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冬的小草
端木蕻良
(1)我经常出去散步,不管冬天和夏天,这是大夫指点要我做的。
(2)除非碰到坏天气,域者,病加重了,否则,我就要不间断地从一幢楼房面前经过。这幢楼房是座旅馆,有各省市来的人,也有外国客人。他们的衣着不同,但是,随着季节变化,冬天要防寒,夏天要防暑,这是一致的。
(3)是的,只要地球在转,季节就在变化。不要说北方了,就是在四季如春的昆明,连石头也要感受到气候的变化呢!
(4)在闻名世界的石林,有一个叫“阿诗玛”天然石像,她在春天就像一个少女,背着竹篓轻盈地走着。但是,据说严冬来了,在风刀霜剑的交错中,她就显得像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太婆了。直到有一个春天来了,才又恢复了“阿诗玛”的形象。
(5)北京的冬天,风沙特别大。除了常青树,花草都无法生长。地上的草就在寒霜风雪中枯萎了,除了一些可怜的草根,地上便全是土地的本色。
(6)我出去三步,经过那座大楼的花坛时,眼光都要射向那暗绿色的云杉。北国的严寒,能看到绿色,总是令人喜悦。何况,它每天都使我有“长青”的感觉呢……
(7)有一天,我的眼光又自然而然地投向它,从树梢一直看到它的根部,忽然发现在它的根部的四周,有着一些小草。这使我像孩子发现奇迹般地高兴起来。我请问了老园丁,他告诉我这还活着的小草叫护盆草。
(8)护盆草是一年生的植物,它是度不过这北国的冬天的。它也不过是在熬日子罢了。
(9)但从此,在我每次走过这座大楼门前的花坛时,最先去看的却不是那高傲、耸立、得天独厚的云杉,而是那护盆草了。我发现它一天比一天发“蔫”,但仍保有绿色,甚至还开着瘦小的黄花呢!这小黄花是不会接出成熟的籽粒来的,只是表明小草的生命还在继续着。
(10)今年的雪下得不多,花坛的后面便是高楼,北风被楼给挡住了。这当然是小草得以活下去的原因。但是,不凋的杉树把阳光给遮住了,护盆草受到的温暖也不会太多。可它却一直没有失去绿色。
(11)有一天,真的下起雪来了,雪虽不大,但能盖住护盆草。我很担心护盆草的命运,我没见过露天过冬的护盆草,也没有听到什么人说过。
(12)雪住了,这次,我不是去散步,而是拿起手杖去看护盆草。是的,不是散步,这回,是去看护盆草!
(13)护盆草,依然没有失去绿色。
(14)供我观察的冬天过去了,刚刚苏醒的柳丝透看鹅黄,刚刚吐翠的小草显得青嫩。我再去看那熬过冬天的护盆草,它并没有赶上时间换来新装,可却成了一丛碧绿。是的!是一丛碧绿!
(15)柳树放叶。小草出土。我再去看那云杉下的护盆草,它舒展了,显得湛绿葱翠。几天过后,它变得更加蓬勃茂密。
(16)护盆草,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度过了寒冷的冬天,又开始来迎接新的春天。我没有去查检《植物名实考》一类的书,那上面是不是有护盆草(或者它有另外的名字)的条目。我只知道它能越冬。不过,从观察中,我还是对它多了一些了解,原来,它几乎不需要什么。阳光对植物来说,是最可贵的。云杉比它高,比它大,把它给盖住了。它只能在筛下来的树影空隙中,得到几丝阳光。但是,它却使云杉不至失去湿度,又为别的花木保护根株,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它默默无闻地深护着比它高大的植物,谁能说严寒中依然能保持秀色的云杉,没有这小小的护盆草的功劳呢?……所以,园丁才把它叫做护盆草,只有园丁才配做它的知己。
(17)我知道蓖麻在印度是多年生的,在北京却不能,护盆草不是宿根的,大概还是靠种子来繁殖。可是,这种纤细的小草,竟能越过北国的冬天,消除了冬天和春天的界线,有谁看了不为这小草的顽强而感动呢?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对我来说,也是偶然机遇,才见到了这个全过程。我想在今年冬天,还能尽情地观察它,明年,它也能越冬,那么,它就不只是可以被称为越冬的小草,而是可以名之为多年生的小草了。
(18)当我又徘徊在那不算太高的大楼面前,我就想:当初盖大楼的人,绝不会想到大楼会给小草作为屏障的。由于北风吹不透它,就使门前的护盆草得以存活下来,要是人们有意地用护盆草的精神为它多作一点护持,可能护盆草就会列入多年生的植物群里面了吧!
