评选,沈德潜《说诗晬语》云:“‘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秒,……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认同李攀龙的推奖,又吸纳唐汝询互文之说,言其妙处,呈现出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诗学批评态度,这也是中国诗学发展到集大成时期的特点。

关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争议,始终围绕着七绝第一的话题,最后是否第一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诗话和选本的论争中,破除此诗“不可解”的疑惑,由无解而可解,真正读懂了这首唐诗。由此亦可见,对于唐诗的理解和接受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前人留下的文学经典,仍然在等待有心之人去发掘其中的奥妙。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世贞起初不信服李攀龙关于《出塞行》(其一)为唐人七绝第一的观点,一番体悟后才认同。

B.杨慎虽知道“秦时明月”的奥妙,但未解释缘由,因此奉该诗为“神品”难以服人。

C.沈德潜梳理了“秦时明月”的争议,又吸纳唐汝询互文之说,体现了兼容并蓄的诗评态度。

D.历代关于“秦时明月”的争议的意义不在于谁是第一,而是在于解开“不可解”的疑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杨慎“此诗可入神品”和李攀龙的“唐人七绝第一”的观点开篇,引起下文。

B.钟惺引《三百篇》及《十九首》的例子,意在质疑“唐人七绝第一”的观点。

C.论证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列举了历代诗评者对“秦时明月的分析和论证。

D.文章采用了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阐述了“秦时明月”的奥妙,很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昌龄的七绝《出塞》(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广为传诵,但千百年来一直争议不断。

B.因为早期没人看出“秦时明月”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所以得出“无解,不可解”之语。

C.清人沈德潜的观点和前人不同,沈德潜对“秦时明月”诗句的评价最准确、最全面,是集大成者。

D.唐人“七绝第一”争议的意义在于如何真正地去读懂一首诗,并进一步发掘前人文学经典的奥秘。

 

1.B 2.D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题中B项,“杨慎虽知道‘秦时明月’的奥妙,但未解释缘由”错,曲解文意。原文是“无法说清其中的奧秘”,这是他未能做出解释的原因,不是知道奥妙而未解释。 故选B。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对比论证”错,文章只是列举不同时期一些诗评者的不同观点,没有对其进行对比论证。 故选D。 3.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题中A项,“王昌龄的七绝《出塞》(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广为传诵,但千百年来一直争议不断”错,曲解文意,原文“晚明竟陵派领袖钟惺评选《唐诗归》,强烈质疑李攀龙关于七绝第一的评议”,是对该诗是不是“唐人七绝第一”的争议,而不是对这首诗的争议; B项,“因为早期没人看出“秦时明月”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所以得出‘无解,不可解’之语”错,强加因果,原文“所谓‘不可解’,正在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首次揭示‘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妙处在于秦与汉,明月与边关交互为文,并非无解、不可解之语”,文中未揭示互文手法与“无解,不可解”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项,“沈德潜对‘秦时明月’诗句的评价最准确、最全面,是集大成者”错,原文“他认同李攀龙的推奖,又吸纳唐汝询互文之说,言其妙处,呈现出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诗学批评态度,这也是中国诗学发展到集大成时期的特点”,文章只是说沈德潜借鉴前人观点,并没有说明其观点最准确、最全面,是集大成者。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做好互联同时代的文艺评论,首先要读懂这个网络时代,在此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创新文艺理论,创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的文艺评论形式。

“互联网+文艺”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形式,也对传统的文艺评论形成了挑战。作为因时而评、因事而评的文艺评论,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表达形式和评价标准,树立正确“三观”,充分融入网络环境,培养市场意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焕发新的活力。

网络文艺评论要能“扛大旗”。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理应具有担当精神。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做到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同时,网络文艺评论工作者理应以“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处理好“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敢于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弘扬主流价值观,使文艺创作保持绿色健康的生态。当前,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碎片化、割裂化等倾向,这是对传统文艺评论严重脱离网络文艺发展的解构与叛逆。但文艺评论毕竟是一项具有浓厚理论色彩和思辨精神的实践活动,需要基本的理论担当。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文艺评论,先要读懂这个网络时代,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艺评论形式,为互联网文艺找到符合其内在特点的理论视角。

