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中讲到孙悟空的故事实际上暗含了佛教“放心”“定心”与“修心”的全过程,来宣扬一种佛家的摆脱迷惑找回本心不得迷失的精神境界。文学首先是人学。所谓文学的人民性,概括地说,是指文学具有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以及同情或歌颂人民的社会属性。《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唐僧是个人,而且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之外,其余全是怪,但书中尽是“精怪魑魅俱通人情”“神仙鬼怪皆晓人性”,所以虽然表象是“怪”“神”,实质仍是“人”。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就是一位由石猴幻化而成的精怪,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非人类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也是《西游记》得以流传不朽而“孙悟空”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
首先,早在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周群”条中就描写了一只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它有变幻莫测能知过去未来的神通,它可与天齐寿,这些全都具有后来孙悟空的特点;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里描写的那只“遍体皆如铁”“虽百夫操兵不能制、知死生之数”的白猿,不更有孙悟空的影子?宋代《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中,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法师座下的护法猴行者,应该就是孙悟空的前身。以上种种显示孙悟空这一形象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所为,而是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土壤中的。
其次,作者有意让孙悟空处在一个世俗态层面,是要借宗教徒们宣扬的“虔诚信教、苦修苦炼、成仙成佛的母题”来阐发世俗社会一个生活哲理:要获得成功需走正道,历经磨难,而且要有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斗志。孙悟空如此历炼艰苦,也正因此孙悟空并没有远离尘世,脱离人民,而是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阐述了群众集体意识中的人生哲理。
再次,从孙悟空性格中最鲜明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有个性、追求自由。这两个方面论述这一形象还体现了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仍津津乐道的审美价值取向:个性、自由。举一处例子:对那个专门用来“拘系、收管”他,不让他“逍遥自由耍性子”的紧箍儿,念念不忘能“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孙悟空一生奋斗,都是为了获得人生的最大自由,而“斗战圣佛”的成果也是“来去任自由,也无恐怖也无愁”。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以及在追求过程中体现的优良品质,英雄特征无一不是人民群众集体意识中所向往的,而鲜明地打上了人民性的烙印了。
还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由于考试落第、一生不遇,只做过一个地位极卑的胥吏,被士大夫视为奴仆。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决不会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代言人和传声筒,他的笔下绝不会是歌功颂德的官方著书,更不会是封建统治阶级愚弄百姓的说教。也正因为孙悟空形象蕴含了人民对英雄的品评,反映了世俗宗教文化,由于他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贴近人民心理,所以在古代就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在民间长期传讲,广泛流传,“街谈巷议皆孙猪”。小说中的精彩回目还被排成戏剧,在舞台上表演。连《红楼梦》里薛宝钗过生日也要点一出“西游记”,慈禧太后的戏楼里专门为孙悟空安排了一个飞天的通道,绍兴戏里有大量的猴戏。在今天,《西游记》还不断被拍成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等各类节目,翻译成外文流行于欧美。孙悟空形象之所以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吸引力,应该归因于这个形象体现出的强烈鲜明的人民性,使得这一形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千百年来绽放着异彩,经久不衰。
(删改自《解读孙悟空形象的人民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因为是人学,所以有了人民性。文学具有反映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社会属性。
B.《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人物除唐僧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其余全是怪。
C.《西游记》实际上通过孙悟空的情节来宣扬一种摆脱迷惑、找回本心的佛家精神境界。
D.孙悟空是一位石猴幻化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是《西游记》流传的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的形象不是作者一个人的独创,而是在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基础上再创造的。
B.无论是《拾遗记》中“遍体皆如铁”的白猿,还是《补江总白猿传》里那只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都有孙悟空的影子。
C.孙悟空的精神母题意在告诉人们,要想成功,不光要走正道,还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D.吴承恩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文学立场,他描写的孙悟空形象反映了人民的心理状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里关于《西游记》的情节设计,是由于《西游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
