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法正字孝直,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法正字孝直,建安初,天下饥荒,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松于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愿共戴奉,而未有缘。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复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郑度说璋曰: “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彼至,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黜度,不用其计。十九年,进围成都,璋稽服。先主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或谓诸葛亮回:“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法孝直为之辅翼,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邰屯守,身遽北还,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举众往讨,则必可克。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往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法正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B.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C.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D.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稽服,拜服,敬服。古有“稽首”之说,跪拜礼,行礼时先拱手胸前而拜,后叩头至地。文中指的是刘璋向法正投降。

B.都畿,京都及其周围地区。“都”指国都,“畿”原指天子直接管辖的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后泛指国都周围的地区。

C.尚书令,官名。秦始置,汉沿置,本为少府属官,掌章奏文书。到东汉,政务皆归尚书,尚书令成为总揽政令的长官。

D.尊号,尊崇皇帝、皇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自唐代起又在帝、后称号之上再加称号。文中指的是刘备登上帝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正久不得志,渴望投靠明主。他早年依附刘璋,一直未得到重用,遇到雄才大略的刘备后,就和好友张松商议一同拥戴刘备,并且暗地向其献策夺取益州。

B.法正恩怨分明,然而胸襟不广。他任蜀郡太守后,对以前别人一餐饭的恩德,又或是极小的怨恨,没有不偿还报复的,有人认为他过于骄纵蛮横,对其不满。

C.法正多谋善断,能够预见成败。他看到汉中空虚,就建言刘备机不可失,相机夺取;定军山一战,也是因为法正的计策,黄忠才得以大破曹军,斩杀了夏侯渊。

D.法正智术甚奇,无奈英年早逝。诸葛亮与法正所崇尚的理念不一,对他的谋略也不以为然;刘备自立为王之后,法正担任尚书令,可惜他四十五岁就去世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

(2)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1.C 2.A 3.D 4.(1)刘备听说后很忌讳此事,向法正询问对策。法正说:“刘璋最终不会采纳郑度的计策,您不必为此忧虑。”(2)法正如果在世的话,就能制止主上,使他不向东进军;即使东征,也一定不会大败而回啊!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懦弱”是一个词语,意思是“胆小,懦弱”,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弱”后断句,排除选项BD,“殷富”是一个词语,意思是“富饶”,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富”后断句,排除选项A。 故选C。 句子翻译:凭着将军的英才,应当利用刘璋的懦弱,迅速出兵;张松,是益州的重臣,可以让他在成都作为内应;然后将军便可以依托益州的富饶,凭借天府之国的险要地势,来成就复兴汉室的大业,实在是易如反掌。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文中指的是刘璋向法正投降”错误,由原文“十九年,进围成都,璋稽服”可知,建安十九年,刘备进兵包围成都,刘璋投降。所以刘璋是向刘备投降,而不是向“法正”投降。A错误。 故选A。 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D项,“对他的谋略也不以为然”错误,由原文“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可知,诸葛亮与法正虽然喜好和崇尚不同,但都能从国家利益出发,彼此取长补短,诸葛亮常常对法正的智慧和谋略感到惊奇。由此可知,诸葛亮与法正彼此取长补短,诸葛亮常常对法正的智慧和谋略感到惊奇,并不是“对他的谋略也不以为然”。 故选D。 4.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恶:忌讳。终不能用:省略句,省略主语“刘璋”。忧:忧虑。(2)若:如果。则:就。制:制止。东:名词做状语,向东。行:进军。就:即使。倾危:大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彦光,字修芝。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

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甚有患政。后数岁,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

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徳化人,皆此类也。后数岁,卒官。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史・梁彦光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B.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C.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D.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武帝时始置。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职任监察。

B.母忧,也作“丁内艰”,指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策试,谓以对策试士。大凡以政事、经义发问,使试士条对。策,写在简策上的试题。

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如赠言。也指古代皇帝对在职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如赠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彦光恪守孝道。梁彦光母亲去世,他因悲伤过度极度瘦弱;不久被起用任职,皇帝看了梁彦光的形貌变化后,对其感叹不已。

B.梁彦光施行惠政。梁彦光任岐州刺史时,当地民风淳朴,他用宽缓平和的办法来镇守全境教化得很好,朝廷考评接连第一。

C.梁彦光生性执着。梁彦光第一次治理相州不力被处罚,但他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当地豪强地痞嗤笑,但他毫不退缩。

