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今天,有人说存在感是指活在这个世界的某种自豪感,说...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今天,有人说存在感是指活在这个世界的某种自豪感,说明这个世界需要你,你之于世界仍有价值。

当年,顾炎武说:“吾辈所恃,在自家本领足以垂之后代,不必傍人篱落,亦不屑与人争名。

针对存在感你有什么感悟或想法?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

 

例文: 内心充盈时,不刷也存在 人人都渴望被重视和认可,于是乎,有些人就在说说、空间、微博疯狂地刷屏,用视觉的冲击祈求他人的驻足回眸。可是,仅仅这样真能刷出存在感吗? 以我之见,刷存在感,恰恰是证明了自己存在感的缺失。 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些刷存在感的人,并不是仅仅为了拥有存在感,而是为了消解内心的不自信和空虚。于是,这些人便乐此不疲地发自拍、点赞、评论、互动。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年轻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长达4个多小时。更有甚者,一些人化身为“键盘侠”,在网络上无视道德法律,对他人进行语言攻击,使受害者痛苦不堪,成就键盘侠内心的所谓充实。用这种过激的手段刷出来的存在感,又有何意义呢?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只能说明其内心之黑暗。这样的人称为“侠”,真的是一种莫大的反讽。 其实,存在感来自于强大的内心。只要内心丰盈,你就能自带光环。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诚哉斯言! 正如顾炎武所说:“吾辈所恃,在自家本领足以垂之后代,不必傍人篱落,亦不屑与人争名。”真正的存在感是自身给予的,是一种自我认识和历练的过程。发现自身美,探究存在的价值,不是靠刷屏所能解决的。每个人都是存在的,问题就是怎样让自己感受到自己存在。首先,心灵美好并向往着正义是必要的。其次,不宜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一无所有,要去发现自己的美丽和光环所在,从而变成一个内心充盈、积极向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一无二的自己。再次,要学会打开自己,拥抱社会。一个人要融入社会并不是什么难事,只需做好自己,让生命显露光芒,存在感就会找上门来。就如崔永元,他并没有当一个键盘侠去刷屏,而是坚守内心的光芒,让充盈的内心去影响社会,从而成为真正的侠之大者。 别让虚拟的存在感充斥着你的内心。从虚拟的世界中走出来吧。内心充盈时,不刷也存在。让生命之光闪耀,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围绕的话题是“存在感”。首先分析今天有人对“存在感”的解读,注意抓住“存在感是活在这个世界的某种自豪感,说明这个世界需要你,你之于世界仍有价值”,强调的是被别人需要就是有存在感。然后分析顾炎武的一句名言,理解的重点是“自家本领足以垂之后代”“不必傍人篱落”“不屑与人争名”,强调的是做好自己,活出自我的价值,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依赖他人。综合起来,关于“存在感”的话题,我们可以从“人是否需要存在感”“怎样才算有存在感”“真正的存在感是怎样的”等角度理解和分析。此题要求针对存在感谈自己的感悟或想法,比较适合写议论文。行文时注意先明确观点,然后论述,论述时注意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论据准确新颖。 参考立意: 1、人生在世,就要活出价值,就要活出存在感、自豪感,就要建功立业,就要留下点今生今世的证据。 2、人不在此处,就在彼处,在这个圈子里找不到存在感,在那个圈子里会有存在感,不必执着一念。 3、人生价值,由自己创造,不是由别人的点赞创造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要坚守生命的本真,不要为存在感而迷失了人生方向。 参考素材: 1、西方有个叫贝克莱的哲学家曾说过一句话:“存在即被感知”。他认为,当我们向外界发出的信号,能收到别人的回应,便证明了自己有存在感。微信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分享的内容能获得点赞,以此获取存在感。然而,当他兴致勃勃地分享出一条内容,却无人回应时,难免会觉得失落。其实,有存在感的人从来不会费尽脑汁地去博人眼球,而是至谦不傲地在自己的圈子里,做自己该做的事,帮助能帮的人。 2、聚光灯下的人不一定是最有存在感的,因为和处处锋芒毕露的人在一起并不舒服。三国里的才子杨修,对曹操下一秒的一言一行都能预测精准,处处向自己的上司示其智慧锋芒,最终却被曹操设计杀死。 3、生活中亦然,一个人能洞悉他人心思不是坏事,但为了彰显自己而处处将他人说破,并不会换取他人的好感与羡慕,反而在不知不觉中暗自树敌,更别谈在他人的心目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了。 4、真正的存在感不是锋芒毕露,而是在你的人际圈里和每个人的相处都恰到好处,一言一句点而不破,不会让人因为太直白而感到尴尬和不自在。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悦和亲附他人身上。所谓圈子、资源,都只是衍生品。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只有修炼好了自己,才会有别人来亲附。自己是梧桐,才会有凤凰来栖,自己是海,才会有百川的汇聚。你只有做到充实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能力,才会收获真正的存在感。 5、不争名夺利,不依赖他人,以谦逊的姿态立足在自己的圈子里的人是最受人待见的。就像凤姐与宝钗,一个犀利高调,一个优雅低调。比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的凤姐,自信而又不失谦逊的宝钗更容易让人喜欢。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结构示例:《内心充盈时,不刷也存在》,议论文文体。开篇从生活中各种刷屏说起,引出“存在感”的话题;首先分析刷存在感,恰恰是证明了自己存在感的缺失;然后分析真正的存在感来自于强大的内心;最后扣题总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那天下午,苏艾跑到床边,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披肩,苏艾把她连枕头一把抱住。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一 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一 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节选自《最后的常春藤叶》)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1.甲、乙选文都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指出这一手法在各自作品中的作用。