B.孙悟空许多英雄特征都是人民群众集体意识中向往的,并且鲜明地打上了人民性的烙印。
C.孙悟空西行路上历经磨难,百炼成钢,也从侧面说明孙悟空并没有远离尘世,脱离人民。
D.孙悟空性格中有个性、追求自由的特点,体现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创作媒介,我们这个时代,定义当下的是科技新媒介,但不是科技与艺术简单的拼贴叠加,如同炼金术,两者融合又转化。技术是个微妙的事,过多强调它,你会失去对艺术创作的把握,如果不会技术,在当下或者今后根本没法创作,因为先锋艺术就是不断扩展人的表现手法,例如中生代明星艺术家黑川良一,他不是画家、摄影师、作曲家,但他都会,作品融合这些,还融合编程,但他也不是学电脑的,这是个典型,今后的艺术家必须掌握更多创作手法,否则会被时代淘汰。
材料二:
任何媒介都能成为创作平台,新媒体顾名思义,就是新出来的平台,比如手机是新出来的,但几年后它很可能变成身体的一部分,植入你的手腕,“新”肯定是相对的,电话、打字机当时都是新的,现在就不新了。如果我们说VR是新媒体,那过两年肯定就不是了,用VR这个工具来界定VR艺术其实是不妥的。艺术的分野不在于平台,而在于它的概念取向。做个对比会看得更清楚,你提到音乐,不会说这是钢琴音乐,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可以弹中国小调,可以弹肖邦、电子舞曲等等,这个平台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之所以有一个专业叫作开放媒体系,便是说不要界定一个特定的媒介,只做动画或三维之类,要打破这个媒介平台的限制,随时尝试更好或更有意思的平台。“新媒体”这个词语的消失,其实更符合目前我们当代艺术创作的状态。
材料三:
以赛博格(Cyborg)人机一体这个概念为例(在文化语境上有很大的差异),西方式的造型,这个纯粹的内体的力量是通过机械改造达成的。而日本的人机一体,视觉上可能非常传统,里面却是高精密机械。而中国的人机一体,到目前为止,其实就是微信。微信其实是透过一个机械装置,联合一个人所有的人脉和人际关系,事业甚至爱情。中国的人机一体,不是说看到一个长什么形状的机械,而是一个抽象的社会结构,孔子讨论的伦理,就是人际之间的这个结构。当下,如果你要靠艺术为生,还是得通过画廊、美术馆、策展人,呈现给公众一个艺术家的形象。
VR的重要性不在于像微信一样成为一个平台,它可以重新激活观看这个事情。100年前老北京拉洋片:一个人推着车子,街上一堆人围在旁边,争先恐后看热闹。其实现在VR展场就是这样,因为一次只能一个人戴眼镜,边上围着一堆人,就很好奇,这就引起一个观看的强烈欲望,而在当代艺术里,观看的欲望早已消失,我们必须承认,甚至在高度概念化的当代艺术作品里,你也不需要观看。比方说一本画册,你只要看这个作品表达什么内容和观念。在这种情况下,艺术里面的观看,已经到了一个危机状态了,所以VR的启示是,重新让我们有一次观看的欲望。
(摘编自《南方人物周刊》)
1.下列选项对文中“VR”这个概念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VR”作为新媒体,它的运用正在打破媒介平台的限制。
B.“VR”在艺术上的运用,说明这个媒介作为一种创作平台有很大的价值。
C.“VR”技术的最大价值在于激发人们对艺术的强烈的观看欲望。
D.“VR”是科技新媒介的形式之一,它的诞生意味着技术与艺术的成功叠加。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机一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科技和人文的融合,它的具体内涵与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文化语境有关。
B.中国没有研发出人机一体,是因为中国人有与众不同的人际关系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微信就是我们的人机一体。
C.当下时代的创作媒介,把各种技术性的创作手法运用于艺术中,同时具备了技术与艺术之外,还能反作用于时代的发展。
D.技术的重要性不在于技术本身,在于对艺术能产生多大的价值作用,比如重新激发人们对于艺术作品在观看上的好奇心。
3.根据选文,概括出文中的“VR”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事实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走出校园后,公众大多从媒介渠道继续获取科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大量的读者、听众和观众来说,这些渠道是无所不在的,特别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信息呈指数式增加。越是这样,越需要科学家积极地发声,澄清事实,破解谣言,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
可以说,科学新闻出现在大众媒体中的历史和大众媒体渠道存在的历史一样悠久。只不过不同历史时期或者在不同文化情境下,撰写这些科学新闻的人会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在科学建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前后,很多科学家还十分愿意同媒体进行交流,他们或接受采访,或撰写文章,并且他们欣然地利用那个时代的媒体渠道和公众分享他们开展科学探索的故事。
但是,随着科学研究发展出了自己的专业语言,人才培养机制、成果传播渠道和平台、同公众进行交流的模式发生了变化。科学记者逐渐成为了衔接科学家与公众的纽带,因而科学家、记者和公众也被称为科学传播的铁三角,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我们常说:科学家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生产者、创建者。因为科学家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在其所属的领域里游刃有余,所以同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的机构和媒体相比,他们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差错,保证科学传播的正确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科学传播十分重要,但是他们与媒体交流的频率却不是很高,更不要说他们会主动联系媒体传播自己的科研成果了。那么为什么有些科学家在媒体面前会保持缄默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科学家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和考察。
