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请你以一名媒体记者的身份,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请你以一名媒体记者的身份,在报纸上撰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800字左右。选好角度,符合实际

 

例文: 疫情袭来,如何自我保护,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发端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作出防控部署,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其实,遏制疫情蔓延势头,除了政府部门的决心、努力,每个普通公民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讲究卫生,利人利己。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仅关乎自己,也关乎别人,少一个发病者,就少一个传播源。专家表示,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好个人防护,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如佩戴口罩,而且应佩戴N95或医用外科口罩,而不是棉布口罩。还应勤洗手洗脸,注意眼睛、鼻腔、口腔卫生,少去公共场所。 管好自己,管住自己。如果您是一名菜市场商贩,请不要再乱卖野味了;如果您是一名“吃货”,请管住自己的嘴,别再乱吃野味了。相关报道称,从感染人群的地理分布看,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关系很密切——调查显示,此前在这个海鲜市场中有非法售卖野生动物现象。而十几年前的SARS暴发,较大的可能也是跟乱吃野味有关,前车之鉴,教训已够深刻。 不要传讹,谨慎“转发”。疫情发生后,一些耸人听闻的谣言已开始在自媒体上传播。所以,请您手不要“太快”,转发疫情信息之前多想一下——这个信息是不是权威部门、权威媒体发出来的?是不是有违常理?尤其是那些未经证实的过于“吓人”的消息、说法,更要三思。如果随意转发,甚至自己造假造谣,不仅会给社会添乱,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还可能触犯相关法规。 遵守规定,不要侥幸。这一新型肺炎疫情已确认存在“人传人”现象,理论上,人停止流动,病毒就失去传播途径,疫情就无法肆虐——当然,在现代社会,让人停止流动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当下人人归心似箭的春运时刻。但一些出行,的确也是可以自我调整的。钟南山院士建议:如果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就不要春运出行了,尤其是身体发烧、身在武汉。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也呼吁: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武汉九省通衢,位置十分重要。从目前公布的疫情看,各地患者大多数都去过武汉。听从钟院士等的建议,的确会给个人带来不便,但在疫情还不是很明朗,又叠加春节人员大流动的非常时刻,这不失为控制疫情蔓延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信科学,要有信心。面对疫情,我们要严阵以待,严密防治,但也不要风声鹤唳,悲观沮丧。要相信科学,树立信心,宣传科学的疫情防护知识——当年气势汹汹的“非典”疫情,不是也在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科学防治下被摁住了吗?权威专家说,“非典”以后,全国各地都已经建立起一套安全的门诊防控体系,也有一套治疗、抢救方法。“大家不要怕,被感染了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武汉的一些患者,也已治愈出院。 危机时刻,最能考验一个公民的素质。遏制新型肺炎疫情,有责任感的公民不仅仅是受保护者,也是防范链条上的主动积极行动者。非常时刻,每个人牺牲一些不便,让渡一些权利,减少一些获得,可能就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千万不要觉得疫情好像离自己很遥远而漫不经心,各地患者数量还在攀升,麻痹不得! 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才能把疫魔绑住,让全国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审题】 面对疫情,我们守护好自己的家园,防护好自己的亲人,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无可厚非。疫情是对我们共同的考验,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病毒无情,但人有情。病毒的扩散速度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如何度过难关,靠的是守望相助。84岁的钟南山院士建议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赶赴武汉前线;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医护工作者主动请缨赶赴武汉医院支援。白衣逆行,国士无双。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更让人更感到安慰的是,很多地方政府开始主动为武汉以及其他湖北籍游客提供集中统一的住宿场所。这些善意的举措,体现了“全国一盘棋”、主动担当作为的防疫要求,展现了中国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精神。 【立意】 疫情之下,彰显人心;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疫情当前,责任在肩;疫情前方吃紧,莫让后方紧吃;武汉加油,防控疫情我们心连心! 【结构】 题目以问题形式出现《疫情袭来,如何自我保护,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一二段,提出除了国家的居心努力,个人也应该做好自己。第三段“讲究卫生,利人利己”;第四段,“管好自己,管住自己”,第五段“不要传讹,谨慎‘转发’”;第六段“遵守规定,不要侥幸”;第七段“相信科学,要有信心”。最后强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才能把疫魔绑住,让全国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素材】 1.武汉人才是疫情的最大受害者,他们和我们一样也都是有血有肉有精神感受的人,流落在外、隔离在家以及身处抗疫最前线的武汉人。或许不需要物质支援,但一定需要精神的鼓励,更需要被当作亲人一样去帮扶,去爱护。只有武汉好,大家才会好,一但武汉挺不住,唇亡齿寒,我们非鄂地区又怎能安稳太平,独善其身呢?因此,我倡议大家善待武汉人以致所有湖北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毕竟我们都是一家人。 2.做事要遵守法度,防控要有的放矢,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我们要对症不对人!对疫情进行隔离和观察,是必要的医学措施,也被证明是有效的举措。而将武汉人“污名化”,传播其个人信息,甚至通过粗暴方式泄愤,不仅挤占公共资源、制造恐慌情绪,更有违道德,可以说于情不合、于法不容。我们必须再次重申这样的常识:在这场阻击战中,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是疫情,不是湖北同胞!我们要隔离和观察的,是疑似患者、接触者,而不是所有“湖北籍”的人。因此我倡议对武汉人(湖北人)要有“同情同理心”,要给予感情援助。对其张开热情的怀抱,伸出温暖的双手,提供集中的住宿,周到的服务。在这个疫情峻急的寒冷冬天,我们必须携手御敌,抱团取暖,才能尽快取得胜利! 3. “戮力同心,众志成城”,从来都是危难面前中国人最可贵的精神品质。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年初三总理亲临疫区,为抗击肺炎最前沿的人们加油打气,昨天下午河南百人医疗队出征武汉,最近几天全国各地救援物资驰援湖北。我们也惊讶地知晓:1月27日,日本名古屋机场,上海乘客拒绝与武汉乘客同机回沪,双方相持五个多小时,最后惊动了警察署、领事馆,还上了日本全国电视台。一边嘴上说“武汉加油”,一边见到武汉人就像见到了鬼一样。对虚拟的整体满口的爱,对具体的人则无比残忍,不免让人心中升起一丝悲凉。兄弟阋墙,是否已成为国际笑谈?因此,我再次呼吁,请善待武汉人,哪怕他就在你身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下面的短语中选择若干短语,组成两副合乎要求的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天边鸟倦   童颜鹤发   海上蟾生   柏节松心

