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柳 (清)王士祯①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柳

(清)王士祯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注]①诗人生于1634年,清初杰出的文学家。②白下门:即白门,古代指南京,这里指柳树。③黄骢曲:指黄骢叠,曲调名,相传唐太宗爱马死后,命人谱成此曲。

(1)请把颔联翻译成现代汉语。

(2)有人评价“这首诗有凭吊明亡的意味,但写得非常含蓄”,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其理由。

 

(1)柳树在往日里它高低起伏的身影象春燕一样活泼可爱,如今却在晚烟中开始憔悴了,满身上出现了印痕。 (2)①从秋柳的意蕴看,其憔悴衰败的特征容易让人联想到明朝的灭亡;②从其他意象的特征来看,“残照”“白下门”“黄骢曲”等这些留存于记忆和感知中的模糊场景,隐约流露出感慨故明之灭亡的感伤。③从表达情感的词语来看,“销魂”“愁”“哀怨”“梦远”等,隐含着对已逝明朝的感怀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翻译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抓住关键词语,逐词逐句来翻译诗句。 本题要求“把颔联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注意把握关键词:他日(往日);差池(参差不齐,引申为高低起伏);只今(如今);“憔悴晚烟痕”是省略句,应理解为“在晚烟中开始憔悴”。 据此连缀翻译即可。 (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本题要求是“有人评价‘这首诗有凭吊明亡的意味,但写得非常含蓄’,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其理由”。 本诗首联写“残照”“西风”下最销魂之景是秋柳,表现出对良辰易逝,历史变迁的感伤,让人联想到明朝的灭亡;颈联诗人借用“黄骢曲”的典故,黄骢是唐太宗定天下时所乘,想来作者也借此对清初的动荡有所暗指,乌夜村也说明了荣华富贵的生活犹如浮云,感喟朝代的盛衰无常;尾联写出了玉关、弄笛也不足为奇了,表达了流离丧乱之苦,隐含着对已逝明朝的感怀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通判睦州。夏人寇边,时调诸道弓手,选其壮者为宣毅、保捷二军,方平连疏争之,弗听。既而两军骄甚,合二十余万,皆市人不可用者,如方平言。既,以修起居注使契丹。契丹主顾左右曰:“有臣如此,佳哉!”骑而击球于前,酌玉卮饮之,且赠所乘马。还,权知开封府。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帝以丰财省费访群臣,方平既条对,以为:“国用既窘,则政出多门;大商豪民隙射利,而茶盐香矾之法乱。此治忽盛衰之本,不可以不急。”帝览对甚悦。徙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民大惊扰,日夜不得息。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得始造此语者,枭首境上,而流其余党,蜀人遂安。英宗立,迁礼部尚书,请知耶州。神宗即位,召见,请约山陵费,帝曰:“奉先可损乎?”对曰:“遣制云,以先志行之,可谓孝矣。”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御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见称重如此。王师征安南,方平言:“举西北壮士健马,弃之炎荒,其忠有不可胜言者。师老费财,无功而还,社稷之福也。”后皆如其言。哲宗立,加太子太保。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方平慷慨有气节,既告老,论事益切。平居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守蜀日,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之。尝荐轼谏官。轼下制狱,又抗章为请,故轼终身敬事之,叙其文。

(节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商豪民随射利                                  乘:冒着、顶着

②遗制云,以先志行之,可谓孝矣。                  固:本来

③得眉山苏洵与其二二子轼、辙,深器之              异:与众不同

④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为婚姻          约:约定

⑤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日:君何焉?              患:担心

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贫穷

A.①⑤③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且赠所乘马

②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至此

B.见称重如此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

C.师老费财,无功而还

②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

D.①尝荐轼谏官

②王子睇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3.下列各句与“皆市人不可用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得始造此语者 B.选其壮者为宜毅、保捷二军

C.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4.下列对文中词语及课本中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B.上元,在文中指的是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

C.乞骸骨,古代官员请求回到故乡任官职,是归于故乡,安度晚年的意思,也称“乞身”。

D.孝廉,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名,重点考察在孝顺父母、品行廉洁两方面情况。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

(2)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

(3)今者薄幕,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推拿(节选)

毕飞宇

沙复明在前厅嚼药,王大夫——盲人在推拿房里都是以大夫相称的——站在“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的门口,大声喊了一声“沙老板”。他没有喊“老同学”,而是把“沙老板”,这三个字喊得格外有声势。沙复明从里头出来,一来到门口就开始和王大夫寒暄。