网络文艺评论要有“网络感”。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可和传统文艺一概而论。以网络小说为例,其叙事方式、文化内涵、创作模式、创作理念等,与传统小说完全不同,以传统的文艺评论方式来评价,肯定是不合时宜。“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唯有深度参与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各类网络文艺生活,从“网生代”的情感体验出发,熟悉其思考和表达方式,才能作出有意义的评论。当前,随着网络文艺形式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网络中已形成不同的文艺评论“圈子”,各有不同的评论方式,如网络音乐评论主要是在论坛、贴吧、相关音乐软件,网络视频评论则主要在留言区、讨论区、弹幕等等。了解这些“圈子”文化,洞悉其评论视角、思考方式和新锐观点,应当成为网络文艺评论的“日课”。

网络文艺评论还要“能进场”。与传统文艺评论相比,网络时代文艺评论工作中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加凸显。对文艺评论而言,互联网是充满机遇的“风口”,文艺评论能否号准市场的脉搏,应当成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评判标准。因此,网络文艺评论应紧盯市场前沿,开发评论和市场结合的新模式,善于在海量的网络文艺产品中慧眼识珠,紧盯市场“潜力股”。同时,也要打造网络文艺评论的市场品牌,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建立独具个性的市场品牌,通过指导创作、促进消费,赢得资本回报、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推动文艺评论走向繁荣,参与竞争,实现双嬴。这是不同于前人的职业标准,也是网络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摘编自《文艺评论要读懂网络时代》,(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大批新的文艺形式随着“互联网+文艺”的深度融合而产生,这种深度融合给付给传统的文艺评论带来了挑战。

B.传统文艺评论之所以严重脱离网络文艺发展,是因为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等倾向。

C.与传统小说稍显不同的是,网络小说有其独有的叙事方式、文化内涵等,这显示出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已不可和传统文艺一概而论了。

D.从网络音乐评论和网络视频评论的例子可以看出,随着网络文艺形式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网络中不同文艺评论的“圈子”正在形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文艺评论这一话题,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B.文章第三段将文艺评论比作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文艺评论应具有担当精神。

C.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式,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及不同的网络文艺评论“圈子”有不同的评论方式。

D.文章第五段论述了网络时代文艺评论工作中市场因素影响突出,继而提出一系列促进发展的举措,论述充分,分析精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文艺评论若想跟上时代步伐,焕发新的活力,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表达形式和评价标准,树立正确“三观”,充分融入网络环境,培养市场意识。

B.要作出有意义的评论,既需要深度参与各类网络文艺生活,又需要从“网生代”的情感体验出发,熟悉其思考和表达方式。

C.只要在读懂网络时代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并创新文艺理论,就能创造出与时代相契合的新的文艺评论形式。

D.互联网时代的文艺与传统文艺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不宜用传统的文艺评论方式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任何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中华“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B.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在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汉族逐渐接受了其他民族和地区的饮食方式和食物品种,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C.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的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其本土性特质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D.中华饮食不仅引进外来食物,并消融改造,同时也不断汲取外民族的各种饮食文化元素,使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肉鱼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特征。

B.世界上凡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都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只要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和厨艺,人们就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C.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又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在长期实践与探索中,完成芝麻“本土化”的转变。

D.南北朝时期,“胡床”“貊盘”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和改造创新,方便了人们进餐,也开启了围坐“合餐”的新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量外来食物能被中华饮食有效吸纳,既在于中国的自然条件为其提供了适宜环境,又得益于中国人认识到了其内在价值,在“和”文化的平台上进行消融。

B.近代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为大众普遍接受,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这为现代中华饮食文化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但随着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而进入精神范畴。

D.中华饮食以广采博收的文化气度,以开放性的文化思维,在合理吸纳与科学改造中,在接受外来影响时又始终不失自身的文化特性,彰显出强劲的生命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摩洛哥王子

徐则臣

要不是碰上个卖唱的,这辈子我都不会关心摩洛哥在哪里。那家伙唱得真不错,嗓子一会儿像刘欢一会儿像张雨生。模仿田震《自由自在》的时候,我跟上他的那种狭窄、茫然又激越的声音,可以乱真。当然,跟上之前我给了他十块钱。给钱的时候我脸是红的。我心疼,十块钱不是小数目。但已经掏出来了,哪好意思再塞回兜里呢。他看出来我喜欢田震的歌,接下来他唱的都是田震的歌,《执着》《干杯朋友》月牙泉》《未了情》。从地铁的这头唱到那头。地铁在西直门站停下,我得下车了。

