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 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选自《鸿门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会其怒,不敢献 会:适逢 B.项王军在鸿门下 军:军队
C.沛公则置车骑 置:留下,弃置 D.张良入,谢曰 谢:谢罪
2.下列句子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我为鱼肉,何辞为 B.公为我献之
C.使子婴为相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待两军驻地及彼此距离,与刘邦“道芷阳间行”相呼应。
B.“拔剑撞而破之”等细节描写,表现范增鲁莽、暴躁的性格。
C.人物语言贴合各自身份,寥寥数语就凸显他们鲜明的个性。
D.从“沛公已出”到“立诛杀曹无伤”,环环相扣,叙事分明。
下列对《端正好》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这支曲子主要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B.整支曲子是通过主人公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其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
C.所选择的几种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融为一体,构成了萧瑟、黯然的境界。
D.“晓来”两句是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其中“总是离人泪”是对前一问句的回答。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一般的老师。
B.何为其然也——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
C.是岁,元和四年也——这年,是元和四年。
D.君子生非异也——君子的天赋和一般人没什么不同。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亦将有感于斯文 B.虽然,犹有未树也
C.奈时间怎不悲啼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指马行走一天的路程
B.句读之不知 句读:泛指文字的诵读
C.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D.朝菌不知晦朔 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B.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D.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