D.梁彦光重视教育。梁彦光创立学堂,招纳名儒授课;在厅堂设宴款待特别优异的学生,让其余成绩差的学生都坐在走廊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2)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平元襄王萧伟,字文达。幼清警好学,起家晋安镇北法曹行参军府。高祖为雍州,虑天下将乱,求迎伟及始兴王檐来襄阳。俄闻已入沔,高祖欣然谓佐吏曰:“吾无忧矣。”义师起,南康王承制,板为冠军将军,留行雍州州府事。义师发后,州内储备及人皆虚竭。魏兴兴太守颜僧都并据郡不受命,举兵将袭雍州,伟遣兵于始平郡待师仁等,要击大破之,州境以安。天监元年,封建安郡王,食邑二千户,给鼓吹一部。十五年,生母陈太妃寝疾,伟及临川王宏侍疾,并衣不解带。及太妃,毁顿过礼,水浆不入口累日,高祖每临幸譬抑之。伟虽奉诏,而毁瘠殆不胜丧。十七年,高祖以建安土瘠,改封南平郡王,邑户如故。五年,薨,时年五十八。诏敛以衮冕,给东园秘器。伟少好学,笃诚通恕,趋贤重士,常如不及。由是四方游士,当世知名者,莫不毕至。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而性多恩惠,尤愍穷乏。常遣腹心左右,历访间里人士,其有贫困吉凶不举者,即遣赡恤之。太原王曼颖卒,家贫无以殡敛,友人江革往哭之,其妻儿对革号诉。革曰:“建安王当知,必为营理。”言未讫而伟使至,给其丧事,得周济焉。每祁寒积雪,则遣人载樵米,随乏绝者即赋给之。晚年崇信佛理,尤精玄学,著《二旨义》,别为新通。又制《性情》《几神》等论其义,僧宠及周舍、殷钧、陆锤并名精解,而不能屈。

(选自《梁书·列传第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

B.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

C.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

D.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邑,中国古代君主封赐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亦称“采邑”。

B.薨,古代诸侯或大官的死称“薨”,太妃死亡也可称“薨”。

C.衮冕,是古代帝王及三公穿戴的绘有龙纹的礼服和礼帽。

D.玄学,盛行于魏晋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一种学术思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伟遭遇袭击,巧设伏击。裴师仁、颜僧都发兵袭击雍州,萧伟派兵在始平郡伏击,拦腰截击打败他们,雍州境内才得以安定。

B.萧伟侍奉母亲,极尽孝道。萧伟母亲病重,萧伟衣不解带侍候她,母亲去世后,萧伟哀伤过度,多日水米不进,高祖时常前往开导抚慰他。

C.萧伟礼待贤士,受到拥护。萧伟接近贤才重用士人,还常常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当时许多游士、有名之人,都到他家里去拜访他。

D.萧伟关爱穷人,尽力赈济。太原王曼颖去世,家中贫困无法安葬,友人江革向萧伟求助,萧伟派使者前来,帮助王曼颖家办理了丧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闻已入沔,高祖欣然谓佐吏曰:“吾无忧矣。”

(2)每祁寒积雪,则遣人载樵米,随乏绝者即赋给之。

 

查看答案

    赵上交,涿州范阳人。本名远,字上交,避汉祖讳,还以字称。上交身长七尺,黑色,美风仪,善谈论,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后唐同光中,尝诣中山干王都①。有和少微②者亦在都门下,忌之,颇毁訾上交,都遂不为礼。上交不得志,因南游洛阳。秦王从荣开府兼判军卫,以上交充六军诸卫推官。李瀚、张沆皆白衣在秦府,悉与上交友善。从荣素豪迈。不遵礼法,好昵群小。上交从容言曰:“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王忍为此,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从荣怒出之。晋初,召为左司郎中,迁刑部侍郎。尝上言:“伏睹长兴中诏书:‘州县官在任详谳刑狱、昭雪人命者,不限岁月赴选,许令超资注官。诸道州府躬赴行部投状,随给优牒,庶绝欺同,以存激劝。’载详元诏,止言州县,未该内外职司。乞自今但能雪活冤狱,不限中外官,并加旌赏。”诏从之。俄迁户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弹举无所阿避。周祖监国,命太师冯道迎湘阴公于徐州,以上交副之。广顺初,拜礼部侍郎。会将试贡士,上交中明条制,颇为精密,始复糊名考校。擢扈载甲科,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时称得士。枢密使王峻用事,常荐童子,上交拒之。峻怒,奏上交选士失实。贬商州司马,朝议以为太重,会峻贬乃止,但坐所取士李观、侯璨赋落韵,改太子詹事。显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时出游别墅世宋因问陶穀曰上交岂衰老乎穀对曰上交昔掌贡举受所献名园多植花卉优游自适世宗怒,免其官。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干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节选自《宋史.赵上交传》)