沙老板和王大夫的寒暄很有节制,也就是一两分钟,沙复明就把王大夫带到休息区去了。休息区里鸦雀无声。不过王大夫感觉得出来,休息区坐满了人,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王大夫愣了一下,笑着说:“开会吧?”沙复明说:“开会一般在星期一,今天是业务学习。”王大夫说:“正好啊,我也来学习学习。”沙复明笑着说:“老同学开玩笑了……抽空你还得给他们讲讲。现在的教育马虎得很,一代不如一代,没法说,跟我们那时候没法比了。”王大夫笑出声来,同时也听出门道来了,当着全体员工的面,沙复明给了王大夫十足的脸面。王大夫没顺着杆子往上爬,而是笑着说:“沙老板客气了。沙老板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一流的。”沙复明不在意人家夸他的手艺,却在意人家夸他的“理论”。沙复明就笑,王大夫这样说倒也不是拍沙复明的马屁,沙老板的确有手段。短短的几分钟,王大夫已经“看”出来了,生意不论大小,沙复明拾掇得不错,有规有矩,有模有样。王大夫放心了。作为一个打工的,王大夫喜欢的事情有两样,规矩,还有模样。

王大夫的感觉是对的。“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有一个特征,不只是做生意,业务培训抓得特别紧。这也是沙复明别出心裁的地方了。培训是假,管理才是真。一般来说,上午十点左右都是推拿中心生意清淡的时候。沙复明打工的那会儿,经常利用这样的机会睡个回头觉。盲人只要坐下来,脑袋一靠就过去了,谁也看不出来。沙复明当年就意识到这一点了,暗地里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严格要求:哪一天自己要是当上了老板,绝对不能让员工在推拿中心睡觉。客人都是有眼睛的,如果员工们都在打瞌睡,他们所看到的绝不是懒散,而是生意上的萧条。反过来,利用空闲的时候开开会,探讨探讨业务,前厅的精气神就不一样,是精益求精的气象。沙复明是打工仔出身,回过头来再做管理,他的手段肯定就不一样。他知道员工们的软肋在哪里。所谓管理,嗨,说白了就是抓软肋。

沙复明带领着王大夫在推拿房里走了一遍,每一个房间都走到了。王大夫对沙复明的盘子已估摸出来了,十三四个员工,十七八张床,不算大,可也不算小了。如果王大夫的资金没有被套住,他的店差不多也能有这样的模样。这么一想王大夫就难受起来了,手指头的关节噼里啪啦又是一阵响。

最后一个房间看完了,王大夫知道,关键的时刻来到了,谈话马上就走入了正题。沙复明的语调是抒情的,意思是,老同学来助阵,他由裹的高兴,所谈的内容却是平等。王大夫懂沙复明的意思,虽说是老同学,他王大夫在这里和别人一样,没有任何的特殊性。王大夫干脆把话挑明了,轻声说:“这个,老板放心,我打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既然王大夫把话都说到这儿了,沙复明就搓了搓手,说:“那你就去添置一点东西,生活必需品什么的,我马上打电话到宿舍去,给你清理床位。”王大夫拍了拍沙复明的肩膀,沙复明也拍了拍王大夫的肩膀。沙复明提高了声音,说:“沙宗琪推拿中心欢迎你。”

王大夫侧过脑袋,不解了,明明是“沙复明推拿中心”,沙复明为什么要说“沙宗琪推拿中心”呢?

“是这样,”沙复明解释说,“这个店是我和张宗琪两个人合资的。我一半,他一半,可不就是‘沙宗琪’了幺。”

“张宗琪是谁?”

“我在上海认识的一朋友。”

“他现在在哪儿?”

