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曰韬,字席珍,莆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常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曰韬,字席珍,莆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注)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召父老约曰:“彬党至,若等力与格。”又释囚徒,令与丐者各具瓦石待。已,彬党果累骑来。父老直遮之境上,曰:“常州比岁灾,物力大屈,无可啖若曹。府中惟一张推官,一钱不入,即欲具刍秣,亦无以办。”言已,彬党疑有他变,乃稍退,驰使告彬。曰韬即上书巡按御史言状。御史东郊行部过常州,谓曰:“事迫矣,彬将以他事缚君。”命曰韬登己舟先发,自以小舟尾之。彬党果大至,索曰韬,误截御史舟。郊使严捕截舟者,而阴令缓之其党恐御史上闻咸散去曰韬遂免彬亦戒其党毋扰由是常以南诸府得安世宗即位,召为御史。杨廷和等之争织造也,曰韬亦上言:“陛下既称阁臣所奏惟爱主惜民,是明知织造之害矣。既知之,而犹不已,实由信任大臣弗专,而群小为政也。自古未有群小蒙蔽于内,而大臣能尽忠于外者。崔文辈二三小人尝浊乱先朝,今复蒙惑圣衷,窃弄威福。陛下奈何任其逞私,不早加斥逐哉?臣闻织造一官,行金数万方得之。既营之以重赀,而欲其不责偿于下,此必无之事也。”帝不能用。席书以中旨拜尚书,曰韬与同官胡琼各抗疏力争。既受杖,犹占疏劾奸人陈洸罪。未几,竟死。隆庆初,追赠光禄少卿。

(节选自《明史·张曰韬传》)

(注)江彬;曹任明朝边将,后成为明武宗义子,统领镇军,恃宠擅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党恐/御史上闻/咸散去/曰韬遂免/彬亦戒其党毋扰/由是常以南诸府得安/

B.其党恐御史上闻/咸散去/曰韬遂免彬/亦戒其党毋扰/由是常以南诸府得安/

C.其党恐/御史上闻/咸散去/曰韬遂免彬/亦戒其党毋扰/由是常以南诸府得安/

D.其党恐御史上闻/咸散去/曰韬遂免/彬亦戒其党毋扰/由是常以南诸府得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州,古时九州之一,另外八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

B.武宗为庙号,指他死后在太庙内立室奉祀,并追尊的名号。

C.御史,先秦时为负责记录的史官,后来是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D.织造,明清于江宁、苏州、杭州各地所设的专门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的机构,也指该机构的相关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曰韬不惧龙威,抗疏力争。皇上下旨任命席书为尚书,他与同僚胡琼上书竭力反对;受杖刑后他仍口述奏书揭发奸臣陈恍的罪行。

B.张曰韬积板进言,指陈政弊。杨廷和等争论织造之利弊,张曰韬积极上言希望皇上明辨是非,信任大臣,斥逐小人。但进言未被采用。

C.张曰韬上书御史,赢得主动。阻止江彬党羽之后,张曰韬立即上书巡按御史说明江彬横行情况,恰逢御史东郊率领部队路过常州,设计保护了他。

D.张曰韬不惧江彬,智勇以对。江彬放纵党羽横行州县。在他们将抵达常州时,张曰韬发动民众积极应对,最终使江彬党羽疑有他查而退去。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仅语。

(1)曰韬兼绾府县印,召父老约曰:“彬党至,若等力与格。”

(2)既知之,而犹不已,实由信任大臣弗专,而群小为政也。

 

1.D 2.A 3.C 4.(1)张曰韬同时掌管知府和县令官印。他召集乡里父老约定说:“江彬的党徒到了,你们要全力与他们对抗。” (2)既然已经知道了,却还不停止,实在是由于信任大臣不够专一,而众小人干政啊。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江彬党徒担心御史向皇上报告,都散去了,张曰韬于是幸免。江彬也告诫他的党徒不要扰乱,从此常州以南各府得以安宁。” “其党恐御史上闻”“御史上闻”是“其党恐”的内容,之间不断开,排除AC; “彬亦戒其党毋扰”“彬”是主语,之前断开,排除BC。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如称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 A项,“常州,古时九州之一”错误,常州不是九州之一,应是“雍州” 故选A。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C项,“恰逢御史东郊率领部队路过常州”错误,“行”意“巡视,巡察”,“行部”意为“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而非“率领部队”。 故选C。 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绾”,掌管;“约”,约定;“若等”,你们;“格”,对抗。(2)中“已”,停止;“实”,实在;“专”,专一;“为政”,干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  衣