[注]①②王都、和少微:都是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显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时出游别墅/世宗因问陶穀曰/上交岂衰老乎/穀对曰/上交昔掌贡举/受所献名园多/植花卉/优游自适/

B.显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时出游别墅/世宗因问陶穀曰/上交岂衰老平/穀对曰/上交昔掌贡举/受所献名园多/植花卉/优游自适/

C.显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时出游别墅/世宗因问陶穀曰/上交岂衰老乎/穀对曰/上交昔掌贡举/受所献名园/多植花卉/优游自适/

D.显德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时出游别墅/世宗因问陶穀曰/上交岂衰老乎/穀对曰/上交昔掌贡举/受所献名园/多植花卉/优游自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汉祖讳”指赵上交和汉祖名字中都有“远”字,为表示尊重,赵上交名字不能用此字。

B.文中李、张二人只是在秦王手下当差,没有功名或官职,所以称他们叫“白衣”。

C.“监国"是中国古化的--种政治制度,通常是由德高望重的大臣监管朝政的实施。

D.“糊名”就是考试结束后,将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等信息密封或裁去再行阅卷的方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上交敢于直言进谏,为人守正不阿。他看不惯秦王恣意妄为,劝谏秦王做事要符合百姓的愿望,秦王气得恼怒离去;任御史中丞时,行使职权,正直无私。

B.赵上交才能表现卓著,赢得广泛推重。他年轻时就擅长言谈论事;为官后主持科举考试时制定的考试制度十分精密;无论任职何处都精明干练,人谓堪当大任。

C.赵上交直谏制度缺漏,力促施政公平。他认为只要是德才兼备的官员。所受待遇就应该一致,不能只限于州、县官,也要惠及朝官,这应该更能起到激励作用。

D.赵上交历经数代更替,历职多个官署。他仕宦于五代时期,做过后唐杂王的僚属,后晋中任职刑部和户部,后周间供职礼部。吏部,大宋立国后又做尚书右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和少微者亦在都门下,忌之,颇毁訾上交,都遂不为礼。

(2)枢密使王峻用事,常荐童子,上交拒之。峻怒,奏上交选士失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的研究理论中。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审慎的生活才能获得宁静、才能获得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

中国文化同样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受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生命观影响,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

比如,强调天人一体。在中国哲学里,天是万物的生命本源,也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对此,儒家道家文献都多有论述,比如《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在于“成万物”,将人与自然、人与最高道德本体的关系清楚展现出来。

比如,强调德福一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德福一致,认为道德内在于幸福之中,美好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的生活,因此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圣人也能“不改其乐”。同时,因为道德带有利他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美好生活必然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之中,内圣外王的个人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由此趋于一致。

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精准地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锻造成民族复兴的支点,并逐渐赋予了其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的内涵。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概括,对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定义,进一步彰显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体现了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系统性把握,对人民获得感的全面理解,由此也彰显出了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精神。

(摘编自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人类有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表达不同且特征各异。

B.中国文化对幸福生活有着永恒的追求,源于中国哲学“天人一体”的宇宙观。

C.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幸福整体性,就是指个人层面的幸福与社会整体性幸福。

D.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表述,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注入了新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尚书·洪范》,是为了论证中国文化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恒久守望。

B.文章三、四段对传统经典的引述,虽然内容不一样,但论证目的却是相同的。

C.文章梳理了中外对美好生活的不同表达,论证重心则是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

D.文章论据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厚重感,也体现了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道德有利他性,所以应把个人幸福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中。

B.没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文化表达的美好生活也就没有独特的民族内涵。

C.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表述,既传承传统又立足现实,更指向人的丰富和全面。

D.中外哲学家对美好生活都有深刻认知,可见美好生活是人类哲学的重要命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望历史,19世纪的文学创作将文学从神学状态、准神学状态,最终推向了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间主义,或者说“文学即人学”的广阔大地。不过,当时流行的人性论和善恶模式,作为文学的聚焦区,作为现代启蒙思潮的重要部分,在进入20世纪的前后数十年里却出现了分化。

情况之一,“人学”成为“自我学”,或者说出现了自我路线。这种现象多来自发达国家的都市,发生在资本主义体系的内部危机中。尼采的“酒神”说、弗洛伊德的“本我”和“无意识”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引导和呼应。正如彼德沃森在《思想史》中指出:“现代主义可以被看作是弗洛伊德无意识的美学对应物。”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伍尔芙、卡夫卡等这些西方作家,差不多不约而同,把文学这一社会广角镜,变成了自我的内窥镜,投入了非理性、反社会的“原子化”和“向内转”,在作品中弥漫出孤绝、迷惘、冷漠、焦虑的风格。他们不一定引来市场大众的欢呼,却一直是院校精英们的标配谈资,构成了不安的都市文化幽灵。

