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一则通知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学校打算于5月1...

下面是一则通知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学校打算于5月18日在学术厅举办天府文化专题讲座。我们应邀到了天府文化研究专家赵教授,他将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图文并茂的材料,为大家带来具有天府味的文化大餐。请各班班主任认真宣传和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提前到达学术厅,等着赵教授到来,听取他的精彩讲座。

 

①“打算“改为“计划”②“应邀”改为“邀请”③“拜托”改为“希望④“等着”改为“等候”⑤“听取”改为“聆听”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打算”,是一种粗线条的、其想法不太成熟的非正式计划。结合“通知”分析,改为“计划”。“应邀”,受到别人的邀请。语境是我们邀请,改为“邀请”。“拜托”,敬辞,委托(多用于托人办事)。结合“同学们”分析,改为“希望。“等着”,对局的某一局面中具有等待性的一步着法,主要意图是等待有利时机。结合“赵教授到来”分析,改为“等候”。“听取”,指听、听到、听从。今多用于听意见、反映、汇报等。结合“他的精彩讲座”分析,改为“聆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_________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_________。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因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____________推进难以完成的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_____________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B.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C.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D.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B.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C.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D.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论语·雍也》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学会学习和做事的三层境界,其中快乐是学习和做事的最高境界。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飞鸟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写出了行人攀至高山之顶后,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只得坐下来长吁短叹;“_____________”写出了攀越蜀道之难使听到的人脸色改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小苹:作者友人家的歌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开篇两句实写居处的冷落寥寂,隐喻往昔欢娱的消逝难见。

B. 下阕“琵琶”一句,既写出歌女演奏技艺高超,也写出两人心意相通。

C. 结尾两句与首句相应,传达出眼前明月依然、人事情怀依旧之意。

D. 整首词以境界会意,词尽而意未尽,蕴藉含蓄,感情深挚。

2.词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是如何表达无尽愁情的?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直养而无害,则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苗之不长而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又害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天地之间                   塞:充满。

B.必有事焉,而勿                 正:预期。

C.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之者       揠:压倒。

D.苗者也                       耘:除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直养而无害                     其外之也

B.宋人有闵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谓人曰

C.其子趋往视之                   非徒无益,又害之

D.不耘苗也                       助之长

3.下列各项中,对《孟子》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B.“浩然之气”需要用“义”来培养,一方面注重外在力量,另一方面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

C.孟子认为,对于“养气”有两种人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一是拔苗助长,一是放任不管,这两种做法都会对“养气”产生危害。

D.《孟子》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善用譬喻,形象生动,深刻透彻。选文体现了这个特点。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2)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战士

孙犁

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

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疾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疾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

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是弄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候不放盐。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

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壶小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

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

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

“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

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又来了,”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

伙计干脆地说:“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

“怎样?”我问他。

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

“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

“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有毛病了。”

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

“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他沉默了。

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照顾这位同志吃吧。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

那个女子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和小孩尿,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头上睡着一个孩子,放着一个火盆。

女人多话,有些泼。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

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这不是一个十分妥当的女人。临完,她和我搅缠着一毛钱,说我多吃了一毛钱的肉。我没办法,照数给了她,但正色说:“我不在乎这一毛钱,可是我和你丈夫是很好的朋友和同志,他回来,你不要说,你和我因为一毛钱搅缠了半天吧!”

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临别他说:“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描写了抗日根据地石桥村冬季河边村妇淘菜、小战士捉鱼的场景,场面祥和、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B. 小说讲究叙事策略,以“我”为叙述者,巧妙地串联几次对话,将几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片段链接在一起,叙事灵活自由,节奏明快流畅。

C. “一毛钱的搅缠”,刻画了掌柜女人的泼辣和小气,与掌柜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闷,从侧面表现掌柜一家生活的艰难。

D. 小说讲述抗战中几位受伤的“战士”的故事,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讴歌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小说中“伙计”的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战士”故事的讲述者最后变为“村干部”,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