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林治远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开国大典国旗顺利井起;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高远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喜迎奥运之际,出租车司机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开幕式门票送给了远赴京城的汶川地震孤儿……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普通人的故事,勾起一段段难以磨灭的全民记忆。
在与“新中国”共成长的这段岁月里,你又经历或见证了哪些变化?你又有哪些真实的感受或体验?将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下来吧。
要求:记叙为主,适当穿插抒情或议论。题目自拟,字数700字左右。
名著阅读。请你阅读下面的情节,回答问题。
她一声不响,走近这枉自扭曲身子想要躲开她的罪人,从腰带上解下一个水壶,轻轻把它送到不幸人焦渴的嘴唇边。于是,他那迄今完全千涸、犹如火烧的独眼里,大滴的泪珠转动,缓缓滴落,顺着那由于绝望而长久抽搐的畸形的脸庞流下。也许这是这苦命人生平第一次流泪。
文中“她”是谁?请结合与上面节选部分相关的小说情节分析她的形象特点。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中,有这样一道考题:请对“柳树”“红豆”“月亮”这三种意象进行阐发,抒发出它们传递的共同情感,为《中国诗词大会》设计一段主持词。亲爱的同学,假如你是一名主持人,你设计的主持词是怎样的?请将它写下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反向团圆”让人_____,它是一种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的形式,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人们传统的回家过年是____________“乡愁”,“反向团圆”更多的是从农村走向城市,是一种开放式的过年形式。这个过程一举两得,____________能让久居乡村的家人体验飞机、高铁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____________能让其感受到现代城市的文明,这是一种新型的探亲方式,虽然“反向团圆”是人们物质文明提高、追求舒适生活,但似乎也折射出年味在渐渐变淡。在我国,百节年为首,春节是祈福饮食、走亲访友等的狂欢式展示。不论是祈福还是走亲访友都是以“乡愁”作为基础的,反观“反向团圆”,在大城市观光的“年味”似乎少了许多“乡愁”的滋味。更何况,多数老人____________,故土之情难以割舍,他们习惯了农村生活,再去城里过年多少有些不自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耳目一新 品位 因为 所以 安居乐业
B.焕然一新 品位 因为 所以 安土重迁
C.焕然一新 品味 不但 而且 安居乐业
D.耳目一新 品味 不但 而且 安土重迁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反向团圆”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形态,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B.“反向团圆”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更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形态
C.这种更具有现代意义的形态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D.作为一种更具有现代意义的形态,“反向团圆”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反向团圆”虽然是人们物质文明提高、追求舒适生活,但似乎也折射出年味在渐渐变淡。
B.虽然“反向团圆”是人们物质文明提高、追求舒适生活的体现,但似乎也折射出年味在渐渐变淡。
C.“反向团圆”虽然是人们物质文明提高、追求舒适生活的体现,但似乎也折射出年味在渐渐变淡。
D.虽然“反向团圆”是人们物质文明提高的体现,但追求舒适生活似乎也折射出年味在渐渐变淡。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女主人公“以望复关”之前的动作,“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女主人公看不到心上人的悲伤状态。
(2)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一句描写出作者与朋友乘坐的小船在江面上自由漂荡的状态,“____________”一句描写出作者感觉像凌空驾风而行的状态。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山间春、夏的美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相送行效张籍
王安石
一车南,一车北,身世匆匆俱有役。
忆昔论心两绸缪,那知相送不得留。
但闻马嘶觉已远,欲望应须上前坂。
秋风忽起吹泥尘,双目空回不见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写作者与朋友分别,向着不同的方向奔波,距离越拉越远,虽不情愿,但因为“俱有役”,即使不舍,也不得不分离。
B.句三写昔日在一起时互相交心的情意深厚,句四写今日不得不分离的无可奈何。昔日欢娱与今日离别对比。
C.句五、句六描写别离后的情景:朋友走了,看不见了,只闻“马嘶”声。作者也踏上征程,登上“前坂”。正好与“一车南,一车北”呼应。
D.岑参诗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本诗最后两句只见吹起的“泥尘”而“不见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2.结尾四句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请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