情况之二,“人学”成为“人民学”,或者说出现了人民路线。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追念普希金的文学成就时,使用了“人民性”这一新词,阐明了有关的三大内涵,即表现“小人物”,汲收民众语言,代表民众利益。后来,托尔斯泰、果戈理、契诃夫等俄国作家,大多成为这种忧国和亲民的文学旗手,一直影响到中国以及东亚“为工农大众”的“普罗文艺”,乃至影响大半个地球的“红色三十年代”。这一幕出现在资本主义发达体系的底部和外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深重的人间苦难,非同寻常的阶级撕裂和民族危亡,作为穷国和穷人的尖锐现实,构成了文学新的背景和动力。

“自我学”和“人民学”,大概构成了20世纪两大文学遗产。

一般来说,“自我”与“人民”,作为微观与宏观的两端,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差不多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生活催生一种文字,释放了不同的感受资源和文化积淀。在良性互动的情况下,这也是“人学”的一体两面:真正伟大的自我,无不富含人民的经验、情感、智慧、愿望以及血肉相联感同身受的“大我”关切;同样道理,真正伟大的人民,也必由一个个独立、自由、强健、活泼、富有创造性的自我所组成。可惜的是,历史实践总是泥沙俱下,任何一种遗产都可能被有些人学偏和做坏,包括出现教条化、极端化、投机化的自我挖坑。当年鲁迅批判过“留声机器”和“招牌”式的高调“革命文学”,“文革”时期也出现过“造神”化的某些文艺宣传,直到当下广受非议的“抗日神剧”和“高级黑”,“人民”的形象在文学中屡遭扭曲,一再变得空洞而干瘪。在另一方面,非理性、反社会的独行者们也并非灵感大神,其自恋、自闭、自大的文字,其幽闭或放浪的风格,无论是“沉默的”(布朗肖语)、“零度的”(罗兰·巴特语)、还是“无意义的”(昆德拉语),都让后来文学中的“自我”越来越面目雷同,离真正的个性更远,离复制和流行倒是更近,很快成为另一种高发性都市心理病——以至“文青”、“文艺腔”、“文科生”这些词,不知何时已在互联网上声名狼藉,已是舆论场上嘲讽和同情的所向,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更重要的是,时代在变化,文学不能止步于20世纪。“人民”与“自我”也都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随着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潮扑来,多种视角该如何彼此含容和多元统一,重新融铸成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又比如,自有了生物克隆和人工智能,很多“自我”其实都是可以格式化、数据化、甚至能精确预测和管理的,哪有作家们以前想象的那么天赋异禀?当人的很大一部分智能被机器接管,众多专家发现,人类最后的差异性,恰恰表现于人的情感、精神、价值观、创造力。而这一切,恰好是共生环境和群体关系千变万化的产物,大大超出了“自我”的边界,不再那么“自我”,不是什么人成天照镜子可以照出来的。换句话说,“人民”与“自我”,都进入了新的陌生水域,都需要注入实践和理论新的活血。

(摘编自《文艺报》2019年7月22日韩少功《人民学与自我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卡夫卡等作家专注于对自我的窥探,突出个性,视角不广却很受大众欢迎。

B.吸收使用民众语言,代表民众利益,构成了“人民学”作品必备的基本内涵。

C.“人民学”一旦陷入教条,走向极端,投机迎合,“人民”形象多会空洞干瘪。

D.生物克隆和人工智能技术压缩了作家的想象空间,使文学没有了差异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分析文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既梳理总结了成果,也剖析反思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B.文章指出文学分化有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旨在论证社会环境对文学发展起决定作用。

C.文章第五段用辩证法论述了“自我学”与“人民学”虽视角迥异,却也是文学的一体两面。

D.文章引用鲁迅等人的看法,既使语言简洁凝练,又使论据充分确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九世纪流行的人性论和善恶模式,在其后的文学创作中出现了分化,同时也被创新。

B.成功的文学形象通常是自我与人民的融合,是富含人民文化而独立、个性鲜明的形象。

C.黄坤明的“文贵创新,激发当代中国文艺的生命力创造力”,与文中“日日新”理念相通。

D.作家只要在创作实践中把握好千变万化的共生环境和群体关系,就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