2.简析甲文和乙文画线语句在表现人物心理性格方面的作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

(3)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老子用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与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家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如《论语》引《诗经》中所描绘的那位姑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二是恬淡观,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三是清新观,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如苏轼所云“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四是精诚观,《庄子》中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此外,朴素观还导出重实质轻修饰、重内容轻形式等观念。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朴素是最高的美。这种美灵动而无限,既是美之极致,又是美之根源。其实,视朴素为美不独中华民族为然,世界各民族也大都如此。法国雕塑家罗丹崇奉自然,他说他最喜欢的一句箴言就是“自然总是美的”。他还说:“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罗丹这里说的“自然”“真实”,均可以理解成“朴素”。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所排挤,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

我们所希望的生态不是与人类利益相敌对的生态,而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朴素观的提出始于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他用“朴”“素”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提出了这一观念。

B. 中国的朴素观,在道德层面发展出一种崇尚天然、纯真、清廉、平淡、清雅、简洁和诚信的美学观点。

C. 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角度来说,朴素美是最高的美,其他民族也大都崇尚这种美,如罗丹也崇奉自然。

D.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享乐思想排挤,人们崇尚奢华,奢华催生腐败,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老子提出朴素观,主张“道法自然”,他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的精神所追求的极致。

B. 朴素观虽然首创于道家学派,但逐渐被融入到儒墨等学派的学说中,并与节俭观相结合。

C. 法国雕塑家罗丹受道家朴素观影响,也认为自然是美的,这种美就该宣示一种真实的美。

D.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应构建在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

 

查看答案

下列对《荷塘月色》节选部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A.选文描写荷塘上的景致,有整体,有局部;有色,有香;有动,有静;可谓穷形尽相。

B.“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了通感的修辞,描绘出荷花香气若有若无的特点。

C.“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既写出了叶子的密,也表达了作者看不到流水的淡淡的哀伤。

D.选文用了大量叠词,音节柔婉,有利于表达作者细腻的情感,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囧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五人墓碑记》)

1.下列向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而能不其志者   易:改变 B.五人之死           视:看看

C.非常之谋难于猝     发:发动 D.安能豪杰之流       屈:使....屈身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A.四海之大 B.亦以明死生之大

C.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D.佯狂不知所之者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用一个“嗟乎”感叹词,引起深重的感叹,引出了后面的抒情、议论。

B.选文运用多组对比,从不同角度深人批判缙绅、高爵显位的龌龊品行。

C.文中多用反问句,质问有力,褒贬分明,表达了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

D.末尾以尊敬的口吻交待几位贤士大夫的姓名,这也是“记”这种文体的体例形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