“在休息厅呢。”

“我还没去看望人家呢。”王大夫说。

“没事,”沙复明说,“时间长着呢。什么人家我家的,我跟他一个人似的——他在开会。”

王大夫仰起头,做了一个“哦”的动作,却没有发出声音来。心里头似乎松动一些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说王大夫没有喊“老同学”,而是大声地喊“沙老板”,这既表明两人的关系非同寻常,也说明王大夫尊重沙复明。

B.小说第二段写沙老板和王大夫两人之间的对话,多处提到“笑”,且每一处“笑”的含意不同,反映两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C.小说写王大夫没顺着杆子往上爬,以及王大夫估摸出沙复明的盘子,可以看出王大夫处事经验丰富,能够见机行事,感知敏锐。

D.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沙老板和王大夫两位盲人推拿师形象,真实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处处提防的世态人情。

2.小说结尾处描写了王大夫一个“哦”的动作,请分析这一细节的作用。

3.作者毕飞宇曾说:“《推拿》到底写了什么?……有一个重点是清晰的,我想写一点尊严。”请根据相关内容,试作概括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共同体思想始终作为政治哲学讨论的课题而存在着,儒家的思想内部同样具有一种共同体意识。这种共同体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先秦儒学中的大同世界作为一种政治共同体,奠基于“天道”的本体论之上。而“天道”往往被视为超越世俗政治的法令,具有绝对、普遍的意义。其次,儒家认为,在大同世界中,人们把公共利益视为普遍性的追求目标。国家间的“和而不同”,就是以最和谐的公共价值观包容多元的差异。第三,大同世界的另一现实表现是文化层面的“大同”。但大同思想没能在中国传统社会得以实现,而真正通行于中国两千年政治社会的是以“家国一体”为核心的小康礼制。小康社会的出现标志着私有制的形成和对氏族公社制度的打破。“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揭示了人类社会从“公天下”向“家天下”的历史蜕变。

尽管“公天下”没有在现实层面得到落实,但宋明时期的儒者却通过吸收佛教思想,把空想性的“大同”观念转化为一种 以道德实践为核心内容的共同体思想。任何一种共同体理论都是建立在人格平等、互信互爱的基础上,与佛教倡言“慈悲为怀”“众生平等”“万物皆具佛性”的理念有相通之处。宋儒受这种观念启发,也认为虽一草一木亦具心性与天理。他们的思想重心巳经由大同世界的制度设计转为通过心性修养成为达到万物一体境界的人,并将整个世界看作自己的家庭。不过,宋儒讲“万物一体”,似乎更倾向于展示宇宙间人与物的关系,尚未能在人我交往的社会现实中展开。直到王阳明以良知为本体,以亲民为工夫,将宋儒“仁体”落实到具体的人我交往之中,才真正建立起一种普遍性的道德共同体。在王阳明看来,若要使仁德作用于天下,就必须将道德的自我涵养与泛爱万物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即明明德与亲民的统一。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加强了民族、国家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世界政治、文化也趋于多元化发展。世界各国联系不断加强,同时国家竞争纷至沓来,意识形态冲突、国家利益至上、狭隘民族等问题愈演愈烈,严重危及共同体的良性运转。那些憧憬采取“华盛顿共识”即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经济改革路线就能改变本国命运的国家并没有实现经济腾飞。反观中国高歌猛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儒家的共同体思想就凸显出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方案追求的不仅仅是自身发展,更是带动周边国家、带动世界共同发展。中国的儒家尊重所有的文化,包容所有的文明,强调建立一个以尊重、平等、包容、共享、和谐、多元为原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携手与共去应对各种人类面临的挑战与危机。

(摘编自刘培功《从“大同世界”到“万物一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天道”高于世俗政治法令,所以人们把公共利益视为普遍性的追求目标。

B.以“家国一体”为核心的小康礼制继承了大同社会的思想,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C.宋儒对“万物一体”的理解重点在于天人关系,王阳明则侧重于社会人伦立场。

D.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有一种共同体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本体论、追求目标、现实表现三个维度阐释了儒家大同世界的基本内涵。

B.文章采用层层递进的结构阐释了共同体思想在先秦、宋明、当代的发展状况。

C.文章论证了道德共同体的形成是因为将抽象的境界修养落实到了人际的现实中。

D.文章在论证儒家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时,将中国与其他部分国家进行了对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的共同体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总体的趋势是由政治实践向度到道德实践向度转移。

B.儒学中的大同世界在现实表现中以建立“文化帝国”为理想,这一定程度上能趋同各民族的文化。

C.宋明儒者在借鉴了佛教思想中的“心”“性”等观念后,形成了“物我一体”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D.当前国家之间的各种竞争、冲突等问题愈演愈烈,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在于中国儒家的共同体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只是,我们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仍然属于独创者独有。

对于国家而言,你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因为,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学校阅览室阅览流程。请用一段文字表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简明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