他停下弹奏和歌唱,扭着身子指自己后背。他的夹克上印着五个字:摩洛哥王子。

回到平房,我跟行健说:“见着摩洛哥王子了。摩洛哥在哪儿啊?”行健哼了一声:“我还见着西班牙王妃了呢。”

米萝已经从他的百宝箱里翻出了世界地图,旧书摊上花两块钱买的。“北非,在北非。头顶上就是西班牙。”

他把地图摊在我们的小饭桌上,我把脑袋也伸过去。摩洛哥头顶上不仅有西班牙,还有葡萄牙。左边是浩瀚的大西洋,右边是阿尔及利亚。边境之南是我只在地理课本.上见过的毛旦塔尼亚。

聊完就洗洗睡了。很快我们就把摩洛哥和卖唱的小伙子忘到了脑后。不是记不住,是所有激动人心的事情最终跟我们都没关系。我们还住在北京西郊的一间平房里,过着以昼伏夜出为主的日常生活。我依然隔三差五地出没在地铁2号线沿线,逢人不备的时候,鬼鬼祟祟地帮我办假证的姑父洪三万打小广告。行健和米萝也是,他们帮陈兴多打小广告,偶尔我们会在同一条街或者同一条地铁线上碰头。

有一天傍晚,我在西直门站地铁口的背风处吃烤红薯,行健从身后拍了我的肩膀,说:

“看见你那个‘摩洛哥王子’了。”

“那家伙是不是只有一件衣服?”米萝说。他们看见的也是那件印有“摩洛哥王子”的夹克。“他还带着个头发乱得像草窝的小女孩。他妹妹?”他们看见他的时候,他正从保温杯里倒水给一个脏兮兮的小姑娘喝。

我哪知道。

“我跟他说起你,”行健说,“他竟然记得。”

我继续吃烤红薯。

“不信?”米萝说,“我们真说起了你。说你给了他十块钱,他没想起来;说你跟着他听田震的歌,从车头听到车尾,他就一下子想起来了。他说,那个哥们啊,背个军用黄书包。”

看来是真的,那天我的确背着一个军用黄书包。其实那几年我背的都是这个包,就一个包。打小广告的一套家伙都装在里面:刻着洪三万电话号码的一个大印章,墨水瓶,涂墨水的板刷,印有我姑父电话的假证业务范围的名片,当然还有纸和笔,以备不时之需。能撒名片的时候撒名片,可以直接盖上个大戳的时候就盖戳,实在不行,用笔在一切可以写字的地方写上我姑父的名字和他的电话号码。

“那是他妹妹么?”米萝又问,“穿得可不如他啊。”

我真不知道。我也只见过那家伙一次。

秋风乍起,纸片和几片树叶被吹进了地铁口。一群人走出来,像这个秋天的黄昏,有种虛弱的单薄。最后出来的是一串饱满的歌声。“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没有吉他声,但我知道“摩洛哥王子”来了。果然,摩洛哥王子和一个扎着两个蓬乱小辫的女孩从地铁站走出来。他在教那女孩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女孩六七岁的样子,鼻梁不高,脸有点脏,褂子还是用北方乡村里当被面的花布做的。摩洛哥王子该有二十出头,看上去比行健和米萝大。

“你们呀——”摩洛哥王子说。“来一根不?”行健挥挥右手夹着的中南海香烟。

摩洛哥王子笑笑,从兜里掏出一把零钱递给那小女孩,说:“过马路注意安全啊。别忘了歌词。”

小女孩犹豫一下还是接住了,然后向他摆摆手:“谢谢哥哥,我记着呢。”跳过马路牙子走到对面去了。

我们凑在一起抽烟,像一群不良少年。“你妹妹?”我还是问了。

“小花?不是。”摩洛哥王子抽烟的动作很熟练,“地铁里认识的。”

“她这样——干啥的?”米萝问。

“要钱的。”

“要钱的”就是“乞讨的”。地铁里有各种各样的乞讨者:残疾人;卖艺的,像摩洛哥王子这样;老人;孩子,比如那个小姑娘,叫小花?