念当归     宜晚翠     胜当年     情共寄

(1)贺寿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节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段捐助贫困地区活动的开场白,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欢迎同学们莅临这次捐助贫困地区的活动,这次活动是应学校团委的要求组织发动的,我们的鼎力相助一定会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燃眉之急,我相信大家都不是吝啬鬼,请到会的同学献出自己的爱心,务必捐款捐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画是以墨色的变化、线条组织和色彩搭配进行绘制的,墨分五色又是国画艺术发展中的一大      。历朝历代画家对于墨色的使用和研究到了      的地步,但描绘出的作品显得单一苍素。若盖上红印效果就非同一般了,有了红印的衬托,就会更加突出主体,墨色的浑厚感和层次感也更趋丰富。

最初,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画面点睛的作用。自元代以后,印章在国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由于画家不断地探索,墨色和印章的红色的结合是      的,使之成为国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印章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画面的内容和题跋、构图的需要而定,不能       。印章的风格与书画风格应该相吻合或接近,决不可大相径庭,否则,(      )。

自古诗、书、画、印一体,印章虽排在尾巴的位置上,但是它的作用却非常大。人们在欣赏名画、书法的时候,也能够欣赏到那一方别具匠心的印章。所以说,印章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作品的内容,也影响到人们的联想和心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创造   游刃有余   浑然天成   相提并论

B.创举   炉火纯青   巧夺天工   相提并论

C.创造   游刃有余   巧夺天工   一概而论

D.创举   炉火纯青   浑然天成   一概而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具有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B.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C.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方式,后来逐渐具有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D.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方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非但不能促进画面的统一和谐,反而破坏了画面的美

B.非但不能增加画面的美,而且破坏了画面的统一和谐

C.非但不能促进画面的统一和谐,而且破坏了画面的美

D.非但不能增加画面的美,反而破坏了画面的统一和谐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登高而招等为喻说明“________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论述学习和自省能助人做到“_____________”。

(2)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本诗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作。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②橦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③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④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想象之景雄奇壮阔,令人耳目应接不暇。

B.颔联描绘了深山夜雨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望去,远处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境界幽深秀丽。

C.颈联写蜀中民俗民情,“汉女”“巴人”“橦布”“芋田”,紧扣蜀地特点和李使君要掌管的职事,表达了对李使君重任在肩、前路难卜的深深忧虑。

D.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格调明快,境界高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2.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