毕飞宇

自古到今,唱青衣的人成百上千,但真正领悟了青衣意蕴的极少。筱燕秋是个天生的青衣胚子,二十年前,京剧《奔月》的成功演出,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嫦娥。

可造化弄人,此后她沉寂了二十年,在远离舞台的戏校里教书。学生春来的出现,让筱燕秋重新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二十年后,《奔月》复排,这对师生成了嫦娥的AB角。把命都给了嫦娥的筱燕秋一口气演了四场,她不让。不要说自己的学生,就是她亲娘老子来了她也不会让。这不是A档B档的事。她是嫦娥,她才是嫦娥。筱燕秋完全没有在意剧团这几天气氛的变化,完全没有在意别人看她的目光,她管不了这些。只要化妆的时间一到,她就平平静静地坐在了化妆台的前面,把自己弄成别人。

天气晴好了四天,午后的天空又阴沉下来了。昨晚的天气预报说了,今天午后有大风雪的。下午风倒是起了,雪花却没有。午后的筱燕秋又乏了,浑身上下像是被捆住了,两条腿费劲得要了命。下午刚过了三点,筱燕秋突然发起了高烧。高烧来得快,上得更快。筱燕秋的后背上一阵一阵地发寒,大腿的前侧似乎也多出了一根筋,拽在那儿,吊在那儿,无缘无故地扯着疼。筱燕秋到底不踏实了,到医院挂了妇科门诊。医生说:“最好呢,住下来。”筱燕秋没有讨价还价,生硬地说:“我不住。”医生拿起了处方,龙飞凤舞,说:“先消炎,再忙你也得先消炎。先吊两瓶水再说。”利用取药的工夫筱燕秋拐到大厅,她看了一眼时钟,时间不算宽裕,毕竟也没到火烧眉毛的程度。吊到五点钟,完了吃点东西,五点半赶到剧场,也耽搁不了什么。这样也好,一边输液,一边养养神,好歹也是住在医院里头。

筱燕秋完全没有料到会在输液室里头睡得这样死,简直都睡昏了。筱燕秋起初只是闭上眼睛养养神的,空调的温度打得那么高,养着养着居然就睡着了。筱燕秋那么疲惫,发着那么高的烧,输液室的窗户上又挂着窗帘,人在灯光下面哪能知道时光飞得有多快?筱燕秋一觉醒来,身上像松了绑,舒服多了。醒来之后筱燕秋问了问时间,问完了眼睛便直了。她拔下针管,包都没有来得及提,拔了针管就往门外跑。

天已经黑了,雪花却纷扬起来。雪花那么大,那么密……筱燕秋拼命地对着出租车招手,出租车有生意,多得做不过来,傲慢得只会响喇叭。筱燕秋急得没病了,一个劲地对着出租车挥舞胳膊,都精神抖擞了。她一路跑,一路叫,一路挥舞她的胳膊。

筱燕秋冲进化妆间的时候,春来已经上好妆了。她们对视了一眼,春来没有开口。筱燕秋上课的时候关照过她的,化上妆这个世界其实就没有了。你不再是你,他也不再是他,——你谁都不认识,谁的话你也不要听。筱燕秋一把抓住了化妆师,她想大声告诉化妆师,她想告诉每一个人,“我才是嫦娥,只有我才是嫦娥!”但是筱燕秋没有说。筱燕秋现在只会抖动她的嘴唇,不会说话。此时此刻,筱燕秋就盼望着王母娘娘能从天而降,能给她一粒不死之药,她只要吞下去,她甚至连化妆都不需要,立即就可以变成嫦娥了。王母娘娘没有出现,没有人给筱燕秋不死之药。筱燕秋回望着春来,上了妆的春来比天仙还要美。她才是嫦娥。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才是嫦娥。

锣鼓响起来了。筱燕秋目送着春来走向了上场门。大幕拉开了,筱燕秋知道她的嫦娥这一回真的死了。嫦娥在筱燕秋四十岁的那个雪夜停止了悔恨。死因不详,终年四万八千岁。

筱燕秋回到了化妆间,无声地坐在化妆台前。剧场里响起了喝彩声,化妆间里就越发寂静了。她望着自己,目光像秋夜的月光,汪汪地散了一地。筱燕秋一点都不知道她做了些什么,她像一个走尸,拿起水衣给自己披上了,然后取过肉色底彩,挤在左手的掌心,均匀地、一点一点地往脸上抹、往脖子上抹,往手上抹。化完妆,她请化妆师给她吊眉、包头、上齐眉穗、带头套,最后她拿起了她的笛子。筱燕秋做这一切的时候是镇定自若的,出奇地安静。但是,她的安静让化妆师不寒而栗,后背上一阵一阵地竖毛孔。化妆师怕极了,惊恐地盯着她。筱燕秋并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拉开了门,往门外走。