“最近老是遇到她。”摩洛哥王子说。

“你为啥要给她钱?”米萝问。

“她说一天下来要不够数,回到家她爸会打她。”

我们都火了,这什么爹!哪天好好修理他一顿。

“稍安勿躁。”摩洛哥王子劝我们。“我也想跟小花的爸爸谈谈,小花不让。怕谈过了挨的揍更多。你们是干啥的?”

我想告诉他我们是做小广告的,行健瞪了我一眼,说:“你叫啥名字?”“王枫。”

“你衣服上印着个‘摩洛哥王子’,算啥?”

“一直想整个乐队,叫‘摩洛哥王子’,我是主唱。不过得慢慢来。还有吗?再来一根。”

明白了。他只是想象中的“摩洛哥王子”的主唱。但他的广告做得好,八字还没一撇,他就把乐队名字印到衣服上了。

(选自2015年第9期《长江文艺》,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要不是碰上个卖唱的,这辈子我都不会关心摩洛哥在哪里”开头,不仅交代事情的起因,还制造悬念,易于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我”欣赏王枫歌唱得不错、给他十块钱的时候“我脸是红的”还“心疼”,这样写既表现了“我”对工枫的欣赏,又写出了 “我”的吝啬。

C.“我”回到平房跟行健说自己“见着摩洛哥王子了”,行健竟然说他“还见着西班牙王妃了呢”,表明他根本不相信“我”说的话。

D.小说描写了一群北漂青年的日常生活,也以真实的笔触,反映了这群青年在北京所从事的职业状况,表现了北漂生活的不易。

2.小说在刻画王枫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写的是一个卖唱的北漂青年的平常事,却用了“摩洛哥王子”这样一个题目,请探究以此为题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箫之韵

梁晓声

时下,文化人士的这个协会那个协会,都搬入文化局新盖的机关楼里了,腾出的那些房子,租作酒楼、洗浴中心什么的。美术家协会的房子由一位五十几岁的副主席承包,改造成了画廊。前不久,我应友人相邀,前往画廊,赴茶聚,幸会了那位副主席。他姓谭,留髯,穿唐装,着布鞋,形象特古代。一隅,有白发翁抚古琴,仙风道骨,其调袅宛。友人言:“今日谭先生高兴。”问何故?答曰:“近来售画频频。”

谭先生忽然问我:“怎么不发高论?”

我笑道:“听琴。”

谭先生神情郁悒,轻叹一声,正欲开口,有人制止:“万勿再提小穆。”

众人一时默然,各动怀想之容……

友人送我归至宾馆。我忍不住问小穆何人?

友人说,谭先生创办画廊之初,公开招聘善箫者,结果一下子就吸引了近百名应聘者,但都难令谭先生满意。这过程中谭先生收到一封求职信——写信人声明,自己是个只哑不聋的哑巴。因为都不满意,谭先生就想起了那封信。即日下午,一个面容清秀的小青年出现在谭先生面前。谭先生给了他一支笔,两页纸。先问青年姓甚名谁,何方人氏,青年写出自己的名字“穆小小”,接着写了“保密”二字。又问师从,笔答“父亲”。其字娟小,笔画工整。再问其父艺从何来?似有所讳。

半页纸没写满,谭先生已无心多问,命吹来。青年唇触之际,箫音悄起。但觉五声曼妙,缠绵低回,如诉如泣,似怨似慕。欣录之。

谭先生刚刚创业,急于收回投资,处处精打细算。对于小穆的薪水,也不例外,月付三百元而已。每到一小时另付50元。小穆默然认可。且要求不论早晚,随传随到。自用小穆,谭先生的财运,一月旺过一月,却连为小穆定做的一套服装,也从定薪里照单扣钱。画家画商,凡听过小穆吹箫的,无不大加称赞。谭先生得意,小穆知足。

两周后,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修鞋的老头儿,在画廊门旁摆开了摊位。谭先生命手下捧人。老头儿作揖打躬,苦苦哀求。恰逢小穆前来赶场。老头儿求小穆乞情。小穆自然没开口,凝视谭先生。谭先生禁不住那凝视,说好吧好吧。