和其他所有的新闻内容一样,科学新闻在本质上倾向于片段性叙述。记者们更愿意就某个议题的具体事件写一些短文,而不是长篇累牍的主题式报道。这背后的原因是大多数媒体生产过程的快节奏,特别是在当前媒体内容生产实时更新的情况下,新闻生产周期无法等待长达数月之久的科学过程的完成。而且科学记者也不可能全景式报道科学新闻。首先是因为没多少普通读者关注和自己无关的内容。其次还要考虑传播分层的问题,记者在写文章时已经在心里描摹了一个读者群,所以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写出好的新闻报道。此外,记者们往往只针对科研过程的某一个环节或片段撰写稿件,并且希望读者们能够从这些只言片语中勾勒出全景,并对该科学研究感兴趣。这样就难免会给很多科研成果的传播带来一些片面性,也会导致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有所偏差,进而让科学家对记者产生误解。比如我们开展的一项调查就显示,一半以上的受访科学家认为媒体报道往往夸大其辞或者断章取义,许多复杂的科学研究结果被记者过度简化,使科学家不敢再发言,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专业主义缺失。
此外,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流量社会中,在这种情况下,“标题党”成为了获取公众关注的敲门砖,而且“标题党”这个潮流似乎愈演愈烈,似乎不“标题党”无“爆款”俨然成为了准规则。那个有关“饿死癌细胞”的说法,即便当事人对这种做法也是哭笑不得,还有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转眼就变成了《施一公:我的认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可以说这种做法无意或有意地伤害了某些科学家,让他们对媒体产生了不好的印象,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旦有不好的经历,那么他们可能会选择“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长此以往,科学或者说科普会被“玩坏了”,甚至是“搞丢魂了”,最终让公众越来越不理解科学,这无疑脱离了科普的本质和精神。
当然,我们也需要承认,科学家其实不太了解媒体的工作机制,这可能也是造成科学家误解媒体的一个原因,毕竟科学新闻的生产有系统性的流程,从选题、采编、成文、编辑,到最终出现在读者面前,会有很多环节,科学家不可能全部了解。与此同时,科学记者的角色从宣传者转向批评和评论者,在如何看待科学研究和科研结果方面,科学家和记者有着不同的视角和看法,因而有必要理顺科学家与媒体的关系,打通科学传播的链条。
(摘自《知识分子》2018-3-31,有删节)
1.下面对“科学家与媒体”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科学家十分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他们可以通过媒体渠道和公众分享自己的科学探索故事。
B.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媒体平台交流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因而科学家、记者和公众形成了铁三角关系,使得科学记者逐渐成为了衔接科学家与公众的纽带。
C.同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的机构和媒体相比,科学家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差错,保证科学传播的正确性。
D.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科学传播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更需要他们积极地发声,澄清事实,破解谣言。
2.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大多数媒体生产过程的快节奏,记者不能做到全景式报道,他们更愿意让科学家们就某个议题的具体事件而写一些短文。
B.记者们撰写稿件往往要考虑自己心里描摹的读者群是否对该科学研究感兴趣,难免会给很多科研成果的传播带来一些片面性。
C.“标题党”潮流似乎愈演愈烈,一些媒体为了获取公众关注,追求“爆款”效应的做法有意无意地伤害了某些科学家,让他们对媒体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D.不同历史时期或者在不同文化情境下,撰写科学新闻的人会存在一些差异,但我们不能否认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媒体自有其工作机制和系统性流程,科学新闻从选题到出版的一系列环节,科学家不可能全部都了解。
B.科学新闻出现在大众媒体中的历史和大众媒体渠道存在的历史一样悠久,可见科学传播的链条早已打通,科学家和媒体的关系也一直是非常密切的。
C.要想获得科学家的信任,媒体记者应该不断提高科学素养,遵循专业报道规范,做好前期功课,做出高质量的科学新闻报道来。
D.科学家应该通过媒体发声,传播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与媒体建立积极和谐的关系,改善科学传播的质量和品味。
依据下列材料写一则通知,文字可以增删调整,但必须符合通知的格式和语体。发通知的时间为2018年6月17日。
①学校拟举办2018年课本剧竞演活动,请各年级的年级主任积极组织本年级的师生观看。
②本次课本剧竞演活动的主题是“激活名著,点亮灵”。
③本次活动的地点定在学校礼堂。
④本次活动出语文组和团委联合举办。
⑤本次课本剧竞演活动将和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同时举行。
⑥本次活动将在全校范围内评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⑦本次活动的时间定在2018年6月19日(星期三)晚6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为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广播电视节目主(播)持人在主(播)持节目时,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不得刻意说方言。此通知一出,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请简要阐述。(不超过80字)
下面是某班长在一次班会上的结束语,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规范得体,请找出并修改或删除。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学风、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遵守纪律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班的班风从此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既是当务之急,也是责无旁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