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学社请莫言来校做一个有关“文学创造与生活”的主题讲座,如果你是社长,请你根据下面的资料致一个开场词。(140字左右。)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莫言年少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1976年,莫言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等职,其间将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全部看过。中篇小说《红高粱》轰动文坛,改编电影是首部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最高荣誉的中国电影。受到福克纳的启示,莫言表示:“我也下决心要写我的故乡那块像邮票那样大的地方。”莫言高举起了“高密东北乡”的大旗,如同一个草莽英雄现世,创建了自己的文学王国。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_,但随着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②_______。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③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绘本阅读被中国教育者从认识到欢迎和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___。不仅孩子阅读着有温度、有韵致的文字,美妙的视觉盛宴也在图画中呈现出来。优秀的绘本___,不仅内容丰富,插画风格多样,还承担了文化传承、启迪人生智慧的重任。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和经典的绘本以极高的普及度进入了21世纪孩子的童年,为他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另外一种色彩。语言与图像交织筑成的梦幻般的宫殿与爱幻想的童年时光相映成趣,一时间也成了一道风景,绘本阅读___。推介绘本的阅读活动,花样翻新,形式花哨,却也因为没有底气拿出稳健的衡量体系,没有充足的力量编制出经得起推敲且体系完备的课程框架,而在持续推进中显得___,步履日益沉重。高质量的绘本阅读活动应避免陷入花哨的形式主义,而应围绕推动儿童阅读能力发展这个核心目标展开。高质量的绘本阅读活动,其好与不好,不能只靠激情的粉饰和含糊的自圆其说,而应该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衡量体系和说得清楚、能够操作和落实的内涵体系。( )。阅读活动中引入评估体系势在必行,要为阅读活动找到一个准确的起点以及调整和修正的尺度,而不必靠专家的个人魅力和积累的经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图文并茂 包罗万象 蔚然成风 捉襟见肘
B.声情并茂 面面俱到 蔚然成风 左支右绌
C.图文并茂 面面俱到 靡然成风 捉襟见肘
D.声情并茂 包罗万象 靡然成风 左支右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不仅阅读着有温度、有韵致的文字,也在图画所呈现的美妙的视觉盛宴中浸润着。
B.孩子不仅阅读着有温度、有韵致的文字,也浸润在图画所呈现的美妙的视觉盛宴中。
C.孩子不仅阅读着有温度、有韵致的文字,美妙的视觉盛宴也在图画中呈现出来。
D.不仅孩子阅读着有温度、有韵致的文字,也浸润在图画所呈现的美妙的视觉盛宴中。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经历了粗放阶段之后的阅读活动,应该追求适宜引导和准确支持的境界
B.阅读活动经历了粗放的阶段之后,应该追求适宜引导和准确支持的境界
C.经历了粗放阶段之后的阅读活动,应该追求准确支持和适宜引导的境界
D.阅读活动经历了粗放的阶段之后,应该追求准确支持和适宜引导的境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面对黑暗污浊的环境,诗人走投无路,“_____,_____”两句是他发出的痛苦无奈的浩叹。
(2)李白《蜀道难》中,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3)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情感、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注]
[注]酲: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诗人在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描绘出一幅夏日风雨晴晦图。
B.“喧”“狎”二字用得精彩,以喜鹊鸥鸟的啼唱嬉戏,传神地写出它们在雨霁风和的山水间自由欢快的情状。
C.尾联“山色不言语”指山间静寂、明净,使浓醉的山行者酒意顿消,神清气爽。
D.全诗构思精巧,诗中不见“行”字,却通过浮云在空、荷雨湿衣、鹊声喧日、鸥鸟狎波等景物的变换,无一不在写“山行”。
2.有人说此诗的首联“浮云在空碧”句写得并不出色,而继之以“来往议阴晴”就境界全出。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昭明太子统,字德施,高祖长子也。母日丁贵嫔。太子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八年九月,于寿安殿讲《孝经》,尽通大义。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十四年正月朔旦,高祖临轩,冠太子于太极殿。旧制,太子著远游冠,金蝉翠缕缨;至是,诏加金博山。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命作剧韵赋之,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
七年十一月,贵嫔有疾,太子还永福省,朝夕侍疾,衣不解带。及薨,步从丧还宫,至殡,水浆不入口,每哭辄恸绝。高祖遣中书舍人顾协宣旨日:“毁不灭性圣人之制《礼》不胜丧比于不老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食。”太子奉敕,乃进数合。
太子自加元服,高祖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太子明于庶事,纤毫必晓,每所奏有谬误及巧妄,皆即就辩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
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闲则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
性爱山水,于玄圃穿筑,更立亭馆,与朝士名素者游其中。尝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称“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咏左思《招隐诗》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侯惭而止。出宫二十余年,不畜声乐。少时,敕赐太乐女妓一部,略非所好。
普通中,大军北讨,京师谷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改常馔为小食。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有流离道路,密加振赐。又出主衣绵帛,多作襦袴,冬月以施贫冻。若死亡无可以敛者,为备棺槽。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容色。常以户口未实,重于劳扰。
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野惋愕。京师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氓庶,及疆徼之民,闻丧皆恸哭。所著文集二十卷;又撰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十卷;五言诗之善者,为《文章英华》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选自《梁书·昭明太子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毁不灭性/圣人之制/《礼》/不胜丧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食
B.毁不灭性/圣人之制《礼》不胜丧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食
C.毁不灭性/圣人之制/《礼》/不胜丧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食
D.毁不灭性/圣人之制《礼》/不胜丧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奠是东汉之后在宫殿设置酒食来奠祭佛祖释迦摩尼的一种典礼,南朝尤其兴盛。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用于皇帝的高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C.加元服即行冠礼,按周制,男子二十岁加元服,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政,多提早行礼。
D.太乐,又名“大乐”,指古代典雅庄重的音乐,用于帝王祭祀、朝贺宴享等典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统天资聪颖,才思敏捷。他三岁拜师学习,五岁遍诵五经,八岁通晓《孝经》,读书过目不忘;又极善赋诗,宴会出行活动可赋诗至十几韵。
B.萧统恭谨纯良,孝顺父母。他为生母侍疾,衣不解带,日夜伺候。生母去世下葬之后,他恸哭欲绝,水米不进,父皇宣旨劝慰,他才勉强进食。
C.萧统为人宽厚,体恤民情。他判案公平,尽可能宽恕他人,从未随便弹劾官吏,以仁德著称;又经常救助流离贫苦之家,担忧百姓赋役沉重不堪。
D.萧统雅好文学,性爱山水。东宫藏书丰富,才子云集,文学创作繁荣,他自己也著作丰赡;他在宫殿挖池筑山,经常与人游赏其中,却不纵情声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命作剧韵赋之,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
(2)又出主衣绵帛,多作襦袴,冬月以施贫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