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郑裂帛,连老师,您好! 您的小说课堂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郑裂帛,连老师,您好!

您的小说课堂也好,散文课堂也好,它们都既有思想性,也有诗性。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课堂状态。连老师,您有专门的现代诗歌教学课堂吗?读诗对中学生重要吗?

连中国:有的。读诗对于中学生而言真是太重要了。首先,它对于养成学生较为纯正的艺术趣味至关重要。朱光潜先生说:“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在诗歌上突破不了,在某种意义上说,则可能意味着高中三年文学教育的失败。诗歌教学不仅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与培养至关重要,而且关乎学生的人生。爱诗的人,自然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美妙的诗歌会雕塑我们学生的人生情怀与人生之路。

(选编自《郑裂帛的鱼》

材料二:

2003年5月份笔者设计了一份《新诗调查问卷》在某一本科高校大学生中进行了新诗问卷调查。在回答阅读过新诗作品原因的461人中,应付考试42人,无意阅读227人,自己主动192人。其中在回答阅读新诗作品途径的583人次中,中学教材75人,大学教材99人,一般报刊杂志242人,诗歌刊物167人。在这里,自己主动阅读新诗的和通过诗歌刊物阅读新诗比例分别只占41.64%,28.64%。

(选编自《新诗调查问卷》)

材料三:

余光中先生在《徐志摩诗小论》中说:“其实五四以来较有成就的新诗人,或多或少,莫不受到西洋文学的影响。问题不在有无欧化,而在欧化得是否成功,是否真能丰富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欧化得生动自然,控制有方,采彼之长,以役于我,应该视为‘欧而化之’。”因此,他为徐志摩诗的“欧化”辩护,称徐诗的“欧化”丰富了我国现代诗的表现手法。他并且解剖了徐志摩“比较西化”的《偶然》一诗的最后一节:“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余先生说“‘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欧化得十分明显,却也颇为成功。不同主词的两个动词,合用一个受词,在中文里是罕见的。中国人惯说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简化成‘公说公有,婆说婆有,理’。徐志摩如此安排,确乎大胆。但说来简洁而悬宕,节奏上益增重叠交错之感。如果坚持中国文法,改成'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反而噜苏无趣了。”

(选自《中国诗的现代化》)

材料四:

表店门前一块“修理钟表”的招牌会引起什么样联想呢?“修理钟表……我的表早就该擦洗了,慢了,要送到这里来”;“修理钟表……表店我们那个小地方有,可是鞋店现在还没有开门营业”等等。而一位诗人看到这块招牌却引申出“修理钟表……修理分钟,修理一周,一月”——诗人进行着联想并请求着说“请替我修理一下年代吧!它已经不能按时度过。”由“钟表修理”联想到我的钟表早就该洗了或表店我们那个小地方有,这全是在惯常的思维路线上前进,所联想的内容始终没有超越与“修理钟表”的招牌有关的“钟表,表店”等具体生活范围。诗人的联想虽也是由“修理钟表”的招牌出发,却不沿着人们习惯的思维路线前进,摆脱了有关钟表的具体内容,而跳跃到“修理年代”上来。正是在思维的这种超脱习惯的跳跃中,发现了诗。

(选自《诗的发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戏剧散文都有诗的特质,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它们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B.五四以来,较有成就的新诗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西洋文学的影响,而有人欧化得不够成功。

C.“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同时承受双谓语—“记得”“忘掉”。这种句式的欧化是成功的。

D.“修理钟表……表店我们那个小地方有,可是鞋店现在还没有开门营业”这种联想不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是新闻中的人物访谈,连老师主要是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谈诗歌对学生的重要性。

B.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新诗问卷调查的结果说明:我国大部分大学生是不愿意接触新诗的。

C.余光中以《偶然》为例,表示赞成借鉴西方的艺术形式来丰富中国诗的表现手法。

D.诗歌就是创造,不打破定型的思维模式,就很难有新的创造。“修理年代”的联想就是创造。

3.请根据材料,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出谋划策。

 

1.D 2.B 3.①培养青年对诗歌的爱好,让他们参与到诗歌的阅读和创作中来;②借鉴西方诗歌创作手法;③打破思维常规,进行诗歌创作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D项,“这种联想不对”错,这是在惯常的思维路线上前进,只是不能发现诗,但不能说它的联想方式本身是错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B项,“我国大部分大学生是不愿意接触新诗的”说法太绝对,这只是针对某一本科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不能代表全部大学生的情况。 故选B。 3.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材料、圈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概括。 本题要求是“请根据材料,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出谋划策”。从材料一“连中国:读诗对于中学生而言真是太重要了。首先,它对于养成学生较为纯正的艺术趣味至关重要……”和材料二的调查可以看出,要培养青年对诗歌的爱好,让他们参与到诗歌的阅读和创作中来;从材料三“余光中先生在《徐志摩诗小论》中说……因此,他为徐志摩诗的“欧化”辩护,称徐诗的“欧化”丰富了我国现代诗的表现手法”可以看出,要借鉴西方诗歌创作手法;从“诗人的联想……正是在思维的这种超脱习惯的跳跃中,发现了诗”可以看出,要打破思维常规,进行诗歌创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这样说来,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是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的说来,人治好象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象《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象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节选自《乡土中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法治”是“人依法而治”“人治”是有权力的人凭个人好恶来治,两者都有人的因素。

