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②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

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欧阳修《诲学说》

④厚于责己而薄责于人。

——袁采《袁氏世范》

⑤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王昶《诫子书》

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刘备《敕后主辞》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优良家训化育后世。读了以上六条家训,你有什么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一两个观点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左右。

 

例文: 修善行,养美德 古人崇尚行善,告诫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然“从善如登”,行善绝非易事,然而,这如登山一样的从善之路却是中华儿女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有诸多有识之士将其写入家训,谨敦后人近善远恶,于是修善行、养美德成了人生的必修课。 善行没有昙花一现的惊艳,没有桃李争春的热烈,没有云霞乍现的炫目。善行如小草一样平凡,却能绿满天涯,点缀出美丽的春色;如露珠一样弱小,却能滋润大地,映现太阳的光辉;如沙石一样寻常,却能积善成德,铸成社会和谐的大厦——塑道德丰碑,托民族希望。 圣人的古训,激励着人们施善举,暖世道,温人心。王珏,化名“兰小草”坚持15年,每年捐款2万,用善行散发生命的芬芳;“化缘校长”莫振高,到机关、企事业单位演讲、动员,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用善心托起瑶乡少年的希望;“最美妈妈”吴菊萍,当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她挺身而出,伸出双手,拯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最美司机”吴斌,当铁块刺入胸部,他忍受剧痛,缓缓减速,用76秒的时间,完成他生命里最后一次安全操控,用善良、坚强挽救了24名乘客的生命——这些善举,昭示仁爱、勇气,山河动容,苍生感动。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大潮中的一些人,面对种种诱惑放松品行修炼,放弃善行追求,成为名利的俘虏、道德的弃儿,甚至逐渐堕落,滑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当与“善”渐行渐远,当心灵蒙上太多的名利灰尘,请放慢奔跑的脚步,聆听先贤的忠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唯有思想纯洁、不沾恶习,约束名利欲望,既“静”又“俭”,心灵的净土里才能绽放向善的花朵。既如此,就会在富足的生活里,想到那偏远山区还有未脱贫的人民,尽己所能,捐献财物,奉献技能,使他们早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就会在和平的环境里,想到利比亚、也门、乌克兰战火里哀号的难民,发扬特蕾莎修女的精神,给苦难中的生命之花送去温暖。 让我们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共勉,少一点名利纷争,多一份淡泊情怀,以滴水穿石之志,行施善助人之举,以善为舟,以德为桨,在新时代开启善举新航程! 【解析】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材料给出的六条家训,无不是在教育后辈向善,向美,蕴含着对后辈的深切期待与美好祝愿。具体来说,①强调“淡泊”“宁静”的处事态度;②讲的是择友观,强调交友要交有善良品质的人;③强调磨炼,学习对于成才,明理的意义;④强调要宽容待人,严格责己;⑤是说面对别人的指责诽谤,最好反省自己,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⑥强调要施善行,不要做恶事,要以德服人。我们可选取其中一两条家训,找出共同点,确定立意,进行作文。 立意: 1.勤俭是修身的基石; 2.好的朋友,是你永远的精神财富; 3.人生需要磨砺; 4.宽容待人,严格责己; 5.反省自我; 6.善良,让世界更美好。 素材: 1.易中天的成长得益于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他的父亲是大学教授,热衷于搞学术研究,家里藏书丰富。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自然地就好学乐学了。他的儿子个个都很有优秀。易老在电视采访中说:“我从来没有为儿孙们的学习操过心,也从来没有打骂过他们。”最后总结时说,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关键,言传不如身教。 2.周恩来总理生前经常穿一件毛巾浴衣,那是件由公务员高云秀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衣服,高云秀曾说:“没有一天不缝补的。”可见那件衣服已经不能再穿了,但总理就是不肯换新的。这件衣服现在也保存在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3.歌德和席勒是十八世纪末德国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歌德二十几岁成名,三十岁出头就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出身富裕,一生过着贵族生活。比他小十岁的席勒则出身贫寒,一生坎坷,虽然席勒在二十多岁也蜚声文坛,但穷困与疾病一直伴随着他。尽管如此,歌德与席勒却保持着真诚的友谊。席勒的友谊和勤奋使歌德从富贵享乐中惊起,又拿起笔来写作,包括《浮士德》在内的许多名作的问世,都与席勒的影响分不开。歌德满怀深情地对席勒说:“你给了我第二次青春,使我作为诗人复活了——我早已不再是诗人。”席勒也在朋友的鼓励下,抱病完成了最后一部伟大作品《威廉" 退尔》。这部作品的素材,都是歌德提供的。他们一起出版过《女神》杂志,合办过文艺刊物《霍伦》,共同出版过诗集《克赛尼恩》。他们常常是一个人构思,起草,另一个人修改润色,然后发表。互助的力量,使他们的文艺作品迸发出夺目的光辉。当听到席勒早逝的消息,歌德沉痛地说:“我的存在丧失了一半。”二十七年后,歌德也逝世了,亲人按照歌德生前的遗愿,把他和席勒葬在一起。 4.清初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了《二十四史》重要史书的编纂。但万斯同小时候也是个淘气的孩子。由于他们的顽皮,万斯同在客人面前丢脸,受到了客人的批评。万斯同一气之下掀翻了客人的桌子,被父亲关在书房里。万斯同从气愤、厌恶读书到闭门造车、反省自我,在《茶经》的启发下,开始努力学习。一年多后,万斯同在图书馆读了很多书。他父亲原谅了他的儿子,万斯同也理解他父亲的好意。经过长期的努力学习,万斯同终于成为一位熟悉历史、博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明史》的编辑工作。 5.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和中央各部门、各中央局、各省、市、地、县的主要负责人,以及一些重要厂矿和部队的负责干部,共七千余人。鉴于之前一些决策错误,中央各主要领导人对此都进行了反思。毛泽东在大会上作长篇讲话,也作了自我批评:“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今后要下苦功夫调查它,研究它,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邓小平、周恩来在大会上讲话,分别代表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作自我批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会议对缺点错误抱着比较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了反思,七千人大会取得了重大成果。 结构层次: 《修善行,养美德》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文章针对材料第六条,提出中心观点:修善行、养美德是人生的必修课。文中采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写出善举让山河动容、苍生感动;不行善让心灵蒙上尘埃。文中使用了大量的事例论证,列举了王珏、“化缘校长”莫振高、“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等人的事迹,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心突出,紧紧围绕中心来展开论证,逻辑流畅,结构清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用四个字的短语概括楚人的三种精神。(不得摘录原文短语)

楚人立国之初,地域偏僻狭小,但它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最终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人的民族政策为“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思想进步,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楚人发明了“楚式鬲”(一种陶器),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并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橫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①______。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______,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③______。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      ,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      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      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      的工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B.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C.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认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讨论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永恒时,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从不变的角度表述“而又何羡乎”这个观点的。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柳长句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①庙里低含雨,宋玉②宅前斜带风。

不嫌③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④相映红。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注)①巫娥,指巫山神女,亦泛指美女。②宋玉,战国楚国人,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仕途坎坷,政治上终不得志。③不嫌,一作“莫将”。④与桃花,一作“感杏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引兴托喻,借景抒情,写“落日”“流水”“春光”“柳树”,营造了令人伤感的氛围。

B. 颈联两句,色彩艳丽,“翠”和“红”是春天常见的颜色,突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

C. 尾联借柳伤别,新春柳绿,在游宦的别离中抒发对家人的依依不舍,抒情真切、自然。

D. 诗的前六句写景,写柳树的婀娜多姿,柳在榆荚、桃花映衬下的妖娆,景中融情。

2.本诗的颔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