(19)一路散步。这个想法一直没离开过我……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护盆草,依然没有失去绿色”一句中“依然”表明护盆草在寒冬里对生命的坚持,也表现出了作者对护盆草的赞美之情。
B.“谁能说严寒中依然能保持秀色的云杉,没有这小小的护盆草的功劳呢?”一句使用反问句,强调护盆草保护着比它高大的云杉,表现了作者对它的敬佩之情。
C.第四段主要写了“阿诗玛”石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下文写的护盆草形成对比,村托出护盆草在寒冬中的坚守。
D.第五段交代北京的冬天“花草都无法生长”的特点,意在衬托出护盆草不畏严寒、生命力顽强而且还保护着云杉的超常性。
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护盆草的特点。
3.文章题目为“越冬的小草”,但主要写的是护盆草,将题目改为“护盆草”是否合适?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也是家有高龄老人的人,他们的难点和关注点我都有切身体会。”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嘉兴学院院长盛颂恩说。他在深入调查、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的第一份提案《关于加快搭建网络大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现有的养老资源和模式不足以满足老人的实际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医疗服务和传统手段是不够的,而利用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充分调动、整合、优化配置社会现有资源和政策,把全社会相关的资源和政府的相关政策集成到同一个大平台上来建立一种新体系,应该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养老问题如果没有顶层设计,没有政府的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监督保障,这样的平台是不可能完善的,老人们和子女们也不会放心。服务主体可以市场化,但公共资源和政策需要政府进行统筹配置和协调,还要建立相关标准体系,让平台运营、发展、管理、监督都有规可依。”盛颂恩表示。
(摘编自2018年3月4日《钱江晚报》)
材料二:
网友的多种养老观点占比
(摘编自2019年3月21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当前,我国慢性病负担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68.6%。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而且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难以治愈。但是,大多数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和干预,这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角度,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也要与这种理念相适应。树立健康管理理念,达到“未病先防、病后防变、瘥后防复”的效果,也是健康管理学科的职责所在。
随着“全民治疗”向“全民健康”目标的转移,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社区将成为未来全民健康的主战场。社区层面的多学科融合,能培育集社会知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健康服务业人才,这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专业人士要适应大趋势、大环境的改变,能走进社会,走进生活,适应变化,更加注重人文教育的融入、心理技能的提升、跨学科跨专业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的培养。还要树立适应老龄化的理念,学会站在老年人角度看问题,以尊重为前提设计产品及提供服务。
(摘编自2019年3月25日《光明目报》)
材料四:
社区养老是目前英国大多数老人选择的养老方式,这体现出英国人“居家养老”或是尽可能地“如同在家养老”的理念。按照英国有关社区照顾的法令,几乎所有的社区都配备相关的辅助设施,提供面向老年人的服务和帮扶政策。与建设养老院、将老人集中起来看护相比,“去机构化”的社区养老可以更好地调动民间资源,展现养老服务的灵活性,也能够让老人最大程度地融入家庭和社区,尽可能让老人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我们现在要求社区养老机构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护理。”美国圣路易斯市老龄化研究中心的爱德华·劳勒教授说,“这种护理,过去通常会外包给社会工作机构,但现在的新方案要求家庭成员或者配偶来照顾老人,然后政府适当给予这些人一些奖励。这个方案目前在美国的很多州都已经付诸实践,效果尚可。”
在技术领域,美国人正大力扶持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类产品。尤其在农村地区,这种技术为当地人带去了极大帮助。这些项目的发展经费,并非全部由企业自筹,很多来自政府办的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中心。
(摘编自2019年1月15日搜狐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盛颂恩在提案中建议,要整合全社会的相关资源和政府相关政策解决当前的养老问题。
B. 社区养老的方式在中国网友中认可度最高,这与英国大多数老人选择的养老方式是一 致的。
C. 着眼全生命周期管理,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观念,利于控制和干预大多数慢性病。
D. 随着“全民健康”目标的完全确立,医疗资源不断流向基层,社区将成为全民健康的主战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现有养老资源不足,养老模式也不够丰富,无法满足老人们的实际需求,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政府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B. 网络调查表明,大家对养老方式看法不一,没有一种想法超过半数,因此,我国在对待养老问题上要多措并举,以满足不同需求。
C. 新的养老趋势对健康服务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成为文理兼备、跨多种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
D. 与建设养老院,将老人集中起来看护相较,英国“去机构化”的社区养老方式无论是从资源利用还是老人感受上,都优点明显。