B.“礼治”可以培养出守礼的民众,但是这些守礼的民众也可能是杀人的“野蛮人”。

C.“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从规范行为的意义上来说,和“法律”是不同的。

D.“礼”是靠传统来维持的,合礼的行为不是用法律来限制生成,而是不受约束自觉形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为论点,并表明随时代的变化,社会将进入“法治”社会。

B.对于“礼治”一词,文章先否定了人们对“礼”的表面认知,然后进行深入阐述。

C.文章将“礼”和“法”进行对比,从行为规范和维持秩序力量两方面论证了其异同。

D.用印度在亡夫葬礼上烧死其妻的风俗,证明“礼”不同于《镜花缘》中君子国的“文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合“礼”的行为是做得对的,也是合法的,因“礼”和“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

B.如果传统无法应对现代生活,礼治社会就被破坏,维护社会秩序的新力量就会产生。

C.“法治”将会成为主流,最终替代“礼治”,乡土社会的“礼治”终将过时遭彻底淘汰。

D.缅甸有些地方的旧俗,青年人要杀几个人回来才能为之举行成年礼仪式,这是不合礼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已在上面。”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②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锐,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选自《我与地坛》)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1.两个选段的中心句分别是哪句?

2.对地坛和贾府的描写都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

(1)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赤壁赋》)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_________,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吊丝”一词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的自我标注。它是和各种“二代”比时的自称,也是和小伙伴们的互称,同时还可能被用在自谦上,被夸赞时怯怯地说一句“我就是一枚吊丝”。不论男女,不论是小有成就还是慵懒颓废,都有意无意地争领这一称号——仿佛不自领就是脱离群众。

有人给吊丝画了像,比如在长相、卫生、内在、情怀、经济条件、生活方式、恋人伴侣等方面符合标准,便是入伙了。以这个词命名的亚文化流行,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但对其中隐含的自我矮化,则必须予以批判与摒弃,它对青年精神的破坏力不可不察。

当然这种自我矮化,动机很复杂,不是一句“爱谁谁”就可以收尾的。有人以此为吐槽工具,标示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愤怒;有人把贴标签当成一种个性,真正有别于他人的奇异;也有人用这一标签自我麻醉,降低标准,用一种自我设障的方式拉低期望、舒缓压力;有人则用这一标签进行掩饰,认为这是互联网世界中的不可或缺,在众人都自认草根的虚拟空间中,有了“吊丝”的外膜便有了自我保护的可能;还有些人自以为很谦虚谨慎,领了称号便是不张扬,也是不把自我与他人刻意割裂的策略选择。

这里边有个常识:社会很少会把一种称谓强加于人,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自我”认定,然后在更大范围内形成集体有意识的认同,进而扩散成“像者为之,不像者亦为之”的格局。拿“吊丝”这个词来说,一类是表面上把自己矮化、心里却未必这么想;一类是内外皆把自已矮化并真心认同;第三类是内外皆矮化并对认同与否无感。第一类是在降低姿态,第二类是矮化心态,而后一类则是麻痹状态。不管是哪一类,吊丝文化的存在,即使是主观意图彰显对抗主流的勇气,或是当成接地气的互联网精神,从客观效果看,这也并没有让年轻人更特立独行,更没有向社会传递出多少正气。

尤其是在无数“逆袭”案例出现的当今时代中,这种文化的不合理性就显得有些荒诞。我们可以观察到完全逆反的两种情形,有人把本是外在的嘲弄或自嘲内化成了心理垢污,自我设限,直至“不能直立行走”;而有的人却在用内心的坚定祛除外在卑庸的“鱼鳞”,并终于学会了奔跑与飞行。

从这个角度讲,逆袭,何止是一种行动上的升级,更是一种心态提挡的超越。只有在价值上把自己真正矮化的人,才会被边缘化,而那些在充实自己价值的人终将迈入核心。这足以说明,你怎么自称并不重要,关键是用什么心态来认同之并选择怎么行动——低姿态没问题,千万别矮心态!

人人都可以调侃说自己获过的最大的奖是“雪碧再来一瓶奖”,但有些人会在日后的人生简历里写满成绩,有些人则连多一瓶雪碧的可能性都没有了。只是想说,这绝不是精神胜利,矮了姿态不会比他人真正矮,矮了心态可真就长不“高”了。

1.下列关于“吊丝”心态中的“低姿态”与“矮心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矮心态”的“吊丝”在价值上把自己真正矮化,最终被边缘化;“低姿态”的“吊丝”充实自己的价值,最终迈人核心。

B.说自己获过最大的奖是“雪碧再来一瓶”的是“矮心态”的“吊丝”,在日后的人生简历里写满成绩的,是“低姿态”的“吊丝”。

C.“矮心态”的“吊丝”是不能成功逆袭的;低姿态”的“吊丝”是能成功逆袭的。

D.表面上自我矮化,内心却未必认同的是“低姿态”的,内外皆把自己矮化并真心认同的是“矮心态”的。

2.下列说法,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A.“吊丝”文化的不合理性在于:一方面有人自我设限,直至“不能直立行走”;另一方面有人祛除了外在卑庸的“鱼鳞”,并最终学会了奔跑与飞行。

B.在众人都自认草根的虚拟空间中,有人借“吊丝”这个标签来掩饰自己的个性,以为有了“吊丝”的外膜便有了自我保护的可能。

C.“吊丝”--词流行,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隐含着自我的矮化,它对青年精神的破坏力不可不察,必须予以批判与摒弃。

D.吊丝文化的存在,虽有积极的一面,但从客观效果看,这也并没有让年轻人更特立独行,更没有向社会传递出多少正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