筱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她来到剧场的大门口,站在了路灯的下面。筱燕秋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同时舞动起手中的竹笛。她开始了唱,她唱的依旧是二黄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雪花在飞舞,剧场的门口突然围上来许多人,突然堵住了许多车。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挤,但没有一点声音。围上来的人和车就像是被风吹过来的,就像是雪花那样无声地降落下来的。筱燕秋旁若无人,边舞边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叙事方面有独特之处,将人和戏巧妙结合,为人设戏,以戏写人。人与戏彼此叠映,相互阐释。

B.小说通过筱燕秋闯进化妆间后和春来“对视了一眼”这个细节,微妙地揭示出这对师生之间的矛盾纠葛。

C.小说细致入微地记叙、描写了筱燕秋自己化妆的情形和动作,符合人物身份特征,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

D.小说结尾记叙了筱燕秋在风雪中路灯下轰轰烈烈的“演出”,旨在表现她高超的艺术和自负的个性。

2.文中三处划线句关于“风雪”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3.小说以“嫦娥”为中心叙事写人,试探究“嫦娥”的意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高颜值、高速度、近乎完美的乘车体验……”更重要的是,Wi-Fi网络全覆盖!坐上“复兴号”,长途旅行再也不用担心流量不够用了!

“复兴号”用“中国标准”的“纯血统”正式开启中国高铁的2.0时代,再一次完美演绎了世界版的“速度与激情”。还记得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们评出的“新四大发明”吗?当问到“你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时,高铁可是拔得头筹,成为留学生们最想带回国的中国现代生活方式。那么,在外国人心目中,中国高铁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网友Chris Edwards对中国高铁的准时印象非常深刻,“中国的高铁准时得残忍——你很有可能在迟到一分钟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火车开走”。

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国留学生Adam Richards对高铁的舒适程度赞不绝口,“当你坐在座位上时,你会发现,在这里你可以自由伸展你的腿,即使起身要穿过过道,也完全不会打扰到身边乘客,简直以为自己一秒变瘦了!”

2016年4月,澳大利亚的球队“阿德莱德36人”来中国参加2016年中澳篮球争霸赛。他们纷纷被30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速度震惊了,然后球队全员都兴奋地比出剪刀手跟时速显示牌合影留念……

那么,在时速几百公里的高铁内,你会不会担心自己左摇右晃,甚至要飞起来呢?答案是:完全不用。早前一位外国人拍摄了一段在中国高铁上立硬币的视频,在网络上一度引发热议。在这个长达数分钟的视频里,列车飞速行驶,硬币却始终立得稳稳的,惊呆了一群外国人。

“我曾经乘坐从桂林到深圳的高铁,非常惊讶车上竟然还供应咖啡和哈根达斯!”外国摄影师Andy Beales表示惊呆了!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中国高铁在过去五年取得了巨大成就,运营里程快速增长,高铁布局更加均衡。到2020年,我国高铁规模将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与公路、民航、水运、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衔接,以高铁为大动脉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展现出“交通强国”的英姿。

2017年9月21日,7对“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中国重新成为世界铁路运营时速最高的国家。10月25日,时速250公里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复兴号”家族又增添新成员。中国高铁不仅速度快,而且运营规模大,截至2016年年末,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逾2.2万公里,比2012年年底增长了1.4倍,稳居世界首位。

在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快捷方便的轨道交通需求的同时,中国高铁越来越注重布局的均衡。五年来,我国中西部高铁营业里程从2012年年底的0.3万公里增加到2016年年底的1.3万公里,增长了3倍多,在路网中占比超过一半。

“支撑如此大规模运输量的关键,就是中国铁路的自主创新实力。”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院长王玉泽介绍,从京沪高铁开通到“四纵四横”中国快速铁路主骨架网形成,中国只用了5年时间,靠的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好了这条路,中国才迈出了高铁强国的铿锵步伐。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走出中国前,我以为全世界都像中国一样发达。后来到了欧洲后,一度怀疑自己到了假欧洲。除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落后外,欧洲落后的交通也让人头疼。当中国高铁将巨大的土地连接为“一日生活圈”时,欧洲的高铁却在速度与里程、质量上逐步落后了。中国高铁发展速度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欧美国家的铁路盘山而走的时候,中国人依靠着自己领先世界的隧道与桥梁技术,过五关斩六将,架起的铁路多半是直的。遇山开山,遇水修桥,这就是中国的科技带来的时代变化。