3.从材料一和材料三来看,要解决好我国的养老问题,今后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材料四中英美两国的做法能够给我们提供哪些借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汉字形体在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的发展岁月中,大体上经历了从图形化到线条化,再到笔划化三个阶段的演变,这个演变过程是一个从难到易、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较规范的进步过程,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不断简化,不断规范化。
汉字之所以要简化,一方面是由于汉字自身的发展需要。汉字起源于图画,本身就存在着笔画繁多,结构复杂、难认难写的缺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不断发展,汉字的使用者和使用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要求汉字能够认写迅速、运用方便,而汉字的复杂繁难却使各种抄写、印刷事务不能快捷。正是在这种矛盾之下,汉字不能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趋速就简。所以,汉字简化是人们在使用汉字过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诉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然,汉字的简化绝不是随心所欲地简化,而是要根据汉字规律,逐步地科学地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使汉字有规范可循,更利于汉字在全社会的流通。
汉字之所以要规范化,首先从文字的特性看,文字是代替语言的交际工具,为了适应人们相互交际的需要,必然要求文字使用的规范化。其次,从汉字字形演变和汉字使用看,汉字字形的演变是以产生变异为前提的,无变异就无全部汉字的发展史,而异体的产生是汉字使用者的群众性行为,汉字使用越普及,异体也就越多。但存在过多的异体,将影响汉字在全社会的统一使用。为整理异体字繁乱的现象,使汉字的使用规范化,我国历史上继秦“书同文”以后,每隔几百年就要做一次汉字正字法的整理工作。建国后,党和政府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汉字简化、规范化工作,并建立起了现代的汉字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频繁,尤其是在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字与社会的关系从未有过如此的密切;同时,伴随着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开办,世界上出现了新一波“汉语热”,汉语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高,规范、简化汉字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弃繁就简已成为现在和未来的大趋势。反观国内,社会上汉字使用的规范化意识仍然不太理想,在一些报刊、影视、商标、广告、牌匾上,滥用繁体字、异体字,生造简化字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要求汉字简化的规范化、标准化,比任何时代都显得迫切。
(摘编自邓雪琴《关于汉字简化规范化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起源于图画的汉字形体都经历了由图形化到线条化,再到笔划化二个阶段的演变。
B.汉字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汉字要简易好用,汉字简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C.异体字在汉字的规范化过程中,总体表现为消极作用,严重阻碍汉字的统一使用。
D.我国每个朝代都有汉字正字法,它促进了汉字的发展,如秦朝“书同文”和现代汉字规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善于从多角度展开论证分析,如分析论证“汉字简化、规范化”的原因。
B.文章在分析“汉字简化”的原因之后,又提出了汉字简化的要求,条理清晰。
C.文章论证“汉字规范化”的原因时,按照从外因到内因的顺序逐层深入分析。
D.文章尾段立足时代又联系国内外具体背景,指出了规范、简化汉字的迫切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形体不断演变,不断进步,让汉字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使用者最多的文字。
B.由汉字形体的发展可知,一种新的字休,常常要经过长期演变而逐渐形成。
C.汉字简化的原因是社会在不断发展,而汉字又不能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汉字趋速就简。
D.汉字在使用过程中都有规范和变异两个方面,汉字没有统一的规范,就会失去交际作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告别初中生活,同学们怀揣梦想,走进文化底蕴丰厚的高中校园,徜徉于知识海洋,触摸科学与时尚,享受爱心的阳光……校园生活多姿多彩!
请以“生活,因 而精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变化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今天,被称为“中国式健身”的广场舞,以其欢快的串烧音乐和自娱自乐的编排,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①____?“身体好了”“心情美了”“朋友多了”,活跃在广场上的受访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沈阳体育学院社会体育学院副院长冯欣欣认为,中老年人经常参加广场舞这样的健身活动,不仅能够强健体魄,②____,达到“治未病”的效果,从而降低医疗经济负担,是实现全民健康最积极、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手段。实际上,近些年来,广场舞已经不再是中老年的“专利”, ③____,给广场舞带来了更多的“青春元素”。
下面是一则家长会邀请函,其中有五处词语不得体,请找JLH并做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为了使您能更好地指导、教育犬子及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关键时期的教育、管理工作,我校决定于1月9日(农历十二月十五)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在大礼堂召开高一学生家长会。希望您务必在百忙之中抽取时间光顾学校,到时候我们将真诚沟通,共同搭建家校联系的平台。家长会上,您的积极参与和宝贵意见,将有力地促进我们学校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您的心愿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期盼您的参与,等着您的到来。
闽北中学
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