从此,画廊门前也多了一道“风景”。修鞋摊与画廊自是很不和谐的,但人们的眼渐渐看惯了,也就接受了。那老头儿,有点儿怪。小穆不到,不见他的影子。小穆来,他也出现。不知不觉到了冬季。有天晚上,飘降大雪。那老头儿袖着双手,缩着颈,冻得咝咝哈哈的还自说自话:“雪正下着呢,我可不走……”谭先生睁一眼闭一眼地装没看见。小穆塞给他一纸条,上面写着:“老板,我可以给那大爷一杯热茶吗?”谭先生愣了愣才答应。春节前几天,有位美籍华人画家,慕名前来办画展。剪彩之后,箫声幽幽。画家说,这才像画展。突然马路上传来刺耳的急刹车声,有人喊:修鞋的老头儿被轧了!箫声顿停,小穆尖叫着不顾一切冲出了画廊哭喊:“爸呀!爸呀!”人们正疑惑,墙根那儿有一个苍老的声音也喊:“女儿!那不是我呀!我在这儿呢,好好的。小心你自己别被车撞了呀!”小穆抱紧他,一通哭……几分钟后,父女二人,一个背着修鞋的破箱子,一个抹着泪。在人们怀疑的目光注视下相伴而去……

谭先生愤怒极了,深觉自己大丢面子,遗落笑柄……

数日后谭先生收到了小穆的信。她承认自己欺骗了他,说她的姐姐患了癌,她和父亲背井离乡四处闯荡,实指望能挣到替姐姐治病的钱……最后请求原谅……

谭先生不相信,撕了。仅隔一夜,却又信了。再隔一夜,竟自我谴责得不行。后悔有时月入数万元,怎么对一个女孩儿那等小气……他经常拨“小穆”的手机号,发了几十条短信,再也联系不上了。

友人最后讲,谭先生的画廊里,还会有人弹古筝、古琴,甚至吹萨克斯,但再也听不到箫音了。因为谭先生觉得,别人吹得都不如“小穆”好,尽管有人的水平比“小穆”高多了……

友人吐尽一口烟后,问:“也有人认为,世道不古,人心诡诈。那父女二人没将画廊的画盗走批,已算谭先生幸运。你怎么看?”

我想了半天,老实回答:“不好说。”

是的,对于世道,对于人心。我近年来也每每难以判断了……

那天夜里我连续做梦:先梦见自己变成了谭先生,并且找到了“小穆”,将她接回画廊,从此好生对待。又梦见自己变成一位富商,获得了“小穆”的下落,暗中向她父女二人捐了一大笔款。或者,接着做下去会是那父女二人盗画的梦,还没开始做,却醒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一段交代了时代背景,为下文美术家协会谭副主席一心经营画廊谋取利益而忽视了小穆的艰难做了铺垫。

B.文中“万勿再提小穆”一句产生了悬念,既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自然引出对小穆故事的叙述。

C.小说多处运用了伏笔手法,如“面容清秀的小青年”“其字娟小,笔画工整”等,都为下文揭示其女性身份埋下伏笔。

D.谭先生“经常拨‘小穆’的手机号,发了几十条短信”,因为他还心存疑虑,想确定小穆信上所写的内容是否真实。

2.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穆”这一人物形象。

3.小说用“我”的梦境作结,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棠蜜

刘云

秦巴山区的蜜是很好吃的。早先吃蜜,只知道那些蜜是随了油菜花开、小麦花开,或者玉米花开酿成出来的,会吃蜜的,一尝就知道,这是菜花蜜,这是麦花蜜,这是包谷花蜜。

从川道地方到秦岭深处的宁陕县工作,一待就是八九年,对于吃蜜,终于大开了眼界。知道了世上最好的蜜都是长在森林里的,于是知道了什么是椴树蜜、槐花蜜、草药蜜、百花蜜。这些森林地带出产的天然蜜,比起早先吃过的川道上的庄稼蜜,不知好上了多少倍。

离开宁陕多少年了。去年底,宁陕筒车湾镇年轻的镇委书记到市上参加中青班培训,也给我带来一罐蜜,神秘地说,你尝尝,保准你想不到是什么蜜。我笑道,宁陕还有什么好蜜呢?一尝就傻了!这蜜完全不同于经验中的天然蜜!看颜色,是深红色,或更像是酒红色,不同于一般的天然蜜。时至秋末,那蜜已然结晶,拿到窗前迎着阳光细瞅,蜜的颗粒清晰可数,粒粒饱满,表面似有张力,在阳光下,深红渐渐变为金红,闪着滋润的光点,像阳光下冻了千年万年的老冰晶。尝了一小口,完全是浓郁的果香,像苹果香,也像木瓜香,还有几分葡萄香。那蜜香在舌尖上回味良久,久久不化,像是黏住了,然后慢慢渗透到喉咙里,化到整个身心,也化到我双眼发光的神色里了。问:这是什么蜜?答:海棠蜜!