此外,中国高铁的车身科技含量也是领跑世界的。早在2014年,中国的高铁就已经跑出了605公里的时速。而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奔腾,中国高铁必须要经受住中国南北与东西不同地理环境的考验与挑战,于是,中国人靠着自己的科技,研发出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能够适应所有气候与地理条件的超级高铁。

也许你还不知道,到2025年,中国高铁的总里程将达到目前的两倍,中国将进一步用中国科技,向世界编织起一个“时空一体化”的“超级中国”。

(摘编自高铁网)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动车组客运量在全国铁路客运量中占比逐年增长,从2012年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到2016年占比一半还多,这显示出良好的态势和发展前景。

B.依托于中国铁路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铁路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就形成了“四纵四横”的快速铁路主骨架网。

C.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快速增长,高铁布局更加均衡,2012~2016年五年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增长了1.4倍,中西部更是增长了3倍多。

D.中国政府对高铁投资力度大,2012~2016年五年间,高铁固定资产投资连年增长,2015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新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告诉我们,中国高铁是外国留学生最想带回国的生活方式,这是因为中国高铁具有领先世界的高速、平稳、舒适等诸多优点。

B.材料一以外国人的视角来看中国的高铁,侧面展示了中国高铁的优势,但其中“残忍”一词也形象地指出了其人性化不足的缺点。

C.材料二指出,中国高铁规模大,覆盖面广,其与公路、民航、水运、城市轨道交通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展现出“交通强国”的英姿。

D.三则材料各有重心:材料一写外国人对中国高铁的主观感受;材料二通过数据分析中国高铁的发展;材料三对比中国和欧洲的高铁现状,表现中国科技带来的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简析中国高铁令国人骄傲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政府政策方针和发展理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目前,中国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贫困人口只占极少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供求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在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社会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基本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满足老百姓的高品质需求。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更高阶段。广义的精神文明,不仅包括文明礼仪,也包括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追求,当下人们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还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加看重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除了继续发展生产力,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努力发展经济,才能为建设民主和法治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相反在经济水平低下时贸然进行改革就可能遭遇东欧式的失败。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因此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日益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既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新时代的工作重心就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例如,通过收入调节政策减少收入差距,通过精准扶贫减少贫富差距。过去中央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区发展差距。若能做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成就不亚于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

(摘编自聂辉华《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而做出的科学论断。

B.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当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实际上是应对供给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

D. 既要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又要分好经济蛋糕,实现平衡式发展,这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列举了缩小贫富和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些做法,指出这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

B. 文章主要从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矛盾所发生的变化做了解。

C. 文章辨析了改革之初与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即从供求矛盾转变为需求满足不平衡矛盾。

D. 文章第4段将美好生活需要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联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姓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更希望吃得好,这启示企业生产应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

B. 如果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充分满足。

C. 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才可能取得成功。

D. 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发展变迁的把握,但终归是对人民向往的回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000年前是文明诞生的大时代,世界几大流域_____孕育出早期文明。中国的史前时代,就开始_____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序列。在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_____在它之前,玉器就已广受尊崇,但在此时却达到空前繁荣的程度。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我们发现,通行的文明标准不应成为判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硬公式。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_____在玉器上的。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联结着人们的思想。目前来看,良渚文明是我们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的文明,(   )。在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礼制规范、社会模式等文明因素不断地传承、交汇,直至夏商。从良渚到商周,正是中华文明从区域性文明向大一统逐步汇聚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约而同    演化    即使    表现

B.不约而同    演变    尽管    体现

C.殊途同归    演化    尽管    表现

D.殊途同归    演变    即使    体现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继繁荣的是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

B.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相继繁荣

C.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

D.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相继繁荣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

B.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功能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展现出人们的思想。

C.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虽然良渚文化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锈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折射出人们的思想。

D.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作用,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发现了人们的思想。

 

查看答案

根据语言环境,根据要求修改并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书面材料:李吉林,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系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巨擘,尤以情境教育见长。从教六十余载,李吉林先后出版《情境教育的诗篇》《为儿童的学习》及《情境教育三部曲》(该书被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斯普林格购买英文版权)。

要求:①内容适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不得缺漏、篡改原文信息。

语境转述:王老师最近很推崇情境教育,他向好朋友李老师介绍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