这蜜产自筒车湾镇的海棠园村,故名海棠蜜。提到海棠园,我眼前立马现出那个深藏于大山之巅的小村,那是南秦岭中数一数二的汉江支流汶水河边一座高大的山,名高望山,站在汶水河看山,得仰视,昂立着脖子看半天,眼花了,也还看不清那山的全貌。上山一条蜿蜒三十多里的山路,仅能通行小拖拉机,沿路都是深厚的林木,一路上没有一户人家,没有田地,就是各样的树木。上到山顶,一处山顶小盆地出现在眼前,百十户人家,一眼就看得出这村人多地少,这就是海棠园村。

我脑子里又现出另一番景象,就是整个小盆地里沟沟岔岔、坡上、岭上,房前屋后,路边,水塘四周,山岬上,半坡林带里,长着无处不在的海棠树,四五月时节,海棠园里海棠花漫山遍野地开放着,把这个季节其他植物,甚至田地、房屋全遮在海棠花海里了,海棠园村是名副其实的海棠世界。

那个虽然有着海棠般的美丽、宁静,却又十分贫穷的山村:那些年,我们每年都会去海棠园,冬天去,春天去,四五月春荒不接时去,夏天防汛防滑时去,去接济看望那些留守在家的老人小孩,去慰问那年老无依的五保户。整个村子,在高高的山顶盆地间,无声无息,偶尔一两声狗吠,更显得村野的荒寂。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走完了,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小孩和满山草木,美丽的贫困是我们多年对海棠园村的无奈形容。

今年四月,我专程去海棠园采访,村上陪同我采访的第一书记很是精神,秦岭的阳光和风已在他年青的脸上镀上一层山地色,他黝黑的皮肤让人感到成熟和亲切。他是来扶贫的硕士生,专门包抓村上的产业发展。第一书记一路上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他们的海棠树、海棠花、海棠蜜,他们的海棠蜂蜜合作社,他给我们指认着木瓜海棠、西府海棠、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还有一些当地土名字的海棠,教我们辨识这些海棠细微的区别,就像在说着家里的亲人。为采访海棠园村,我来时是做了关于海棠的功课的,我知道第一书记讲的海棠,恰是中国有名的“海棠四品”。海棠在中国的花谱和植物谱中,有着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国艳等等美誉。陆游有海棠句:“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张大千晚年画出《海棠春睡图》激动了画坛。但那些古人的心情,我们都来不及体会,在这个温暖的四月日子里,海棠园灿烂的阳光和我们的心情一样美好,海棠园的海棠千树万树繁花竞放,我们每过花树,都会遇到忙碌的蜜蜂在花间飞舞,偶尔扑上我们脸庞。

与村蜂蜜专业合作社主任一照面,他似乎就认出了我,这位年过五十的乡下汉子,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后,第一批告别打工的返乡创业者,他挑头组建起海棠园村的蜂蜜合作社,动员贫困户和打工农民兄弟养起海棠蜜。我们坐在合作社主任家阳光灿烂的院坝里,也坐在蜜蜂飞舞扇起的细小的风中,喝着女主人沏的浓浓的蜂蜜茶,唇齿间弥漫着海棠蜜的清香,眼前青山如屏,天蓝如洗,海棠花开正繁正香。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通过庄稼蜜和天然蜜的层层铺垫,引出了海棠蜜,同时运用对比手法来表明作者的褒贬态度,也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者从视觉和味觉的角度来细致地描写海棠蜜颜色、形状和味香的与众不同,海棠蜜让作者忆起海棠园村这个美丽而贫困的山村。

C.海棠园村地处偏远的山林,起初农民大多外出打工,作者过去也来这里帮扶,当时没有想到利用当地海棠树多花好的资源来发展。

D.文中提到陆游的诗句和张大千的画,说明海棠影响大和作者采访准备得充分,而提到“海棠四品”也说明海棠园村发展定位很高。

2.请解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①化到整个身心,也化到我双眼发光的神色里了。

②秦岭的阳光和风已在他年青的脸上镀上一层山地色。

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